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最強羅成之橫掃天下->章節

第728章 各有謀劃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毫無疑問,烏延對大夏十分忠誠。

無論是從利益還是從實力角度,烏延都沒有背叛大夏的理由。他的所有都是羅成扶持的,沒有了大夏他什麼都不是。

而有了烏延的二十萬兵馬,羅成這方就足足有四十萬人馬了。雖然在征戰之時,未必人口越多就越好,可這也是實力的體現之一。

在中軍大帳中,羅成同徐茂公同在,如今烏延率領突厥大軍抵達,他必須要想個法子安置才行。若是平白的浪費錢糧,豈不是可惜?

“原本本帥只是想要趁機兩處聯合,一同夾擊西域各地。不曾想到烏延竟然如此果決,直接率領二十萬大軍前來,軍師可有安置之法?”羅成沉聲問道。

徐茂公看著羅成,還是一如既往的淡然,他慨然說道:“如今我大夏進討西域,地域廣博,且所需騎兵,突厥兵馬抵達,正為合用。”

羅成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突厥大軍自有其用武之地。可是具體如何操作,還需要好好考慮,將之浪費了就令人尷尬。

“如今我軍自玉門關而出,進逼李唐東境,既然突厥人多勢眾,自然可以分為兩路,從北境攻打李唐,如此兩面夾擊,定有奇效。”徐茂公頷首說道。

此番攻打西域,其實也沒有多少亂七八糟的東西。因為雙方實力差距巨大,李淵滿打滿算二三十萬人馬,就算拼盡全力恐怕也就四十萬之眾。

可羅成這邊,雖然只有二十萬人馬,卻是無比精銳的驍勇。驍龍軍的存在,就幾乎能夠睥睨百萬大軍了,二者不可相提並論。

是以徐茂公欲要讓烏延為一路兵馬,從北部侵擾李唐。到時候能夠為大軍策應,而且兩處事發,必定能夠讓李淵防不勝防。

羅成點頭應下,不過這只是一個方向而已,具體的計劃還得考慮。若是讓烏延全面進攻,又或者是提供威懾,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

好在徐茂公還是靠譜的,他並未讓羅成等待太久,就說道:“若是令突厥兵馬為一路,必然不能輕易同李唐主力交手。”

“如今的李淵雖已沒落,但其實力依舊不容小覷,尤其是火藥和李元霸。如果真令其用突厥大軍開戰,必然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其實徐茂公還是看得比較清楚的,他們如今面對的主要障礙就是李元霸。至於其他軍隊,在眾多大夏兵馬之前根本不值一提。

此番羅成前來,當然也是將炸藥帶來了,哪怕是雙方開戰也絕對不會落入下風。且此前的高句麗戰役,已經證明了羅成的改進成果還是極為不錯的。

也不知道李淵在沒有了方士相助的情況下,是否能夠將火藥繼續推進。若還是和之前一樣,恐怕此番就要成笑話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句實在話,哪怕如今李淵已經倚仗西域的力量再度發展起來了,羅成也並未太過將他們放在眼中,實力已然能夠證明一切。

此前長安城羅成就光明正大的將李淵擊敗,令其出奔到西域這片荒涼地方。今日他同樣能夠如此,讓其知曉興盛之後的大夏是什麼情況。

如果不是羅成擔憂李淵的潛力,且不願日後被人算計惹來麻煩,他也不想大費周章的出兵至此。

其實羅成也清楚,如果自己沒有系統相助,根本就不是李家的天命之子的對手。畢竟李元霸強悍至此,豈是尋常人能夠應對?

待羅成同徐茂公商議之後,此事很快決定下來。

羅成也沒有耽擱時間,他直接找來烏延,說道:“此番你率領二十萬大軍前來,自不可閒賦於此,本帥有一任務交予你。”

烏延微微拱手說道:“天可汗儘管吩咐,烏延定然遵從。”

這是當初突厥給羅成起的名號,烏延直接叫道,也沒有太多生疏。這麼多年的老大了,雖然烏延很少往大夏境內走動,卻不會陌生。

羅成也不在意,他淡然說道:“如何大夏出兵攻打西域,是為正面迎敵。而你要做的,則是率領兵馬繞向北側,進逼其境內。”

這並非什麼難題,烏延對自己的二十萬兵馬相當自信。因為說句實在話,這些兵馬也都是大夏將領訓練出來的,其中不少人都是大夏安排的。

但烏延沒有意見啊,因為對他來說,這支軍隊就是歸屬於他的力量。能夠穩定權勢,且安穩各處,只要此刻出出力就行了。

於是烏延連忙應道:“天可汗儘管放心,烏延必然不辱使命。令那些西域狗賊知曉我突厥之民的厲害,亦助天可汗成就大業。”

這些年來,烏延顯然是圓潤了許多,這一直不停的在給羅成怕馬屁。或許對他而言,只是習慣從心之語,可羅成多少有些無奈。

將注意力聚集在李唐身上,羅成笑著說道:“烏延你不必著急,派你帶兵北去,莫要同其主力交戰,當侵擄而退,循序漸進。”

這就讓烏延有些不理解了,他的漢語已經學得很好了。可是為何明明優勢這麼明顯的局面,羅成卻不讓他同敵軍主力交手呢?

畢竟烏延不曾來過中原遊歷,他雖知曉大夏人傑眾多,卻不曾見過李元霸神威。對他來說,或許最直觀的就是羅成,實在是太優秀了。

若是沒有羅成去應對李元霸,恐怕他能夠將百萬大軍都殺穿。縱然是強悍如驍龍軍,也不可能攔得住李元霸,最多也就是拖延時間而已。

所以羅成才會這麼安排,烏延去搞事情可以,但千萬不要跑得去送人頭。這不是什麼好事,羅成也不願意看見。

稍作解釋,烏延點了點頭應和下來,只是他對李元霸依舊沒有清晰的認識。從其他人的描述中辨別,還是太過困難。

有些東西,只有真正經歷了才會知曉他的強悍。羅成也是慢慢成長起來的,烏延常年坐鎮突厥王庭,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在安排妥當之後,烏延便率軍離開了。

對於烏延來說,這同樣是難得的表現機會。

如果是小問題,大夏早就解決了,如果是更大的問題,烏延也未必插得上手。此刻策應大夏軍隊進逼西域之地,便是一件很合適的事情。

……

烏延率領二十萬大軍前來,這樣的訊息自然瞞不過李世民。

原本面對羅成的二十萬兵馬,李世民就亞歷山大,此刻突厥竟然也出兵前來,當真是讓李世民覺得有點懵了。

他向來都是個淡然處之的人,可是此刻他卻不由得面露異色。若是再加上這支突厥兵馬,他應該如何應對呢?

先前的安排佈置是否有效就不說了,關鍵在於敵軍數量的增長,以及己方壓力的變化。這樣子真的很難搞啊,李世民表示很頭疼。

原本李淵對李世民十分信任,將軍務交由他來應對處理。李世民自己也是頗為自信,最起碼有著一戰之力的自信,想要依照計劃搞事。

然而羅成的手段還是更為高明,竟然直接讓突厥橫插一腳。這種時候倒也怪不得羅成,因為這原本就是雙方博弈,看誰更勝一籌。

也就是李世民覺得不大理解,突厥同燕雲有關係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可先前在中原征戰時,羅成並未藉助突厥的力量,而是倚仗燕雲兵鋒。

其實李世民不清楚羅成的價值觀,倒不是說突厥人完全不能用。他只是有著自己的打算,那就是絕對不能讓外族大舉進入大夏本土。

突厥地域廣泛,隨著這些年的發展,實力也在突飛猛進。羅成當然會利用他們的力量,此前只是條件不符合罷了,此番攻打西域正是一個極好的試驗機會。

幸好李世民的心態還算不錯,在沉吟之後,很快就冷靜下來了。現在擔心是沒有用的,他必須要想方法應對接下來的情況才行。

先前李世民想要化整為零來應戰羅成,無疑是一個極好的計劃。因為這樣能夠很大程度的限制敵軍行動,對敵軍造成莫大壓力。

李世民想了想,便是堅定了決心,就按照原來的計劃實行下去。反正要儘可能的拖延時間,他同樣不想和羅成正面交戰。

此前的教訓已經告訴李世民,現在和羅成正面對敵無異於自尋死路。哪怕這些年他們一直操練兵馬卻未必比得上先前的大軍精銳。

所以妄圖倚仗西域兵鋒來一舉勝之,是個極不現實的想法。只有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待大夏力不從心的時候,他們自然會退去。

西域這地方本來就貧瘠,糧食都是李淵這些年辛苦積攢下來的。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些糧食,給了李淵同李世民拖延時間的勇氣。

只要大夏長此以往的無法在西域獲得補給,李世民不相信他們能夠長時間堅持下去。畢竟這未免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宛如開掛。

此刻的李世民已經率兵殺出,他不準備正面迎敵,便是劃分大軍為各部。一人負責一部,他們的任務就是在其分發的地域內,儘可能的騷擾敵軍。

若是實在支撐不住,李世民也讓他們帶兵撤回來。現在這時候,不必要的傷亡能不出現就不要出現,因為積攢力量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李淵能夠在西域發展起這些力量,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有一批精銳的死忠,開啟了局面。後面就是數年的發展壯大,才有今日。

可好巧不巧的是,因為他派人潛入大夏的事情,直接將羅成給招來了。所以大戰一觸即發,他們也沒有繼續苟下去的時間了。

其實李淵還是很耐得住寂寞的,在他沒有絕對把握之前,必定不會貿然出擊。可現在是羅成主動出擊,自己貿然迎擊。

說句實在話,李淵心中也有些後悔,自己為何就要去招惹羅成呢。若是他倚仗西域之利,再好好的發展幾年時間,未必就不能主動出擊。

只不過李淵沒有想到,其實羅成也不是在完全針對他。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只是因此突然想起了李淵,所以順便發兵至此。

就算沒有這茬子事情,羅成也不可能將李淵留得太久。從他當初出兵高句麗就能看出來,羅成的野心怎麼可能侷限於大夏境內呢?

西域作為大夏通往更西之地的必經之路,讓李淵掌握在手中未免太不靠譜了。這種時候就很有必要將潛在的麻煩解決,而不是一直姑息。

除去應有的騷擾戰略,李世民同樣安排了人堅壁清野。總而言之,就是不要給羅成機會,否則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面對羅成這個昔日結拜兄長,又是多年的老對手,李世民其實有很大壓力。但他並沒有太過明顯的表現出來,只是一直引而不發。

羅成的戰績太過驚人,或許有未能全勝的戰鬥卻絕對沒有潰退的戰鬥。也就是說,羅成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敗績的。

常勝將軍自然有常勝將軍的道理,羅成能夠做到如此程度,無疑在表明他的實力極其強悍,非常人所能企及,甚至還有很大的差距。

然而李世民沒有辦法改變這些,他能做的便是儘可能的應對。從自身尋找問題,將那些麻煩搞定了,其他的也不是什麼事情。

只要能夠穩住西域的基本盤,一切都還有機會,否則到時候的處境會十分尷尬。李世民的野望尚未崛起,難道就要在此熄滅嗎?

是以李世民冷靜下來後,很快安排起來了。大軍紛紛前往各地,他們遵從李世民的安排作戰,便是侵擾敵軍和保全自我。

隨著這些軍隊的離去,李世民頓時如釋重負的松了口氣。自己的計劃是否能夠成功,就看如今的效果怎麼樣了,成敗在此一舉。

可與此同時,烏延率領大軍往李唐北側而去。因為路程的緣故,李世民尚未得到訊息,他的安排多少還是存在缺漏的。

只是這也不重要了,因為戰鬥已經拉開序幕,用不了多久時間就能知曉勝負。無需看到最終結果,過程就註定了很多。

相關推薦:無敵王者系統萬界無敵王者系統星球進化系統新寵舊愛,時少等著瞧黑帝的燃情新寵拳出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