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暴明->章節

第一百九十四章 發票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戶部可以用特製的紙張來發行大明兩京十三省的“發票,”(發票,在龍椅上崇禎皇帝剛好讀到發票這一章,在給崇禎的冊子中,崇禎一會功夫就明白了發票解釋語。就是大明民間的付款單、收款收據統稱為發票)

大學士陳演所講的發票,就是以後戶部發行的有效購買產品或服務稅務發票。在給崇禎的冊子中,以後各個部門像商人,老百姓收費、徵款都必須看發票憑證,各個時期和不同收費徵款專案稱呼不一樣。為了戶部派人去兩京十三省內部審計及核數。戶部發行的每一張發票必須有獨一無二的流水賬號碼,防止發票重複或跳號。上面寫有‘交’稅人的名稱、數量、稅率、金額以及時間等等,一式三聯,總督巡撫衙門、地方稅司和商賈們各自保留一聯,以備戶部派人查賬。

“妙啊!”崇禎抬眼看著,在下面手舞足蹈講“商人運貨的厘金列表”的大學士陳演,看不出陳演還是經濟匡時的大臣,我怎麼以前沒發現呢!

可是,大學士陳演所言所講,崇禎知道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好,可是崇禎就有點拐不過彎來。這厘金一搞,崇禎不怕老百姓的反對,崇禎只怕又有人會寫奏摺,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

崇禎皇帝從小就在京城長大,沒有出過京城,當了皇帝以後,大臣們教他凡是以儒家思想考慮問題。崇禎元年,剛當上大明皇帝崇禎有一次問首輔:“荒年收成不好,國庫裡錢不夠,應該怎麼辦?”首輔回答說:“能不能將老百姓的稅從百分之二十減到百分之十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崇禎又問:“收百分之二十的稅,國庫裡的錢都不夠,如果減到百分之十,那不更慘了嗎?”首輔再回答道:“如果百姓手中沒有錢,國庫裡又怎麼能有錢呢如果老百姓手中有了足夠的錢,你又何必為國庫裡沒有錢發愁呢”當事剛當上大明皇帝崇禎起身向首輔一恭。

當了十五年皇帝的崇禎,對儒家思想主張對百姓施加仁政,實現輕徭薄役,堅持藏富於民有著根深蒂固的想法,但是崇禎不動經濟之道,他就只有收老百姓的錢崇禎年間,一再加派,分別是“剿餉”、“練餉”,加上萬曆時候的“遼餉”,是為三餉,崇禎隱約知道這樣下去,完全跟輕徭薄役,堅持藏富於民背道而行,崇禎很痛苦啊!

到的崇禎十五年,單是軍費開支就達到二千萬兩,而萬曆初年全國歲出不過四百萬兩左右,在生產力下降,全國的田地驟減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新的稅種,大明將會直接導致財政和經濟瀕於崩潰。

崇禎看了大學士陳演的奏摺,三餉絕對要停,大學士陳演在奏摺上說,他到了應天(南京)深入調查的當地農民的情況,在奏摺裡講:“民田一畝值銀七八兩者,納餉至十兩。”

也就是說,農民辛辛苦苦勞碌了一年,最後非但沒的賺,反而還要賠進去血本。到了這樣地步,天下也沒有人願意種田了,反正種田也是死路一條,不如拼命。

崇禎是要把老百姓逼上反抗自己的道路。歷史上等到崇禎皇帝醒悟過來,用大學士蔣德璟之言,下詔罷餉的時候,李自成已經兵臨城下了。崇禎苛政猛於虎,明朝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已是民不聊生,一片哀鴻。當時民間流傳崇禎是重徵,此言不虛也。

現在朱浩大少爺微微的改變的歷史軌道,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突然有新發現,要是按照大學士陳演在奏摺上所說,三餉可以逐步減除了,老百姓就輕徭薄役自己的治國理念就可以回到正軌了。

崇禎在龍椅上發著白日夢,突然大學士陳演躬身大聲講:”皇上,臣的厘金列表講完了,釐金之策,只是權宜之計,剿滅的李闖之流,打敗了東邊的後金,厘金是可以在取消嗎!”

崇禎這才驚醒,連忙看著底下,就問:“其他大臣有什麼要說的!“

坐在龍椅上恍惚的崇禎,一點底氣都沒有,釐金之策其實說起來就是割商人士紳的肉,這是人數眾多、財力雄厚的江南籍官員絕的要堅決反對的。

此時的崇禎皇帝何嘗不想振作,延續自己手中二百餘年的大明基業?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簡直就像是在補世宗、神宗和熹宗拖欠的債務一樣,天天臨朝議政,日以繼夜的批閱奏疏,凡事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他下令內廷宦官“非奉命不得出禁門“,又下令“廷臣不得結交內臣“。

也許,那幫江南籍官員被大學士陳演的釐金之策給鎮住了,也許還沒有想好應對之策,乾清宮一片寂靜聲。

建極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謝升望著首輔周延儒,其他大臣也望著周延儒。首輔周延儒站起來對著龍椅上的崇禎皇帝:“啟奏陛下,厘金,新軍,還有三餉我和內閣成員還有細細的討論,然後彙報陛下。“

崇禎一聽,首輔周延儒說的有理,他皺著眉頭說:“三天,周首輔朕只給你三天時間,你拿出一個方案出來,哦,陳愛卿也回到內閣來吧!“

大學士陳演趕緊跪下謝主隆恩了!

閣臣們退出以後,崇禎皇帝獨留下陳新甲,陳新甲也是周延儒政治盟友,但自從陳演了應天府回來以後,陳新甲有意無意疏遠了周延儒。

這次,陳新甲秘密和談,是周延儒叫吏部尚書謝升一下言官們的狂躁,給陳新甲秘密和談拖延機會,周延儒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後金是外患治不了命,但是,中原的李闖之流,不但是大明朝的禍害,還是讀書人和大明士紳的噩夢,李闖之流一定要根除。

但是,陳新甲今天的表現,周延儒是大感意外。周延儒感到,陳新甲和陳演絕的有問題,是否秘密聯盟起來,周延儒回家以後還要叫人調查。

現在首輔周延儒沒有被留下,想著必是皇上同陳新甲談論同後金議和之事要達成了。首輔周延儒回到內閣,想了半天,從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崇禎叫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揮退了小太監和宮女,從龍椅上走了下來小聲向陳新甲問道:“那件事情到底如何?馬紹愉的人怎麼還未到京?”

站在崇禎身旁的陳新甲趕快躬身說:“請陛下放心。馬紹愉已經派人給微臣送來了一封密書,和款已經擬好,大約一二日內就可將和議各款命人送到京城。微臣收到之後,當立即面呈陛下。是否妥當,由聖衷鈞裁。”

明崇禎十五年(164),基於對敵我形勢的分析,皇太極委曲求全,熱情地接待了明朝馬紹愉等來使,並給予他們優厚的賞賜,五月後,當馬紹愉等人還等待崇禎的密書。

崇禎問:“嗯了一聲,皇太極手書了你帶來沒有?”

陳新甲趕快從袖子裡拿出,皇太極手書,崇禎開啟一看,臉上的光彩越看越舒坦,突然崇禎的臉刷得變白了,重重的合上手書。

原來,皇太極給崇禎皇帝寫了一封長信,讓馬紹愉轉呈。信中皇太極在追溯了後金(清)與明朝開戰的歷史淵源後,又談到儘管清兵已處勝勢,但仍願議和通好。

皇太極的態度比較謙恭,在一番客套話之後,皇太極提出了不算苛刻的停戰四項條件,字裡行間完全沒有威脅的意味。儘管如此,皇太極對明朝的誠意並沒有信心,他在信的末尾發出了最後通牒:“若不願和好,再勿遣使致書……約九月不至則治兵。”言外之意,和談一旦無望,只有兵戎相見了。

一會功夫崇禎恢復了平靜說:“只要各議款大體過得去,就可以早日使馬紹愉在瀋陽畫押。為使虜酋感恩懷德,不要中途變卦,朕可以下一道手詔給卿。”

陳新甲說:“皇上英明,微臣敢不竭盡忠心,遵旨將款事(指對蒙古和滿洲的議和事)辦妥,以纖陛下東顧之憂!”

崇禎稍覺寬慰,點頭說:“如此甚好。愛卿下去吧。”

第二天周延儒例行跟崇禎東華殿講經,崇禎問周延儒關內關外誰重要。首輔周延儒答道:“關內關外同樣重要。”

周延儒又說道:“倘若東虜乘錦州、松山淪陷,祖大壽、洪承疇相繼失敗,東虜派兵人關,深人畿輔,進逼京師,局勢就十分危險了。所以以微臣之見,中原固然吃緊,關外也需要注意。”

崇禎嘆了一口氣,神色極端落魄,用只能兩個人聽到的話語聲說道:

“關外慢慢想辦法吧!”

周延儒是個十分聰明的人,知道自己分析並沒有錯,十分合理,可是崇偵好像並不在意,完全沒有往日那種憂慮的神情。他頓時明白:議和的事已經成了定局!於是他不再停留,向崇禎叩頭辭出。

回到內閣,周延儒也越發想要探明議和的真實情況,和陳演突然冒出“厘金”裡面的瓜葛,身為首輔,自從陳演回到京城以後,就覺得崇禎對他的信任逐漸的消失了,周延儒突然之間打了一個冷戰。(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霍格沃茨的血族教授我只想當影帝術士領主和魔女大人我真不是什麼中單大腿啊伏波我在全職法師裡近戰穿越之星際寵妻末世之我有八條命我用99條性命通關三國全世界的鬼都找我趕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