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特種兵->章節

第八十七章 征服南俄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在火炮出現之前,基輔的城防體系是難以攻克的。當時歐洲的城堡還處於空殼要塞時代,一堵石牆加上方形的箭塔就是他的主要防禦工事。外圍有護城河,設定吊橋和閘門保護城堡唯一的城門。比如倫敦塔,在他最初的時候是一個方形的建築。

俄羅斯則不同,他們的城防深受波斯和君士坦丁堡影響,是由兩道環形城牆組成,而且箭塔也是圓形。這樣的防禦力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因為方形的箭塔很容易遭到三面的夾擊,使防禦方喪失遠端殺傷力。圓形的城牆,也更難攀爬,在冷兵器時代想強行攻克這樣的堡壘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基輔長期圍城戰的原因,進攻方只能透過圍困來消耗防御者。這樣,通往第聶伯河的碼頭就十分重要了。為了保衛這個碼頭,保證城內物資的供給,契爾尼果夫大公修建了壕溝和防禦柵,分出數千兵力防禦,等於是城牆的延伸。

這些簡易的防禦柵顯然就是基輔城最大的弱點,所以這裡的攻防戰是最激烈的,三方在長達1千多米的防禦工事下丟掉了數千條人命,但是始終沒有失守。所以,徹底圍死基輔非常困難。

隨著第聶伯河的冰凍,水上的防禦基本不存在了,蒙軍可以從容調配兩岸兵力,圍攻一面的防禦柵。這麼長的一條防線,可以說處處都是漏洞,根本無法抵擋蒙軍強大的炮火。

特戰旅直屬野戰炮就有1個營的兵力,再加上1個營的迫擊炮,和各營連的大小火炮足有7、80門,在這個時代沒有任何城防能夠抵擋這樣的火力密度。

11月初6日,蒙軍炮兵首先開火,2個炮兵連兩面牽制基輔的城牆,機槍火力把箭塔上的弓箭手逐一消滅。真正的突擊地段在碼頭的防禦柵,這種土木結構的工事在蒙軍的*面前如紙糊的一般。不到半個小時就轟塌了長達30米的一個大口子,蒙軍士兵在機槍火力的掩護下衝進防線內,用兇猛的近戰武器大肆屠戮毫無戰心的俄軍。

到第二天,整個碼頭防禦珊已經被全部佔領,殘餘俄軍退回城內。頑強的迪米特裡和羅斯迪斯拉夫大公拒不投降,他們居然趁夜又在城牆外修建了一個環形城寨,頑強抵抗,讓蒙哥等蒙軍將領瞠目結舌。

巴根臺指揮一個炮兵連向這個臨時構築的野戰工事猛烈轟擊,俄軍死傷籍陳,場面極其血腥。但是一旦蒙軍發起攻擊,城內就會派來大批援兵與蒙古士兵貼身肉搏,蒙軍遠端火力的優勢無法發揮,而城頭上的箭塔卻可以支援城下寨牆附近的俄軍。

這兩個箭塔的位置讓蒙軍炮兵非常難受,蒙軍的迫擊炮無法擊穿他厚實的頂部,野戰炮的彈道又無法夠到這個點,而機槍的有效射程又夠不到箭塔。雙方在破碎的寨牆附近反覆爭奪,均死傷慘重,一時陷入僵持。

巴根臺叫過也速兀哥,說道:“特戰旅不能僅僅用火力支援我軍。命令常海參謀長親自率領1連投入進攻,用齊射火力打散俄軍,佔領他們的前沿寨牆,把他們逼迫到城門附近。命令1連、2連共2個機槍排就在敵寨牆附近構築機槍陣地,抵近射擊,一定要打掉敵軍箭塔的弓箭手,即使不能消滅他們,也要把他們壓制住,否則我軍傷亡還會增加。”

也速兀哥大聲答道:“是!長官!”

不一刻,常海嚎叫著率領特戰1連排成嚴整佇列,向寨牆方向攻擊前進。一輪又一輪的齊射把整個佇列湮沒在濃烈的白煙中,箭塔上的弓箭手根本就看不清蒙軍的位置,只能憑著步槍射擊的焰火向蒙軍隊列開弓射箭,準頭就根本談不上了。

俄羅斯人弓箭威力遠遠不能和蒙古的組合式弓相提並論,遠距離上根本無法射穿特種部隊的鋼盔和精鋼鈑金鎧甲。除非是運氣極差的被射中面部,或者臂腿的輕防護處才會對蒙軍造成傷亡,在這種情況下箭塔的威力已經大大降低。

蒙軍戰列交替前進,一輪又一輪的彈雨把俄軍打的鬼哭狼嚎。11.6毫米的定裝彈威力巨大,只要命中目標任何位置,以當時的野戰醫療條件很難活命。1連逐步向俄軍陣地逼近,那一往無前的氣勢終於擊潰了俄軍的鬥志,他們紛紛向後面城門方向潰退,大聲哀嚎著讓城內開門。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哪個守軍敢於給潰兵開門。蒙軍步槍手卻並不追擊,只是一齊向箭塔射擊,機槍車不慌不忙的拉到殘破的寨牆位置,用炮鋤牢牢固定好位置。隨後機槍手向箭塔開火,6挺機槍織成的火網如同暴雨一樣向箭塔傾瀉,亂飛的子彈和碎石將塔樓上的弓箭手屠戮殆盡。

沒有威脅的蒙軍炮兵開始向前,2門野戰炮抵近到城牆300米處,向城門射擊。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城門打的七零八落,特戰一連隨後上刺刀,在機槍掩護下向城門發起攻擊。當先的士兵被埋伏在城門內側的俄軍弓箭手射死,但是1連前仆後繼,以兇猛的刺刀戰瓦解了城門附近俄軍的抵抗,俄軍向兩側和內城牆逃竄。

經過一場血戰,蒙軍終於攻克了基輔東城門,200多名士兵傷亡在這彈丸之地。連巴根臺都對俄軍的頑強感到吃驚,人困馬乏的俄國人在絕境中爆發了強大的戰鬥力,蒙軍上下頓時收起了輕視之心。

經過兩天的鏖戰,蒙軍突破城防進入城內。守軍在道路上栽下木樁柵,人隱藏在兩側堅固的教堂或者高大建築上,趁蒙軍士兵清理路障的時候不斷投擲石塊,或者射箭。在有的路段,俄軍將大量油脂傾倒在路面上,點起大火阻攔蒙軍的進攻。雙方逐點爭奪,整個基輔城內槍炮聲像暴風驟雨一般,夾雜著瘋狂的吶喊和垂死的慘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11月12日,鏖戰的城內下起了大雪。廝殺聲音漸漸平息,殘餘的俄軍困守在城中央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做著最後的抵抗。羅斯迪斯拉夫大公已經陣亡,另一個主要將領迪米特裡重傷。

在廣場外圍的一條大街上,一隊穿迷彩綠的特種兵正靠在一堵斷牆後面吃著牛肉罐頭。周遭到處都是殘肢斷臂,鮮血和碎肉撒滿了一地,到處都是俄軍的屍體,這些見慣了生死的大兵們卻毫不在意,一個個吃的津津有味。

四周的建築大部分被蒙軍的炮火夷平,牆面上的血還在向下流淌。蒙軍的傷兵和陣亡士兵早已被抬到城外的野戰醫院,一個醫護兵正在給一個輕傷員包紮傷口。街道一角,炮口依然高昂,正對著一個塌了圓頂的小教堂。顯然剛剛結束了一場殘酷的戰鬥。

一個穿著黑色短裝的蒙古人,在這些綠軍裝中顯得鶴立雞群,大兵們邊吃飯邊閒聊,這個人卻沒有和任何人搭訕。他就是政保總局的功勳特工巴拉科夫,士兵們都知道他是政保總局的人,卻沒有人願意搭理他。這些特務們總是陰沉著臉,懷疑一切,到處流傳著這些人的恐怖手段。在這些粗直的大兵們眼中,所有的特工都是卑鄙的陰謀家,告密者,冷酷的怪物,長官的走狗,不配軍人的稱號。

巴拉科夫管不著士兵們怎麼想,他是奉命和俄軍殘部談判投降的。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裡,以德米特裡耶夫副主教為首的很多教士幫助過蒙古人,巴根臺*不願意這些人死在蒙軍的進攻中。蒙哥王子則對守軍的頑強感到欽佩,不願意他們死的毫無意義。所以,蒙軍指揮部派巴拉科夫去勸降這些最後的俄羅斯軍人。

他仔細的辨認著這裡,這就是他們當時刺殺基輔權貴姆斯季斯拉維奇的現場。他當時的狙擊陣位在斯佩齊亞伯爵的宅邸,現在已經被火炮打的七零八落,只有對面那個小教堂還在頑強的屹立著,顯得孤獨而又堅硬。

在這裡,他倒下了3個戰友。斯託克斯維奇死在那個教堂頂部,瓦西裡耶夫娜死在教堂的臺階上,而盧西亞諾夫奮勇砍殺了目標,被亂刃殺死在街道上,就在巴拉科夫腳下的位置。他永遠也忘不了那慘烈的一幕,看著蒙軍把這個傷心之地摧毀,他的心中有種莫名的快感,好像是報復了那些殺害他戰友的人。

他不知道等著他的命運是什麼,也許那些絕望的人會把他砍死,他們曾經砍殺了前來談判的蒙古代表。他卻一點不害怕,人總有一死,死在長眠的戰友身邊,死在美麗的瓦西裡耶夫娜身邊,他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巴拉科夫筆直的站在一片狼藉的街道中央,舉起右手,向四周敬了一個*的軍禮。周圍吃飯的蒙軍士兵都吃驚的看著他,像看瘋子一樣。陪同他的兩個指揮部參謀不知道他在幹什麼,一個參謀不耐煩的說道:“我們還是快走吧,天色不早了,巴根臺長官和蒙哥殿下不希望事情拖到明天。”

巴拉科夫冷冷的看了那個參謀一眼,沒有說話,轉身向聖索菲亞教堂方向走去。

遠遠的,據守在教堂的俄軍看到一個穿黑衣服的蒙古人打著白旗向他們走來,誰都不知道他要幹什麼。看樣子,即不像蒙古人發動了進攻,也不像叛逃的俄裔蒙軍。穹頂下哨位的幾個俄軍大喊道:“什麼人?站住!”

幾支箭落在了巴拉科夫身前10米處,巴拉科夫停住了腳步,把白旗豎立在一旁。然後一件一件的接下自己的武器,小心翼翼的放在地下,一把俄羅斯長劍,兩把*,靴筒裡的一把軍用短刀,和2顆*。

一切放好,他站起身來,堅定的高聲喊道:“我是蒙古軍隊談判代表,我只有一個人,沒有武器,我要見迪米特裡大人或者德米特裡耶夫副主教大人。”

“滾吧!迪米特裡公爵受了重傷,快死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教主請饒命豪門狂婿毀滅世界之龍我大堂經理,你們叫我社會學教授大唐之最強敗家子草原上的紅飄帶鬥羅之書聖最後一個偽太監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種!懷孕被燒,五年後她攜萌寶強勢歸來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