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特種兵->章節

第七章 艱難開拓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此時,巴根臺已經掌握了未來運河的所有關鍵資料,對運河的修建已經成竹在胸。將來,這將是一條寬30米,水深5米的人工運河。由這條運河引水,不僅要修建密集的水網灌溉農田。還要修建南北兩個大型水庫,準備為百萬人口提供生活用水。

巴根臺以專業軍人的眼光早就看出了這一地區的防禦弱點,南面由馬山到土泉山、雙山子一線,東面黑山、火龍山、王子山、鳳凰山一線山勢低平,且山峰稀疏,防守不易。巴根臺計劃引運河水,在東側和南側修建兩條寬闊的城防濠,加強這兩側的防禦。楊妙真完全贊同。

這些天相處下來,巴根臺給了楊妙真強烈的震撼,她簡直不敢想象人間還有這樣無所不知又無所不能的人,這還是當初那個餓的要死的小叫花嗎?她的心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來的同情,到信任,到敬佩,到對他無所不能的依賴。他看起來冷漠鋒利,可是內心卻有一團火,支撐著自己,照亮著別人。他始終恪守著人類的準則和尊嚴,誠實、堅定、自信、熱情、忍耐痛苦,不畏艱難。他不言不語默默的工作,偶爾抬起頭來,眼睛裡寒光閃閃,深不可測。

她經常想,這個人絕不是撫州山裡普通的獵人,他到底是什麼人?來自何方?他的過去有過什麼?她多次用言語試探他,巴根臺總是沉默不語,目光中滿是落寞。他一定有過傷心的往事,不願意提起過去,楊妙真以女人的敏感覺察到了這些,他拼命的工作是為了忘掉過去麼。

楊妙真不知道巴根臺的一切,但是她執拗的堅信巴根臺的品德,她絕對信賴這個人。不管他來自何方,他絕不會出賣朋友,出賣信任他的人,更不會出賣她自己。

巴根臺和楊妙真商定,先組織村裡留守的老弱婦孺燒荒,為未來的開墾做準備。巴根臺沿著盆地邊緣劃出一片防火帶,然後燒光了盆地的灌木,熊熊大火足足燒了十餘日,這些灰燼都會成為來年莊稼的肥料。

巴根臺和楊妙真率領百姓沿著設計的運河沿線打樁,每隔1百米打下一個半米高木樁。這個工程量並不小,在這個時代,用簡陋工具定位只有巴根臺一個人能夠完成。

正當巴根臺和楊妙真沒日沒夜的為修建運河奔波的時候,楊安兒的軍事行動也取得了巨大進展。貞祐四年(1216年)夏,楊安兒率紅襖軍一路東進,沿途饑民紛紛前來投奔,等到萊陽城下的時候,已是數萬之眾。

金國萊陽守將徐汝賢見紅襖軍勢大,乾脆開城投降。徐汝賢後來成為了楊安兒的得力助手,紅襖軍的著名戰將。

楊安兒大軍繼續向東,直達登州,登州刺史耿格也開城郊迎紅襖軍。此時,楊安兒的勢力已經到達了渤海海岸,南宋的大海船把糧餉武器源源不斷的運往登州的港口,紅襖軍聲勢大振。

楊安兒趁勢沿著海岸繼續向東進軍,佔領了寧海州,又回師西向攻佔了密州、莒州。這樣,整個山東東路都落入了楊安部紅襖軍掌握,益都到海岸的水陸交通暢行無阻。大宋支援的物資潮水一樣湧入益都,大量人口也向這一地區集中。楊安兒志得意滿,在登州稱王,置官署,改元天順。

楊安兒封巴根臺為撫國將軍、大司馬。使者來到益都盆地,傳達楊安兒的旨意,巴根臺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他根本就沒工夫想這是個什麼。

現在,運河工程已經動工,每天都有扶老攜幼的人民湧到益都盆地。這裡是希望,是未來。巴根臺和楊妙真夜以繼日的安排這些來投奔的人員,青壯年都投入到興修運河、平整土地和建造住房的工程中,老弱婦女則負責運輸後勤,生火做飯。還有大量的病人要醫治,很多兒童要撫養。

楊妙真體現了非凡的管理才能,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各項事務有條不紊的展開。巴根臺用不著操心別的,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程建設中。整個益都山區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數萬百姓都參與到了這項偉大的工作之中,每個人也許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但每個人都知道他們在幹一件大事情。

他們能吃飽飯有衣穿,有重要的工作做,有對未來美好的渴望,比起過去飢餓等死的日子,這裡就是人間的樂土啊。更重要的是這裡有公平,有正義,沒有搶掠和殺戮,沒有欺凌弱小,沒有高高在上的主子,也沒有天生卑賤的奴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什麼樣的困難會得到別人的親切關照。

不論你是漢人、契丹人、女真人、回鶻人、唐兀惕人、吐蕃人,都要用汗水換來食物。沒有不勞而獲的壓榨,更沒有天生的首領,大家服從的都是有才能和品德的人。所有的人都是這個大團隊的一份子,所有的首領也沒有特權,他們和其他人一樣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一樣的食物,只不過他們對團體承擔著更大的責任。同樣,偷奸耍滑和作奸犯科也一定會受到大家的懲處。

巴根臺也一樣。他把全部的熱情都投入到了益都盆地的建設之中。他為理想拼命的工作,烏爾罕的美麗靈魂正在看著他,他不能閒著,他要實現他們共同的夢想。

他沒有浪費興修運河挖掘的大量土方,他把挖出的土都脫成坯,建立磚窯,燒成青磚用來建造房屋,建造關隘。巴根臺和楊妙真早就商議出了建設計劃,他們把房屋都建在四周的山上,形成居住區。

把中央盆地地區都建造成農業區和工商業區。這些從山腰綿延到山腳的住宅都是青磚建造,建築群本身就是象城牆一樣的堅固堡壘,山上根本就用不著修建城防工事。在山下各個險要隘口,也用青磚修建關卡。

潮水一樣湧入益都老營的流民越來越多,現在只能開挖地窩子,但是絕對無法度過寒冷的冬天,老弱婦孺會凍死。大量的青磚解決了建築基本材料,山區木材也並不缺乏,但是沒有合適的粘接材料。中國傳統上是夯土建築居多,包磚的都是高檔建築,而這些粘接材料是用糯米湯調和而成。在人都要餓死的年代,用糧食做建築材料那簡直就是犯罪。

巴根臺走遍了益都的山山水水,在峱山,杏山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石灰石礦,在過船嶺、轉子山和廟山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煤礦和鐵礦,這不由得讓巴根臺欣喜若狂。有了這些寶藏,有了人工運河強大的水利資源,他能創造多少奇蹟啊。

但是他知道他最需要的,是人才資源。他和楊妙真走遍了修河的流民大軍,從選出各種工匠,鐵匠、木匠、石匠、洗染匠、補鍋匠、瓷器匠、漆匠、織匠、篾匠、裱糊匠、瓦匠、造紙匠等等,編成各個班組,選出有經驗的老匠人做班組長。

巴根臺和楊妙真組織了數千青壯,由石匠和鐵匠組成開礦隊,開採石灰石礦,煤礦,鐵礦和鹼石灰礦。就在杏山腳下,巴根臺開始試製水泥材料,有了石灰石和粘土,就有了矽酸鹽水泥的基本材料,鐵礦可以作為校正料。因為我國粘土含氧化鋁較高,但是氧化鐵含量較少,這就需要加鐵礦粉校正。

將石灰石、粘土和鐵礦粉研磨後按比例配好,就是水泥生料,經過1400度的煅燒,就成為了熟料。熟料按比例和石膏粉配好,就是矽酸鹽水泥。石膏是生產水泥必須的緩凝劑,但是益都並無天然石膏礦。但是這難不住巴根臺,因為他懂得現代煙氣石膏脫硫技術。

現代去除煤炭燃燒的二氧化硫廢氣,一般是用石灰石和廢氣中的二氧化硫反應,就會產生石膏。最簡單的就是溼法脫硫技術,用石灰溶液和和煙氣直接反應,就會形成石膏沉澱,經過煅燒研磨之後,完全可以作為水泥中的緩凝劑。

益都地區有豐富的石灰和煤炭資源,原料方面不成問題。雖然這樣生產石膏成本過高,但是現在也只能先做出來再說。

在杏山,巴根臺建造了第一個立窯和迴旋窯,試製出了第一批水泥,經過不斷改進,水泥的質量已經接近了現代水泥的質量水平。隨後,他任命頗有天賦的泥水匠莒州人王七專門負責水泥的生產,他心裡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水泥在現代社會不算什麼,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劃時代的東西。這不僅僅是蓋房子,修城堡的問題,這還牽涉到水壩的建設。要想修建堅固的運河水壩,並且充分使用運河的水利資源,就必須要有水泥。

這條運河,將成為益都工業和農業的母親河。水泥的生產只是一個開始,巴根臺要在益都創立一個超越時代的水利工業體系。這,就是他理想之國的開始,他堅信這才是結束戰亂和苦難的唯一出路。(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關推薦:教主請饒命豪門狂婿毀滅世界之龍我大堂經理,你們叫我社會學教授大唐之最強敗家子草原上的紅飄帶鬥羅之書聖最後一個偽太監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種!懷孕被燒,五年後她攜萌寶強勢歸來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