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二百七十二章攘外安內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清明時雨,以寄哀思)

風在殿外變得狂暴起來,怪嘯著肆虐,像要把皇宮吹到空中去,撕成粉碎。

殿門被風猛烈地推開,寒流從諸人身上捲過,把桌案上的奏章揚得有如雪片般飛灑,小太監嚇得魂不附體,連滾帶爬地向前關門。

石方真的臉色鐵青,雙眼中的怒火都快要燃燒起來,韋義深伴君日久,知道石方真即將怒極傷人。看著殿中小太監一副大難臨頭的樣子,韋義深輕咳一聲,開口道:“萬歲,元天教有如隱疾,現在暴露出來,正是去除良機;至於西域入侵,只不過為搶掠,食飽之後必然迴歸,而且有朱都督在,相信很快就有好消息傳來;倒是龍衛變質,萬歲要加以注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韋義深不愧是老相,摸準了天子的脈門,一席話說得石方真頻頻點頭,臉上怒意稍減,喝退趴伏在地的小太監,道:“韋相不妨細細講來。”

“此三事皆由元天教而起”,韋義深整理了一下被風吹亂的鬍鬚,侃侃談道:“臣的意思歸結起來就是四個字:攘外安內。”

“喔。”石方真被勾起興致,目光炯炯地望著韋義深。

“元天教禍起四十多年前,遺禍至今,是因為其宣揚‘均分田地,富庶皆同’在愚民中影響頗大。先帝晚年土地兼併厲害,造成江南一帶耕者失地嚴重,才讓元天教得以死灰復燃。”

石方真重重地一拍桌子,插言道:“丞相說的甚是,所以朕才決意清仗田畝,消除隱患,可恨朝中居然還有大臣顧及私利,暗中阻撓,著實可恨。”

韋義深見石方真把矛頭對準朝中大臣,連忙笑道:“萬歲聖明,如今清仗一事進展順利,餘尚書剛才曾說國庫日豐,足見萬歲您高瞻遠矚,思慮深廣,非臣下等所能及。”

六部尚書紛紛附和,石方真被眾人哄得開懷大笑。殿中的太監們暗暗松了口氣,把感激的目光投向韋相,看來今日之劫算是逃過去了。

韋義深眼睛微眯,心中暗自得意,表面上波瀾不驚地繼續道:“萬歲重清田畝,江南百姓感恩戴德深沐皇恩,自然不會跟著元天教匪做亂,此乃釜底抽薪的上策。不過,當年元天教借道教之名傳道江南,在民間有一定的影響,如今洪信大師在江南傳教,信眾日增,萬歲不妨下道旨意敕封洪信大師為護國禪師,令其在江南廣為布信,消除元天教遺毒;其三則令當地官府與龍衛加強巡查,令元天教徒無藏身之處,再下旨寬恕向官府投誠的普通信眾。老臣想三管其下,元天教必然沒有立足之地。”

“國內安寧平穩,百姓一心對外,外敵彈指可破。西域盜寇志在擄掠,只要受阻自然會退回,萬歲要下旨安北都護府、安南都護府提高警戒,防止北漠、苗疆趁亂打劫即可。假以時日,大鄭必然反守為攻,萬歲必當率軍開疆拓土成就千秋霸業。”韋義深知道天子喜歡聽什麼,隨口加上幾句石方真喜歡聽的話。

果然,石方真暢聲大笑道:“好一個攘外安內之策,韋相乃老成謀國之言,朕受教了。”

六部尚書也紛紛稱讚,韋義深的三策確實是治國良策,眼前看似緊急的情況經過韋義深一分析,眾人的心安穩了許多。

兵部尚書丁大為起身稟道:“西北告急,錢糧軍械,是否增兵等諸多事項還請萬歲示下。”

石方真想了想道:“西北之事你去請教朱太尉,迅速與戶部、工部拿出個章程來,奏報我知。嚴松雲殉國,著兵部優撫。另著毅勇伯楊祥亮率所部兩萬人馬前往西北增援朱質樸,即刻動身。”

眾人心頭一動,朱質樸返京一事已是板上釘釘,要不是西域入侵年後便有可能交接。安西大都護的位置空了出來,許多有望接任的將官蠢蠢欲動地走門路,聽說連申國公王克復也動了心,丁大為幾次試探天子的口風,都沒有結果。這道旨意傳下,眾人心知肚明,楊祥亮將是接任之人。

龍衛是懸在文武百官頭上的一把利劍,此次龍衛出錯,天子不滿之意看在眾人眼中,如此良機誰也不想錯過。

眾人以目示意韋義深,韋義深說完“攘外安內”之策後,便雙目低垂,有如打座問心,絲毫不看眾人的眼光。

幾人心中暗罵老狐狸,六部之中又有吏部為尊,潘臨風只得硬著頭皮挺身而出,道:“萬歲,此次幷州事發,暴露出龍衛諸多漏洞,還望萬歲對龍衛嚴加管束,慎為使用。”

盧家林介面道:“龍衛成立四十多年來確實為我朝立下無數功勞,但龍衛逐漸蛻化變質,依仗天子的信任欺上瞞下,構陷官員,敲詐錢財,飛揚拔扈之事屢屢發生,臣請裁撤龍衛,歸權於三法司,以正朝綱。”

“臣等附議。”其他眾人紛紛附議。

石方真的臉色陰沉下來,六部尚書對龍衛的意見可以說基本上代表了整個朝堂對龍衛的看法,龍衛遭百官忌恨他很清楚,龍衛的存在代表了皇權的至高無上,所以石方真雖然對龍衛有諸多不滿,卻從未想過要裁撤掉龍衛。

對於他來說,寶劍鏽了,重新扔回爐中鑄煉一下便是,將鐵鏽除去,依舊是稱手合用之物。

然而,身為天子又不能不照顧群臣的情緒,士大夫是國之基石,所以石方真把求助的目光望向韋義深。韋義深同樣對龍衛深惡痛絕,但他卻深深知道天子的性格寧折不彎,今日眾尚書藉機發難,其實並無效果,甚至可能事得其反。

清咳一聲,韋義深道:“萬歲,老臣對龍衛也有幾句肺腑之言。”

石方真一皺眉,韋義深也要逼迫朕裁撤龍衛嗎?

“老臣以為,對待龍衛功過不能相抵,功則賞,過則罰。”韋義深的話一出口,石方真的眉頭舒展開來,幾位尚書心中一沉,靜聽韋相下文。

“龍衛設立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捉拿元天教匪,而經過四十餘年變遷,龍衛的職權早已分化變大,所涉之面甚廣,因而,捉拿元天教匪的本義反而弱化,方有今日幷州元天教匪聚眾造反之事發生。”

六部尚書暗挑大拇指,為什麼說姜還是老的辣,看人家韋相,絲毫沒有說龍衛的壞話,只是一句職權擴大,本末倒置之意立現,而且用幷州之事為龍衛作了個注角,暗中挑中天子對龍衛的不滿。不等石方真細思,韋義深又道:“龍衛以清剿元天教為首責,其中居然出現元天教匪,此事著實讓人震驚,其危害之大毛悚。不說內部奸細為元天教匪通風報信,只說此次刺殺安西大都護朱質樸,如無江大人捨身相救,萬歲便失一臂膀。容老臣放肆猜測,如果龍衛中有匪徒意圖刺駕,豈不防不勝防。”

石方真被韋義深的話說得不寒而慄,不錯,龍衛有時會宿守宮庭,如果這其中有元天教匪潛伏,朕豈不危險了。石方真坐不住了,站起身衝身側的劉維國道:“你去給寧王傳旨,讓他清查龍衛,務必將每個龍衛的出身來歷查個清楚,絕不許有半分疏漏。”

劉維國領旨出殿,石方真思忖片刻道:“賑災之事既已完成,命段次宗回京,江安義受傷嚴重不宜移動,讓他養好傷之後再回京,朕要重重地賞賜他。龍衛之事先放在一邊,朕思慮後會有旨意。諸位愛卿,散朝吧。”

眾人起身叩拜離開。出了殿門,禮部尚書郭從史笑眯眯地衝餘知節拱手道:“餘大人,令徒江大人立下大功,此次回京必然受到重用。餘大人一徒一婿皆為朝庭棟樑,將來必定成為餘大人的臂膀。”

郭從史話中有話,餘知節笑道:“安義是郭大人的手下,他的功勞少不了郭大人栽培之恩,安義常跟我提起郭大人對他的提點之恩。”

兩人相對“哈哈”,盧家林冷哼一聲,大步邁放風雪之中。

大殿內一片安靜,石方真若有所思,半晌出聲問道:“馮忠,朕命你掌管龍衛信件往來,亦有監管龍衛之意,怎麼從未見你提及龍衛的是非?”

馮忠嚇得跪倒在地,叩頭道:“奴才該死,奴才有負萬歲所託,龍衛是寧王爺所管,奴才就是八個膽子也不敢對寧王爺說三道四。”

石方真惱怒地喝道:“是朕大還是寧王大,你收了寧王多少好處,讓你報喜不報憂?”

馮忠連連叩頭道:“老奴對萬歲的忠心可昭日月,您要是不信,奴才這就挖出心來讓萬歲您看看。”

說罷,馮忠作勢要解衣挖心。要說信任,宮中四大太監排在首位,石方真不可能真讓馮忠挖心,笑罵道:“血糊糊的,朕可不想看,滾起來罷。”

馮忠暗抹冷汗,站起身來,心中猶自後怕,看來寧王送的錢還是少拿點為妙。

石方真用手輕敲著桌面,問道:“馮忠,龍衛如今遭百官忌恨,本身又漏洞百出,你可有什麼辦法?”

“奴才不敢妄議朝政。”馮忠低著頭,石方真看不到他的兩隻眼中閃著晶光。

“狗奴才,朕知道你有幾分急智,讓你說便說。”

馮忠抬起頭,一副恭順的笑臉,尖聲細語道:“萬歲,龍衛是您手中的利刃,您可千萬不能聽信那些大臣的言語自廢爪牙。”

看到天子下意識地點頭,馮忠繼續道:“天子治國用大臣,那用何治大臣呢?一味仁德群臣便無敬畏之心,甚至和天子對抗,這時天子便要用爪牙治之。”

紫辰殿中馮忠輕言細語,無形的寒流在大殿中湧動,風雪更狂了。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