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最強地球導師->章節

第0466章 來自三菱的威脅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興國冶金的事情,以這些股東對同泰實業的調查力度,當然是清清楚楚的。

在得知興國冶金的事情之後,這些股東們第一時間就感慨那興國冶金的老闆也真是膽大,居然敢跟日本人方面硬抗。

要知道,在江浙一帶,主要是南方沿海地區,日本人的影響力還是不小的。

尤其是當初華國和日本關係正常化、建交的時候,出於種種考慮,當時華國政府放棄了戰爭賠款。

抗日戰爭的賠款,首先是被國黨的大佬空一格常凱申大筆一揮免掉了,這是第一次放棄戰爭賠款。但後來新華國成立後,常凱申作為過氣的大佬,說話當然不算數了,得重新來過。

華日關係正常化的時候,由當時的總理提出來放棄戰爭賠寬,這是第二次。

但是,這跟第一次有本質不同。

都是放棄戰爭賠款,為什麼要說有本質不同呢?

因為第一次,那是常凱申打腫臉充胖子的做法。作為一個可以把侵華日軍的重要戰犯、對華國人民犯下了濤濤血債的崗村寧次,在戰後聘請為當時國民政府的顧問的政府首腦,常凱申做出這種舉措,那簡直是很理所當然的。

但是新華國成立後,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看上去在外交上花了不少冤枉錢,吃了不少虧,但那都是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作出的最好選擇。那時候的人可沒有重生的,也沒長前後眼,怎麼會知道後來那些曾經的友好國家會成為白眼狼呢?

這種外交政策的顛峰時期,便是兩阿提案將華國送進聯合國,並且直接就是聯合國五常這五大流、氓的位置,而不是之前美國設想的"一國兩席",即新華國和國黨的割據政權同時佔據聯合國席位,並且五常位置由國黨繼承的方案。

這一點,提出這個提案的兩阿,及阿爾及利亞、阿爾巴尼亞可是居功至偉。雖然後來阿爾巴尼亞和華國反目成仇,但是那個反目,實際上是因為後來開國領袖去世,華國改變了開國領袖的國策,以及阿方不理解華美建交、身為反蘇先鋒的華國卻率先打算和蘇聯握手言和的做法等********上的衝突,加上華國停止無償援助等因素,最終導致的結果。

當然,阿爾巴尼亞也有點扶不起的感覺,過於依賴華國援助,甚至是躺在華國援助上當米蟲,一旦停止援助就要翻臉。這一點的確是對人心的貪婪方面有所失察。但這個將華國送進聯合國的功勞仍然是不可抹殺的。

能夠讓兩阿提出讓新華國重返聯合國這個提案,這外交方面的努力也是功不可沒的。

回到華日建交上面,當時華國政府放棄日本戰爭賠款,作為回報,日本就不得不提出對華政府援助(ODA),包括大量的無償援助、無息貸款、低息貸款等。

拋開歷史的恩怨不提,這援助本身,實際上也幫助日本企業和產品打入華國市場,在華國獲取了大量利潤和市場佔有率,這一點日本並不吃虧。

但是,客觀上來講,這個援助也的確幫足了當時的華國大忙。當時華國處於閉關鎖國時期,主要工業、民用、軍用技術都是蘇式的,日本的援助幫助華國大開了西方技術的大門。從日本,華國學到了很多技術、管理體系方面的知識。華國能夠做到如今的經濟總量超越日本,甚至在經濟上更讓日本嚴重依賴於和華國的貿易,隨便一個反日風波就能讓日本經濟動盪不安,這上面打下來的基礎還是很重要的。

當然,另一方面,這個援助華國方面也吃了些虧,被日本人藉機竊取了不少機密技術(什麼宣紙技術、景德鎮瓷器技術、乃至於當時華國並不落後的超級計算機技術等)。但實話實說,相比吃虧來說,獲得利益還是佔據主要的。

同時,當時華國外匯極其緊缺,事實上一直到00年左右,這一外匯緊缺的現狀才慢慢緩解。而當時已經融入西方體系的日元,也是購買力相當高的外匯,並沒有現在的疲軟。這些外匯,也是幫助了華國大忙。

總而言之,這個援助客觀的說,算是雙方各有所得、各有所失,算得上是總體上雙贏(部分地方雙輸)。

這一援助一直到前年也就是008年才最終取消,加起來一共進行了近三十年。

這個貸款的重心,主要是南方和沿海地區獲得比較多,因此在這些地區上面,日本人的影響力,要遠遠比中東部地區更強。

當然三十年前的時候,華日關係密切,哪怕是民間也是相當親密,彼此真正視為一衣帶水的友好鄰國。所以在日本,八十年代才會出現一部描寫中日結盟對抗蘇聯的軍事幻想小說《明斯克號出擊》。書中描寫蘇聯入侵華國,然後日本民間志願者組成志願軍抗蘇援華,打的口號甚至是"保衛我們的文化母親"。後來日本被蘇聯吞併,日本流亡政府更在華國支援下成立,一直堅持到美國出手,最終復國。

這裡面折射的當時國際形勢,可以說是相當有意思的。

而且當時華國民間,對日也相當親切。華國官方也是從小學生的教育方面開始,一直到正式政府層面,全方位的宣傳華日友好。絕大多數華國普通人都是真心相信華日友好的這一口號。後來的日粉很多在這個時候打下的基礎。

日本有對華的政府援助(ODA),有全面對日開放的市場,有民間友好的整體氛圍,可以說,當時的日本,抓到了一手好牌。

可是,有了這麼一手好牌,有了那麼好的基礎,日本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成爛牌的?是怎麼把一個全民對日友好的國家,變成了反日情緒充斥民間的國度,把一個官方層面對日友好的國度,變成了一個動不動警告日本"懸崖勒馬",動不動"警惕軍國主義極端分子死灰復燃",動不動要讓日本"真誠的對歷史上犯下的罪孽道歉",動不動劍指日本意在美國的國度的?

換了任何一個國家,只要不自己主動做死,都不會搞得這麼糟吧?

這實在沒法解釋。只能說日本的民族性就決定了他們不具有真正大國的風範和氣度,更不具有真正大國的胸襟和格局,這是他們民族的本質缺陷。

這就是缺乏底蘊的結果。缺乏底蘊就導致他們可以在逆境中堅持向上不放棄,一到了形勢大好的時候,就忘了自己姓什麼了,正所謂一闊臉就變,一旦形勢大好,就狂妄得不行。

二戰時期的日本狂妄到主動進攻美國找死,現在的日本狂妄到宣佈要買下美國,結果被美國搞個廣場協議當頭一錘子砸得就地跪舔,乃至於後世狂妄到藉助鎮國神器要獨自驅逐特洛伊侵略者,獨霸地球,這都是這種民族性的體現。

或許這也是島國心態的折射。全球之中,唯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島國心態的島國民族,也就是英國了。可是英國能擺脫島國心態,那是因為當了數百年日不落帝國,習慣性的養成了全球視野。可就算如此,當日不落帝國分崩離析,英國只能重新縮在英倫三島上的時候,那島國心態又多多少少的重新冒了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是植根在民族基因上的東西,已經根深蒂固無法改變了。

這就是為什麼,隨著華國的發展,已經越來越不再將日本視為最大威脅的原因——因為島國心態的他,承載不起大敵的分量。能被華國視為大敵,視為關係到生死存亡的戰略對手的國家,也只有大陸型的蘇聯(現在已經沒落的俄羅斯已經不再具有蘇聯的霸氣,沒這個資格了)和大陸海洋兼備型的美國。

華國的目標,從來都是世界第一。(六七十年代的蘇聯處於戰略進攻期,當時蘇聯才是第一強國。美國當時各種戰略性收縮,要不然也不會拉攏華國來對抗蘇聯了。華美關係正常化乃至於日後華國和西方的短暫蜜月期,正是出於這種戰略考慮才出現的。)

這就是華國。只因為她,生來就註定是要君臨世界的!

但不管怎麼說,之前拿著一把好牌的日本,儘管把好牌打爛了,但正所謂爛船還有三斤釘,日本越來越不行,那是大局和國家層面上說的。在民間,對華國普通商人來說,卻仍然是一個可畏的龐然大物。

作為在日本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三菱財團,自然也在華國擁有可觀的地方。

而這些股東大多數都是江浙一帶的人,面對日本人,面對三菱財團,往往先是自己怕了。

他們畢竟都是經歷過二戰後日本最巔峰那個時期過來的,當時日本的那種可怕形象,至今仍然烙印在他們腦海中,可不是楊晨這種對日本全然不在意的新生代。

新生代的日本印象也就是那啥產業發達,要麼就是動漫好看,可他們卻曾經深深感受到宣稱可三個小時消滅華國海軍的猖狂(更可怕的是當時還真能做到。當然現在肯定不行了),深深感受過日本在華國境內曾經擁有的人上人地位,深深感受過日本曾經居然敢和美國人叫板,說要買下美國的霸氣。

這興國冶金的勇氣,這些股東有一個算一個,都完全不可能有。而要和興國冶金合作,他們自然也是難免猶豫起來。

"還猶豫什麼?"最先提出這個方案的那個股東叫道:"我們只要搭上了同泰實業這趟列車,還怕什麼日本人?"

"不怕?說得容易..."人們議論紛紛,都是深有顧慮。

"等等,老關,你不是當初最反對和同泰實業戰略合作的嗎?"突然有人揭穿了提議者的真面目。(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臨時工破案小組七零暖寵小知青[穿書]穿成知青女配我在漫威作大死我在封神垂釣諸君暗界戰皇暗戰無痕回到六零年代巧媳婦好日子帶著空間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