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最後一個北洋幕僚->章節

第二百五十一章 兵強馬壯的護僑軍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除了上嗨市民踴躍捐款外,江南江北的商界也毫不吝嗇,他們捐款數量可就比市民多得多了,達到十七萬兩之巨,而海外華人們也踴躍捐款,換算成白銀達到二十三萬兩,王永安的軍隊還沒有集結完畢,便有了四十五萬兩的開拔軍費,可以這一筆錢讓全國官場上下嫉妒的夠嗆還偏偏沒有人敢打這筆錢的主意。

而王永安卻看到這筆錢後哭笑不得,這完全是將自己架在火上烤啊,因為他知道接下來要發生武昌起義,清末鉅變,改朝換代,騙騙自己因為這筆錢和全世界的關注又不能參與這場驚天鉅變之中,不可謂得不償失至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改朝換代,勢必會引起多方勢力的蠢蠢欲動,王永安不得不早早地為江北地盤提前佈置,他給參謀長馮衡發電,讓他暗中擴充軍隊,不要再管混成協的限制了,江北陸軍至少在半年內擴充到五萬人,方才能保住江北地盤,為此他特地給馮衡兩百萬兩銀子做軍費。江北陸軍的不是大清陸軍,而是江北地區軍隊,其編制名稱效仿西方現代陸軍,為江北新軍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第四旅、第五旅和江北新軍第六旅,而在表面上,江北陸軍依舊是第二十四混成協、第十三混成協,第十八步兵協。

馮衡大吃一驚,以為王永安要造反,忐忑不安,王永安回覆密電:“如今各方不穩,革命黨試圖席捲天下,清廷無力控制地方,我等需要自防自強,不能夠再指望中央統一。”馮衡雖然不太理解,但是他是一個非常職業的軍人,便老老實實地執行軍令,暗中將三個步兵協重新打亂整編為六個步兵旅。

五萬步兵可不是數目,淨法寺軍營已然難以承擔五萬軍隊的訓練生活問題,馮衡請示將軍隊駐地分散為三處,分別是徐州,宿縣和揚州。王永安考慮之後,將駐軍徐州改為駐軍淮安縣,淮安地理位置特殊,地處京杭大運河與淮河交叉之地,縣內更有洪澤湖,三千裡洪澤湖。(清代時洪澤湖面積是後世洪澤湖面積的一五倍,現今洪澤湖面積為069平方公里),進可威脅蚌埠階段鐵路,退可據守淮安縣城等待揚州支援,且原本第十三混成協便駐軍淮安縣,有現成的軍營可以使用。

而江北軍隊不駐防徐州,則是因為王永安考慮到徐州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自古以來屬於兵家必爭之地,既有津浦鐵路透過,又有京杭大運河途徑徐州境內,北有微山湖,南有銅山,向東則是海州(今連雲港),向西便是豫東大平原。一旦大清國發生軍變,南方革命軍起義,必定雙方都會對徐州進行爭奪,王永安放棄徐州,也是讓開戰場,留給雙方去打吧。

馮衡對此非常理解,並認真分析之後,決定暫時在揚州進行大練兵,帶五萬步兵練成之後,由江北陸軍第一旅與第二旅駐防揚州,打的是北洋新軍第二十四混成協的名號;第三旅和第四旅駐防淮安縣,打的是北洋新軍步兵第十八協的名號;第五旅和第六旅駐防宿縣,打的是北洋新軍第十三混成協的名號。

王永安表示同意,並勒令馮衡一年內完成徵兵五萬工作,兩年內完成新兵訓練工作,原二十四混成協六大處即日晉升為江北護軍使司六大處,軍官文書士兵各有封賞。

為了支援江北新軍建設,王永安以江北護軍使和護僑軍陸軍司令的身份向德國購買了三十門克虜伯75毫米野炮和兩萬發炮彈,以及重機槍三十挺。炮彈武器一半被他運回到揚州大本營,一半被他帶到郵輪上裝備給護僑軍炮兵營。那三十挺重機槍被王永安留在了護僑軍中,為了增加護僑軍步兵的火力,王永安的重機槍幾乎裝配到了排級作戰單位。

護僑軍挑選工作結束,各營陸陸續續從揚州出發,順運河而下抵達上嗨,入主江南機械制造總局總辦旁的江南軍營中。王永安著令護僑軍參謀長方鹹五與護僑軍副司令員龔武遠整頓兵馬,等待海軍到來之後一道出發前往墨西哥。

而因為護僑軍準備出國打仗,一時之間不少軍官紛紛來投,王永安問清楚這些人的底細之後,一一留任,這些人之中包括日後鼎鼎大名的陸軍次長蔣雁行、段蘭芳、李士銳、單啟鵬、沈尚濂、許崇儀、趙學方、黃瓚、張仲元、幹玉龍、楊壽柱、周良才、馬鳳廷、高有成、金玉清、金麒等,這些人都是各方精英,但並不願意參與國內動亂,一方面他們眼看著大清國**沒落,另一方面卻又從受到皇權教育不願意謀反,因此在看到護僑軍為國遠征的時候,一個個放下自己的身份,來到王永安的手下謀得一官半職,也宣誓對得起民族對得起良心了。

這其中蔣雁行、段蘭芳、李士銳名氣最大,如今的陸軍部軍諮使良弼還是他們的學弟,當年選拔第一批留日軍校生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是個中翹楚,只是因為際遇和性格的不同,有的人嶄露頭角,有的人忙碌無為,有的人泯然眾人。

如今他們不願就此庸碌下去,這才投奔到年紀輕輕的江北護軍使王永安的手下。

王永安正愁手下無人,便安排蔣雁行、段蘭芳、李士銳、單啟鵬、沈尚濂、許崇儀各領一營,但與此同時又給他們配備自己的心腹作為副手輔佐,同時軍中還設有各級文書負責教授士兵文化,傳播效忠王永安的思想,並監督軍中是否有其他思想之職能。如果這些軍官來的目的是想鼓譟士兵起義反清,肯定會對王永安的軍中文書大加反感,而如果他們只是一心帶兵打仗,倒是不會在意軍中思想教育。

事實證明,這些投靠的軍官之中,百分之七十以上並不在意軍中文書,剩下的百分之三十雖然不喜歡卻也不反對軍中文書,大概這個時候大家也對清廷極其不滿意吧。(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重生之超級強國文明牧場青蓮劍仙成長日記溫故一九四二大國1942東皇大帝我奪舍了東皇太一娶一送二:神秘Boss請簽收送神愛豆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