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六百零三章偷樑換柱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縣衙大堂內又潮又溼,袁縣令讓人將四面的窗戶都開啟,清新的空氣吹入,將大堂內那股腐黴味颳走了些。

艾刺史發現公案後的江牙山海圖上都是星星點點的黴斑,椅子都有一種滑膩感,強忍著心中不適,示意參見的眾人免禮坐下。左側一排椅子坐著轉運使衙門的官員,以常玉超為首,萬懷傑、段爽、鄒素潔、邱光明以及玉公子熊以安依次排坐,右側則是以袁德成為首的縣衙官員。

江南轉運使衙門是朝庭特派,但名義上還要服從當地州府的管轄,元華江決堤之初,轉運使衙門便派副使段爽到府衙報信,當然同時也送去了一批字畫古玩,東西艾刺史收下了,卻只回了句盡力救災,等待朝庭處置。

元華江決堤之事能否順利過關,還需刺史大人從中斡旋,所以常玉超姿態放得很低,與屬下你一言我一語地奉承著艾刺史,試探著刺史對決堤的態度。艾刺史依舊微笑著,滿面春風,常玉超心中暗恨,每年數千兩珍玩字畫得不到一句實話,不愧被人稱為老狐狸,不過既然吞了餌,豈容你輕易脫身。

“德成的傷勢不要緊吧。”艾刺史轉過頭來關切地問道:“此次賑災德成居功甚偉,本府定會向朝庭奏明為你請功。”

失血不少,袁德成感覺昏沉欲睡,強打精神道:“多謝大人關懷,這些都是卑職該做的事,不敢居功。”

“不知刺傷德成的匪人可能拿到?”艾偉問道:“可知匪人是何來歷?”

向縣丞搶先答道:“尚未拿獲,紀州統正在全力緝拿。那匪人厲害,會飛簷走壁,當時……”

難得有機會在刺史大人面前說話,縣丞向全洪力求在上官面前留下好印象,滔滔不絕地描述著當時的情形,有意無意地提及他在袁縣令身後拉了一把,這才讓袁縣令脫得殺身之禍。主簿梁桂才暗暗鄙夷,當時他就在旁邊,所謂的拉了袁縣令一把,其實是這位向縣丞驚慌閃躲,踩到了袁縣令的後襟,客觀上拉倒了袁縣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艾刺史像是聽得認真,向縣丞說得越發精神,其實艾偉心中早將這位縣丞大人歸於誇誇其談之人。等向縣丞說了一柱香的功夫,艾偉打斷他道:“紀州統現在何處?”

袁德成應道:“紀州統發覺有人在災民之中挑唆,意圖造反,方才南門外就發現了煽動之人,被潛伏的龍衛發現,本縣捕頭在抓拿匪徒時還被砍傷,紀大人帶著手下正四處追拿這些匪徒。”

元華江決堤跟刺史的關系不大,但如果災民造反的話刺史就罪責難逃,艾偉變了顏色,坐正身子斂容追問道:“袁縣令可有應對措施?”

稱呼是門學問,方才稱呼德成是朋友或長輩間的關懷,顯得親近,此刻叫袁縣令便是公事公辦,林華縣聚集了十五六萬災民,如果激起民變那艾刺史想平安致仕都難。

“大人,林華縣僅有七十六名衙役,勉強維持著秩序,實在無力應變。”袁德成苦笑道。

“本府帶來了兩百名府兵,讓他們立刻加強警戒,預防事端。龍衛處自有紀州統安排,如果紀州統有什麼要求,縣衙盡力配合。”艾偉立說立行,立刻召開帶隊的校尉,讓他將二百名府兵分成四隊,在四門幫著維持秩序。

袁德成感激地道:“大人仁厚,此舉防範於未然,那些匪人必然不敢輕舉妄動。”

艾偉面色沉重,道:“千萬不可大意。林華縣聚集了十五萬多災民,這麼多人聚在一處是個隱患,要釜裡抽薪想辦法將他縣的災民驅回屬地才妥。”

袁德成有些發急,道:“大人,這些災民皆是大鄭子民,何分彼此,林華縣得大人運來的千石糧,足以支撐到朝庭的賑災糧到來。災民拖家帶口,連日飢謹,無力返鄉,下官認為不能隨意驅趕他們還鄉,否則反易被匪人利用。”

艾偉看著發急的袁縣令,心中微嘆,人都有毛病,這個袁縣令勇於任事,心懷百姓,但卻過於好名,同樣容易被人利用,微笑著解釋道:“袁大人勿急,災民之所以齊聚林華縣,一是因為德成你賑災有方,二是林華縣儲糧較多,能夠支撐災民活命,德成之功百姓都看在眼中,進城之時我雖然坐在轎中,但也聽到頌揚之聲。”

“不過,德成你是林華縣縣令,賑濟林華縣境內的災民是你應盡之責。”艾偉擺手制止試圖插言的袁德成,繼續道:“周圍數縣的縣令不能賑濟受災百姓,本府事後定要嚴責。災民齊聚易生事端,今日之事足以表明災民之中有居心叵測之徒,欲行大逆之事,此等苗頭絕不可疏突,唯有當機立斷加以處置,否則釀成大禍誰來承擔責任,是你袁大人還是本府?”

袁德成張了張口,沒有發出聲,最後無聲地嘆息了聲,無力地靠在椅背上,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艾刺史不緊不慢地端茶喝了一口,潤了潤喉嚨道:“當然,本府不會蠻橫地就讓災民返鄉。本府會派人給其他縣送信,讓他們派衙役來接還本縣的災民,返程路上每個災民按一天一斤糧的數額給足所需,並責令當地縣衙待災民返鄉後妥善救助。朝庭的賑災糧馬上就要到來,這樣就不怕災民鬧事或者不離開了。”

“大人深謀遠慮,我等佩服。”大堂上亂糟糟的一陣馬屁聲,袁德成想了想覺得艾刺史的法子確實不錯,既減輕了縣衙的負擔又減少了隱患。

常玉超見艾刺史擔心災民動亂遠甚於元華江決堤,心中隱隱冒出個念頭,如果災民真的亂起來,朝庭恐怕就顧不上查處元華江決堤而是首先平亂,屆時轉運使衙門早已將一切遮蓋妥當,欽差大人無處可查。

這念頭像邪惡的火苗在常玉超的心中燃燒著,一直等到回了自家轉運使衙門,火苗越燃越旺,大有沖天之勢。常玉超告誡自己,這種念頭只能暗中著力,千萬不能告訴別人,要不然首先被燒成灰燼的就是自己。

屁股剛落椅子,胥吏便進來稟報,典作李玉波來了。常玉波橫了萬

懷興一眼,這個萬副使當真沒用,在南門處被災民嚇得逃了回來,讓他帶兩千兩銀子與李玉波通融的事自然擱置下來,幸好李玉波自己回來了。

萬懷興訕訕地起身道:“常大人,下官先去見見他,說說話。”

典作的官廨在南邊,與工具房同在一個院子。萬懷興還沒進院門,就聽到院內傳出如雷的鼾聲,院中涼亭中小吏們掩嘴偷笑,竊竊私語,看到萬懷興到來忙起身迎道:“萬大人來找李大人嗎,李大人睡著了,呵呵,萬大人您聽,這鼾聲像打雷一樣。”

“大膽,爾等也敢笑話李典作。李典作在大堤上操勞近月,吃不好睡不香,爾等在衙門中遊手好閒,真該讓爾等也去堤壩上運運石頭。”萬懷興喝斥道。李玉波在轉運使衙門深受排擠,這些胥吏最為油滑,自然見風使舵,陽奉陽違。萬懷興也曾幹過典作之職,深明李玉波的困境,偶爾會替李玉波說上幾句好話,在轉運使衙門中,李玉波與萬懷興的關係不錯,所以常玉超才讓萬懷興帶著銀票來找李玉波。

鼾聲如雷,看樣子一下子是醒不過來了,萬懷興問道:“李大人睡下多久了?”

“小半個時辰,要不要卑職前去喚醒李典作?”小吏躬身問道。

萬懷興有些發急,大堂上常玉超等人還在等信,看李玉波這架式睡到明天早上醒來也有可能。

另一個小吏看出萬懷興的猶豫,笑道:“李大人帶回一名隨從,萬大人有什麼話不妨先問問他,說不定到時李大人就已經醒過來了。”

江安義就靠在官廨的欄杆上打盹,小吏把他喊到萬懷興向前。萬懷興不認識江安義,江安義可在南門前見過這位萬大人醜態,知道他是轉運使衙門的副使,原本要招募民伕上堤的,不想被災民一嚇又跑回了衙門。

萬懷興問江安義河堤修補得怎麼樣了,還有幾處潰口,江安義一問三不知,最後氣得萬懷興問道:“你這個隨從是怎麼做的,李老弟怎麼招了你這樣一個蠢貨。”

話出口,萬懷興心頭一動,轉運使衙門中這樣的蠢貨不在少數,這些人都是上下官員的親友,是專門貼在河工上吸血的存在,自己也安排了幾名族弟、侄兒進衙門,莫非此人是李玉波的親戚。都說李玉波為人剛正,從未安置過私人,哈哈,被我發現了一個。

發現李玉波終於同流合汙,萬懷興的心情立時舒暢起來,看來說服李玉波不難,李老弟死要面子活受罪,如果早就收下衙門以伙食結餘分攤的銀子,哪用這般受累,也不會被上下排擠,等他拿了那兩千兩銀子,自己可要好好取笑他兩句。

江安義見萬懷興突然換了張笑臉,心中嘀咕這位不會來什麼笑裡藏刀吧,暗自警惕。哪知萬大人換了語氣,關切地問他是哪裡人,與李典作是什麼關係,江安義醒悟過來,心知這位萬大人猜錯了自己的身份,也不揭破,含糊其詞地應對著。

鼾聲中,前戰悄然開始。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