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綜]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章節

64、第 64 章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一拜天地——”

日西垂, 幽幽白燭搖曳, 一人手持牌位,對著屋外蒼天, 緩緩跪倒, 升拜。

“二拜高堂——”

男人站起, 捧著牌位衝著一身縞素的婦人跪下, 隨贊禮者唱聲, 拜了下去。

“夫夫對拜——”

男人將牌位放到供桌之前,一撩喜服前袍,結結實實的拜倒。

“禮成——”

婦人終於沒能忍住,哽咽出聲,就見男子站起後,對著她喚了一聲“媽。”

“……哎。”她壓下悲意,取出紅封, 塞到了他手裡, 作改口費。

臺上供桌放著四個靈位。

最新的那個, 刻著先夫夏君安然生西蓮位。

他緩緩讓開,一個同樣穿著素衣的青年走了進來, 對著靈位跪倒。

這是一場喜事, 卻是一場陰婚。

往來的賓客皆都衣著素淨, 在青年拜完之後, 相繼來拜。

夏母神色恍惚,看著川流而過來祭奠的人們,再看神色肅然的年輕人, 她坐在高堂的座位上,參加著她孩兒的婚宴,卻扯不出一絲笑容。

這一個月發生了什麼,她根本就不敢去回想,一回想就能感覺到那一陣把她的心硬生生撕開的痛。

她的兒子,沒了。

她的安然,再也回不來了。

皇家來了嘉獎和撫慰,江蘇知州來了慰問,姑蘇縣令也來了慰問。

本朝最厲害的文學大家親筆為他的兒子寫了奠文。

兒子的友人一個比一個來頭大,均著素服來祭拜。

皇帝賜了諡號,破例允她兒入忠烈祠,享萬世祭。

還給了她誥命。

可是她不要啊,她只知道自己的兒子,死在了一個,她都不認識的地方,再也回不來了。

連,連屍身都沒有。

只有一席官袍,聽說是她兒子遇戰前脫下的官服,被送了回來,葬在了她夫身邊。

她要這些有什麼用,有什麼用啊……

可是她不能哭,因為她的兒子是英雄,無數學子為她的兒子撰文,無數兵士為她的兒子請徵,萬民傘就祭在兒子的靈位前。

她不能哭。

她是英雄的母親,她只能說著我兒當如此,為官,當護一方太平。

她,不能哭。

安然,吾兒,媽會撐住,媽會撐住的。

吾兒護一方百姓,我來護住我的兒。

幸好,幸好我兒還有個貼心人。

沈戚,同他兒結緣之人,自閩南護靈而來,一路為她兒搖招魂鈴,牽引她兒歸家。

來找到她時,身上傷口已經崩裂,透著汙血,面容疲憊,眼下青黑,狼狽不堪。

他言已於夏安然結契,只是尚未完禮,求她籤了婚書。

本朝並無男兒成婚之禮,他便言願入贅夏家,以妻禮同安然成婚,只求,只求死後同穴。

他言,這是安然同他約好的。

夏母如何能拒得了他。

沈戚請得今上詔書,認他們婚書有效。

今日昏禮之後,他們便是本朝唯一一對,合法的夫夫。

自此,同衾同穴。

今上會籤了這一道婚書,是因為他心有虧欠。

永春之危,本可早解,卻因南安郡王魚肉鄉里引發民變,閩軍精銳均被調動先去鎮壓了南安之亂,等接到永春資訊之時,已經來不及回頭了。

縱是百般疾行,最後也只見到斷壁殘垣,屍橫遍野。

永春之危,是永春人自己解的。

永春城的兩次驚天炸烈之聲,又有夏多多飛來求救,讓鄉里村人意識不妙,他們急急趕來,便見永春城破,村人以為妻兒盡亡,悲慟之極,紛紛吶喊著加入戰圈。

倭人本就被永春人不要命的攻擊嚇破了膽,又遇生力軍,最終盡數被斬殺。

後來的村人這才知道,妻兒被夏縣令安排出逃,並無大礙。

“那,那夏縣令呢?”

是啊,夏縣令呢。

夏縣令沒有了。

他們的小夏縣令,那麼那麼好的夏縣令,再也沒有了。

沈戚在急急趕到之時,便見永春人拼湊起來的,安然的屍身。

他翻身下馬,幾不敢認。

他沒能護住他。

他以為他請駐南臺,即便有倭亂,他也能護住他。

他以為,他的死劫,還在兩年後。

他以為,他會走在他的前面。

他沒能護住他的安然。

沈戚立於妻位,神色淡然。

他沒能應自己的心誓,那麼,同安然的約卻決不能負。

所以他奏請今上籤婚書,他放棄沈家長子身份入贅夏家。

他會為他孝奉夏母,照顧好夏多多,最後和他葬在一起。

他們已經拜堂叩首,在婚書上籤了印,就算夏安然先行一步,紅線也已經牽上,這輩子,下輩子,生生世世,他們都分不開。

夏安然的友人們齊來弔唁。

他們給靈位上了香,同夏母沈戚打了招呼,便先退了出去,坐在了夏安然家的花園內。

幾人相顧無言。

又是他們三人,上次這麼坐的時候,還在京城等著夏安然春闈出成績。

那時候天氣涼,只是因為一個暖鍋,若干小菜,熱熱鬧鬧的,心中也是熱騰騰的。

不想一年過去,他們再坐到一起的時候,竟是就缺了一個人。

雖天氣炎熱,心中卻是冰涼一片的。

沉默久久之後,寶玉忽然開口“我欲為官。”

馮淵薛蟠齊齊看向他,就見他們中最小的少年人眉目堅毅“我欲為官,我要去永春。夏兄沒有做到的,我會替他做下去。”

“寶玉!”薛蟠怔楞之後,忽然大笑出聲,笑著笑著眼淚卻淌了下來,他隨手拭去那不經意間滑落的兩行淚,誇道“我沒想到,我們之中最勇敢的反而是你。”

“我之前,是不想要再踏進那塊地的。”他說著說著,又哽咽了起來,薛蟠猛吸一口氣壓下了心中的萬千思緒,拍一下桌子“好,既然你要去,哥哥我便為你打頭陣。”

“一言為定?”

“駟馬難追。”

“既如此,不如加我二人。”

先後進了後院的,正是馮紫英柳湘蓮二人,他們亦是一身素服,顯然是剛剛弔唁過。

薛蟠露出了些驚奇的表情,這二人素來不和,竟然有一日走在了一道?

見他如此表情,二人也不做解釋,站在了三人身邊,柳湘蓮道“今上欲建水軍,自各軍徵兵,我報名了。“

“沈同知有海戰經驗,他此後將擔訓練海軍之責。”馮紫英說“我也跟著一起升官了。”

“我們下月便隨沈同知共赴閩南,所以我們應該比你們先到,”柳湘蓮笑道“寶玉,你動作可要快些,今年參加秋闈,明年今上要開恩科,又是一個順年,你可莫要讓我們等的太久。”

“寶玉哥哥也要下場?”門口又走進來一少年,林玦向諸人行禮,眾人互相見過後,林玦將話接了下去“我今年也要下場。”

“既如此,不如共勉。”賈寶玉笑著對自己的表弟道。

“共勉。”林玦應了。

此後一月,今上下旨,建海船、練海軍。

沈戚任指揮僉事,即日上任。

聽聞朝中眾官對海軍均都不看好,覺得倭寇不過是附皮之蘚,今上此般有窮兵黷武之態,故而在派遣參軍時候,紛紛拒了,倒是有一許姓翰林官主動報名,要求來任這參軍。

同他一樣報名的,還有朱探花,只是許翰林以朱探花已訂婚,不便遠行為由說服上官選了他,朱探花只能鬱郁而歸,三年後他入戶部任侍郎,主管軍營錢糧,沒少和許參軍你來我往。

後等海軍大勝而歸,二人又因戰爭賠款站在了同一戰線,自此化敵為友。

後幾年,林玦中了狀元,賈寶玉中了探花,二人入翰林修習後外放,先後去了閩地,此後,因本朝海軍雄起,今上又逐步試探著開了海貿,閩地較之曾經更為繁榮。

薛家商隊所行之處,更是都被鋪上了三合土路,南臺港借由地理優勢,成為了陸運、海運的貿易中心,並以此惠及周邊府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許翰林……啊,不是,許參軍長期奮鬥在閩南海軍的第一線,年過三十了都還未成婚,等朱探花都生了兩個娃了之後,他才在友人看似勸婚實則曬娃的封封來信中炸了毛,開始將視線對準了身邊的人。

奈何他所在軍中,全是一干單身漢,唯一的已婚人士就是沈戚,全然沒有任何參考意見。

許參軍心情有點糟糕,於是便告了個假,在街上閒逛。

他手中提著若干小食,隨手塞進嘴裡時,恰巧見一曼妙女子自轎中而下,那女郎面罩斗笠,只海邊風大,紗簾被輕輕攪動,許參軍所在之處恰巧看到了女郎的姿貌,他慌忙背過身躲避,但那驚鴻一瞥卻留在了心中。

女郎並未梳妝,很是素淨,卻唇紅眉翠,面若銀盤,水杏般的眸子若有察覺般稍稍瞟了他這一眼,就這一眼便讓許參軍的心有如枯木逢春般迅速得開滿了花。

後來他在被薛蟠暴打一頓之後,娶到了剛被放出宮,為躲避母親唸叨,特意來尋兄長散心的薛寶釵。

婚後二人夫唱婦隨,寶釵擅持家,進宮多年,她雖侍奉公主,卻也跟著讀了書,一言一行端莊舒雅,又大氣穩重,在閩南的官太太圈很是有名聲。

她又懂些經濟道理,常能在許參軍苦惱之時提些建議,許參軍每每因此茅塞頓開,夫妻感情極為和睦。

他二人成婚之時年齡都已頗大,誰知第二年寶釵便生了一對雙生兒,許參軍頓時揚眉吐氣,自覺自己這才叫做有效率,比起朱探花五年抱兩厲害多了。

等雙胞胎慢慢長大,一個都沒繼承爹媽的文采風流,反而因為長在軍營之中,更好舞刀弄槍。

他們的自小的陪練就是夏多多,日子久了,就入了沈戚的眼,沈戚收了二人為徒,悉心教導,為閩南海軍培育出了兩大儒將。

其靠著雙生子的默契,於指揮作戰之時互為臂膀,常打得敵將措手不及。

一十四年以後,終解倭寇之患。

此時,先皇已去,今上治理之下政治清明,於十年前便已開始整治黃河,如今,也當得海晏河清,時和歲豐一詞了。

蘇啟明一路直升,後官拜一品,他並不負自己當年所願,一生不曾蠅營狗苟,不曾結黨營私,至其壽終,都未變成自己所惡之人。

待到後來年老,他自覺當給年輕一代讓路,奏上表書,直言要改官員致仕年歲。

他於表中言辭懇切,講了自己自花甲之年後的諸多改變,保守固封,害怕改變,思維停滯,直言若是朝中官員均都如此,於王朝無益。

如今王朝致仕年歲為古稀之年,然大多官員為保權位,多有修改年齡之舉,此為大不善。

此表一上,滿朝皆驚,自此之後足足爭論了一年有餘,方才被皇帝拍板決定,致仕年歲,提早至六十五歲。並且直至官員死亡,每年朝廷還會發下撫恤金,以保官員養老。

如此驚天之舉,使得朝堂動盪了近三年,之後陸陸續續,伴隨吏部全新的官員評定標準,陸續由年輕人冒頭,頂起了王朝復興之路。

而這一代人,多為甲戍年春闈進士。

沈戚,字鴻瑞,諡號忠武。

因何發跡已不可考,此人頗為傳奇,一力建起海軍,橫掃大洋,卻終生未娶,死後入的也是別人家的祖墳,常有人言,忠武候好養異寵,尤以大鵝為嘉。

野史中道,忠武候極善手工,尤其是捏泥人,捏出來的兔子更是惟妙惟肖,此人亦極為執拗,至其六十六歲壽終,他除回京述職,終生不曾離閩南,後今上令他去山東練兵,也被他拒了,今上氣的連發數道聖旨,均被他拒絕。

乞骸骨後,更是長居於永春,他六十五歲一年,忽搬回了姑蘇夏家,自此定居不再離開。

直至翌年春,於家中無疾而逝。

忠武公無子,僅有一弟,同他兩位徒弟一起為他守靈,隨後按其生前所願葬入夏家祖墳,聖上降旨,迎靈位入忠烈祠,與其亡夫夏安然同享祭祀。

送靈當日,姑蘇城遍佈路祭為其送行,然忠武公所帶隨葬之物,不過兩口樟木箱,佇列極短。反倒是為其送行隊伍,可謂浩浩蕩蕩。

一時之間,姑蘇城幾近空城,亦有仰慕之人,不遠千里而來,送他最後一程。

沈戚的兩口樟木箱,很輕。

沒有放金銀,也沒有放珠寶。

一口放了夏多多。

一口放了大大小小足足有四十三只泥塑兔子。

可能只有許家兩個小郎君知道,沈戚最擅長捏的,不是兔子,而是貓,大大小小的貓,各種姿態、各種動作的貓。

只是那些泥貓被捏出來之後都再也沒有出現過。

兩位許小郎君只見過一次沈戚捏的貓。

他們所見過的那只貓,此時就在沈戚的棺槨之中,被沈戚捏在了手裡。

白白的貓咪小小的,看上去還是個幼崽,它躺在大黑兔子身上,睡得四仰八叉又沒心沒肺。

白乎乎的小肚皮露在外頭,四隻小爪朝天,粉嫩嫩的,黑兔子的一隻兔爪子搭在小貓身上,面上的表情也滿足極了。

沈大人親手捏出,並且留在世上的貓,就只有兩隻。

一隻在他二十二歲時候。

一隻在他六十六歲時候。

現在兩隻貓都在它們的黑兔子在一起了。

==

數百年後,王朝交替,新生王朝的主力軍攻破帝都時,不知是誰點了一把火,燒了民房,百姓民居多以木質結構,一旦起火便很快燒成一片,起義軍見勢不妙忙趕著救火,誰知火剛蔓延開,就突降雷雨將其撲滅。此時正是春末夏初時,要說突降雷雨也算正常,本也能作新朝是奉天承運的佐證。

只是忽有百姓大喊“是忠烈祠!”

起義軍定睛看去,果真,火勢是在即將燒至忠烈祠時被撲滅的,有兵士便將其告知了上峰,言此祠很是蹊蹺。百姓此刻多跪在忠烈祠前,請先烈們庇佑。

並問是否要驅趕,又要如何對待忠烈祠。

這事傳到了開國皇帝耳裡,皇帝卻哈哈大笑,並不當一回事,他直言“前朝忠烈祠內先烈多為護佑民間百姓,我們起義,也是為了護佑本朝百姓,既如此,我們便連他們一共供奉了又有何妨。”

自此,縱有朝代更替,每朝每代都供奉著忠烈祠的香火,直至最後,忠烈祠化為紀念碑立於帝都中軸線。

永享萬世香火。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誤會啦!蘇大人沒死,是系統把夏喵的身份用蘇大人代替了,所以夏喵記憶裡面是蘇大人去點碳粉的。(實際是他自己)

今天的評論區有個寶寶問作者君,紅樓死出去,三國活到底,難道不覺得有問題嗎。

然後作者君正在思考並且感覺好像是有點不對的時候…點進去就看到[窗外的ta]在下面跟了一樓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噫!!完全沒毛病!完美啊!!天啊嚕,就是這樣作者就是要給你們傳達這樣的信念啊!!(喂,臉呢)

我要把這個寫成橫幅送給夏喵(喂)

相關推薦:李二,三年又三年,我都登基了穿越獸世的僱傭兵狼妖修仙傳妖修當道極品妖修我在故宮裝貓的日子[綜]唐謀轉生東京,被麻煩大小姐糾纏不清我用副職加天賦隱退三年,我大明星的身份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