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特種兵->章節

第八章 問題重重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王七,你怎麼搞成這個樣子,這樣下去不行,大家都會得煙塵肺的。”

看著從一片煙霧中走出來的王七,巴根臺不由得喊道。水泥廠大量的工作是原料手工研磨,造成粉塵瀰漫,工作環境極其糟糕,這也是水泥廠耗費大量人力,但是產量遲遲上不去的原因。沒有人能在那種環境裡呆1個時辰以上,工人幹一個時辰就得換班。

王七苦笑著說道:“咱們益都人口越來越多,到處都在蓋房子,天天伸手向我要水泥,都快把我逼瘋了。我也明白,不蓋起房子來,這冬天就過不去,除了加班加點的幹還能有什麼辦法。”

巴根臺埋怨的說道:“那也不能不要性命啊。我剛從過船嶺的煤礦過來,那裡也是天天出事故,礦工死傷甚多,這樣下去還了得啊。你們這裡也是這樣,這要是得了煙塵肺,這人也就完了,沒救。”

工作環境惡劣,工具簡陋,安全意識差,缺乏必要的機械設備,造成大量的工傷事故。巴根臺頭疼不已,照這樣下去,工業生產的士氣會越來越低,這可不行。他轉過頭,對身邊的衡水人劉真槐說道:“你立即回老營,找楊四娘要一批棉布,安排被服廠生產一批口罩,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杏山水泥廠裡來。”說著,他畫了一個簡單的圖樣交給劉真槐。

衣食住行,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巴根臺和楊妙真等,在鳳凰山老營已經建立起了一批作坊,滿足益都起碼的生活要求。瓷器坊,木器坊,被服場,鞋襪坊,織染坊,磚窯場,鐵器作坊,造紙坊,篾匠坊等等,整個鳳凰山老營,成了物資集散,和生產的基地。

王七看著巴根臺畫的口罩,說道:“這就口罩,幹什麼用的?”

巴根臺簡單的比劃了一下口罩的用法,然後說道:“這批口罩來了,每個人先發10副,工作的時候必須戴口罩,不然不允許上崗。口罩要一刻鍾一換,換下來的髒口罩要集中清洗,再統一發放。”接著,他轉過身對劉真槐說道:“真槐,昨天讓老營為礦山做的一批藤編安全帽,還有勞保手套也送一批到杏山來,這裡也需要。”

劉真槐過去是賬房先生出身,戰亂使他家破人亡,隨著流民大軍流落到益都。楊妙真發現了他識字,會記賬,就讓他統一負責鳳凰山老營的賬目。為了讓劉真槐轉變傳統觀念,認識複雜的生產流程,巴根臺經常帶著他走遍各個礦山工場,讓他熟悉各種工業作業。逐漸的,他成了巴根臺在管理方面的得力助手。

王七笑著說道:“這可是個好東西,有了這個小玩意兒,工人幹活兒就省心了。”

巴根臺說道:“我今天找你,不單是為了口罩的事情,主要還是水泥產量的問題。環境太差是一個問題,另外煤炭材料更是大問題。現在每天過船嶺煤礦送過來的煤炭有多少?”

王七苦著臉說道:“也就1500斤上下,趕上刮風下雨還總是斷頓,根本就送不上來,這是造成水泥產量上不去的根本原因。現在水泥廠一點存料都沒有,三天兩頭的停產,老營天天催逼水泥,愁的我頭髮都白了。”

巴根臺說道:“你也不要抱怨,從過船嶺煤礦到咱們杏山水泥廠,50多里的山路,全靠肩挑背扛,就這點煤還是幾百號人拼著性命送來的。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了,我已經安排老營成立了一個車輛作坊,咱們現在缺少大牲口,我們專門製作獨輪車。一輛獨輪車就能拉500斤煤,運力可以提高10倍。另外煤炭的挑揀和破碎工作,我也交給礦山那邊給你們做好,送過來的煤就能用,這樣就省了你們的大力氣。

但是光有車輛還不夠,這麼難走的山路很多地方獨輪車都無法通行,一到刮風下雨就沒法走了。我打算修路,第一條路就是從過船嶺到你們杏山水泥廠的道路。現在給你們送煤的運輸隊要走兩天,第一天出發,第二天才能到,這不行。這條路路基是夯土,路面是水泥硬化路面,要能夠保證車輛方便快捷的行駛。所以,就需要大量的水泥,我要你每天的產量至少一半要供應築路隊。這條路修的越快,你們的產量提高的也就越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在老營大力的支援你們,就是為了迅速的提高你們的產量。目前益都人口每個月都要增加2萬多人,還會越來越快,我估計到冬天的時候,我們益都的人口有可能到40萬人。我們必須在冬天到來之前,修建10萬套住房,否則這個冬天就要凍死人的。所以,你現在擔子非常重,你必須要保證水泥供應,你有把握幹好麼?”

王七驚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驚道:“10萬套房子?!那得多少水泥啊!”

巴根臺不耐煩的轉過身,對身邊的治安隊長棘七說道:“馬上從老營調徐德興過來接替王七,把王七押到礦山去開礦。”

王七急的雙手亂搖,大喊起來:“我保證幹好!只要老營大力支持我,我保證水泥供應!”

巴根臺臉色這才和緩下來,他說得:“不是我不講情理,實在是形勢嚴峻,我們每個人都得拼命的幹。你我身上肩負著幾十萬人的生死存亡,誰都不能拿困難當藉口,你不能幹,我就安排別人幹。益都有的是敢於承擔責任的人!”

王七低頭說道:“王將軍指教的是。”因為巴根臺是楊安兒親封的大司馬,撫國將軍,更因為他在益都建設中形成的巨大威望,益都百姓都尊稱他為將軍。他是山東東路之主楊安的心腹朋友,是益都除楊妙真之外,實實在在的第二號人物。

巴根臺沒有在水泥廠吃飯,就帶著10幾個從人趕回老營,傍晚時分趕到老營的鐵器作坊。眾人都是在路上就著涼水啃的乾糧,巴根臺時間太緊了,他根本就沒法坐著吃飯。一進鐵作坊他就找到鐵匠組長陳松,現在鐵器作坊連學徒共有70多人,由陳松和他的兩個兒子陳大安和陳四強負責。

鐵器坊有一個大食堂,就是在作坊旁邊搭建的大棚子,老遠巴根臺就聞到了肉香,巴根臺的從人都興奮起來。儘管來自宋國的海船送來不少糧食,但是益都人口增長太快了,還是只能保證兩頓粥飯。萬般無奈,楊妙真大力發展家畜養殖,一般一個月能保證益都百姓有2-3次的肉食供應。每到開葷的日子,都是益都的節日。

陳松是個滿臉褶皺的中年人,頭髮半百,滿臉的滄桑看不出真實年齡,你說他40歲也行,要說60歲也有人信,其實他還不到40歲。見到巴根臺等人到了,他高興的迎上來,說道:“將軍來的好日子啊,正好是開葷的日子,來,先吃肉再說。”

他對這個冷冷的少年佩服的五體投地,因為巴根臺給他開啟了一扇大門,見到了做夢也想不到的東西。過去他打一把鐵鍬要3天,一把鐵鎬也要2天,而巴根臺給他帶來牛拉的鍛錘,打一把鐵鍬就是1個時辰的事情。巴根臺設計的畜力衝床,做好模具,加工小五金件就是一次拉伸成型,一盞茶的功夫都不要。還省時省力,質量極好。巴根臺對鋼鐵的知識,可以說是深不可測,他一輩子都趕不上。學到他一丁點的手藝,就足以終生受用,他從心裡尊敬、喜愛這個少年人。

他家老二陳四強在旁邊卻顯得鬱悶,一個月才吃兩次肉,每次也沒有多少。再來這10幾個,那到這些鐵匠嘴裡還能剩下肉渣麼。

巴根臺哪有閒心琢磨他們父子的心思,坐下就擺手說道:“先不忙,你們先吃,我和陳老師傅說兩句。”鐵匠們心裡樂了,暗道:等你們動手的時候,就剩下肉湯了。隨後就是一片噼裡啪啦的咀嚼聲。

巴根臺對陳松說道:“陳老師傅,我們的作坊產量實在是太低了。我們的開礦隊,我們的建築隊,修河隊工具太缺乏了,我們馬上就要組建築路隊,這生產工具就更不夠用了。很多人拿石頭掘土伐樹,用雙手刨石,這怎麼行啊。我看那些犁、鋤頭等等耕作工具是不是放一放,先緊著生產工具啊,這才是當務之急啊。”

陳松不高興的說道:“王將軍,咱這70多人的鐵場,老師傅就10幾個。可是每月出產各種工具2千多件,就這還少啊。就算是南京汴梁大師傅的鐵場,也沒有咱們一半強吧。咱們人手就這麼多,你是打鐵的大行家,你怎麼會不懂,這都是一錘一錘打出來的,不可能像種莊稼一樣,撒下種子就出東西啊。”

巴根臺嘆了口氣,這個時代的機械加工效率實在是太低了,純手工加工確實是太困難了。鐵匠是個手藝活,一個熟練鐵匠需要很多年,不是靠增加人手就能解決的。要是運河修建起來該多好啊,圍繞著3個運河大壩,利用豐富的水利資源,他就能讓益都進入一個水力機械加工時代,效率成幾十倍的增加。

可是現在怎麼辦?鋼鐵加工能力已經到了極限,工具缺口依然巨大,那麼多人赤手空拳改造荒山。如果運河修建進展緩慢,就趕不上明年的春耕,南宋的糧食支援畢竟有限,他拿什麼養活這數十萬人口啊。難道鐵器加工能力,真的成了益都建設的瓶頸?

終於,巴根臺抬起頭,堅定的說道:“陳師傅,我打算把鐵器作坊搬離鳳凰山,搬到淄河岸邊。”

陳松吃驚的看著巴根臺,說道:“王將軍,你是嫌我們做的不好麼?要趕我們走麼?”

巴根臺一擺手,說道:“你想到哪兒去了。搬到淄河的目的,一個是離轉子山鐵礦,廟山煤礦近的多,運輸和冶煉鐵礦方便。另一個原因,就是我要在淄河上修建碼頭,築造大壩,利用淄河的水利資源,建造水力機械加工裝置,水利車床,水力磨床,水力銑床,水力鍛錘,水利衝床和鏜床、鑽床等等,讓我們的機械加工能力十倍百倍的提高。”(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教主請饒命豪門狂婿毀滅世界之龍我大堂經理,你們叫我社會學教授大唐之最強敗家子草原上的紅飄帶鬥羅之書聖最後一個偽太監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種!懷孕被燒,五年後她攜萌寶強勢歸來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