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綜]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章節

北宋(八十二)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天聖四年五月, 宋帝下令言曰:近些日子國家和平周邊團結, 長期無大規模用軍需求,故而削減兵械制造局至原來的一半。

此舉立刻迎來了宋國周邊國家的雙手雙腳贊同,大家紛紛表示我們支援宋國皇帝的決定,宋皇萬歲!

一時之間宋國周邊環境空前的和諧, 在這種氣氛下, 遼國皇帝表示,他雖然很想跟著宋國一起削減到一半的軍備,但是無奈他們地裡面還有若干個不爭氣的娃,沒錯,說的就是你, 還有你你!都是因為你們的錯, 才使得我們不能像宋國一樣削減軍械。

但是為了表達遼國人愛好和平的姿態,遼聖帝還是意思意思得將軍械局縮減到了原來的八成, 同時最近格外乖巧的党項也緊跟大佬們的步伐, 同樣找了一個他們還要抵禦吐蕃和西方不老實的外族的理由, 同樣也將軍械到了原來的八成。

各國首腦以及顧問團一邊在腦子裡面跑馬思索, 宋國究竟哪根筋搭錯了想不開?表面上還是做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為了和平而一起努力的姿態。

這種縮減都是放在明面上的縮減, 既然說了當然也不好賴賬。

不過對於遼國人來說,他們的差異倒也不大。

因為此時此刻他們已經有不少的私人的軍械製造冶煉爐被改造成了玻璃冶煉廠。

也就是在這一番統計之下,近期被遼國的貿易量以及收入衝昏頭腦的一部分官僚才意識到隱約存在的問題, 但是隨即他們便覺得:既然如今所有的國家都在削減軍備, 那麼這些改造成玻璃冶煉廠的軍械局也和他們所說的削減數額差不多, 那不是正好。

這意味著他們什麼都不用幹啊!豈不是美滋滋?

對比直接削減了五成的軍備製造上來說,他們遼國毫無疑問還是佔優的。

宋國的小皇帝怕不是被最近的臉接連的勝利給衝昏了頭腦吧?

對了,說起來這位小皇帝一直是被漢人的儒家教育進行教導的,那倒也難怪會出現此等情況了,畢竟是學傻了嗎?哈哈哈!

周邊兩位年長的領導者在心中嘲笑宋國,他們自然不知道,宋國雖然名言削減了軍備,但是在進行技術革新之後,他們已經能夠達到原來兩倍甚至於三倍的製造量。

宣佈削減軍備一方面是趙禎的確打算這麼做,因為作為原材料的鐵礦石已經不足以應對如今的連軸轉局面,在此狀態下已經出現了部分堪稱浪費的空擺情況,故而需要進行產能的重新調整。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為了減輕他們的警惕心,畢竟這段時間內宋國的動靜有些大……

至於引的周圍的幾個國家跟著一起削減軍備,這邊是意外之喜了。

大概這便是,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吧——後來人這麼評論道,當然,這是漢人學者們的意見,換做那些遊牧民族後人則是哭喊著指責大宋:山下的宋人那是奸詐啊!他引誘我們老祖宗削減了軍備,自己暗戳戳加強了,狡猾得不得了啊!

咳,漢人學者表示你們想太多啦!怎麼可能喲!宋人們又想不到接下來幾年,春秋鼎盛的遼聖宗和党項首領會相繼過世。

一般人的確是想不到,但是在北宋的歷史中混入了一隻只大概記得歷史大事件,還熱衷於搞事的夏小喵呀。

天聖四年夏,宋國各地洪水頻發。

尤其是自去年開始修築的海堤發生了大面積沖毀事件,民役死傷過百。

此究竟為天災還是人禍?亦或者是為上天示警?

一時之間民間議論者眾。

便是在朝堂之上,都引發了大規模的爭論。

趙禎近年來動作頻頻,雖看似並無重大錯誤,但是也壓不住有人想要藉此對官家進行敲打。

一般來說,大災之後帝王都要進行一番自我檢討和反省,當然並不至於到罪己詔的程度,但也總有人要替帝王頂災,而這個最好的人選就是丞相王旦。

王旦歷經三朝,在位期間雖為文臣,卻並不制止帝王偏向武將的種種舉動。早已引發部分人不滿。

在救災的隊伍發出之後,朝中立刻有人想要叫停修築海堤的事件,就如今的事實證明,所修築的堤壩在防潮之事上非但無用,反而有罪。按照今年和之前兩年的資料比對,今年的受災情況更為嚴重,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人員傷亡,都要遠高於往昔,既如此不如不修,將這筆錢兩節省下來進行災後重建豈不大善?

他這話一出,立刻引來了支援方的辯駁,隨後二者吵成了一團。

趙禎看著朝堂上如沸騰一片的局面,心中卻極端冷靜。

他心中很清楚,堤壩修築到一半的時候其實正是他最為脆弱的時候,新堤壩材料將幹未幹,新舊之間間隙最脆。且往年的堤壩潰壩是大面積的衝散,面積大了,衝擊力反而不大,水大卻緩,但這一次新堤壩塑造精心,撐住了水勢,導致沖垮的面積很小,速度卻極快。

所以才會發生裹挾民工衝下海岸之事。這麼簡單的道理,連他都知道,朝堂上眾人不可能不知道。

但他們依然抓住這一點不放,說到底,他們衝著的全不是范仲淹,而是他趙禎。

范仲淹是被趙禎最新提拔起來的文官。

雖為文官,但此人此人性格剛直,又在西北軍區陶冶多年,性子便多了些北方的豪爽,不夠圓滑,滿心熱血,亦是沒有和光同塵的愛好,這些在皇帝眼中看起來的優點在於部分人看來,自然便是缺點。

而且范仲淹本人也是親軍一方,不如說趙禎提拔起來的年輕一代,多少都是親軍傾向。

一御史立於堂中侃侃而談。

從這兩年多發的天氣一路談到了羌族反叛,將近幾年所有宋國發生的不好事情都說了一個遍,縱然趙禎的涵養功夫再好,此時亦難免心頭火起。

按照此人的說法,會發生這些事情的原因自然是近些年的政策錯了。尤其是朝中如今所辦的《軍報》,更是譁眾取寵之物應當廢除。非但如此,最近公佈的種種舉動也極為不妥。

譬如工部屢次申款,卻沒有做出實際的東西,工部尚書應當引咎辭職,此人越說越上興頭,又見趙禎並未制止,更是說得通體舒坦。

他自然沒有發現原先支援他的人都漸漸離數步遠。

跟楞頭青似的——朝中有經驗的大佬都在心中暗想。

他們彼此之間交換了好幾個眼神,大致意思就是:你怎的就拉出來這傻子?

【我哪知道啊,平日裡頭看著怪聰明的】

【哎,廢了廢了。彈劾的基本要素對人不對事懂不懂,這丫打擊面太廣,效果定然不豐。】

【也不一定,說不定也能有旁的效果呢?】

事不遂人願,在此人扒拉扒拉把官家中宮無後的事情都扯進來之時,忽見一人很快出兩步,舉起手中玉笏向著此人面上擊打而去。

這一情景發生的太突然了,所有人都沒有能夠預料到,便是連殿內侍衛都沒能反應過來,只聽到一陣慘叫,被打之人痛呼出聲,卻又顧忌殿前禮儀只能將之後的聲音噎了下去,他當下扶住自己的面部拜倒,含含糊糊道“臣……臣要告樞密副使晏殊殿前失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打人的那個慢條斯理地收回自己的玉笏,跨迴歸原位,不緊不慢朝著趙禎拜倒稽首,口中卻一聲不吭,此人正是樞密院副使晏殊。

居,居然是晏殊!!

朝堂上眾人都驚呆了。

一言不合就打人這件事情在太-祖、太宗朝都曾經出現過,因為無論是太-祖還是太宗兩人的脾氣都不算很好。

但是朝臣之間互相毆打這件事情卻極少發生,更不必提單方面的施暴行為了,一時之間朝堂中靜默一片,眾人都不知該如何反應為好。剛才還一腔怒氣的趙禎此時只覺得啼笑皆非,他忙讓內侍下頭去看看這位御史。

御史被人攙扶起來,捂著嘴,五官扭成了一團,看上去特別痛的樣子呢。

因為視野特別好,所以看得一清二楚的夏安然看著地上掉落下的兩顆半牙齒感同身受。連門牙都掉了呀,在這個沒有補牙的時代這可是大麻煩。畢竟這年頭當官也要看臉啊,門牙沒了也能算是破相啦!

對於朝堂械鬥之事,夏安然全然沒有堂中這些人那般不鎮定,在他生活過的時代這算個什麼,他還見過朝堂上,因為意見不同直接約定好一起演武場解決的呢。

還特地請皇帝做裁判的操作你們見過沒?

嘻,在東漢可沒有這般明確的文武之差,東漢的文臣除了少數學識派之外,多半也能上馬彎弓,最多肉搏的時候稍稍弱了一些,旁的自然是半點不懼的。

正因為他經驗豐富,在此時此刻他是少數能夠保持冷靜的人。故而輕而易舉的便將朝堂眾人的表現收入了眼底。

不動聲色者少,以朝中大佬為主,面上有驚歎者多,尤其武將那一臉躍躍欲試的表情,不要太明顯了,亦有少數者露出了遺憾之色的。只不知是遺憾自己沒有動手,還是因為遺憾,因此一舉今日窮打猛追之勢便是要弱了。

晏殊這一擊,硬生生毀了如此天賜良機。

再看一眼晏殊,此人眉目平靜,跪下請罪的姿態更是優美。

他本就有龍章鳳姿之態,現在這般模樣,堪稱大力之表率,無論從鬢角到袖口均都不亂。顯然,打人之舉並非他一時興起,在動手之前,他應當也已經將結局均都想過。

這一次的事件可大可小。

一個殿前失儀是逃不掉,但是其他到底怎麼判還是要看帝王的心情,但是想也知道,這個御史最後都把手伸到了他沒有資格管的帝王後宮之中,實為越職。

而作為樞密院副使的晏殊來制止也不能說不對,只是這制止的方式激烈了些……咳咳。

御史可彈劾百官,卻不可諫帝王,能夠對帝王之行發表意見的只有諫官,而和御史相反,諫官只能對事,不能對人。

也就是說,哪怕這個御史是諫官,他也不能說皇帝老婆生不出兒子有錯,只能針對某件事,譬如帝后關係不太和睦,亦或者是皇帝沒有認認真真生崽崽這件事情上給予意見,對著皇帝明明白白說你生不出娃這種事更是大錯特錯,

嚴格來說確實是他失了分寸,若是再讓他說下去,毫無疑問這位御史臺官的最終結果也不咋的,估摸著他剛站回去下一刻就要有人來彈劾他。

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帝王,他們想要看看帝王究竟是何表態。

便見帝王一臉關切之態,他竟從臺階上走下,親手將這御史的臉扶正,然後一臉關心得連聲叫著太醫趕忙將此人帶走治傷,至於晏殊本人,他只淡淡提了一句,“先歸家反省,等候發落”。

然後尋了個藉口,便匆忙離開。

是的,仁宗皇帝在此時此刻選擇了拖字訣,夏安然默默看著帝王一溜煙離開的背景,彷彿能夠從滾滾紅塵之中看出了皇帝愉快搖晃的大尾巴。

他再回頭看看不慌不忙對著空無一人的前方謝恩站起的晏殊,默默看向了手中的“兇器”,猛然之間感覺自己學到了什麼。

誰知他剛這樣想,便感覺到了面前投過來的嚴厲目光,定睛一眼看過去他爹捏著手中笏牌,眼中閃爍著警告,大意是“你小子不許學!”

夏安然乾咳一聲,將蠢蠢欲動的小心思給按了下去。

這件事情一出之後,接下裡朝堂上爭論的重點立刻從天災人禍,直接轉為了如何處置晏殊。

雖有不少臣子在其中努力將話題導回正路,奈何或明或暗的攪屎棍太多,不過幾個來回,之前的大好局面均被攪黃,最後這些人也只得訕訕退下,並名正言順得遷怒到了晏殊身上。

天聖四年的夏天,除了晏殊遭遇貶官之外,朝堂上下政策並無太大變動。

原以為會得到懲罪文書乃至於被勒令停止修築堤壩的范仲淹看了看送來賑災物資的衣服動動嘴。心中萬語千言一時述不得,只能面向汴京城長跪不起。

晏殊用他自己一個人,拉穩了滿朝滿堂的仇恨,給了仁宗以及所有他拉拔起來的臣子呼吸的空間。最後他被貶為了宣州知州,此處在現代屬於長三角發展區,但是在北宋尚未大面積南渡的時候,此時的南方還屬於開荒之地。

離京的那一天,唯有夏安然於城內為之餞行。

他此舉實在太過駭人,幾乎是清晰表態和文官士大夫階層劃分開來,但是同時他又不被武將所接受,趙禎領他的情,但是在此次判罰之中作為帝王,他也只能做到如此。

如今帝王和士大夫之間幾乎是進入了劍拔弩張的階段,在不知誰勝誰負之時,臣子們自然不敢輕易表態。

晏殊的人緣不錯,但是他的知心朋友此時都散落在天涯,酒肉朋友又最會審時度勢,他此舉意味又較為隱晦,民中間知曉其中意味的也不多,而即便是知道,多半也沒太大反應。

畢竟此事說來也於他們無關。

倒是鶯鶯燕燕來的不少,晏殊亦是一個愛花惜花之人,不過他同柳永的區別便是他個人很少前去風月場所,只偶爾為之。

但即便偶爾為之,以他之才,口碑亦是極佳。

如今見晏殊被南貶,自是有些娘子前來送行。而這些娘子送到靠近城門的位置便停了,到底也不過是泛泛之交,送上一場也算盡了心。

對此晏殊心知肚明,他自也不在意。

說到底,他終究還是那個十四中進士,在殿試之上會對帝王說“還請換一套題,這個我做過”的高傲學子。

既只為餞行,夏安然自然不會落人口舌得送上些什麼昂貴的禮品,他只叫人包了些紙過來。

對於文人而言,送他金石玉器均都不如送紙,唯有文房四寶方才是心頭寶。待到聽聞是紙,作為文人代表的晏同叔自是忍不住,他在夏安然示意可以之後當場開啟。

紙張潔白,且瑩潤如玉,纖維綿長,絲絲扣扣,指尖觸碰過後便覺得面上光滑,但是和三家售賣的供給蘸水筆書寫的紙張不同,那種紙雖光潔,但是其目的本身是為了阻墨水洇開,而這種則是以一種柔和的姿態引入墨汁。

幾乎不用實際上手,晏殊便可肯定這定然是好紙。

忽而他只覺有些許不對,思忖頃刻後忽而將紙張抬起湊到面前,他手指用力,將紙張輪番扭動自不同角度鑑之,片刻後驚喜道“王爺,這上頭,可是鹿?”

“晏兄好眼光。”夏安然頷首“確實為鹿。”

“此紙名曰白鹿紙,便是取鹿躍於紙上之姿態。”

“白鹿紙……”晏殊把玩了紙張片刻,忽而抬頭衝著夏安然一笑“王爺,此並非是踐行禮這般簡單吧?”

夏安然只是笑了一下,他輕輕將放著紙張的盒子遞交到了晏殊手上“晏兄不必多思,且放心用著便是。”

“只……晏兄若是能以此紙同某家的報社寫幾封信,那便是再好不過啦。”

晏殊沉默了下,他的表情有幾分古怪“敢問王爺家的報社名諱為……”

“咳,不瞞晏兄,那便是《大宋軍報》”

最後,晏殊帶著滿臉複雜之態上了馬車同夏安然揮手告白。此二人都對於對方重新整理了全新的認知。

在夏安然心中,晏同叔自然是一個大好人,在晏殊心裡,則未必是啦!

===

遠在東邊修堤壩的范仲淹來不及領會朝堂之間的風雲變幻,他忙著抓緊時間修葺堤壩。

此次決堤之事以後,難保官家是否還會繼續信任他,而就算官家信他,朝中的士大夫也不會。若是抗議的人多了,官家也難以保住他。

官家的性子慈和,這一點范仲淹非常的清楚。

所以他現在每一天都是將日子過成了最後一天,就想要趁著自己還在這裡多做一些,多建一些。

許是被他的姿態所感動,當地士紳們慷慨解囊,在朝廷救援尚未到達之時,便先一步堵住了資金的缺口,而等到半旬過去,朝中救援物資抵達時,便發現當地諸事井井有條,民中的心情和氣氛極為和諧。

也正因為此最後為趙禎定下了繼續修築堤壩的念頭。

為了加快速度,在秋季的颶風季到達以前將堤壩大體修葺完成,避免再次發生這一次的事件,趙禎特地派遣了當地的廂兵充作役夫,有了這股子有生力量,以及當地民眾的群策群力,此處堤壩歷時一年半,終於搶在天聖五年的颶風季節到來以前竣工。

在堤壩竣工之後,范仲淹並未立刻迴歸朝堂,他在此前便上了一奏書,請求在竣工後,自己在原地留過颶風季,他想要確認這個地自己耗盡心血所修築的堤壩是否能夠扛住颶風的這一輪攻勢,此舉不合禮數,但是趙禎應允了。

後,這一條由趙禎即位後,耗費近兩年時間修建的第一條海堤,完美得在天聖五年的夏天抵擋住了一波海潮。

在大颶風過去之後,飽受海浪之苦的鄉民們紛紛來到海岸邊上,看著牢固未損的堤壩,以及並未被水淹沒的農田跪了下來。

他們也不知道自己跪的是誰,是此次終於慈悲了的海神?還是一力修築堤壩的範公,亦或者是下了聖旨的仁宗,一時之間他們都說不清楚哪個人在他們心中最重,千萬般的感情,只能化為此稽首大禮。

本在視察受損情況的范仲淹見老鄉們如此,趕忙避開,他可受不得如此大禮,當地的裡正鄉老扶得扶,勸的勸,終於將這些人拉了起來。

沒有在此生活過的人,一定不能領會他們的心情。

此處是鹽業重地,建有若干曬鹽場,但是這些曬鹽場每次過了夏秋便要被沖毀一次,但是鹽沒法子少收,當地鹽官也是無奈,只能募集民役儘快重修,若是這一年遇到了個“回頭風”,那麼重修的也要白做,故無論是民役也好,鹽官也罷,均都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漫入田地的海水將當地的田地均都泡成了鹽鹼地,直接致使當地農民因收貨跟不上稅賦棄田出走。即便不是靠海位置,快要收穫的稻穀泡了一次海水,基本就得蔫掉大半,每年夏天,都有農民因此流離失所。

雖然依託於大宋朝的救災設施以及其福利措施,他們遠不至於像以前的朝代那樣,一遇到天災便活不下去,但是也只是活著而已,自己有手有腳的,只要有辦法也快田,誰願意靠著別人的施捨呢,又不是二流子。

目前上頭的意思是要打理海邊的鹽鹼地,既然堤壩可以護住海水,暫時也先不要種植東西,先用水沖沖將土裡頭的鹽分沖淡一些,此處土壤鹽鹼化的主要原因是外來因素,打理起來也較為方便。

其次,種上牧草。

汴河兩岸的牧草種下也有快一年了,旁的不說,租下這塊地的人轉了個盆滿缽滿,早期的時候這地還要人費力打理,但是不過大半年後,隨著租地的人在河岸邊上用泥巴堆出了小堤壩,阻了田裡頭的水肥洩出,這地裡頭的狀況是一月比一月好。

在當年秋天的時候便有了不錯的收成,老莊家把事一看土裡頭的狀況便覺得有了改善,只等再種上幾年看看情況咧。

此次下來驗工的官吏一併帶來了不少牧草種子,並且承諾朝廷會派人過來收乾草,價格很是不錯。

關鍵是這幾塊地都免稅免租三年,也算是上頭的一番心意。

只可惜這些土地的原主人大部分都已經入了兵籍。

不錯,這次被派來幫忙的廂兵裡頭就有不少是此處屢次獲災,故而棄民籍、棄固定資產而逃的流民。

這些流民被國家收編後便入了兵籍。

宋朝的兵籍一入則為終生,其本人便不再是尋常民籍,即便如今此曾經為自家財產,但是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地收歸國家,並且由國家重新丈量後再待售租。

為此,不少曾經是莊稼漢子的廂兵沒少背過身去抹眼淚的。

這一切都被范仲淹看在眼裡,他回京後朝上頭遞了一奏書。

書中沒有多寫堤壩情況,而是寫了他在外的兩年,和民眾、廂兵交談後掌握的資訊。

廂兵為地方常備軍,其並無演練任務,主要任務是築城、修路建橋、運糧、墾荒以及護衛官員等,坦白說,其承擔了一部分民役的工作,但是就實際工作效率,尚且不如民役。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幹多幹少拿一樣的錢,其積極性遠不如募集而來的民役,效率很差。

這一切都被范仲淹寫下,同時他也說了,如今西溪因屢次水災,逃民者眾,留下的人也基本有自己的田,不若還部分兵籍為流民,再將這些流民轉為尋常民籍?將那些因為災害而被迫淪為兵籍的民眾重新安置,可使當地的耕民增加,同時也保證了田不至於無人可種,避免其淪為荒田,於當地有利,於國家稅務亦是大善。

同時,可以滿足官家削軍的需要。

他這一奏書一上,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變流民為廂兵是太-祖最為自豪的政策,在宋照綿延的統治歲月裡,的確也是受益於此政策,故而幾乎不曾發生因天災而起的大規模民亂。

但是可能是宋太-祖並未想到在他趙家的統治下,宋朝竟會災禍不斷,以至於這條收攏民心之策,變成了國家的沉重負擔。

但是無論如何,如果趙禎要動此,多少讓人有些忌諱,但是這一次,武將沒聲音——因為廂兵和他們沒什麼關係。文官沒意見——削軍什麼的簡直不能更棒哦!

待到天聖五年秋,一道旨意轟炸了整個大宋兵籍。

目前暫定將廂兵的終身制改為了允許退伍制,旁的兵種暫且不動。

退伍的民額根據當地的民戶能夠承載的數量而定,靈活調動,但一州限定一年不可超兩百人。

且在退伍前,這些廂兵需要接受簡易司法教育,需透過考試者方可入流民籍,由官方提供錢糧送回原籍,一年後,方可再入民籍。兵籍和民籍不同,長期的行伍生活很有可能給一個大頭兵帶來滿身戾氣,更有可能帶來一眼不和就動手的習慣,必須讓他們知道如果迴歸民籍,這些習慣會給他們帶來何種結果。

而同時,還要預防禁軍、邊軍有人動這條路子退役的想法,大宋有兩百多個州,若是只出不進,一年便可削兵為民約莫四萬人。對於宋國龐大的軍隊數量來說,這亦是不小的數字。

但是考慮到並不是所有的廂兵都願意重歸民籍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匪類入廂兵的人來說。所以倒也不用擔心廂兵當真走完了該如何處理,且根據夏安然的記憶所得,大宋每年的災難並不少,重入兵籍的人想來也不少。

有如此措施,只是為了讓那些因災荒無奈而入軍籍的兵士們能夠重歸農民的身份。

這條律令再貼在個政-府的佈告欄上的時候,當地的衙役便有不少人在心中暗忖:這做廂兵的多風光,那些個落草為寇的人就想著求著來做廂兵呢,哪兒就有人會願意回去了,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佈告剛貼出的當天,並有不少兵士前來諮詢。

而等到這一年秋,全國廂兵有兩成表示願意迴歸民籍,這些大部分都是因各種災禍事故而被收編的農戶。

這樣的龐大人員數量遠遠超出了眾人的預料,各地的州縣無法接納如此龐大數量的軍戶,但是人心已動,若是將之攔回大半也容易引起軍漢們的不滿。

朝廷當即派了不少官吏前去地方瞭解情況,最後只拿出了一條不是辦法的辦法,優先放歸有氏族的軍漢。

有家族的迴歸家族,若無族系的可以和兄弟共同租用一塊地,剩下的人要麼選擇再等一年,平日表現優異者先離,也可以走另一條路——支援西邊。

若是願意前去宋國的西部生活開墾的人,可以免租,如果願意去咱們宋國的租界區開墾田地的,非但可以免租免稅五年,官方還贈送一人一頭牛,還包地包房。

安全?安全是不用擔心的,那塊地方是咱們送過自己的地盤,党項就是咱們的屬國啊,那兒可不是就是咱們的底盤嗎,也就是咱們宋國仁慈,還和屬國談什麼租借。

戰亂?嘿呀曹將軍在那兒駐紮呢,您怕個啥?曹將軍啊,戰無不勝從來沒打過敗仗的曹將軍嘿!

西北沒水?思想落伍了吧!

咱們租借的地方有好幾條河呢,都有河怎麼會沒水?只不過是西北那兒的原著們懶得開墾,您知道苜宿草不?對啊那兒長成一片呢,哎呀您也知道苜宿草肥田吧?對啦,您想想那地得有多肥。

一個有些心動的單身兵戶竊竊問道“既然這地方特別好,那為什麼那會沒人?”

“哎呀,你們搞錯了,那裡不是沒有人,是沒有聰明人,”那小吏捶胸頓足,一臉痛心疾首“那兒的本地人都不會耕地,他們以畜牧為生,好好的土地就在那放著,硬是不耕你說急不急人,所以官府才想著辦法讓我們找一些耕地的老把式去幫幫他們。”

“真噠?”

“真的!您看我真誠的眼睛”

……好叭。

這位兵漢和邊上的哥們交換了一個眼神,二人猶猶豫豫得填了個申請表,那表立刻就被小吏塞到了小盒子裡頭放好,然後小吏熱情得拉住了這二位的手說道“您就等通知吧,悄咪-咪得告訴你們,官家之前說可能會親自為你們餞行哦!”

哦哦哦!!!這兩個兵漢一聽,立刻興奮了起來。

可,可以面見官家啦!對於兵士來說,這可是唯有打了驚天大勝仗,才有可能遠遠看一眼的官家啊!

※※※※※※※※※※※※※※※※※※※※

這一年宋的確削減了軍備,但是削減之後的數量也還是非常可怕。

晏殊被貶官是因為拿玉笏砸人臉(但也有說法是砸了自己)由此可見這位爺說到底還是非常槓的。

殿前失儀和御前失儀其實還是有些差別的,但是還是看皇帝心情,一般來說皇帝心情好,放了也就放了。

白鹿紙原理和水印紙一樣,咳,其實是實驗後的附加產品大家不要告訴晏殊。

宋朝的戶籍制度是這樣的:

最普通,利益也最有保障的民籍,而農民如果放棄了田地出逃,便是流民,一般流民會被遣返回鄉重新落戶,但是也可以落地生根,(畢竟大家都要搶人口)當然,在大災時候,官方會直接收攏你們為廂兵,廂兵就是軍籍。

軍籍雖然不用交稅,不用承擔百姓的很多責任,但是同時他們也要付出成為二等公民的代價。

如果要舉例子,就有些類似於明清時候的商人。很有錢,但是地位很低,雖然看似人五人六,但是看不起就是看不起這種感覺。

而且軍籍為終生制。一般來說不能轉為民籍。

廂兵一般是類似於工兵的存在,還有接納退伍兵的地方,簡單說就是養老的,沒有戰鬥力。

其實早前宋民間還有鄉兵,這才是地方上的武裝力量,要挑選有腹肌能跑馬的那類漢子,但是後來因為這個是強徵制度,逐漸被廢除。一直到後期,徹底成為強幹弱枝狀況,舉國全靠地方軍區保護。

要舉例子的話……

唔,你們可以想象成我國制度,各地區只有城-管給予保護力量,不設武-警、刑-警,再上一級直接是軍-隊,就是這個概念。

但是大家都知道軍隊調動很難,不得擅自動用,所以在宋後期因為地方保護能力急劇下降,直接致使了匪患橫行。

當然廂軍可以因為個人實力凸出進入禁軍或者邊軍的,同時禁軍和邊軍的退伍兵也會變成廂軍。《===文中就是害怕有人走這條路子想辦法退役。

畢竟當兵幾年錢賺夠了,趁著沒開戰時候趕緊遛,這個想法穩賺啊。

====

今天發……普通的紅包包60個

好像木有什麼可以發噠

====

謝謝寶寶們的投喂!!給你們比心,挨個捏捏臉蛋肉!

話說作者君算是看明白了……(農民揣)你們,是因為,剛發完壓歲錢or年終獎所以有點富呀!一個個都是【免費6萬很好但是我選擇日六】這我就要仇富啦!

還有,我木有日八,木有!

現在發現又要多一個旗子之後,作者君打算不趕了……嚶,默默把過年完結大宋的棋子插在背上。

我怎麼就忍不住插旗的手呢!

感謝一笑笑吖x2、tedah 的地雷

感謝脆皮臘x20、濸藍x10、草莓慕斯x10、清糖、森淼喵x20、一生平安x20、橖鷬x6、懶懶x3、舊巷涼薄x10、潤玉的天妃、暄和、采薇柔作止x20、天色漸晚x2、蕭酒x5、半隻鍋貼餃子餅x20、清音x10、年年豐收x60、閔藍x120、平沙落鶴x26、清言、瑾瑜、野生的伊布進化成什麼都不稀奇、少萌主、兔子喵、謝免x231、一笑笑吖x20、敏嘰ovox20、耀燁x10、玉椒樹、莫丶殤灬椛開x10、繁秋x40、焦糖x10、葉草x13、鐵鏽與鑽x38、隔壁老王x10、zhuanzhuan0707x50、挖咔咔咔咔x25、蘭軒x10 的營養液

相關推薦:李二,三年又三年,我都登基了穿越獸世的僱傭兵狼妖修仙傳妖修當道極品妖修我在故宮裝貓的日子[綜]唐謀轉生東京,被麻煩大小姐糾纏不清我用副職加天賦隱退三年,我大明星的身份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