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朱元璋的人生模擬器->章節

第一百五十五章 蒸蒸日上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除了大明的士紳之外,北面的建奴也不好過。

孫傳庭打下錦州之後,將之前的俘虜,還有錦州城內的建奴和他們的包衣奴才,直接全都貶為了奴隸,讓他們去修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孫傳庭不計代價的催促之下,這些人修路的速度很快,只是半年的時間,就修到了廣寧城,速度堪稱驚人。

而在其沿途之上的所有小城池,都被孫傳庭給順手拿下了,攻下這些小城池之後,孫傳庭便會繼續徵調人手去修路。

等路到了廣寧城之後,豪格派來的守將有心想要抵抗,結果他剛說了要堅守城池,當天夜裡就被人剁了腦袋。

這些廣寧城的人,當初可是眼睜睜的看著皇太極怎麼輸的,也是眼睜睜的看著孫傳庭怎麼將那四萬八旗精銳屠戮殆盡的。

如今孫傳庭的名聲,在建奴之中可以說足以讓小兒止啼,現在建奴中,誰不知道孫傳庭是個殺星啊。

你若是據守的話,等城破之後,很可能就是屠城的後果。

而且最關鍵的是,堅守也守不住啊,之前皇太極和濟爾哈朗,六十萬大軍都沒能守住錦州城,現在就他們這點守軍,想守住廣寧城,做夢呢?

豪格派來的守將想死,他們這些廣寧的官員可不想死,所以他們直接就把腦袋給孫傳庭送了過去,然後獻城投降。

對於他們這種主動獻降的做法,孫傳庭也表示出了善意。

原本他抓人修路,採取的是十抽其五,也就是說有兩個建奴裡面,就要有一個去修路。

現在為了鼓勵廣寧城這種獻降的舉動,孫傳庭的決定是勞役十抽其五仍舊不變,但廣寧城的這些觀眾,卻可以擁有一部分免除勞役的名額。

這也就是說,原本掌控在孫傳庭手中的徵調徭役的資格,給了這些原廣寧城官員一些,讓他們自己決定誰去誰不去。

這也算是孫傳庭給他們挖的一個小坑,離間一下他們跟百姓的關係,畢竟不患寡而患不均,更何況孫傳庭徵勞役的名額根本就沒變,也就是說,那些廣寧官員想要免除勞役,就得多從普通百姓中抽調,那些百姓對他們沒有怨言才怪呢。

而只要他們激起民怨,那回頭大明派人接管廣寧的時候,直接把他們收拾了,就能很簡單的獲取廣寧百姓的民心了。

廣寧城的那些官員有部分人也看出了孫傳庭的用意,不過他們並沒有在意。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治下的百姓都是奴隸和賤民,他們怕大明,但卻不怕治下的百姓,就算他們有怨氣又能怎麼樣,還能翻了天不成。

對於孫傳庭如此大搖大擺修路的舉動,豪格也並不是幹看著,畢竟他也知道,等路修到了,大明的後勤完全通了,那等待他們的就只有滅亡了。

所以豪格多次派人阻撓孫傳庭修路,甚至不惜擊殺修路的民夫,也要阻礙大明修路的速度。

而對於豪格這種行為,孫傳庭的應對也很簡單。

他根本就不管那些搞破壞的小股騎兵,他直接帶兵出關,連屠了建奴三座城,而且還直接放下話來,豪格破壞一次,他就屠一次城,他倒要看看是豪格毀路快,還是他屠城快。

孫傳庭如此狠辣的手段,頓時鎮住了建奴,因為孫傳庭真有這個能力和決心。

在如此情況下,就算豪格有心不妥協也沒有辦法,畢竟他沒有皇太極的威望和手段,建奴中並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他看的長遠,抵不過別人的恐懼,因此只好老老實實的把兵撤了回來,不敢再有任何小動作。

在這種平靜的日子中,時間緩緩來到了崇禎十七年,五月上旬。

此時,距離老朱來明末的時間,才剛剛過了兩年。

而在這兩年中,大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是官場幾乎被殺了一遍,若是有有心人進行統計的話,那他就會發現,在這兩年間,足有七成的官員因為貪汙弄權,被直接斬首示眾了,幾乎可以說是整個官場都被殺了一遍。

除了官員之外,倒黴最大的就是士紳豪族了。

他們的後臺倒了,他們自己也被清算了,侵佔的田產沒了不說,還得補上這些年所欠的稅銀,而且還得再加上罰金。

這欠稅再加上罰金最後得出的金額,基本上是卡著這些士紳的極限財富來的,他們想要交上這罰款,就得賣田,賣地,賣商鋪,所有能熬過去的士紳大族,就算是不死也得脫層皮。

而趁著這時機,為了彌補底層勢力的真空,老朱成立了村鎮結構,讓官府任命的底層官員,取代了以前的族老的地位。

如此,經過短暫的混亂之後,大明很快就步入了正軌。

在步入正軌之後,大明展現出了驚人的潛力,隨著軍器局層出不窮的科研結果在民間普及之後,民間的科技水平很快就上了一個新檔次。

而老朱擔心朝廷發展太快,會讓大明上層跟下層脫鉤,到時候出現,火車滿大明的跑,但底層百姓還是不停餓死的情況就不好了。

老朱始終認為,科技是為整個大明服務的,而不是為大明某一部分人服務的,若是這科技只能為一小部分人提供享樂,而絕大部分百姓還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狀態,那這科技不要也罷。

所以老朱沒有絲毫限制大明的科技,反而是將所有能公佈的科技成果,全都刊印在了書籍之上,列為學生必讀學科之一。

順便說一下,大明的教育部已經成立了,原先的國子監被教育部直接合併融入了教育部,而第一任教育部長便是倪元路。

這個在戶部待了近兩年的大書法家,終於擺脫了戶部的銅臭味,據說這位年過半百的小老頭,在出戶部大門的那一刻,幾乎是蹦著走的。

而在教育部成立之後,老朱還將大明的學堂細化了一下。

如今的大明,學堂一共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蒙學,初學,理學和太學。

其中蒙學指的是啟蒙,一般是十歲之前去學堂,其教授的學科,除了三字經百家姓等傳統啟蒙文之外,還加入了最簡單的算學。

而初學便是十到十五歲要入的學堂,這個時期他們學的東西就會比較雜一些,除了原先的《四書》、《春秋》等之類的典籍之外,還加入一些基礎的數學,化學,歷史,以及大明的科研成果之列的。

當然了,這些東西雖然看著複雜,但其實只是為了讓他們瞭解,並沒打算讓他們直接學透,所以這裡面的知識都是深入淺出,讓他們對現在的大明,有個基本的概念,讓他們知道,大明的科技是怎麼來的,應該怎麼發展。

若是他們感興趣的,想要繼續研究下去的話,那下一步就是理學了。

理學名稱取自萬物之理,這名字是老朱親自命名的,意思是理學階段需要研究的,就是萬物之理。

這個階段的學生,也是五年,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選定未來要研究的方向開始細化研究了。

在理學之後,便是太學,而太學不分年齡,全看能力,只要有能力,可以通過考核,便可以進太學,哪怕你已經七老八十了都沒問題。

而這四個等級的學堂裡,蒙學和初學被老朱定為義務教育,也就是學子上學所需要的開銷,全由教育部承擔。

至於理學和太學,因為需要考核,能進去的都是才能過人的學子,再加上十五歲在民間也算是勞動力了,所以在步入理學之後,不僅教育部不但承擔上學開銷,還會給與學子一筆額外獎勵。

除了這四個常規學堂之外,老朱還特意開設了一個文堂。

所謂文堂,就是掃盲班,是給那些成年的百姓普及知識的一個途徑。

畢竟大明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快,需要得讀書識字之人自然也就越來越多,所以總會有些人為了一些高俸祿的活計會上文堂的。

而為了鼓勵百姓把孩子送去學堂,老朱還下了血本,直接制定了詳細的免稅策略。

只要百姓家中有學子,那就能減免一部分田稅,這對於百姓來說,無疑是最划算的事情了。

除了教育之外,醫療也重新步入了正軌,各地的惠民藥局紛紛建成,而老朱也單獨成立了一個醫藥部,第一任醫藥部部長,便是吳又可。

而醫藥局除了治病救人之外,還負責培養醫生。

原本老朱本來打算把醫藥也放在理學中的,後來想想還是讓醫藥部單獨培養吧。

畢竟中醫一般都是世學,所需要的知識面太廣,不是三五年能學完的。

所以醫藥局單獨有教育機構,專門教學生學藝,從孩童時期便開始教,等到出師以後,可直接在惠民藥局當坐診大夫。

總之,如今的大明,農業、醫療、教育、交通、科技等等都在飛速發展。

雖然說如今的大明天災還在繼續發生,但在朝廷有條不紊的安排下,能抗災抗災,不能抗災那就讓百姓撤離,或者在災難發生過後,賑濟和補償百姓。

原本都快劃上句號的大明,在老朱的治理下,已經開始穩步發展,蒸蒸日上了。

相關推薦:弟弟荒天帝也重生了諸天:從四合院治禽開始仙道從數字生命開始同時穿越了諸天萬界!雲上法師上古網遊之槍火談判劍傲乾坤裝修風雲我有無數強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