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正文 第五百五十三章角逐秋闈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得知江刺史將在七月三十日於濟民書院親授治學之道、應試之策,整個化州的讀書人都轟動了,不說參加鄉試的士子想盡辦法要來聽講,就連那些未參試的秀才、童生甚至未透過縣試的讀書人也聞風而動,二千多名讀書人蜂擁在翠山之中,放眼望去,一片青蔥,奪去了山間老松顏色。

僧多粥少,山長呂溫文不得不緊急宣佈,優先照顧書院的學子和府學的生員,其次才是參試的士子,至於其他秀才、童生就讓他們八仙過海自顯神通,想辦法自找門路。書院的學子變得炙手可熱起來,不少人求親訪友拉關系請客送好處,找熟人將自己帶進書院聽講,無形中讓書院學子感覺高人一等,連走路都帶出風來。

七月三十日,濟民書院盛況空前,彩旗飄舞,鑼鼓喧天,青衫鋪滿翠山,笑語驚得鳥兒遠遁。辰初,呂溫文就帶著書院講師等人來到山門處迎接江刺史,不參試的學子被派出維持秩序。

呂溫文滿面紅光,濟民書院開辦不過三個月,就迎來如此盛事,盛會之後,府學、縣學的生員都會想往濟民書院跑了。如果能借江刺史授課的東風秋闈再考中兩三名舉人,那濟民書院的名聲就傳揚出去了,身為山長可謂名利雙收。

辰正時分,金教授帶著府學八十八名生員到來,看到濟民書院的盛況既是妒忌又是慶幸,如此影像放在府學怕是難以接待,看自己身後的學生一個個面帶羨慕,怕是盛會之後要跑掉不少。金水元與呂山長毫無營養的寒喧著,心中盤算要請江刺史專門為府學的生員講堂課,這樣才能籠住人心,府學是官學,江刺史應該不會胳膊往外拐吧,實在不行就拉上方別駕說情,有他出面江刺史總得給幾分面子。

辰末,江安義和方仕書帶著府衙的官員到來,遠遠看到翠山蒼青一片,從山門一直到半山的書院,到處都是青衫,到處都是人影,少說也有兩千人,著實讓隨行的官員驚了一番。

方仕書笑道:“安義在士林中的大名無人不曉,就連老夫都想聽聽你講些什麼,可惜吾兒遠在平州,錯失了機緣。”

呂溫文等人上前見禮,簇擁著江安義往書院走,一路上青衫學子躬身問好,江安義點頭微笑,心中感嘆,十年時間自己從一名青衫學子變為掌握學子命運的刺史,一路走來有歡笑有淚水有幸運有坎坷,讓人羨慕的背後兇險無數,其中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三百人的講堂擠進五百多人,連過道都站滿人,這樣還有些人不得不扒在窗前、門口聽講。江安義從書院培養“經世濟民”的人才說起,摘取《歷科持運集》中的文章進行了分析,向應試的學子闡明該如何去應答題目、撰寫策論,最後鼓勵學生不要拘泥於課堂,要行萬里路開闊眼界,體味民生,才能真正言之有物,文章擲地有聲。

一個半時辰的講授不斷被掌聲打斷,坐在一角的書院山長呂溫文暗自歎服,盛名之下無虛士,難怪江安義能成為三元及第的狀元郎,此人對近些年來會試、殿試前三甲的文章如數家珍,他在國子監任四門博士的時候,也曾讀過不少前三甲的文章,但多為賞讀,從未用心揣磨過,江安義對這些文章分析透徹,對比出異同,對應試的學子來說借鑑性很強,讓人生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慨來。

在長達半柱香的掌聲中江安義結束了他的講授,在學子們的夾道歡送下踏下歸程。好不容易才擺脫熱鬧相隨的學子,江安義虛抹了把汗,開玩笑道:“這讀書人比戎彌輕騎還讓我緊張,我差點以為要被困以書院當中了。”

剛回到二堂,劉逸興就找了來,施禮道:“江大人,卑職準備請幾天假,在家中靜心讀書備考。”

來化州時,劉逸興已經將全家的戶籍從德州遷到了化州,以示決心。原本他已經息了科舉之心,專心替江安義打理政務,今年年初,江安義對劉逸興說錄事參軍溫琦已有去意,讓他爭取今科中舉好接替溫琦成為錄事參軍。

話點到為止,但劉逸興卻一點就透,這是江刺史有意栽培自己。他久在官場,知道科舉背後的內幕,每科鄉試刺史手中都會有一到兩個舉人名額,江刺史讓自己去應試接替錄事參軍之職,自然是有意替自己安排好。

想到十七歲進學到如今年過四十,數十年寒窗苦讀蹉跎,老父對自己一次次的期許換來落榜後的無奈嘆息,劉逸興不免心中發酸,要不是遇到江安義他這輩子只能在德州做個小吏混混日子。

劉逸興為人穩重,知道茲事體大連妻子也沒有告訴,只是每日晚間苦讀至三更。其長子劉天建,次子劉天設均在府學讀書,看到父親若大年紀仍苦學不輟,深為打動,父子三人相伴燈下讀書,課業精進很快。

眼看馬上就要考試,劉逸興心中忐忑不安,借了請假的由頭來探探江刺史的話頭。江安義心知肚明,笑道:“劉兄只管放心去考,我看過你的文章,是必中的。”

一顆心落回肚中,劉逸興強忍心頭激動,一躬到地,緩步退出二堂。站在長廊之下,又是欣喜又是傷感,老父如果聽到自己中舉的訊息不知該怎麼高興呢,可惜孃親已經等不到了。感覺眼中有淚,對面有人走來,劉逸興趕緊拭乾眼淚,臉上煥起笑容,從容地走向官廨。

江安義拿起桌側的公文袋,裡面是政事堂寄來的公文,化州的主考官是秘書省的郎官邱安慶。主考官的名字早就在坊間傳開,參試的士子打聽這位邱主考的喜好,從文章到字型,由籍貫到衣食,無所不用其極,不少人揣摩著主考官的喜好,期盼能順了主考官的心意從而一舉高中,這樣的事情可是不少見。

在秘書省學政的時候江安義同邱安慶打過交道,此公年過四旬,一張圓餅臉,滿面笑容有如富家翁,卻是個見風使舵的好手,阿諛秘書右監齊國威和右少監李行善,這次到化州任主考官不知是託了誰的面子。

邱安慶正住在靈州宿林縣驛館,七月十二從永昌帝都出發,每日差不多行八十裡,算好日子在八月初四進入會野府。按朝庭制度,一路行程有專人安排負責,吃住有驛館接待,不準與外人接觸,杜絕徇私舞弊的可能。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出京前寧家和馬家送過程儀,路上崔氏、柳氏透過驛館的驛官暗中遞過話,不過邱安慶的口風很緊。化州是下州,此次只能取中二十名舉人,按正常的規則,他可以佔用兩到三個名額,再讓出兩到三個名額給當地州府,這樣的比例是官場上預設最為安全的。

為了能出任主考官,邱安慶送了千兩銀子和一張魏朝名家的畫作給右監齊國威,原指望能分到上州或者中州任主考官,那樣相對的名額就能多出兩個,可是事與願違,不但落在了下州,而且還是化州,這是他最不願意前往的三個州之一。

獨自坐在房中品茶的邱安慶臉上沒有笑容,來化州任主考官既是機會又有風險,化州人有錢,一個名額應該不會少於五千兩,兩個名額能抵得上其他州四至五個。想到寧侍郎為其堂侄許諾的六千兩白銀,邱安慶不由得心頭火熱,聽聞寧家與江安義的關係很好,這六千兩銀子應該不難拿到手。白花花的銀兩是好,關鍵要看化州刺史江安義的態度。江安義的秉性難以捉摸,這位人稱“二愣子”,將滿朝文武、世家貴門斗了個遍,敗在他手中的文臣武將不少,自己可不想成為下一個,邱安慶的眉頭緊皺,該怎麼樣去探探這位的口風,好做到心底有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門外輕叩,驛丞徐明託著一盤香瓜進來,笑吟吟地道:“大人,天氣火熱,吃片香瓜消署。”邊說邊把果盤轉了圈,放在桌上,然後躬身離開。

邱安慶心頭一動,看香瓜切成八瓣,其中有一片比其他都大,伸手拿起,果見瓜下壓著封信,開啟信,卻是河東崔氏再次送信,附有欠條一張:豐樂十七年舉人錢忠和欠銀八千兩,立字為證。八千兩銀,看著鮮紅的手印邱安慶怦然心動,咬咬牙,將欠條收起摺好揣入懷中,然後在信封後面提筆寫下積德兩字。

兩刻鐘後,驛丞徐明進來,邱安慶冷聲道:“本官腸胃不好,將香瓜撤下。”徐明端著果盆出去,一柱香後,那張寫有積德兩個字的信封送到了縣城清風客棧的小院,小院中的老者看到信封上的兩個字,笑道:“忠和少爺今科必中了。”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