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正文 第五百七十七章佈局將來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韋義深眼中射出一道光芒,彷彿又回到叱吒風雲的當年,隨即目光黯淡下去,露出緬懷和迷茫之色,最後化成柔和。伸手拍拍肩頭上孫兒的手,韋義深笑道:“爺爺已經成為過去了,韋家是否能再出位韋相就要看祐成你了。”

韋祐成揉捏肩膀的手一頓,道:“祐成定不會讓爺爺失望。”

“好好好,這才是我韋家好兒郎。”韋義深欣慰地道:“我這次過來有幾句話要交待。你不要捏了,一旁坐下。”

韋義深致仕已有四年,逐漸被朝堂文武和百姓淡忘,門生故吏漸不來往。虎老雄威在,這位深居府中少有出外的老人透過家人的講述,對朝堂內外發生的事情瞭解得清楚,憑藉多年與天子石方真相處的經驗,韋義深感覺到朝堂會有大的變動。

閒居在家的日子,韋義深感到自己老的特別快,手腳遲鈍,易忘事,易昏睡。明普寺方丈廣平大師讓他多走動、少思慮、少食油膩,韋義深卻從廣平大師的話語中聽出一絲不祥之意,驚恐之後逐漸歸於平靜,這世間放不開的只有家族的昌盛繁衍。精心思慮後,韋義深要把自己發現的東西告訴家族的希望,自己的孫兒韋祐成。

微閉著眼睛組織了一下言辭,韋義深緩緩開口道:“天子即位以來,就有意啟用年輕的臣子取代老臣,結果因為我和世家的緣故,難以如意。如今天子即位已有十八年,不用取代,老臣們都到了致仕的年紀,六部九卿中多半已過花甲之年,就連戶部尚書餘知節也年近六旬,朝堂上的高官多是老者了。”

韋祐成多少明白爺爺要說的意思,笑道:“盧尚書是要走的,聽聞接替他的是寧侍郎,我估計潘尚書、郭尚書、嚴大夫、宋寺卿等人也陸續會致仕,姐夫這次被調回京中,不知是否有希望接待其中的職位。”

“叔綸資歷不夠,我估計天子會先讓他擔任六部中的侍郎,倒是段次宗極可能接替潘臨風的位置成為吏部尚書。”韋義深猜測道。

韋祐成笑道:“段大人為人忠正清廉,他任六部之首朝堂風氣必為之一正。”

韋義深沒有答話,徑自道:“此次會試,是建武元年的開試,天子十分重視。建武之意,是以武建功業,天子北伐建功之意昭然,我知天子素有與高祖齊肩之志,今年天子四十六歲,十年之內應該會有再次北伐之舉。”

韋祐成嘆道:“可惜孫兒不會武藝,要不然一定追隨萬歲去看看大漠風光。”

“前方打仗靠的是後方錢糧,天子經過一次大戰,對這點應該認識得很清楚,大劉國高祖皇帝不是說過功人與功狗的區別嗎,建功立業不一定就要上前線打仗,你要答應爺爺,絕不準上前線。”韋義深有點著急,孫兒是韋家繁衍昌盛的希望,絕不能讓他輕易涉險。

韋祐成笑道:“爺爺放心,孫兒知道輕重,只是一時感慨罷了。”

韋義深松了口氣,道:“這是我今日要說的第一層意思,天子將來會以北伐為目標,朝堂上會出現武將的聲音,太尉的職位會與丞相並重,兵部和工部的作用會逐漸凸顯,說不定以後還會興起武科。”

“武科”,韋祐成一愣,鄭國在高祖、順帝、武帝年間都曾設過武試,後來因為以文治國停了武試,只保留下了將門,難道天子真的會如爺爺所說重啟武科嗎?

韋義深見孫兒不信,微笑道:“天下比武都能舉辦,繼承先祖之志重興武科有什麼難處,天子在朝堂上威儀日重,相信沒有人敢反對。”

韋祐成懶得多想,道:“朱老太尉年歲漸大,恐怕支撐不了多久,朱大將軍不為天子所喜,朱家的太尉之職怕是要讓與別人了。”韋祐成與朱易鋒雖然文武不同卻是知交好友,言語中替朱家擔著心。

韋義深“呵呵”笑道:“朱家沒有大礙,就算朱質樸沒辦法坐上太尉之位,朱易鋒這小子也會重新奪回太尉之職。石家只要不傻,朱家只要不反,這太尉之位定然是他朱家的。祐成與易鋒是好友,不妨勤走動些,如果朱太尉身故後太尉之位不定,你不妨向天子進言,太尉之職事關國本,朱家之忠無人能及,天子自然知道如何選擇,而朱家必然感激於你。”

韋祐成點頭記下。

端起茶喝了一口,韋義深眯著眼睛看了一會從窗外射入的陽光,空氣中瀰漫著花香,多好的春光啊。韋祐成默默地看著爺爺那張滿是皺紋的臉,看著那雙曾經充滿睿智光芒的眼睛變得迷茫,屋內安靜了下來。

良久,韋義深自失地笑道:“老了,想事情容易分神,我剛才說到哪了?”

韋祐成強忍心中悲傷,強笑道:“爺爺精神著呢,霖兒還要爺爺你教他呢,還有安壽肚中的孩子也要爺爺您受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韋義深笑了笑,憶起剛才自己所講的內容,接著道:“等老臣退盡,朝堂便會呈現出新的面貌。陳成濟是過渡性的人物,頂多兩年他就會致仕,左相的位置孔省會接任,孔省這個人為人機敏、博學多才,品行卻不如陳成濟,天子有錯不會力諫。今科會試天子用馬遂真為主考官,表明天子有意讓他接任右相,當初我去相之時,天子便在這三人之中選擇,馬遂真因過於急切,反不為用。馬遂真才學是有,用於六部為尚書可,作為丞相卻顯氣量不足,將來必與孔省相爭。”

“爺爺你說兩相相爭,誰會勝出?”韋祐成問道。

韋義深笑道:“我又不是神仙,怎麼會知道?”

想了想,韋義深道:“我估摸孔省的勝算在六成以上,孔省善長揣測天子心意,馬遂真不如他,但如果兩人鬧得太厲害,恐怕就是兩敗俱傷,結果只能是雙雙罷相。”

韋祐成想起京中所傳的風言風語,不無擔心地請教道:“馬遂真是楚安王的王傅,他任右相會不會暗中偏助楚安王。楚安王在京中有賢王之譽,將來怕會太子構成威脅。”因為安壽的關係,韋祐成甚至韋家是鐵定的太子黨。

韋義深搖了搖頭,道:“無妨,天子和王皇後都是明白人,不會容許楚安王威脅到太子的儲位。楚安王的聲譽是天子默許存在的,一來天子對次子有憐愛之意,讓他有賢王之名將來可以晉封為親王,二來對太子也有磨礪的意思,我看等楚安王成婚後,王皇後便會讓楚安王回封地就任。”

韋祐成想到太子近年來的作為,心中隱然不安,對著爺爺無需隱瞞,問道:“太子近來好遊冶,喜逸樂,恐怕將來多事。特別是太子身邊周處存、崔元護、柳逸塵等人逢君之惡,我數次規勸,太子反而不喜,我讓安壽到宮中向皇后暗稟,皇后反說安壽誤信傳言,氣得安壽說不想再管。”

“此事急不得。”韋義深顯然對太子的行為有些瞭解,道:“等會試之後天子便會替太子選妃,選妃之後太子有了約束應該會好些。我韋家因為安壽的緣故站在太子一邊,卻也不能胡亂出手,尋找機會除去周處存等人便是。”

韋祐成把前不久江安義送來一百萬兩銀票,並出謀利用王皇後來除去周處存等人,後來陰差陽錯,太子得到了雁山莊園,周處存等人卻絲毫無傷的事說了一遍。

“我要說的第二層意思便是交好幾人,江安義便是頭一個,此人文武全才,治政帶兵皆是好手,天子許以國士;還有就是張志誠,將來你和他,還有張志誠,恐怕就是今日的陳成濟、孔省和馬遂真。”

韋祐成眼神一亮,爺爺的意思將來朝堂之上能為相的可能就是他們三人,能登堂拜相是他最大的願望,也是韋義深最大的期望,怎讓他不心潮澎湃。韋義深看著面露喜色的孫兒,笑道:“你是皇親,韋家之後,才德兼得,政務嫻熟,天子有意在栽培你,比起江安義和張志誠你已然領先一步,朝中年輕一輩中無人能及。”

“不過,張志誠和江安義的能力皆不在你之下。張志誠治黔,苗寨歸順,天下再無東南之憂,稅賦增長數倍;江安義治化州,政通人和,年賦在二百萬以上,天下大州不過如此,而且此人能征善戰,領三千輕騎能退戎彌數萬大軍,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說到江安義,韋義深也露出讚歎之色,韋祐成道:“此人之能,孫兒自愧不如。”

韋義深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成兒你不必妄自菲薄,你待人處事勝過江安義百倍,須知身為宰相調和百官,從這一點上講江安義遠不如你,如果天子要在你和江安義之間選擇一人,九成是你而非江安義。你、張志誠和江安義三人之間,希望最大的是你,其次張志誠,江安義能力最強,希望反而最小。如果是太子即位,恐怕江安義永無入相之時。”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