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二百八十三章安龍問心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陽春三月,春風送暖,鳥語花香,平山鎮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辰時,江府、黃府門前出現了長長的車隊,汪伯大呼小叫地指揮著,“大爺、二爺的馬牽到最前面去,小心點,大爺的馬性子烈”、“舅老爺的車安排在小姐的車後面,不要擠”、“怎麼連套個車都不會,黃三你去幫幫趙黑仔”。一刻鍾後,江安義和江安勇一馬當先,車隊向著安龍寺行去。

從平山鎮到安龍寺有三十裡的路程,江安義騎在木炭上,發現道路變得平坦寬闊了許多,不是兩年前的蜿蜒小道,離馬頭山五里時,大道已經變得如同官道一般,路上行人如織,車馬來往不斷。

江安義詫異地問道:“安勇,今天是什麼好日子,安龍寺怎麼這麼熱鬧?”

“哥,你不知道,安龍寺現在可有名了,四面八方的香客都來燒香,平時就這麼熱鬧,要是趕上佛祖生誕,或者是洪信大師講法,這路上堵得車子根本過不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車隊緩緩地行進了三里,來到馬頭山腳下,原來這裡是一片野樹林,已經被砍去整平成廣場,一座宏偉的山門屹立在眼前。藍底金字的匾額,御筆親書“敕造安龍寺”,硃紅大門,黃色圍牆,氣勢恢宏。

江安義是佛門護法,護法牌更是數次救他性命,所以他向廣明大師討教過佛門知識。知道山門並開三扇門,中間大,兩旁小,稱為“空門(中)、無相門(東)、無作門(西)”,所謂遁入空門就緣於此。

下了馬,江黃氏等人也下了馬車,車隊聲勢浩大,早驚動了知客僧洪平前來迎接。江家與安龍寺淵源極深,江家和黃家都是安龍寺的大香客,洪平笑著迎上前合十道:“阿彌託佛,老夫人,幾位施主,一向可好,貧僧有禮了。”

三舅黃開林常來安龍寺進香,與洪平和尚相熟,笑著調侃道:“大和尚,你這安龍寺日進斗金,居然還叫貧僧,你看你滿身油亮,分明是富僧。今年的新茶可摘了,可別藏私,給我來十斤,我好送人。”

洪平圓面大耳,五官端正,滿面笑容,身著黃色僧衣,外披著緋色袈裟,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讓人心生親近,難怪會讓他做知客僧。洪平一眼便看到了江安義,笑道:“這位莫非就是洪信師兄常提起的江檀越,果然神清骨秀,與我佛門有緣。”

江安義笑笑,還禮道:“大師謬贊了。”

車馬寺中有人看管,洪平和尚親自引路,穿過山門過放生池,往天王殿。安龍寺重修後江安義還是第一次前來,四處打量著景色,只見人潮如海,熱鬧非常,香菸燎繞,有信眾虔誠跪拜,有香客念念祈禱。江安義悵然若失,想起昆華山上的老君觀來,安龍寺信眾是多了起來,香火也鼎盛,卻失了佛門修持的冷清。

安龍寺以前簡陋的被整齊的山門、天王殿、鍾鼓樓、大雄寶殿、偏殿、四堂等建築取代,裡面的僧人數以百計,江安義恍然覺得來到了京城的明普寺一般。燒香拜佛,虔誠祈禱,江安義在佛前跪拜,身為佛門護法,江安義比常人多了一分對佛門的親近感。

佈施過香火錢,江黃氏帶著靈薇和冬兒去燒香求子,江安義在洪平和尚的引領下拐過法堂,往後山的禪堂去找洪信大師。寺院後山是四棵老茶的生長之地,江安義看見在山腳之下多了數排僧舍,而整個後山也被開墾出來,層層疊疊種上了茶樹。

看到江安義注意茶樹,洪平和尚溫和地笑道:“江檀越,安龍茶因你高中而聞名天下,前來求茶的人絡繹不絕。山頂的四棵老茶,只能供京城明普寺和江家所需,無奈之下,寺裡只得將後山平整出來,都種上茶樹,略解燃眉之急。”

洪平和尚心中閃過痛惜,安陽王曾以十兩黃金一兩茶的價格採購四棵老樹上的茶葉,可是被洪信方丈婉言拒絕,如今這後山的茶樹,每年可產茶數百金,專門用來答謝燒香的香客,所以黃開林進門時才會開玩笑討要十斤茶葉。安龍茶有市無價,只用來禮贈達官貴人和大香客,黃家雖然是大香客,每年也只得到一兩斤的饋贈。

寺廟重建,洪信大師將方丈寺挪到了後山頂上,數間石屋建在茶樹之下,便是洪信方丈的修行的住所,方丈室前掛著塊柏木匾,正是初見時“安龍寺”的匾額。洪信大師得了小沙彌的通報,迎候在石屋前,洪平向師兄一禮,側身下了山。

江安義上前,兩人相對合十互禮。拾起頭,見洪信大師面容依舊清瘦,黃布僧衣乾淨素潔,打著補丁,江安義甚至懷疑這件僧衣就是第一次看到洪信大師時所穿。

陽光從茶樹縫隙中灑落,落在樹下的石桌上,斑駁錯落。洪信大師並沒有請江安義入內,而是將江安義引到石桌旁落坐,石凳有些清涼,配合眼前的景象,與前寺的喧譁有如兩個世界。小沙彌在一旁燒水烹茶,看樣子常做,手法熟練,江安義居然看出行雲流水般的流暢來。茶砌上,兩人皆默然品茶,誰也不想開口打破眼前的清靜。

一盞茶罷,江安義起身來到那棵雷擊的茶樹旁,摩挲著漆黑的樹幹,嘆道:“當初大師與我相面,道我乃枯木逢春之像,贈我護法木牌,囑我常懷仁心,諸善奉行,安義自問竭力遵從,不敢違背,為何仍不免宦海浮沉,難抒己志?”

洪信大師沉默片刻,開口問道:“江檀越,今日你入山門以來,有何所見?做何想?”

“香火鼎盛,香客眾多,讓江某想起考秀才時到昆華山老君觀燒香的情形,一樣的熱鬧,安龍寺不愧是江南第一名剎,還未恭喜大師被封為護國禪師。”江安義出言譏道。

洪信大師微笑道:“五年前安龍寺隱在深山無人知,不知江檀越那時有何見,有何想?”

江安義一愣,他並不擅機鋒,洪信大師的話讓他想起當年簡陋的安龍寺,從他內心講,那時的安龍寺更像一塊佛門淨地。

洪信大師拿起茶盅,慢慢地飲了一口茶,笑問道:“江檀越,五年前的茶味與今日茶味可有不同?為何當年無人問津,今日千金難易?”

放下茶盅,洪信大師輕輕地轉動手中佛珠,道:“貧僧南下,為弘佛法,本意便如此茶,滋味未變,只是喝茶的人變了。寺廟香火鼎盛,為四方信眾朝拜,於傳揚佛法有益,這是鼎盛的好處;出家之人,不問凡塵瑣碎之事,內心清淨,顯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的之相,佛國盛地便也如貧僧身後石屋相仿。”

江安義有幾分明白,道:“大師之意可是枯者由他枯,榮者任他榮,凡事當應順其自然,我自寵辱不驚。”

洪信大師點點頭,用手指著江安義身旁的茶樹道:“置身宦海,自有浮沉。把持本心,浮沉起伏又有何礙。便有如此樹,枯榮並於一體,把握存乎一心。是謂‘非枯非榮,非假非空’。”

江安義一頭汗水,雖然自己向廣明大師討教過佛法,但洪信大師的話太過高深,聽不懂啊,什麼叫“非枯非榮,非假非空”啊?

洪信大師責怪地看了江安義一眼,道:“我聽廣明師叔說,他把《般若心經》贈送於你,江檀越你深具慧根,如此好經為何不常加誦讀,自會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江安義心想,《般若心經》自己倒是時常研讀,並常結合《金剛經》,對自己的《元玄心法》進行探究,只不過很少把它當成佛門經典去誦讀。

話不投機,茶樹下安靜下來。洪信大師站起身,道:“江檀越,問僧不如問心。貧僧還需修持,恕不相陪,圓通,替為師送客。”說完,洪信大師合什一禮,轉身進了方丈室。燒水的小沙彌走過來,仰著光亮的頭,恭敬地道:“施主,請。”

本意想找洪信大師再給看一卦,沒想到喝了杯茶就被趕下了山,江安義訕訕地跟在圓通身後,穿過茶林下了山。山腳涼亭,洪平和尚正陪著江黃氏等人坐在亭中喝茶,看到江安義走過來,連忙出亭施禮。

“江檀越”,洪平和尚開口笑道:“貧僧有一事相求,望請檀越答應。”

江安義有些詫異,香火錢沒少給啊,這和尚怎麼得寸近尺,想起後山頂上的冷遇,江安義有幾分不悅地道:“大師,何事?”

“江檀越是三元及第的狀元,詞名更是名動天下。安龍寺天王殿前尚少一幅對聯,貧僧想請檀越揮筆,為天王殿題寫一幅對聯。”洪平和尚道。

江黃氏走了過來,也道:“安義,為娘已經答應大師了,你就寫幅聯子吧,這也是積德行善之事,別人想求還求不到。”

天王殿,供奉著彌勒佛,左右是四大天王,彌勒佛後面是韋馱天。江安義淨手,給彌勒佛敬香、叩拜。一旁的僧人早已經鋪好紙,研好了墨,只等江安義提筆揮毫。

江安義打量著眼前笑嘻嘻的彌勒佛,袒露著大肚皮,一副看破世情無憂無慮的樣子,執筆在手,揮毫寫下: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