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五百九十九章衙門密謀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林華縣西有一棟齊整的七進院落,佔地極廣。從高高的粉牆往裡望去,飛簷翹角有如飛鳥展翅、輕盈靈動,這裡便是江南轉運使司衙門所在。五級石階兩側是石獅,高大的門樓下懸著紅燈籠,將硃紅的大門映照得血紅一色,像巨獸張著血盆大口,貪婪地看著遠處的元華江。

一道黑影從南牆一閃而過,落入到院中。衙門的格局都是前府後宅,黑影落地處,快速地隱在樹後,靜聽片刻,四周無聲,探出頭來張望。眼前一排房屋,黑影閃到窗戶邊,窗戶紙殘破不堪,來人目光如電,一瞥之下看出裡面存著鐵鍬、鋤頭之類的東西,是工具房。月亮從烏雲後一閃露面,藉著月色能看到一張剛毅的臉--楊思齊。

元天教在戎彌國垣猗縣重新立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劉子維這一輩人皆已老邁,對外奔走的事情便落到了楊思齊為首的青壯派身上。大齊國主吳元振提供了幾處大齊藏寶之地,元天教鼎盛時期據地七州,蒐羅的財寶自是可觀,立國之前劉子維派人取回,新大齊不愁銀兩。為壯大大齊國實力,楊思齊帶著李清、趙良才等人四處出擊,打散收編馬賊,一年時間拉攏起一隻三千人的馬隊,總算又有了立足之本。新立的大齊國人才缺乏,楊思齊奉命潛回孤島,接引島上的青壯前來,順道在大鄭招集舊部、購買奴僕,人口對大齊國來說是寶貴的資源。

臨行前,劉子維把楊思齊叫去,交給他一個任務,把李鳴鋒接回來。李鳴鋒和妍兒私奔,前往京城參加比武大賽,不料巧遇江安勇,妍兒不敢多呆,回去後便和李鳴鋒直接出京再次遁走。兩人遊逛了大半年,妍兒有了身孕,在北方有些水土不服,李鳴鋒便帶著妍兒重回江南,德州是不敢呆,便留在德州西邊晃州武清縣(兩人買的戶籍地),名字改為張天生和陳大花。武清縣離新近縣不過二百三十裡的路程,快馬一天時間就能到達平山鎮,妍兒覺得離家近些,心裡也安生些。

豐樂十六年妍兒誕下一子,取名張書儀(李書儀),建武元年,妍兒實在抵不過思念,讓李鳴鋒給娘捎了封信,告訴她自己已經成家生子,讓娘不要掛念。妍兒想娘,李鳴鋒自然也想師傅,自己已為人父的訊息當然要告訴師傅,他年少時父母早亡,是師傅拉扯教育自己長大,早已將劉子維當成父親。

劉子維接到李鳴鋒的信後大為嘆息,自己的美男計雖然成功卻搭進去了徒弟,信中李鳴鋒表示餘生只願與妍兒相守做個普通百姓,不願再參與到元天教與大鄭國的恩怨中。愛徒去意已決,劉子維決定放手,讓徒弟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元天教再度立國大齊,大鄭雖然沒有對遠在西域的大齊國有所動作,但劉子維知道一旦鄭皇安定了北境,必然會出兵剷除掉大齊國,以大齊目前的

兵力,絕不可能避免覆滅的命運。唯有藉助各方之力,在夾縫中求生存,萬般無奈,劉子維又想到了自己的弟子李鳴鋒。李鳴鋒是他的弟子,文武全才,是大齊國急需的人才,有他在能大大減輕楊思齊的負擔。而且李鳴鋒與化州刺史江安義的妹妹江花妍成親,關鍵時候能成為一招妙棋。

楊思齊進入鄭境已經一年多,陸續找到了十數次元天教的潛伏地,往大齊國輸送了近千名信徒,極大地緩解了大齊國無人可用的困境。靠著這些堅定不移的信眾,劉子維已經初步搭建起朝庭的框架,組織人員在西域、大鄭甚至北漠間通商,新興的大齊國開始展現出生機。

當然楊思齊也碰到了不少釘子,有些基地隨著老一輩人故去,下一輩人已經習慣了安穩,不願再投入到對抗朝庭的大業中,來之前劉子維交待過,人各有志,不必勉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人海茫茫要找尋李鳴鋒不亞於大海撈針,劉子維推斷李鳴鋒可能住在元華江附近,可元華江兩岸有八個州,到哪裡去找。楊思齊專程去了在端州鍾昌縣,按照丹元子給的地址找到他落腳的小山村,村人帶著他來到村南的荒山,一丘荒墳掩埋著當年大齊國的英骨。

祭拜過丹元子後,楊思齊不但沒有頹廢,反而越發覺得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不能像丹元子那般默然埋於荒土,再過數年恐怕連祭掃的人都沒有。

懷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楊思齊投身到為大齊國奔走的大業中。元華江潰堤,楊思齊立刻感到機會來了,他把身邊帶來的教眾分散到災區挑動災民,見機行事。說不定能鼓動災民造反,讓江南四州亂起來,不指望能成事,但至少能傷及大鄭元氣,以利於元天教的發展。

楊思齊思忖元華江潰堤江南轉運使司衙門首當其責,林華縣將會成為矛盾的衝突點,於是讓人四處散播訊息,林華縣賑災得力,災民有吃有住,活命不難。

隨著人流來到林華縣,楊思齊白天四處打探情況,在城門處暗中觀察賑災的縣令袁德成。他對袁德成的所做所為很是敬佩,但各為其主,越是對大鄭有用的人對大齊就越有害,所以楊思齊殺心立起,準備要殺死袁德成,賑災群龍無首,災民必然生亂。不過,在此之間,他先要探一探江南轉運使司衙門。

楊思齊隱在柱後靜聽,從後院傳來絲竹之聲。飄身上房,楊思齊很快找到第五進院落,歌舞絃樂之聲從正屋中傳出,門前有僕從服伺,有丫環進出端菜送酒。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想到城門處那些賣兒賣女的災民,楊思齊暗罵一聲,藉著屋脊的掩護,悄然來到正屋頂上。輕輕揭開瓦片,燭光從下映照上來,屋內燈火通明,正前方擺著張圓桌,有五人正在喝酒聊天,桌前數名女子載歌載舞,樂師坐在兩側

等歌舞罷,坐在桌左側下首的男子急急揮手,示意歌女和樂師退下,連伺候的丫環也被趕出門外,有人虛掩上門。楊思齊心道來的正好,看樣子這幾位準備商量大事,貼近屋瓦側耳細聽。

“常公,朝庭派出的欽差大臣眼看就要到林華縣了,,你老可得拿個章程啊,我等也好照章辦事,迎接天使。”說話的正是左側下首的男子鄒素潔,他是轉運使司衙門中的司丞(正七品)。

正中而坐的是江南轉運使常志超,朝庭工部設都水監,都水監下設江南轉運使司和洹陽轉運使司兩個專門的衙門,常志超多年在都水監任職,從轉運使司衙門的津丞(從九品下)做起,做過津令、河渠署令、舟楫署令、都水丞、轉運使,三十五年間轉輾於江南轉運使司和洹陽轉運使司之間,將轉運使司衙門的官做了個遍。

三十五年間看過無數上官落馬,常志超總結出一套升官發財的經驗,賬面要清楚,有財大家發,黑鍋讓人背,靠山要打點、財產要隱蔽。常志超是靈州人,老家的田產並不多,父母兄弟僅是小富,還經常做善事,在家鄉的口碑極好。可是暗地裡常志超在平州懷遠縣有處外宅,幾名妾室為他生了十名子女,大的已經年近而立,是縣裡的秀才。常志超貪來的好處都花到了外室,家財數以十萬計,田產百頃,當地有數的大戶。

表面上的主人是他的忠僕常志(有意讓人產生錯覺),一年當中常志超會去團聚十餘天,當地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常志超五十有八,準備再做兩年就告老歸家,等官場將他淡忘後便悄無聲息地去平州享受人生。人算不如天算,元華江十多處決堤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即便見慣風雨,常志超也感覺兇險莫測。

多年的經驗讓常志超明白越是兇險越要鎮靜,忙中出亂現了馬腳就不可收拾,身為轉運使,他必須鎮住場子。

“慌什麼,元華江決堤年年都有,只不過今年連降暴雨,天災而已。”端起酒喝了一口,常志超淡淡地問道:“該叮囑的地方都吩咐到了嗎?還有賬面,一定要做清楚,不要留下把柄。欽差大人來了,頂多咱們背個辦差不力的罪名,掉不了腦袋。”

辦差不力的處罰僅是罰俸,在坐的幾位誰把俸祿放在眼中,在座的幾人都松了口氣,常志超左旁的副使萬懷傑笑道:“常大人成竹在胸,鄒老弟不必驚慌,萬事遵照常大人吩咐去做便是,保管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

常志超在轉運使司衙門算得上是個傳奇,三十多年間屹立不倒,官位節節上升,他的沉穩確實讓惶惶不安的轉運使司衙門的眾官安定了不少。另一位副使段爽舉杯笑道:“有常公在,安如磐石,大夥敬常公一杯。”

眾人欣然舉杯,為彼此壯膽。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