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一百三十七章風起微萍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二月十七日,江安義依約來到餘府,等餘師散了朝帶他前往禮部就任。江安義當然也可以自行上門,不過有戶部尚書帶著,效果肯定不同。

這一等時間可就長了,正常情況餘知節會趕回來吃午飯,結果午時正中張志誠來了,帶回來訊息,今日紫辰殿常朝還未散,天子和六部九卿等重臣們不知在商議什麼大事。

陪江安義吃過午飯,張志誠又回了戶部辦差。江安義一直等到酉時,餘知節才帶著張志誠一起回來了。

看見江安義,餘知節愧疚地道:“安義,實在對不住,今日散朝晚,聖上留了飯,飯後又議了一會事,接著為師趕到戶部交待公事,所以沒空帶你前去禮部,明日吧。”

江安義見餘師一身疲憊,笑道:“無妨,早幾天晚幾天都一樣,反正俸祿少不了我的。”

“你還會少那幾兩俸祿。知仁寫信來告訴我,你這次回去又搞了個什燒酒出來,準備賣到北漠去,看知仁信中的語氣,欣喜若狂,狠狠地誇了你一通,要他開口贊人,我估計這錢少不了。”餘知仁笑道。

皇宮御書房,小太監們悄悄地掌起了燈,石方真眉頭緊鎖,北邊的事情不容樂觀。

糧食已經陸續運往北方發賣,而且價格低廉,北漠缺糧的困境暫時得到了緩解。可是北漠地域廣闊,苦樂不均,稍遠稍偏的地方一時顧及不到,而北漠由大大小小數十個部落組成,有些部落已經在召集控弓之士準備南下,北漠王庭拔都烏施可汗對諸部的控制力有限。

光祿寺少卿陳因光帶著數百人的使團已經到達王帳,向北漠可汗表達了大鄭的善意,願意救濟糧食助北漠渡過難關。拔都烏施可汗收到禮物和糧草後態度不明,陳因光數次單獨求見都未果。

拔都烏施可汗有兩子,長子拔都昆波態度強硬,每次會面都氣勢洶洶,力主南下。次子拔都利漫對大鄭的和親流露出深厚的興趣,與陳因光多次相會,陳因光的密報中就表明要拉攏拔都利漫,爭取利用他說服可汗化干戈為玉帛。

御書房變得亮堂起來,石方真才發覺天已經黑了,站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頭腦變得清明了些。邊關備戰的情況不錯,從戶部流水般撥出了一千二百萬兩銀子安定了軍心,該修的地方也在加緊修繕,工部的器械也及時運到了邊城,應該能抵禦北漠一陣子了。石方真一拳擂在書案上,如果能給朕二年功夫,要擔心的恐怕不是大鄭,朕要親征北漠,將那片草原納入朕的版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掌印太監馮忠捧著一個黑木盒走進來,是今日龍衛的奏報。龍衛的奏報分急緩兩種,急報隨到隨報,緩情三日一報,每天龍衛的奏報無數,他當然不能親自過目,便由馮忠先行擇選,納總後呈報於他。如果他要看細文,再調原稿檢視。

宮中內侍省四大太監,皆是正四品上的官階。劉維國秉禮太監,馮忠掌印太監,唐文忠司務太監,路明理宮謁太監。

將木盒呈於桌案後,馮忠沒有走,和劉維國目光一對,悄無聲息地立在另一旁。宮中四監,明面上不分大小,但以劉維國最為得寵,出入都在天子身邊,其他三人對他自然有所妒忌。

經過整理後的呈報不過薄薄兩張紙,石方真一眼掃下來,在最末尾處有一行字,“禮部員外郎江安義與禮部侍郎之子王至知於瓊香樓因兩女相鬥”。

石方真一愣,啞然失笑道:“朕的狀元郎居然與人大打出手,真是有辱斯文。”

轉過臉問馮忠道:“馮忠,江安義沒被人打壞吧,我記得他是昨天才送安陽王叔的女兒進的京吧,怎麼就和王家的紈絝鬥上了,真是個惹事的精。”

石方真知道王知至,不是因為文武出眾,而是前幾日皇后王娘娘委婉地本家侄兒求過官。皇后的面子不能駁,石方真讓人查了查這個王知至,結果這位吃喝嫖賭無一不精,至於讀書,家裡請的先生被氣走了無數,侍妾娶了無數,都快追上三宮六院了。

見天子發問,馮忠躬身道:“這位江大人無事,倒是王公子被抽了一記耳光。”

“哦”,石方真來了興趣,當時得知王知至的稟性他的第一念頭就是抽這小子一記耳光,沒想到江安義替自己出了手。

馮忠笑道:“老奴去把這份稟報拿來,讓萬歲開開心。”

進書房的時候馮忠見天子陰沉著臉,此時眉開眼笑,顯然心情不錯,難得聖上開心,天子開心大家便都開心了。

掌印監就在御書房不遠,片刻功夫,馮忠就小跑著把那份稟報遞到天子手中。按說跑腿的事不用他親自出馬,不過能討天子歡心,這點路還是值得親自跑一趟的。

這份稟報寫得很詳細,連“五百兩”的故事都講得清清楚楚,石方真開懷大笑,“五百兩,哈哈哈,沒想到這個江安義還是個詼諧人。”

劉維國在一旁不敢偷看。這一天天子都心情不好,此刻大笑出聲,顯然是江狀元討了歡喜。劉維國聽說江安義少時家貧,和自己的家境一樣,可憐自己十歲中童生,一場大難家破人亡,只得賣身入宮,也幸虧自己識字,這麼多年辛苦做到秉禮太監。

讀書人互相幫附一下吧,指不定這位江狀元能幫得上自己。於是,劉維國笑著插言道:“萬歲,這位江狀元莫非跟世家有仇,在仁州將李家得罪苦了,剛進京沒和王家槓上了。”

劉維國的話點進了石方真的心裡,即位以來,石方真最大的心病就是世家,世家勢大,幾可左右朝政,他幾次出手都被世家巧妙地化於無形。此次清仗田畝,確實是江安義一通亂劈開啟的局面,說起來朕將他放在禮部有些虧待了他。

不過,這個江安義與安陽王走得近,雖然龍衛奏報沒有什麼防礙,但事涉皇權,寧可錯怪也不能輕易放過。餘知節是他的老師,不可能沒警告過他,此子進京又帶著郡主,著實讓人費解,真只是愣頭青?

不過從二十日朝會來看,澤黨之人也沒有替江安義站出來說話,看來此次清仗田地江安義得罪眾人,說起來還是替朕背黑鍋。再看看,如果此人真是把快刀,朕不妨用他將朝堂上清理一番,省得做起事來老是束手束腿。

片刻間石方真心裡轉過許多念頭,劉維國見天子臉上陰晴不定,一時間摸不透天子的心思,不敢再多言,御書房內靜了下來。

劉維國輕聲提醒道:“萬歲,天已不早,該用晚膳了。”

“起駕坤安宮,忙了一天,朕餓了。”石方真站起身,走出御書房,也沒乘坐步輦,沿著廊下往坤安宮行去。

長廊每隔五步就有宮女太監提著燈籠侍立照亮,突然一陣狂風刮來,吹得燈籠搖晃不定,柱影閃動,如同無數黑影亂竄。

石方真站住腿,想起王知至來,自己答應皇后這幾日將王知至的事辦妥,此刻去坤安宮皇後肯定要問起。石方真對王知至膩煩透了,這樣的蠢貨都在朝中為官,那朕的朝庭成了什麼。

前面長廊分出支岔,石方真沿著支岔走下去,那邊是淑景宮。劉維國緊緊跟在天子身後,心中暗暗叫苦,坤寧宮已經通知皇后娘娘接駕,萬歲卻轉去了淑景宮,這可如何收場。

腳步稍慢,叫過廊邊侍立的一個太監,輕聲道:“快去坤寧宮給娘娘送個信,就說萬歲臨時駕臨淑景宮。”

淑景宮,老遠就能聽見二皇子清脆在讀書聲,“……仁慈隱惻,造次弗離。節義廉退,顛沛匪虧……”

石方真心中高興,擺手示意宮女太監不用跟隨,自己悄悄地走近大殿,從窗欞中往裡張望。大殿內亮如白晝,黃娘娘拿著繡活,邊繡東西邊看著石偉傑讀書,太監黃喜背著手,搖頭晃腦地在一旁晃悠,就像個教書先生。

坤寧宮,估摸著天子就要到了,王皇後吩咐宮女將飯菜擺放好,叫道:“安壽,快帶弟弟去淨手,父皇來了就開飯,省得你老喊餓。”

一個小太監飛奔進來,跪在地上稟道:“稟娘娘,萬歲前往淑景宮了。”

手中的錦帕飄落在地上,俯身揀起,王皇後若無其事地道:“知道了,退下吧。”

坐在桌邊,看著滿桌的飯菜,王皇後全無味口,勉強笑道:“安壽,你和太子快吃吧,等了這麼久,餓了吧。”

安壽公主抱怨道:“父皇真是的,都說了陪我們吃飯又跑到別處去了,弟弟,我們吃。”

王皇後往椅子背一靠,將自己藏在燈光投來的柱影裡,陰影中王皇後的臉色陰沉難看,輕聲地對著身旁的一個宮女道:“去問問,萬歲怎麼突然想到去淑景宮了?”

看著狼吞虎嚥的兒女,王皇後的憂心更重了。她十六歲嫁於當時的太子,如今長女安壽公主都十五歲了,到了嫁人的年紀。雖說自己與天子感情深厚,但年老色衰與那些年輕貌美的宮女無法相比,天子來坤安宮的次數逐漸少了。

照說黃水嵐比自己只小三歲,向來也不以色侍君,怎麼萬歲這段時間總往她那跑。王皇後的眉頭越皺越緊,她已經聽到了風聲,說是天子誇石重傑聰慧過人,不在偉兒之下。

哼,莫非她的兒子大了,有想法了,如果真是這樣,我不妨讓她知道知道後宮之主的含義。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