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七百三十三章唯才是舉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在楚安王府吃罷午飯,丁楚送潘和義離開。回望身後的王府,潘和義想著與沈文清見面時的情況,臉上露出四分興奮,三分自得,二分期許,一分失落,心情十分復雜。

沈先生看過他的《請罷職田疏》後大加讚賞,認為此疏一出職田之弊當為之一清,然後問潘和義有此良策為何不直接呈給清田司使江安義?

潘和義早想好應對,從容道:“下官已將此疏讓江大人看過,不過……”言語一頓,潘和義面現為難之色,似為上者諱,最後嘆道:“江大人認為此疏牽連甚廣,恐引發百官反對,認為當徐徐圖之,吩咐我不要上疏。潘某此行到姜州,見職田弊端給百姓帶來的困苦,實難安眠,王爺有賢王之譽,向來關愛百姓,故而潘某冒死進疏。”

“江大人說的也有道理。”沈文清從潘和義的臉上收回目光,微笑道:“潘大人忠君愛國之心讓人感佩。王爺喜才,像潘大人這樣的賢才王爺定然十分喜見。”

沈文清露出招攬之意,讓潘和義心中狂喜,接下來的交談中打起百分精神,引得沈文清和丁楚兩人頻頻點頭讚許。沈文清微笑拈鬚,心中盤算:這個潘和義確實是有才之士,不光通曉經義,而且長年任小官對實務相當熟悉,這等人才正是楚王府欠缺的。

一直等到午時才得知楚安王朝會後去了寧王府,要到晚間才能回來。沈文清和丁楚招待潘和義吃了頓飯,潘和義不得不怏怏地起身告辭。沈文清起身相送至儀門,笑道:“今日不巧,王爺不在府中。不過潘大人且安心在家等訊息,王爺很快就會請潘大人過府詳談。”

申末,石重傑回到王府,剛在書房坐下,沈文清和丁楚便來了,把潘和義留下的疏文呈上。石重傑讀罷,眼神一亮,笑道:“此乃治理職田的良策,是何人所寫?”

“清田司令史潘和義。”沈文清應道。

石重傑將疏文放到桌上,若有所思地問道:“此人捨近求遠,意欲何為?”

沈文清輕笑起來,道:“無論是貨賣識家還是待價而賈,王爺都無須理會,對王爺來說只是能用之才和該用之才罷了,潘和義此人才學過人,尤為難得的是熟知實務,這一點臣亦有不如。”

石重傑撫著光潔的下巴,笑道:“沈先生如此看重此人,看來是想讓孤招攬他,此人品性如何?”

“初識之人怎知性情。”沈文清道:“不過臣與之交談,覺得此人言行多偽。”

丁楚不以為然地反駁道:“沈兄何出此言,我看那潘生一身正氣、為民憂思、勇不惜身,實是吾輩讀書人的典範。若是憂國為民之心為偽,那丁某不知何人才能入沈兄之眼。”

沈文清苦笑,跟丁楚這樣迂直之人難以爭辯,道:“我只是個人感覺,對與錯容後再看。”

石重仁笑道:“既是有用之才,孤不妨見見,讓人在休沐之日請他過府敘話。”

丁楚道:“潘生乃是大才,王爺何不效仿先賢禮賢下士,親到其

府上延請。”

“不可”,沈文清急道:“王爺絕不能聽丁楚的這個建議。”

“為何?孤倒是覺得丁楚所說的不錯。潘和義只是八品的微末小官,孤能登門延請,必取到千金買骨的作用。”

沈文清大急,道:“王爺,你若是這樣做,恐怕大婚之後萬歲就會讓你歸藩。儲君之位堅固,天子並無易儲之心,王爺有賢王之譽,萬歲尚能容忍,藉以打磨太子。王爺若是做出過分之事,讓萬歲覺得王爺有別樣心思,天家無私情,屆時就算萬歲再喜歡王爺,恐怕也要為太子計,讓王爺就藩。”

丁楚道:“選賢用能,為國舉才,王爺何錯之有。”

“王爺是沒有錯,卻怕有心人借題發揮尋王爺的錯。萬歲讓王爺跟寧王署理龍衛暗衛事務以來,權威日重,沈某看王爺行事略有放浪,不可不慎。”

石重傑悚然而驚,起身對著沈文清一禮,道:“孤王這段時日屢得父皇讚許,行事難免輕狂,多謝先生點醒孤,孤當謹守本份,循規蹈矩,不負皇恩。”

沈文清捊須微笑,道:“謹守本份,王爺得之矣。”

丁楚不滿地道:“秉直而行,何懼人言,先生太過小心了。”

石重傑和沈文清相視而笑。丁楚昨夜值守,今日又在王府呆了一天,有些倦意,起身告退。等丁楚離開,石重傑笑道:“丁楚是忠厚君子,先生莫要怪他。”

沈文清笑道:“王爺放心,丁楚是真君子,沈某與之相處如沐春風;不過那潘和義滿口仁義,王爺卻要先聽其言、後觀其行,然後才能用其事。”

“君子可欺之以方,在識人之上,丁楚遠不如先生。”石重傑正色地道:“那潘和義是什麼樣的人,還請先生對孤說說,孤王再決定拿這篇奏疏如何。”

沈文清看著楚安王年輕臉龐,心中生出感嘆,要說識人之明這位小王爺不下於自己,府中諸官各用其能,接人待物溫文可親,哪像是十七歲的年少人。生在皇家,幸與不幸,只能自己知道。

天子原本有意在北征之前替楚安王張羅門親事,石重傑向天子啟奏,征戰在即以大事為重,先國後家,待北漠平定再成家不遲。天子大為讚賞,下旨賞賜楚安王六名美貌宮女,其意不言而喻,可是楚安王絲毫不貪戀美色,反將宮女賜給府中官員,沈文清獲贈兩人。與太子相比,沈文清真心覺得石重傑才是明主。

拋開腦中雜念,沈文清徐徐道來:“臣送走潘和義之後,派人去打聽他的履歷,此人祖籍……”

聽完沈文清介紹潘和義的身世,石重傑道:“此人身世可憐,也算自強不息,不錯。”

“天子下旨成立清田司,從六部九卿抽調人手,人多畏其難而不肯前去,潘和義主動請纓前去清田司任職,江安義頗為讚賞,向天子舉薦,將其從從九品的書令史擢遷為從八品的令史,可謂對其賞識有加。”

石重傑習慣性地摸著下巴,道:“如此說來這個潘和義

頗識時務,只是江安義對他有大恩,他卻將奏疏呈給本王。呵呵,眾官皆知,本王看江安義可不順眼,這個潘和義有趣得很。”

沈文清淡笑道:“官場上有一招叫‘隔山拜佛’,這個潘和義所圖非小。”

石重傑沉吟道:“要說江安義對潘和義青眼有加,父皇對清田司又十分關注,他呆在清田司也不乏上進之途,投靠本王風險不小,還會當成棄信背義之徒,這個潘和義不是個傻瓜,怎麼肯做得不償失的事?再說了,三弟不是清田司督辦嗎,就算江安義不贊同他上疏,他也完全可以投書給三弟,父皇對三弟的信寵不次於孤,連工部也丟給他去管,潘和義為什麼不去找他?”

沈文清笑道:“王爺說的極是,除非潘和義在說謊,這篇奏疏他根本沒有給江安義看過,甚至有什麼內容不肯讓江安義看到。”

石重傑饒有興趣地推測道:“潘和義為何說謊?他調任清田司不過數月,對官田並不熟悉,就算他到姜州後能發現諸多弊端,但要在短時間內想出治本良策恐怕閱歷不足。”

沈文清微笑地看著楚安王,石重傑露出笑容,道:“江安義則不然,他曾隨餘尚書到仁州清仗過田畝,又做過縣令、刺史,對職田的弊端十分明了。所以這個這個罷職田給祿米的策略很可能是江安義所想,至少都是江安義啟發他的,潘和義才不敢讓江安義看到。呵呵,把燙手山芋塞到本王手中,還順道掙一個憂國憂民的聲譽。好算計,當本王是傻子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石重傑笑容逐漸變冷。

沈文清縱聲笑道:“看破不說破,王爺又何必動怒。身為上位者應唯才是舉,王爺要行大事身邊不能只有丁楚這樣的謙謙君子,像潘和義這樣的人用為爪牙傷敵,豈不快哉。王爺要與太子相爭,光靠陽謀君子可不成。”

石重傑沉默良久,沉聲道:“孤明白該如何去做了。”

…………

天子給假半月,江安義沒有去衙門,在家中與妻兒享天倫之樂。自打三位夫人進京,家中事務井井有條,欣菲主持大局,彤兒打理生意,冬兒則操持內務,思智、思益跟著李東鴻啟蒙,其他四個兒女則不受拘束地在院中打鬧,整個院落充滿了活力。

江安義看上去與常人無異,但體內的真氣恢復得極為緩慢,欣菲建議他明日前去明普寺問問廣明、洪信大師,明普寺持武林牛耳,寺中高手眾多,傳聞傳經堂中收錄了許多武林絕學,應該能給個建議。

彤兒氣呼呼地走了進來,嘟著嘴坐在空椅上一語不發。江安義笑道:“你不是去查賬嗎,莫不是有誰在賬上做手腳?”

“江郎,上個月家裡剛送來五千瓶香水,結果東宮來人要走了八百瓶,每回都說給錢,哪次不是肉包子打狗。”彤兒氣呼呼地道:“還有酒肆,東宮每月提走的酒水就不下百壇。咱家已經給了宮裡三成暗紅,東宮還這樣索求無度,這生意乾脆送給太子算了。”

江安義蹙眉不語。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