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特種兵->章節

第七十七章 戰艦火控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在另一個位面,作為炮兵指揮學院畢業的專業軍官,巴根臺當然懂得光學測距機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實彈射擊中,他設計的這套原始火控系統實在是問題多多。

艦炮炮兵在炮甲板上,視野很小,靠目測命中3百米以上的移動目標基本不可能。這就需要艦上的射擊指揮室向各炮位提供目標距離、敵我雙方的戰艦的航速航向、風向風速、還有各個炮位因為位置不同造成的誤差等等射擊諸元,艦炮才能透過調整水平-高低射角。

而光學測距機,正是觀測目標的核心裝置,它的作用就是確定目標距離。把光學測距機測出的資料逐個標在海圖上,就會求出目標的航速和航向。

光學測距機的原理就是利用三角函數,求出目標的距離。巴根臺設計的是最簡單的單目合像式機,單目就是只有一個目鏡,觀察員用一隻眼睛觀察,而光學系統卻分為左右兩個物鏡。左右光路分別在目鏡的上下兩側成像,就是說從目鏡觀察,上半邊看到的是右側物鏡的影象,而下半邊是左側物鏡的影象。

透過測距機觀察目標時,左右兩條視線就會形成夾角。不同的距離,夾角就不同,只要知道夾角的大小,就能透過三角函數求出目標距離。

根據測距機的原理,它的基線越長,其精度越高。近代戰艦的測距機基線都是8-10米,二戰日本的超級戰艦大和號,測距機的基線達到了15米,這火炮的精度就很高了。而*級戰列艦上安裝的測距機,基線只有1米,這誤差就很大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加工能力的問題,西蒙古現在的工業技術能力,還遠遠達不到19世紀末的水平。

測距機不靠譜兒也就罷了,炮手的射擊也不靠譜兒,造成彈著點分佈太大,這就更麻煩了。一般情況下,艦炮指揮是透過測距機觀測彈著點進行校射,艦炮多次齊射形成幾組水柱,組與組之間有明顯區別,便於判斷和研讀。但是炮手的差錯意味著射擊諸元與火炮的實際指向不一致,這樣的情況下,根據彈著點校射只會越校越錯。

現在的蒙古海軍士兵,不過是剛剛摸到火炮的菜鳥,讓他們不出現任何錯誤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巴根臺哪兒有個3、5年時間,讓他們打幾千發炮彈摸索經驗,逐步成長啊。西蒙古一定要進入地中海,一定要奪取歐洲的資源和市場,否則西蒙古強大的工業能力很快就會陷入停滯。

除了射擊精度慘不忍睹,艦炮的射速也實在令人髮指,平均5分鐘一次齊射。這種速度,敵小型快速戰艦足夠衝過300米,湧上*級跟你拼命了,這怎麼行?

炮彈飛向目標,觀測員再把資料提供給射擊指揮室,射擊指揮室計算好射擊諸元,再透過口令和旗語通報給各個炮位,各炮調整射角,裝填炮彈進入待射狀態。這個過程本來就漫長,即便是如此,艦炮指揮官也不能下令開火。因為海浪和火炮射擊會造成戰艦的橫搖,這種情況下開火根本就不可能命中目標,只有戰艦回擺到水平位置,火控系統提供的資料才會發揮作用。只有在酒精氣泡水平儀達到水平位置,炮長才能下令開火。所以,5分鐘一次齊射真是太正常了。

還是要完善火控系統啊,否則強大戰艦十分之一的威力都發揮不出來,那麼費盡無數金錢建造的主力艦又有何意義?巴根臺搖搖頭,放下望遠鏡,喚過數學研究所所長金人李冶,和奇斯託波爾機械學院教授法蘭西人威廉,說道:“海軍的問題很大啊,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助。”

巴根臺知道建造近代化的戰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僅僅靠海軍設計院的技術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這次他除了帶來了船舶設計師,也帶來了西蒙古頂尖的數學和機械專家,為他的戰艦提供幫助。

李冶,是巴根臺的朋友姚樞從真定府挖來的金國頂尖數學人才,在那個時代就已經創造了列方程。而威廉,就是窩闊臺大汗斡爾朵城萬安宮內主要機械的設計者,在那個時代,算的上是頂尖的機械人才了。巴根臺腆著麵皮,從窩闊臺大汗那裡要來了這個人,創立機械研究所,對於西蒙古工農業建設功不可沒。

而這些人,在巴根臺遠遠超越這個時代知識能力的啟發下,也逐步掌握了現代科學方*。他們在教學和研究中,拓展了視野,不僅僅是他們,西蒙古從世界各地吸引來的頂尖人才都是這樣。西蒙的科技力量正在形成體系,這個體系可不僅僅是經驗的積累,而是一個一個的理論體系,這就有可能自我發展,最終誕生現代科學。

李冶笑道:“萬戶諾顏每次交給我們的專案,都會讓我們的頭腦產生飛躍,。按理說我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你啊,你是我們技術上的領路人,我們是巴不得你交給我們任務呢。”

巴根臺指著海面說道:“我們的火炮之所以難以命中目標,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戰艦的橫搖縱擺,如果不能修正炮甲板的搖擺,那麼我們的射擊精度永遠也提高不了。我考慮,只有設計一款陀螺儀,才能有效的掌握水平參考面,解決戰艦搖擺對艦炮射擊的影響問題。”

威廉來了興趣,急急的問道:“什麼是陀螺儀?”

巴根臺說道:“在我們蒙古,有一種孩子的玩具,叫做陀螺。一個圓形的,質量分佈均勻的,具有對稱形狀的圓錐體,你只要給它一個力,比如用皮鞭抽它,它就會繞著對自轉軸高速旋轉。高速旋轉的陀螺,它的軸將始終與地面保持垂直,這就為它來確定水平面奠定了基礎。

我要你倆配合起來,根據這個原理製造一臺陀螺儀,它能夠隨時解讀出戰艦甲板的傾斜夾角。根據夾角這個值,修正火炮射擊諸元。這樣,即使戰艦處於搖擺狀態,仍然可以隨時射擊,從而擺脫戰艦搖擺對火炮射擊的影響。”

李冶仔細的思考了一會兒,問道:“製造這個裝置不難,測算角度也不難,可是陀螺需要高速運轉才能保持與地面垂直。這個動力從何而來呢?總不能用風力吧。”

巴根臺說道:“用發條,就是一條彈簧鋼帶,可以纏繞在一根軸上。當你轉動這根軸的時候,彈簧鋼帶就纏在軸上,這樣這條鋼帶就具備了彈性勢能,這條有彈性勢能的鋼帶就是發條。當你鬆開制動裝置,發條就要恢復原狀,積蓄的彈性勢能就會轉化為動能。如果我們能夠控制這個動能,使這個動能緩慢均勻的釋放,就可以作為陀螺儀的動力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威廉笑著搖搖頭:“有時候我真覺得萬戶諾顏是上帝派來的,你的智慧幾乎是無窮的,你這又是機械史上的一個創舉。我完全明白了,我們馬上就開始研製,儘快拿出陀螺儀樣機。”

巴根臺一擺手,說道:“別忙答應,還有呢。你看,我們從觀測兵觀測資料,到我們的火炮參謀們標註和解算,到最後火炮開火,這個過程太漫長了,是不可能保證火炮威力的。我要你們兩個部門配合,製造一種機械的計算裝置。

只要我們把觀測資料輸入到這個裝置上,距離、方向、風向、風速等等,就能夠迅速查出敵艦航向、敵艦航速,如果再輸入陀螺儀測量的水平誤差夾角,火炮的俯仰/高低角度就能顯示出來,使炮兵瞬間就能夠進入待射擊狀態。這就類似於我們特戰旅炮兵使用的炮表,只要觀測資料到位,一查就知道射擊諸元。”

李冶苦笑道:“萬戶諾顏說笑了,陸戰跑才有幾個資料?艦炮射擊的情況複雜的多,製造這麼個機器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啊。”

巴根臺也笑了,說道:“真要是簡單,還用的著你李大所長出手啊,我巴根臺就拜託你們二位了。火控系統,關係到我們戰艦的威力,關係到黑海艦隊的存亡,甚至是西蒙古事業的成敗。我們一天不能走向大海,我們的事業就一天難以發展,我們都是走在鋼絲上的人啊。”

威廉說道:“長官盡可放心,我們就算是不吃不喝,也要讓我們的海軍強大起來。我們也是西蒙古的一份子,我們渴望這個理想之國成為人間的天國。”

巴根臺深受感動,他僅僅握住威廉的手,說道:“我們共同的奮鬥,不是沒有價值的,我們的血汗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李冶卻皺著眉頭,忽然說道:“剛才萬戶諾顏提到了資訊傳遞的效率問題,這也是影響艦炮射速的一個重要因素。你們看,測距儀為了取得最好的觀測效果,只能安裝在高處桅杆上。而艦炮射擊指揮室,又只能在艙室裡,這裡距離火炮甲板,又是非常遙遠。這要是光靠信號旗和傳令兵,確實太慢了。”

巴根臺哦了一聲,問道:“敬齋先生,既然你有此問,一定是有了想法。這些天我也在反覆思考這個事情,火控系統分佈在這麼大的戰艦上,要如何才能做到方便快捷的通訊聯絡呢?”

李冶說道:“我在想一個問題,聲音在空氣中傳播衰減的很快,但是在管道中傳播衰減的就慢的多。而且我在實驗中發現,波長和管徑的比值越大,聲音衰減的就越慢。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可不可以在各個火控系統單元之間,設計一套聲管系統。上一級火控單位只要對準聲管口說話,就會迅速傳播到下一級單位,這就會方便快捷很多。”

威廉點點頭,說道:“李先生這個法子好,這也會避免誤聽造成的失誤。”

巴根臺卻暗想:在益都,曾經成功的完成過簡易動圈電話系統,但是聲音訊號失真很大。在遠距離上,顯然電話通報最有效率。但是在戰艦這種距離上,到底是簡易電話系統更有效,還是李冶提出的這種聲管方式更好呢?(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教主請饒命豪門狂婿毀滅世界之龍我大堂經理,你們叫我社會學教授大唐之最強敗家子草原上的紅飄帶鬥羅之書聖最後一個偽太監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種!懷孕被燒,五年後她攜萌寶強勢歸來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