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縱兵奪鼎->章節

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儘管燕北在人前永遠表現出信心百倍,彷彿從來不因為來年春將要發生的大戰擔心。但他的心中實際上比任何一個知情人更為忐忑。

因為他要擔心的不僅僅是公孫瓚。

俗話說,人的名樹的影。白馬將軍公孫瓚的威名,在他還做小小的遼東屬國長史時便已經在遼東一郡之地婦孺皆知。為長史時,塞外縱馬十餘騎反衝鮮卑百騎,得勝而歸。為都督時,縱馬三千騎,追擊張舉張純丘力居麾下十餘萬烏桓騎,反將之擊潰為三萬……這種戰功,要如何勇冠三軍之輩才能做得出來?

捫心自問,無論從前還是現在,即便燕北自認也算足夠爺們兒。但與公孫瓚所作所為相比,他燕二郎還是上不得檯面。

公孫瓚與張純最後的戰報,公孫瓚只有麾下三千人馬……可一個冬天之後,公孫瓚還會只有三千部下嗎?

何況公孫瓚身邊還有一個朝廷中郎將,孟益!

一個是威風豪傑的遼西猛將,一個是累功升遷的沙場宿將……他燕北一介叛軍,何德何能?

但他一定要打,許多事情的確很難,可男兒在世,又怎能知難而退?

人生在世,可有萬錯。可貧賤不能移,可威武不能屈!

若只聽公孫瓚的威名,便嚇得燕北失了本心,張純便不救了,那他還怎麼對得起兩萬個袍澤兄弟北上馳援、那他還如何對得起姜晉等舊部的肝膽相照?

況且就算與公孫瓚一戰,他還活著,他的袍澤弟兄也都還活著,劉幽州就真的會接納他嗎?

他不知道。

儘管沮授認為若他能擊敗公孫瓚,便會逼得劉虞只能用他來維持局面,但燕北對此並不樂觀。

他在做兩手準備,就算劉虞不接納他,他也不能就人肉魚肉了……他已經盤算好了,開春後南向的將是一條不歸路。如果劉虞不接納他,他也不跑了。攻下整個遼東,自封遼東太守,接管全郡!

他追隨過天公將軍張角,也曾為彌天將軍張純而戰。

這一次,若再無他法,他願為自己提起鋼刀。

……

年前,塞上草原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將士禦寒的冬衣已盡數做好,儘管簡陋粗鄙,但能遮塞上冷風。供兩萬兵馬所需的七座大營及燕北的中軍營地皆已搭好。一系列針對看管士卒的軍令也都由一級一級軍官傳達下去,於校場上告誡向所有士卒。

兩族於一地共同生活,以期熬過這個冬天。如今素利鮮卑部大多對燕北這群漢人沒什麼敵意,他生怕出現哪個士卒做出欺辱部落的事情,為這個冬天再添事端。

不過現在看來,他這種擔心倒是多餘。在燕北部下,最容易鬧事欺辱人的,還是那些黃巾餘黨……不過這些品行不端的惡人在中山時都被燕北敲打的差不多,如今讓他們去約束自己的部下,倒更為得力。

與燕北盡心維持關係相對的,是素利與屠僕骨等人的上道……他們對燕北個人沒有惡感,甚至還有些許好感。而對於燕北的兵馬,則更多的是畏懼與擔憂,就好像燕北擔心自己桀驁不馴的部下欺負這些鮮卑人一樣,鮮卑部落裡的人一樣也擔心自己受人欺負。

兩方都刻意去交好,這交情哪裡還有建立不起來的。

到了年前,已經出現部落中的粗豪夷人邀請穿著鐵鎧罩毛皮大襖的漢軍在氈帳裡圍著火堆坐在獸皮墊子上飲酒唱歌……更有幾個出身破落戶的軍卒竟打算娶個胡娘回家,只是燕北暫時壓下麾下的這種請求。

這事對他而言尚需從長計議。

來年春天,他需要的是兩萬個在鮮卑腹地養的瞟肥體壯的廝殺漢,而不是更多拖家帶口的歸鄉之人。全軍上下,恐怕沒幾個人將開春的大戰放在心上。

營地落成,對燕北而言心裡少了個包袱,全軍上下也都松了口氣,再加上年關將近,各個部將的心氣兒也都松了下來,常備的訓練從兩日一次、到三日一次、五日一次,直至年關前一旬誰都沒再提過練兵的事情……這些變化燕北看在眼裡,卻也不願多說什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飄然間,中平五年的最後一場雪在臘月席捲塞北,給草原蒙上一片鵝毛。

這年頭哪個國家哪個種族都一樣,上層貴族娛樂方式層出不窮,到了下層階級便少得可憐……而到了軍隊之中的普通軍卒,娛樂專案更是屈指可數。

手搏、角抵、蹴鞠,盡是些身體對抗的娛樂專案,越是臨近年關人們越不願動,生怕磕著碰著過不好年。以至於六博戲、鬥雞鬥狗在軍中盛行。

除了這些,也就剩下圍著火堆飲酒吃肉了。

燕北等人也不例外。

離除夕還有五日,陳佐督著百人趕至最後的饢餅肉食、王義則在燕北手裡領了製作爆竹的活計……這個時代沒有火藥與紙張製作的炮仗,人們只是用竹子削斷,在除夕時丟入火盆,使之燒出‘噼啪’的聲音,這也是後世爆竹的由來。不過他們身處塞北草原,尋找竹子分外不易,就是擁有近萬人的素利部,也不過有些許竹竿製作的長矛,還是前些年與漢地商賈換來的武器。

除了王義,燕北身邊一夥親近的老弟兄可全湊齊了,再加上素利與屠僕骨幾個小首領在氈制的中軍大帳裡齊聚一堂。

烤著炭火的銅爐假設在房間四角,中間透風的帳頂下頭則堆出巨大的篝火,使整個氈帳熱氣蒸騰,教人彷彿至若春日。

“素利,眼看著就快除夕,中平五年就過去了。”燕北像個塞外胡人一般盤著腿,對坐在一旁的素利抬抬眉毛問道:“你們部落到時候有沒有什麼祭祀先祖之類的習俗?”

“有,這是當然有的。”素利笑笑,抬起手臂用毛皮大襖的袖子擦著滿嘴的羊油,一臉樂呵地說道:“我們祭祀很簡單,殺些牲畜、哭兩聲再唱唱歌,一群人圍著巫跳跳,也就算過去了……然後酒肉管夠,部眾大醉一場,就算過去了。”

素利這話令燕北不禁莞爾,與高覽麴義等人對視一眼,皆大笑而出。

實際上幾百年來漢文化的強大侵徹性,使得周邊各族雖然還有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但更多的已經向漢文化傾斜,變得大體相同。尤其像鮮卑與烏桓,最早匈奴人稱霸草原時,鮮卑與烏桓還是同族,被漢人稱作東胡。東胡分裂兩部,北面叫鮮卑,南面是烏桓。

他們在過年的祭祀上,幾乎與漢人不差什麼,只不過祭拜的天神不同,再多哭兩嗓子罷了。

“這麼說來,今年咱們或許會在草原上以漢人與鮮卑人的身份一同過上一個除夕。”燕北攤開手,並未在這個話題上說太多,轉而對高覽、麴義、沮授三人及眾多心腹問道:“諸君以為,我部兵馬戰力,可比擬漢郡國兵幾何?”

沮授皺眉、高覽垂首,萁坐飲酒的姜晉落下酒壺笑的暢快,揮手道:“管什麼郡國兵,七校兵馬一出,便殺他個曳兵棄甲!”

慷慨激昂的陳詞未能引得多少贊同,醉眼惺忪的王義正要擊掌叫好,被身旁的孫輕拉了一下,這才發現燕北皺眉、張頜竊笑、高覽不言、沮授不語……就連王當等人都一臉嚴肅不敢多言。

王義這才意識到,滿滿二十餘座上級校官中間還加著素利、屠僕骨兩個面色尷尬的鮮卑人。

極短的沉默,燕北擺手灑然一笑,略過姜晉的話,挑著一雙劍眉對高覽、張頜二人問道:“二位累功從軍,久居行伍,想必對郡國兵戰力極為清楚……不如講講?”

高覽與張頜對視一眼,最終還是年輕幾歲的下屬張頜清清嗓子,對燕北拱手說道:“將軍所部兵馬兩萬,精騎、步卒、弩陣皆為上選,無論新兵老卒俱有沙場歷練,加之體力充沛搏技強悍,捉單比試,當強過郡國兵三成!”

強過郡國兵三成,好大的讚譽喔!

可燕北的臉上卻仍然沒有絲毫笑容,執掌萬眾的年輕叛將習慣於在話語間聽出別人沒說的話。燕北換了個相對舒服的姿勢,沉聲問道:“若軍陣對決呢?”

“軍陣對決……”張頜苦笑著看了高覽一眼,這句得罪人的話只怕還是要自己來說了,“若分而擊,七部獨留三部。若大軍陣作戰,孫、雷二部騎卒置左右,李、王二部分前後,姜、王二部以前驅,麴、高二部為陷陳隊,則八部可保六部。”

陷陳隊,意同陷陣、先登,為精兵之中的精兵,有扶大廈將傾之大責!

所謂分擊,便是以各個校尉領兵。張頜的意思是諸部校尉大概只有麴義、高覽、孫輕三部能留下來。若是大軍陣作戰,分配合理,就連作為燕北親軍的第八部驍牙軍都派出去做陷陳隊,與同樣數目的漢軍作戰,或許八部能保全六部。

這個資料並不樂觀,這個時代的大軍陣作戰不同於小部。三五百人的作戰,即便是敗,人們心中都沒太多顧私之想,就是敗了也會死戰。可大軍陣則有所不同,一隊敗,則士氣披靡,士氣披靡則一部敗,一部敗則諸軍失去側翼,則全軍潰敗。

大軍陣作戰,戰損一成不潰,就已經不是新兵了。若戰至三成死傷仍不潰敗,那就是精兵了。

實際上張頜的意思,那就是一觸即潰!


相關推薦:人在聊齋,開局一把青索仙劍國民校草的專屬天使我在山海關分解妖魔六十年海賊:從萬物分解開始完美關係劈柴十年之後,我舉世無敵了乃木坂往事為找工作,開局公佈黑科技恐懼感染路過青春為了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