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五百九十三章盛世隱憂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江安義從餘知節的笑容中看出疲意,關切地問道:“餘師可是累了,為國操勞也要注意身體。”

“無妨,每日都是這樣。”餘知節道。餘慶樂在父親面前換了一副形象,站起身站在餘知節背後,討好地替他按摩著肩頭。

閉著眼睛享受了一下,餘知節對兒子道:“樂兒,你去安排酒菜,為父跟安義說幾句。”

江安義看餘知節有些強打精神,伸出手道:“餘師,我替你把把脈。”

餘知節笑道:“你什麼時候還學會了診脈,真是了不起。”

江安義哪會什麼診脈,三根指頭搭在太淵、經渠、列缺穴上,餘知節微微一笑,沒有說破江安義的錯處,閉上眼往椅背上一靠,任由江安義診脈。

一股清涼之意順著江安義的指尖流入體內,餘知節感覺十分舒適。涼意在體內迴圈,餘知節心想這大概就是聽說過的真氣了,安義是內家高手,他這是在用真氣替自己調息。

“餘師平心靜氣,莫要多思。”耳邊傳來江安義的聲音,餘知節忙斂神收心。那股清涼之意漫延到頭部,原本有些昏脹的腦袋變得清晰平和下來,隨著清涼之意遊遍全身,餘知節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倦意上湧,坐在椅子上鼾然入夢。

睜開眼,看到書房內已經燃起了蠟燭,餘知節感覺神清氣爽,渾身舒坦,仿如年輕了十多歲。站起身伸胳膊抬腿,自覺輕快了許多,餘知節笑道:“安義神技也,老夫覺得輕快了許多。”

剛才替餘知節疏通經絡,江安義發現餘師體內有不少淤塞,雖然自己耗費真氣替他打通,但治標不治本,不用多久又會復原。想了想,江安義道:“餘師操勞有些過度,體內鬱氣積累,我有個行氣的方法,餘師每日睡前打坐半個時辰,應該能強健身體,祛除百病。”

說著,江安義將從明玉心經中轉化而來的寧神靜氣的功法傳給了餘知節,餘知節知道這種行氣的方法十分難得,耐心地聽江安義講解,又學了半個時辰。

晚飯早已冷了熱,熱了冷,時間已過了戌正,餘知節笑道:“耽誤安義吃飯了,咱們邊吃邊聊。”

家常菜,沒有刻意安排,餘知節坐在上首,江安義和餘慶樂左右相陪。餘知節先舉杯謝過江安義替他調理並傳授功法,餘慶樂好奇地問道:“安義,學了這功夫是不是能成為武林高手,拳碎石腿踢樁,我能不能學?”每個人都有個武俠夢,餘慶樂也不除外。

江安義笑道:“只是靜坐養氣的辦法,只要你坐得住自然可以學,強身健體可以,打架是不成的。”

餘知節瞪了餘慶樂一眼,斥道:“你都三十好幾的人了,成天還不務正業,你媳婦又向你娘訴苦,說你偷著逛青樓,勇兒都快進學了,你還不知道收心。”勇兒,餘慶樂之子餘樂勇,張玉珠所出,今年七歲。

見餘慶樂尷尬,江安義岔開話題問道:“餘師,此次進京朝覲,天子可是有意留我

在京中?”

“不錯”,餘知節道:“留京是定了的,只是天子還未決定將你安置在何處?”

得知回不了化州,江安義有些失落,悶悶將杯中餘酒飲盡,道:“真有些捨不得。”

餘知節外任多年,理解江安義這種心情,勸道:“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只要能造福一方,在哪裡都是一樣。”

餘師說的是,安義敬你一杯。”

吃了口菜,餘知節道:“前次紫辰殿議過你的安置,孔相說讓你做中書侍郎,讓老夫攔了下來,此官看似風光無限,其實兇險莫測,你的性子過於剛直,這個位置不坐為好。”

“我已經聽方卿正說過此事,他還讓我多多體諒餘師說此話的用心,我對餘師的用意十分明了,感激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有什麼不好的想法。只是餘師讓我去宿州、韶州安義卻不能聽從。不是嫌這兩州地遠偏僻,而是顧及家人,我想著在德州附近的魏州、仁州、麗州任職,這樣可以把老母接到任上奉養。”

餘知節默默點頭,道:“此事是老夫想得太簡單了,沒有詢問你的意思。好在天子已經下決心留你在京城,外任之事不再提他。李京尹向天子建言讓你去京兆尹做個少尹,我看天子頗為意動,京中情況複雜,這個少尹怕是比中書侍郎還要難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江安義直皺眉,嘆道:“今朝有酒有朝醉,懶得去想他。無論怎麼安排,秉持本心,盡忠效力便是。”

“壯哉此言!”餘知節撫須笑道:“安義之心可昭日月,老夫敬你一杯。”

替餘師滿上酒,江安義問道:“餘師,我聽聞今年全國的稅賦已經超過三千五百萬兩,國庫中的存銀超過五千萬兩,朝庭富足,盛世開啟,怎麼還要如此操勞?”

餘知節嘆了口氣,道:“烈火烹油,看似繁華似錦,其實隱憂處處,不可大意。”

江安義不解地道:“總好過幾前年國庫空虛吧。”

“今年稅賦三千五百二十萬兩,較三年前增長了一成半,國庫中存銀確實超過五千萬兩,朝庭比起以前確實富足了不少,但要稱之為盛世,恐怕還不能夠,要依老夫看,還僅是中興之前兆,能否中興還要看今年十年時間。”餘知節捊著鬍鬚,慢慢地道。

江安義坐正身子,靜聽餘師說話,就連餘慶樂也被氣氛感染,停杯靜聽。

“稅賦增長很快,統計上來的田畝數卻增長不多,雖說推行合稅為一田稅有所增長,但也不可能達到一成半的增速。”

江安義反駁道:“餘師,我化州的田稅增長不大,但商稅穩定在四百萬兩以上,主要是商稅的收入。”

餘知節哼了一聲,道:“老夫會不知道商稅增長大?你化州是因為設立邊市,將京中東、西市的商稅挖走了一部分才有大增長,除去這部分,我看化州的稅賦能有三百萬兩就不錯了。”

被餘師說中,江安義聳聳肩,不好意思地笑了。

“老夫擔心的就是商稅增長過猛。化州稅賦的猛增讓其他州學樣,分外關注起商貿流通來,我看這一成半的增長有大半出在商稅的增長上。”餘知節滿是憂慮地道:“三年前殿試天子出題‘國之四民,士農工商,孰為輕重,請論之?’,闡述四民並重的觀點的試子多被取中。聽說你在化州宣揚‘士為首、農為軀、工商為手足,四民合作方能前行’的論調,不少化州士子照搬你的論述,那年化州取中十九人,大放異彩。”

江安義面露得色,化州能一科取中十九人,前所未有,而且還跟他所說的話有關,這讓他在化州讀書人心目中的地位無可替代,走在那裡都能得到夫子的尊崇。

餘知節瞥了他一眼,繼續道:“這種說法老夫也贊成,可是不能一蹴而就,農為國本,應為最重。可是天下官員為了揣摩天子心意,紛紛大力發展商業,甚至鼓勵棄民為商,光建武三年,江南一帶減少良田八萬頃,化成桑田和瓜果地,養殖蠶蛹抽絲織綢,販賣西域。看上去商稅大大增長,可是百姓所食之糧卻要從江北購入,虧得這幾年風調雨順,屯田又大獲成功,才沒有釀成事端,老夫怕這樣下去會傷及根本。”

江安義頭皮一麻,沒想到自己大力推行商業的做法在江南一帶造成隱憂,看來做什麼事都是針對當地的情況,馬虎不得。

“更有甚者,為了考績上稱,竭澤而漁、寅吃卯糧,做完兩年升任別處,把虧空留給下任,而下任就再往下吃,這樣留下的虧空就越來越大,百姓有苦難言。”餘知節恨恨地道。

“怎麼不嚴懲此輩,朝庭應該徹查。”江安義大聲道。

餘知節嘆道:“以丞相孔省為首的百官,順從天子心意,多出歌功頌德之聲,天子看到稅賦增長則喜,就算知道有些弊處,也輕輕放過不會細究。”

江安義默然,這裡面就有他的“功勞”,真是沒有想到,難怪說南桔北枳,好經也會被歪嘴和尚念壞。

“天子有意再次北伐,國庫中雖然有些積蓄恐怕也只夠這場大仗所需,戰後怎麼辦?將潛力用盡,並非社稷之福啊。”在弟子面前,餘知節暢所欲言,說得江安義冷汗直流。

餘慶樂混不在意地道:“爹爹,你有些杞人憂天了,你到街上走走,哪個不說現在是建武大治,普通百姓的吃穿用度比起幾年前闊了不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我那香水鋪每天百瓶香水,百兩銀子一瓶,不用一個時辰就賣得精光,有不少胡商四更天就站在店前排隊。安義我跟你說,居然有僱人排隊的,一百文一個位置,街上有不少無賴漢靠替人排隊謀生呢。”

“你懂什麼,百姓貪於玩樂,奢靡攀比成風,一旦有個災變,全無積累定然家破人亡。”餘知節搖著頭嘆道:“安義,你如果真做了京兆少尹,一定要想些辦法扭轉京中這種不良之風。”

聽君一席話,江安義心情變得沉重,點頭應下。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