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四百二十四章眾生百態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涼亭外小泥爐上的水又沸了,張玉誠起身提壺,添上新水,茶香愈濃。

“玉誠,你剛才說想讓我朝堂之上替安義說話,其實大可不必。”餘知節把玩著手中的茶具,這套竹製的茶具還是他從新齊縣返京時江安義所制,已經被把玩得光潤如同黃玉。

張玉誠道:“岳父可是以為安義有天子信賴,立於不敗之地。”

餘知節滿意地點點頭,道:“不錯,安義設立邊市徵收商稅的目的是為國攬財,而且所攬之財出自權貴富裕之家,並非奪自百姓,倒有幾分劫富濟貧的味道了。”

張玉誠笑起來,心情也變得輕鬆了許多,只聽餘知節繼續道:“此次群情洶洶,官員上竄下跳,世家居中策應,大有一舉壓垮安義之勢。”

“安義暫理化州是天子親命,朝中暗中有議論說他是倖進之臣,天子心中期望安義用稅賦回應這些議論,證明自己所命得人。今年天子免了化州的田賦,但安義在奏請設立化州邊市時誇口,設立邊市後每年多繳二百萬的商稅,國庫空虛,天子自然答應。”

“羊毛出在羊身上,多出來的商稅自然要從西域的商隊上收來。與西域通商的商家背後大多有權貴的身影,善財難捨,安義此舉是捅了這些人的肺管子,難怪這些人狗急跳牆。”餘知節譏諷道。

身為戶部尚書,餘知節深知國庫空虛,手中無錢諸事難為的苦楚,宮中用度一縮再縮,天子吃飯都少有肉食。可這些世家權貴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家中良田數以萬頃計,金銀財寶堆滿庫房,卻不肯交納每畝十幾文的田稅。

西域貨物貿易按十取其一收取商稅,這些人與當地官府勾結,透過少報貨物,減報紅利等辦法少交商稅,其中弊端餘知節一清二楚,但稅法有漏洞他也無力去改變。江安義強制西域貨物在化州交易納稅,從源頭上徵收,堵塞了跑漏可能,對於餘知節來說是樂見其成的。

張玉誠凝視著嫋嫋茶煙,低沉著聲音道:“安義所為背後有天子撐腰,這些人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們仍不顧一切地彈劾,其意何在?”

太僕寺卿李府,書房內李明行正與族弟李明益促膝相談。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爾。”李明行發了一聲悲嘆,道:“天子打壓世家之意昭然,除了石家、王家和韋家,其餘七家都深感威脅。我李家首當其衝,已是風前殘燭,隨時可能從世家中除名。柳家、黃家、劉家找到我,要與李家共同進退,讓明益你出頭彈劾江安義,答應事後西域的生意讓李家插足,這是李家重振之機,絕不容錯過了。”

李明行咬牙說道,儒雅的面容在燭光下扭曲顯出猙獰。

李明益彈劾清仗田畝遭了天子嚴斥,雖然天子沒有貶謫他,卻將他擱置起來。李明益多次求外任都被駁回,越發地委靡起來,成天與酒相伴,混著日子。

聽大哥想藉助他御史中丞的身份在朝堂上率先彈劾江安義,李明益苦笑道:“大哥,如今我在御史臺人嫌狗厭,連侍御史都不把我放在眼中。我在天子眼中就是個厭物,我出面彈劾江安義豈不是火上澆油。”

李明行嘆道:“委屈六弟你了。我李家因清仗田畝遭受天子大力打壓,你被喝斥,我從司農寺調任太僕寺,李家在朝堂上已經勢單。我豈不知那幾家拿李家當刀使,可是形勢迫人,我也沒有辦法。不過,我與他們商量過了,無論事成與否,他們都會出力相幫為你謀個外任。”

李明益的眼神一亮,他在京中如坐針氈,度日如年,能放外任倒是放魚歸海得了自由。

李明行繼續勸道:“我朝有制,御史可風聞奏事,天子即使發怒也不會處罰你。你我兄弟說句掏心窩的話,你反正已被天子不喜,就再讓他討厭又能把你如何,將你貶放外任,豈不正合了你的心意,就算貶去邊遠之地,有我在也不會讓你受苦。”

李明益被說動,點頭道:“大哥說的是,為了李家,明益願意冒這個風險。”

“好兄弟,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此次你我為了李家的存亡豁出去了。明益,大哥以茶敬酒,代全族老小謝謝你。”

送走李明益,李明行難掩頹然,李家目前以他為尊,官居從三品,可他今年五十有七,在朝堂上呆不了幾年了。原以為經過幾年磨歷,明益能從御史中丞升到六部侍郎的位置,自己致仕時李家在朝中便有替代之人。可是如今明益已經廢了,自己若去,何人為家族撐風擋雨,來風在韶州任刺史,官聲平平,自己致仕,更難有作為,其餘族人不過是五品以下的小官,十年之內無法成長起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小兒輩不爭氣啊,李明行恨恨地一拍桌幾,震得桌上的茶盅一顫。這次要對付的江安義,從私心講李明行很佩服,三元及第的狀元郎,譽滿大江南北的詞仙,小小年紀便坐鎮化州,這樣的人物用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過。

若是彤兒當年與他成就好事,有這樣一個強有力的援手,我李家就算黯淡幾年也終將再起。李明行沮喪地靠在椅背上,當初自己看重李家的聲譽,不願意彤兒嫁於江安義為滕,結果錯過了這段姻親。彤兒這丫頭眼光好,做事果斷,可惜生為女子,要是男兒,自己一定會破除眾議大力扶持她。

聽說她返家之後與許家議了門親事,未過門便成了望門寡,後來跟著明性做生意,獨闢蹊徑做通了海路生意,獲利甚豐。可是族人短視,容不下她,出手搶奪她手中的生意。這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接手後接連出事,反賠進去不少銀子,彤兒氣得出了家,後來不知所蹤。

李明行看著彤兒長大,對這個俏麗活潑的侄女很是痛愛,想起她離京時傷心欲絕的畫面,不禁痛苦地閉上眼睛,但願她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唉,天地如爐,每個人都在其中煎熬,哪個能躲得開。

喝了一口冷茶,李明行滿口苦澀。

酉時不到,石方真出現在坤安宮,安壽公主帶著女兒進宮了,石方真早早地處理完奏章,回來抱外孫女。這個被封為寧和郡主的小人兒一點也不怕生,在石方真的手中格格地笑著,伸手小手去抓外公的鬍鬚,在她的眼中可沒有九五之尊。一時熱鬧到戌時,安壽抱著女兒回府,坤安宮恢復了寧靜。石方真斜倚在臥榻上,聽太子石重偉稟報這段時間所學所得,王皇後坐在榻尾,手中拿著塊刺繡,笑吟吟地看著父子倆一問一答。

太子居東宮後,天子每個月總要抽出兩三天來詢問太子的學業,兩刻鐘後,石方真誇讚了太子幾句,石重偉見天色不早,恭身想要告退。

石方真道:“皇兒,最近京中可有什麼議論?”

石重偉一愣,父皇有暗衛和龍衛兩隻耳目,京中的大事小情應該瞭如指掌,怎麼會問我?隨即明白過來,笑道:“父皇指的可是百官想要彈劾江師堵塞商路一事?”

石方真點點頭,問道:“此事你如何看?”

這件事石重偉在太子府與崇文館直學士討論過,張玉誠和何子英支援江安義,周處存和崔元護則主張嚴懲江安義,其他人推說不清楚。姐夫韋祐成跟自己深談過,認為江安義所為出自公心,是為國攬財,暗示他父皇如果問起,一定要替江安義說話。

“父皇,江師行事向來光明正大,設立邊市收取商稅是為國取財,那些想要彈劾他的人是不甘利益受損,是出於私心。兒臣以為要大力褒獎江師,這樣眾臣才會仿效他,不計得失為國盡忠。”

石方真點點頭,道:“皇兒說的有道理。不過,朕問你,這道理你都懂得,為何那些要彈劾江安義的臣子不懂得,他們難道不怕觸怒朕嗎?”

“這?”

王皇後笑道:“萬歲,臣妾看他們是昏了頭了,見銀子少了所以發急。”

“不錯,利令智昏”,石方真冷冷地道:“還有就是他們要聯合起來借此事向朕發威。”

事涉君權,王皇後立時豎起眉毛道:“這些人好大的膽子,萬歲,絕不可輕饒了他們。”

石重偉比王皇後多瞭解一些情況,知道十大世家中有半數摻和其中,而世家之間關係密切,錯根盤雜,與天子家也攀親帶故,要追起責來很難處置。

石方真冷哼道:“朕身為天下之主,當然不會怕他們,太子,你是儲君,說說看,你會如何處置他們?”

石重偉有些撓頭,思索了片刻,道:“此事關係到太多人,兒臣一時也想不出辦法,只是覺得要慎重。雖然江師有理,但也不能傷了眾臣的面子。”

王皇後急了,道:“偉兒,你是太子行事怎能如此軟弱,對反對你父皇的人,該貶的貶,該抓的抓,殺他幾個也就沒人敢跳出來了。”

石方真笑道:“朕倒是覺得偉兒說的有理,朕做了十多年的皇帝才明白即使是君王也不能快意恩仇,偉兒比朕聰明。”

見兒子被誇,王皇後眉開眼笑,應道:“這都是萬歲教誨得好,臣妾是婦道人家,沒有見識,錯怪偉兒了。”

石方真站起身,肅然道:“朕對江安義倒是有些失望,以他的才智原本不必弄得如此劍拔弩張,他是在逼朕表態嗎?嘿嘿,二愣子也學會用心機了嗎?朕倒要看看,朕的文武百官們打得什麼主意。”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