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七十九章掄才大典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四月初六,天子召見主考官。

段次宗從未進過紫辰殿,這十五年來也只是大朝時遠遠地見過天子,現在就跪倒在天子腿下,想起天子託寧滔帶給自己的寄語,真是百感交集,強忍著眼淚不掉下來。

一旁的李士弘顯得從容得多,無意中瞥見段次宗眼圈發紅,李士弘暗中撇嘴,一來是笑段次宗失態,二來是以為段次宗有意裝作,想討天子的歡心。

石守真賜兩人坐下,道:“掄才大典是國之大事,切不可疏忽,韋相已經交待你們了吧。朕多囑咐幾句,一是不要循私,如發現你們洩露考題或有舞弊行為,不要說當官,就連命你們也保不住;二是要秉公心,我知道每次科舉總有人要走走關係,託託門路,朕聽說李卿你閉門謝客,段卿惡犬避客,這點用心朕很喜歡;三是要為國取才,注重務實,花團錦簇讀來無物的文章不要取,朕要的是能治國的人才;四是不要結黨營私,搞朋黨那一套,取名於前收利於後,如果被朕發現,事後亦要追究。”

兩人重新跪倒稱“是”。

大太監劉維國從殿左的金漆大櫃中捧出一個黃楊木小箱來,石守真示意交予李士弘。李士弘畢恭畢敬地接過,捧在懷中,箱子上著銅鎖,貼著封條,劉維國笑眯眯地將鑰匙交給段次宗。

石守真道:“箱中裝著考題,由李士弘保管,而鑰匙則由段次宗保管,不是朕信不過你們,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朕這樣做也是保護你們。最後說一句,國家取士就看兩位了。”

按照慣例,兩位主考官領了考題,禮部設宴,宴後直接送他們入貢院了。為示鄭重尊重,每次主考官入院都破格用八抬大轎相送,兩旁的鼓樂吹奏得那叫一個歡天喜地。

李士弘坐在轎中,輕輕地摩挲手中木盒光滑的表面,能成為會試主考是無數官員的夢想,三百餘名進士出於自己的門下,對將來有多麼大的助力。天子說不要結黨營私,到時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恐怕不是天子所能操控的。

本次會試有些人是必須取中的,韋相之孫韋祐成是頭一個,此子才華橫溢,自己就算將他取中會元,也無人閒話;夫人前幾日從韓國侯府中參加宴會回來,抱回來一箱珠寶,韓國侯的四子今科也參加了會試;老友柳宗儀的次子拜自己為義父,他也是今科應試……

李士弘手指輕輕敲擊著木箱,一路盤算著,待到貢院落轎時,居然有了八個名字。李士弘有些懊惱,看來自己交遊確實廣泛了點,欠下不少的人情,這一次要還清不易。

緊緊地抱著木箱步出大轎,貢院前同試官十八名,加上監門、提調、受卷、彌封、對讀等近五六十名官員齊齊躬身行禮,“參見主考大人”。“免”,此一刻李士弘目光迷離,穿透身前這幾十人,似乎看到了數百名新科進士,看到了近萬名參試的士子,看到了他們身後無數的黎民百姓。

眾星捧月般來到明遠樓,李士弘首先將手中的木箱放入金盤之中,供奉在香案之上,焚香倒拜。正副主考坐了首位,其他的官員在兩旁落坐,門外爆竹聲響起,貢院落鎖,會試正式拉開帷幕。

四月八日子時不到,江安義等人便洗潄起身,張玉珠和石頭舉著燈籠,三人前往西南角的貢院。雖然已是四月,凌晨時分依舊寒氣襲人,張玉珠在一旁絮絮叨叨地交待哥哥要注意這注意那,引得江安義和範師本暗暗發笑。

張志誠兄妹父母皆亡,兄妹相依為命,張志誠未中舉人前,兩兄妹在鄉間吃盡了苦頭,因此在張志誠中舉後,兄妹兩人才會將家中田產房屋賣掉,來京城一搏。

張志誠毫不厭煩地應著,看到妹子兩臉被凍得通紅,伸出手在妹妹的臉上捂了一會,心疼地道:“我入貢院後,你和石頭在家不要出門,有什麼事等我回來再說,銀兩等物看好,不要被人偷了。”

張玉珠嬌羞地掙脫哥哥地手,下意識地掃了江安義一眼,見他衝著自己微笑著,臉一紅,應道:“知道了,哥,你放心好了。”

貢院外已經圍了一群人,遠望貢院有如一座城堡,四周是密密麻麻的圍棘,難怪被稱為“棘城”。寅時到,貢院的門開啟,舉子們進入貢院,江安義等人與張玉珠和石頭告別,隨著人流湧進貢院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繞過石坊,甬道兩邊各設著四處“議察處”,這是搜檢的地方。大鄭律,“凡懷挾片紙隻字者,先於場前枷號一個月,問罪發落。搜檢官役知情容隱者同罪”。貢院最公平之處就是這裡,無論你出身何處,權貴貧富,一律寬衣解帶,接受貢院衙役的檢查。入試的舉子排成八列,高報著姓名走進議察處。

因為會試人太多,不可能統一佈置筆墨紙硯和食物,所以允許考生提一個規定制式的考籃,“玲瓏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檢”。衣帽食物俱有規定,如有違背,輕者逐出場,重則治罪。這些制式規定每三年都讓京中專門製做應試衣帽、筆墨、糕餅餑餑,甚至蠟燭的人發一筆財。

號舍不同,江安義和範師本等人分別排到不同的佇列中。聽到自己的名字,江安義連忙站出來,與點中名字的人士子一同魚貫進入議察處。議察處內衙役兩行排列,士子在中間,衙役兩人一組檢查士子的衣服、器具、食物,以杜懷挾之弊,接著在二門對照“識認官印結”,防槍手作弊。

好一通忙亂,江安義總算進了貢院。進入“龍門”,取鯉魚跳龍門之意,中間三門上有橫匾,中門上題“天開文運”,東門上題“明經取士”,西門上題“為國求賢”,黑沉沉的夜幕下,高大的龍門透著莊嚴肅穆。

密密麻麻的號舍帶來的震憾感絕不是德州貢院所能給的,無數點燈光在號舍間亮起,亮如天上的繁星,映紅了永昌帝都的西南角,站在高處,可以看到貢院紅光滿天,正是“文昌盛事”。

李士弘等人自寅時起就在明遠樓中安坐,眾人肅然無語,只有紅燭偶爾發出一兩聲輕響。段次宗聽著遠遠傳來的響動,思緒飄飛到當年自己參加會試的情形,酸甜苦辣齊湧上來。

“卯時到”,小吏大聲稟道。隨著這聲喊叫,李士弘當先站起身,和段次宗並肩而立,其他的官員依次排列整齊,衝著金盤中供著的木盒深深一躬,李士弘上前抱出木盒,向眾人展示上面完好的封條和銅鎖。

段次宗開啟銅鎖,揭開盒蓋,裡面放著三個黃色的錦囊,上面標著日期。段次宗取出四月九日的那個,將木盒重新鎖好,重新放回金盤,錦囊交於李士弘手中。

錦囊中便是今次會試的試題,李士弘大聲宣讀道:“四書題:論至禮不讓天下治;賦:日五色賦(以‘日麗九華,聖符土德’為韻)。”說完遞給身旁的段次宗,段次宗看完依次交給同考官過目。有小吏在旁邊書於紙張貼於木牌之上,小吏舉著到號舍放題。

哀嘆之聲此起彼伏,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今科的會試居然舍詩而做賦,那些事先打好了無數草稿的詩作只能丟掉。地字八號號舍內韋祐成看到題目嘴角露出微笑,雖然日五色賦沒有寫過,但要講作賦,捨我其誰?

宿字三號號舍,張志誠面無表情地記下試題,對他而言二十年苦讀等待著今日迸發,什麼樣的題目能難得住自己腹中文章;張字五號坐著範師本,看到題目後他輕輕一嘆,改詩為賦,安義的特長發揮不出來了;成字六號,江安義看到試題後一愣,居然是寫賦,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江安義微微有些慌亂,詩詞歌賦表頌檄,是讀書人必會的文體,自己因詩詞而出名,其他的文體很少涉及,正如範師和餘師所說,自己的積累還是太少了。江安義暗自苦笑,看來此次會試自己要折翼而返了。

理所當然,江安義又開始在妖魔的記憶裡搜尋起來,比起浩如煙海的詩詞,歌賦的比重不多,很快,江安義臉上現出狂喜的顏色,天意憐我,居然有一篇一樣題目的《日五色賦》,幸運的還是以“日麗九華,聖符土德”為韻,要不是號舍太小,江安義都要跪倒叩謝所有的神明了。

頭場試罷,貼卷彌封,受卷官、彌封官、謄錄官、對讀官一一到位,相較鄉試,會試不僅要彌封,而且要謄錄,嚴格多了。監視官和提調官全程監看,從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弊端,至於其中的微妙只有他們自知。

十二日,第二場考試開始,發題完畢。內監試請主考升堂分卷,李士弘掣房籤,段次宗掣第幾束卷籤,分送同考官案前,閱卷工作已經開始。同考官取中滿意者加圈,薦於主考官,雖是三場考,第一場卻是關鍵。

閒話少述,三場試罷,江安義等人回到旅店,等待五月十日揭榜。

注:士子服式,帽用單層氈;大小衫袍褂,俱用單層,皮衣去面,氈衣去裡,褲油布皮氈聽用,止許單層;襪用單氈,鞋用薄底,坐具用氈片。考具:卷袋不許裝裡,硯臺不許過厚,筆管鏤空,水注用瓷;木炭止許長二寸;蠟臺用錫,止許單盤,柱必空心通底;各要切開。(不及細考,只是小說)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