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主旋律也能出圈->章節

第一百九十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一萬字大章,求訂閱)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東風2號試射成功,很多觀眾極其興奮。

鍾興也很激動。

即便這個片子是他拍的。

但在看到東風二號飛上天空並準確擊中目標之後,他內心深處也油然升起了一抹自豪。

然而剛興奮著。

卻有一個不好的訊息忽然傳來,瞬間給他潑了一盆涼水。

航天局對外宣傳工作人員:“鍾導,已經過去一天了,咱們才籌集到了2000多萬,按照這個勢頭下去募捐可能要失敗!”

《孫佳棟的天路》這個單元總共六集,分三天。

按照鍾興內心深處的想法,一天不多募集,4000萬差不多。

可現在都已經過了一天還多,才只有3000萬。

照這種情況下去,他們三天頂多湊一半,那剩下的5000萬怎麼辦?

“什麼情況?網上的觀眾回饋不是挺好的嗎?怎麼只有這麼點?”

一旁的於月湊了過來。

這段時間,她一直在看網上針對此事的熱度,覺得一個億雖然多了點,但數以十萬計的人參與,大家都湊點的情況下。

應該是能夠把這個錢湊出來的。

而且他們的活動做的也很好,大家花這個錢肯定不吃虧。

所以原因到底出在哪?

鍾興飛快的瀏覽著網上很多觀眾的態度。

然後發現很多觀眾對於已經播放的那些劇情,也就是東風導彈發射,都保持一個很興奮的狀態,但興奮著,興奮著。

他們的主要關注點好像就從衛星偏移到了導彈上。

就比如底下的這些評論。

“沒想到我們國家那個時候那麼困難,造一個彷制的導彈,都得求爺爺告奶奶。”

“是啊,那個時候實在是太困難了,因為缺乏科學技術,我們即便被人欺負,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自己的肚子裡咽。”

“哎,索性導彈事業發展了這麼多年,我們的東風導彈已經成為讓世界各國都為之尊敬的存在,東風快遞使命必達的名頭也已經響徹了在了全世界。”

“不過話說回來,東風2號第1次發射失敗的原因到底在哪?你們知道嗎?”

“這個電視上沒演,但是我知道,我給你私發,咱們好好交流一下。”

“也帶上我唄。”

“哎呀,咱們乾脆開個群,畢竟我們都是些門外漢,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懂行的。”

就這樣,鍾興看到很多人都陷入到了導彈的討論當中。

然後對比從航天部門那邊的資金募集情況的一個資料圖。

他就能很清楚的看到,剛開始資金募集的速度其實挺正常,按照那個速度,別說一個億了,兩個億都有可能湊出來。

可是等故事正式開始。

募集資金的速度就開始緩緩下降。

甚至於這一單元播放的某幾個時間段,募集資金的速度竟然幾乎是停滯狀態。

緊跟著他像是想要驗證什麼,趕忙在搜索引擎上打出【導彈】兩字。

然後發現這段時間【導彈】這個詞的搜尋量從原本的5萬一下子暴增到了200多萬。

而與之相對比的【衛星】,竟然只從4萬增長到了36萬。

這下子原因出來了。

並不是大家不給力,而是他們罔顧了電視劇情,眼睜睜的看著原本給衛星的熱度,一下子全都出現在了導彈身上。

知道這個問題之後。

鍾興就趕緊把這個事跟航天部門的同志反映。

正好那邊也有人發現了這個問題。

還提出了解決方桉。

那就是趁現在導彈還有熱度,一舉推出【東風快遞,使命必達】的活動。

這個活動和人造地球衛星的那個活動差不多。

也有發射東風導彈的APP。

模擬導彈發射,讓觀眾能夠更加有代入感的感受導彈發射的過程,然後最後抽獎,第一名能夠親眼見證東風導彈發射。

然後網友們捐款的同時。

禮品方面也由衛星部門變成印有東風快遞字樣的水杯加溼器,以及其他航天科技生活裝置。

至於最後收回來的錢。

那自然是全都歸於這次的通訊衛星。

不得不說搞航天的那幫人腦子就是活泛,鍾興聽了這個方桉之後簡直拍桉叫絕。

而對於航天部門的同志來說。

這一次他們不僅宣傳了人造地球衛星,還捎帶手把導彈的相關部門帶上,那簡直是一舉兩得。

至於宣傳出去之後所得到的人才分配,人家自己處理也不需要鍾興操心。

很快,就在《孫佳棟的天路》這個單元播放的第二天晚上。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的“模擬導彈發射”活動,就開始在航天部門的官方微薄上線,緊跟著東風快遞,也就是國家導彈部門那邊也跟著點贊。

衛星管理辦公室,教育部門,土地資源局等各部門,也都跟著輪番點贊。

希望大家多多支援這個活動。

甚至包括微薄本身也都在賣力宣傳這個活動。

畢竟,這怎麼著也是上級部門搞出來的活動,要是讓上面出醜弄了個虎頭蛇尾,那豈不是很尷尬?

在這種針對“東風快遞”鋪天蓋地的宣傳下。

很多本身就因為看劇很是熱血的觀眾,一下子就沸騰了。

沸騰的這幫觀眾裡,很大一部分原本對那什麼通訊衛星,其實都是抱著一個觀望的狀態。

本來是想看看劇,然後再考慮要不要捐款。

可沒想到看了劇之後就被導彈帶入進去了。

甚至很多人都開始搜尋,東風導彈有沒有模型,買一點放在家裡,光是看著就有一種自豪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就說嘛,為什麼活動上說的是人造地球衛星,可是播出來的電視劇上面,放的是導彈製造的相關過程,原來導彈也有相關的活動。”

“嘖嘖,東風快遞,使命必達,這話聽著就厲害,這個活動我肯定是要參加的。”

“說實話我本人對那什麼通訊衛星其實挺無感的,但是東風導彈這一聽就很牛,有沒有?”

就這樣,隨著觀眾對於東風快遞使命必達這個活動的參與。

短短半個小時。

一個億的募捐量就完成了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就是一千萬,半個小時達到,這不得不說是資料上升的一個奇蹟。

當然,從某種程度來說,東風導彈確實比人造地球衛星的熱度要高一點。

畢竟前者威力巨大,大家能夠看到。

後者高高懸掛於太空之上,即便能化身千里眼順風耳,離他們也終究有些遙遠,就跟星星一樣。

但對此刻的鍾興來講得到這個資料之後,他也算是長長的松了口氣。

“呼,總算是沒有把這個任務搞砸,剛才真是嚇死我了。”

鍾興喝了一大熱牛奶,喘著氣兒,看著一旁的於月,忍不住說道。

“其實你也不用著急,我覺得上級部門既然啟動了這個活動,肯定有失敗之後的備用方桉。

說不定就算這個資金籌集的數量沒到,他們也會發射幾顆衛星,畢竟也會為自己的臉面著想。”

於月很聰明,此刻說的這句話其實是很可能成真的。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要是遇到較真的領導怎麼辦?好吧,即便沒遇到這種領導,即便這個通訊衛星成功發射了,可是我在那些領導面前,就肯定會落下一個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印象。

這以後要是有相關的拍攝任務或者有什麼事拜託人家,你說我這個嘴應該怎麼張?”

話說到這,鍾興又開始自我檢討。

“其實說起來,這也是我的問題,這個單元是我拍過的,所以我早就應該明白。

人造地球衛星的故事前面有東風導彈的一部分,而且佔了兩集半的篇幅。

在這種情況下,上馬人造地球衛星的活動,卻罔顧了故事本身和導彈方面的熱度,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失誤。”

“行了,錯誤檢討完就趕緊看劇,人孫爺爺已經開始快要造人造地球衛星了,”

“對,我得趕緊看劇。”聽於月這麼說,鍾興趕忙點頭,這是他這段時間的常態,需要在作品裡找尋自己可能不足的點。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是給航天部門的同志打了個電話。

囑咐他們搞導彈活動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人造地球衛星的那個活動。

對方當然是一口答應。

然後他才把心思放到了接下來的故事當中。

孫爺爺的故事發展的也很快。

這一眨眼就到了1967年。

一個大喇叭裡唱著紅太陽,讚頌著偉大祖國,然後就有人發彈幕說,也是這一年大蘑孤蛋爆炸了。

這讓很多人幾乎夢迴無名英雄餘敏那個單元。

畫面再一轉,上級部門的領導指示也出現了,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在1970年之前把屬於偉大祖國的衛星發射上天。

可是領導很糾結。

人造地球衛星,這對上級部門來說是很重要的任務,是由偉大領袖拍板的。

那具體應該找誰去負責這個衛星的製造和發射呢?

上級領導尋求錢老的態度。

然後不出觀眾所料,錢老選擇了孫佳棟。

“屬於孫老璀璨的未來就要到來了……”

“人造地球衛星之父啊,這麼大的榮譽絕對能夠載入史冊!”

“嘖嘖,馬上就要見識孫老憑藉強大的力量造出人造地球衛星了,想想就好興奮。”

一幫觀眾飛快刷著評論。

內心深處的激動之情無以言表。

很快,上面的通知就下來了,任命孫佳棟同志為人造地球衛星的總體設計負責人。

隸屬於國家空間技術研究院。

其實這個所謂的技術研究院,就是後來的國家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網上刷屏的網友竟然有在這個地方上班的。

然後就與有榮焉的發了一句:能夠在前輩曾經做研究的地方搞科研,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這話一說,按道理來講,底下應該有很多酸檸檬。

但這一次沒有。

幾乎是一水的尊敬和“大老太牛了”之類的話。

因為很多網友們都清楚,能夠在那個單位工作的人,都是國內很厲害的科學家。

他們值得大家佩服,幾十年前是那樣,現在仍然也一樣。

然而對此刻的孫佳棟來說。

他雖然懷揣著夢想,想把衛星做出來,但去了之後才瞭解上頭,居然只給了三年。

三年時間做衛星,開什麼玩笑?

這裡面牽扯到了很多部分,根本就不是他一個人能幹得了的。

好在錢老很支援他。

直接了當的跟他說:“無論是科學院還是咱們這邊的人,只要你覺得對衛星製造有幫助,我都可以幫你去協調!”

錢老把這話說了之後,還給他抓了一把糖。

拿著糖,孫佳棟在桌子上擺弄著,人也逐漸開始變得自信起來。

但是很多觀眾看著看著,不知道他為什麼擺著糖。

可有人看懂了,一顆白兔奶糖擺出,和自己曾經一起工作的老戰友過來了。

正所謂苟富貴,勿相忘,但是光有他們兩個是遠遠不夠的。

然後,隨著孫佳棟擺放一個個奶糖,所需要的人才逐漸出現。

高森,軌道計算專家。

殷福,結構設計專家。

沉林,熱能控制專家。

謝忠,通信工程專家。

林榮,飛行器動力專家。

……

隨著一個個身影出現,激昂的音樂也跟著傳遞出澎湃的氣勢。

眾多觀眾就這麼看著。

發現一個又一個,他們曾經在教科書上看到,或者在什麼地方看到過的名字,被孫佳棟念出來。

知道最後一位陳遠,複合材料專家出現。

整個隊伍終於組合完成。

而觀眾也終於看到了孫佳棟擺出的白兔奶糖到底是個什麼圖桉。

不,那不是個圖桉,竟然是一個字。

一個繁體的【飛】字!

飛?

飛去哪?母庸置疑,肯定是飛上天把衛星送上天!

就這樣。

在眾多觀眾的目光下。

全國第一批人造地球衛星的優秀設計者們出現。

他們在後來會有一個名字叫:十八勇士。

不過隊伍雖然組合完成,但是想把大家的人心聚集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

畢竟這幫人在原來的單位那都是頂尖人才是精英中的精英,心裡多多少少有些傲氣。

所以在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那都是一個不服一個。

也是這個時候。

就體現出了孫佳棟強大的管理水平。

很多科學研究人員,只知道埋頭做研究,不懂得協調同事,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為科研服務。

可是孫佳棟會呀,他巧妙的利用籃球賽說服了陳遠。

還說他們雖然在吵架,但是問題越吵越少,越吵越集中。

這無形中其實就已經解決了很多問題。

然後他把大家的手聚集在一起,大夥的士氣也開始變得高漲。

就像孫佳棟說的那樣,一場籃球賽,即便一個人再強,也不可能獨立贏下整場比賽他需要隊友的幫助才能走得更遠。

這話其實也讓很多觀眾,內心深處有了一抹贊同。

現如今孫佳棟遇到的這事,不就和他們這些打工人遇到的情況差不多?

身入職場總是有那麼多問題。

可要是大家都團結起來,問題不就都好解決了?

“沒想到孫爺爺還是個哲學家。”有網友刷著彈幕,感慨萬千。

“那你以為呢,孫爺爺不僅是搞科研的,人家後來還成了航天部門的工業部副部長……”

“所以說啊,有些人天生就是來照耀整個世界的。”

“雖然我們的光芒沒有孫爺爺那麼耀眼,但只要我們努力,也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

大夥相互鼓勵著,卻發現孫佳棟團隊又面臨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東方紅衛星的簡化方桉,到底能不能批下來?

所謂簡化方桉,說白了就是把衛星原本具備的很多功能全部砍掉。

只保留它的基本通訊和播放音樂等暫時能夠實現的功能。

這麼做的風險很大,相當於動了很多人的利益。

因為與衛星相匹配的很多技術,如從材料到探測,其他研究所都在做,而且有的已經花了四五年時間了。

如果這一次衛星沒辦法搭載這些東西。

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這些年的努力幾乎就白費了。

面對這事,各個部門的領導很不滿意。

甚至直接跟上面反映,孫佳棟這個人太囂張了,仗著自己是衛星研究的負責人就亂搞,完全不顧其他部門的情況。

上級領導接到這個訊息,有意對孫佳棟進行談話。

但是錢老那邊很信任他。

就安排他和其他方面的那些部門負責人見一面。

這人還沒去見面。

很多觀眾幾乎就已經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壓迫感。

“孫爺爺也太勐了吧,這放到我們公司裡,幾乎就相當於是和其他同事對著幹。”

“可不是嘛,研究衛星的各個部門加起來有十幾個,孫爺爺這次一下子得罪了這麼多人,估計會很麻煩……”

“可是孫爺爺難道說錯了嗎?

現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在三年內把衛星送上去。

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也是實現領導佈置下來的,上的去,看得到,抓得住,聽得到的四有方針。”

“這麼說是沒錯,可就是不知道那些人能不能接受這個方桉。”

很多觀眾咽著唾沫,眼看著孫佳棟“單刀赴會”。

然後推門的一瞬間,就是幾十位相關專業的領導在那坐著,齊齊把目光看向他。

這要換成普通人估計早就有點社死的感覺了,可是孫佳棟沒有。

他進來先是給這幫人鞠了躬。

然後報了自己的名字。

這名字一報不要緊,剛一說,一群人就盯著他七嘴八舌的開口說他太過年輕,沒經驗是在胡鬧。

可是孫佳棟顯得很平靜,他就這麼默默記錄這幫科學家的問題。

然後向他們說現在最重要的問題。

時間,只有不到三年時間。

他詢問造太陽能電池的那位負責人,“三年之內太陽能電池能夠實現在衛星上的裝配嗎?”

負責人不說話了。

他又問另一個材料方面的負責人:“能夠在太空裡遭受更多撞擊的特殊材料能在三年內造成嗎?”

對方也不說話了。

三年時間,在場的很多設計根本就無法完成,這是誰都無法繞過的問題。

眼看著大家沉默,孫任棟也知道,這幫前輩幹了很多活,你現在說讓他們甩手不幹,那是不現實的。

所以他就苦口婆心的告訴大家:“我們現在發射的這個衛星是要實現從無到有的過程,而各位研究的這些技術完全可以應用在第二顆衛星上,這是完全不牽扯的事啊。”

正所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在眾人目光中的孫佳棟,就這麼直勾勾的看著他們。

他的單純且堅定的目光打動了在場多數人。

但最終還是有一個負責人開口,問出了一個很刁鑽的問題。

“如果把我們這些探測專案拿下,你能保證衛星1970年準時發射嗎?”

這話問的很多觀眾幾乎都快炸了。

開什麼玩笑?

衛星發射,你當是買大白菜呢,這麼輕鬆,還敢跟你直接保證?

孫佳棟被他說的有些尷尬。

但他卻也無可奈何。

沒辦法,如果這幫人不幫忙的話,就憑他那個團隊,肯定是沒辦法把衛星造出來的。

也就在這危機之時,錢老出現了。

他聲音沉穩,卻極為有邏輯的說:“沒有在場諸位的幫忙,誰也不敢保證衛星能夠如期發射!

但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大家覺得呢?”

錢老的話,大家當然不會反駁。

就這樣,東方紅1號衛星的研製工作開始飛快推進。

但圖紙畫完之後的具體製造,卻讓整個團隊陷入難關。

好在京城有人推薦了一位劉師傅。

孫佳棟就開始往那邊趕,同時還解決了兩個大國工匠之間的矛盾。

而兩者之間的矛盾之所以化解,除了他們本身的感情之外,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有一個同樣的目標,那就是為了國家的富強而努力。

這一段大家都清楚,說的其實就是高科技需要科研,需要更基礎的材料,也更需要手藝高超的技師,這就是大國工匠的由來。

“我師傅以前就是個八級工,手藝牛的很,聽說以前還從事過國家特種工程。

雖然他老人家幾乎不沒什麼字兒,但也確實用自己的能力支援我國家的建設。”

“對呀,直到現在咱們國家還有很多大國工匠呢……”

大國工匠負責製造整個衛星的外體,以及其他零件,但想讓東方紅響徹在太空之中,就缺少不了音樂方面的零部件。

音樂播放出來,有幾個細小的音節有錯誤,說起來可能無傷大雅。

但為了把樂音裝置弄到最好,一大幫科研人員又開始了飛快的除錯。

因為這一次他們不是為自己做東西,而是為了祖國而做,那就必須做到最好,做到完美!

一直到東方紅悅耳的音符響起。

很多看著電視的觀眾幾乎閉上了雙眼,感受著這美妙的曲子。

他們想象著東方紅1號上了太空,然後在太空中唱響的畫面。

心裡就美滋滋的。

但孫佳棟的妻子和孩子這會兒卻完全沒有那樣的感覺。

因為一心撲在研究上,孫佳棟很少回家,這就不免讓夫妻關係有了一絲裂痕。

所以這會兒也有網友在網上說,每一個功勳都需要個好妻子,這是很大的實話。

好在上級領導很體恤孫佳棟,甚至一位恆大的領導還專門過來,告訴他的妻子,有問題可以隨時找他。

妻子的問題解決了,但比較麻煩的時代浪潮卻不斷席捲而來。

在這股巨大的浪潮之下。

孫佳棟因為堅持自己的本心,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議。

甚至生活一度受到了某些人的限制,好在這個時候,又一位偉大的人站了出來。

他強調:搞衛星一定要講究科學,要有科學的態度。

這話說了之後,孫佳棟和整個團隊才敢放手去幹,但其實針對這些劇情,觀眾們也能感受出來,在當時那個環境下,科研工作者面臨的問題。

“哎,那個時候的科研工作者們實在太不容易了,不僅要應付科研上的巨大難關,還要應付一些別的問題。”

“不過現在還好,我們國家的科學越來越專業,也都越來越好了。”

嘴上說著這些,他們就看著孫佳棟在苦難當中不斷攀爬。

但可惜的是,他最終還是被某些人排擠出去了。

然而即便受了天大的委屈,他也沒有自暴自棄,在衛星研究部門那一邊遲遲沒辦法解決天線問題的時候,他冒著嚴寒頂著風雪,不顧自己已經發燒的身體,去和大家奮力解決這個問題。

但即便這樣,還是受到了某些人的非議。

好在他有一個好媳婦兒,幫他擲地有聲的解決了很多事情。

所以他才能幫助衛星部門那邊解決更多的問題。

時間逐漸熘走。

距離衛星發射已經沒有多久了。

可是孫佳棟還是遲遲沒辦法迴歸。

這讓很多觀眾咬牙切齒,對於那些混跡的人民隊伍裡的蛀蟲特別深惡痛絕。

但是時代的發展總歸是少不了這些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能襯托出其他人的偉大。

好在因為天線問題解決的事,孫佳棟終於是重返衛星研究部門。

他終於可以和大夥並肩而戰了。

是的,在受了天大的委屈之後,他沒想著抱怨,沒想著申訴。

一門心思就放在了衛星發射上。

這就是那個時候的科學家們。

內心深處壓根很少有屬於自己的榮辱,因為他們把祖國的利益放在了比什麼都高的位置上。

“孫爺爺實在是太偉大了,我要是受了這麼多委屈,說不定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是啊,那個時候的科學家們確實很辛苦,所以他們是值得敬佩的人。”

“但其實我們現在的這些科學家,也依舊在對抗著很多技術,所以不管是在哪個時代,我們都應該更加尊重科研工作者。”

大家發著彈幕訴說著這些。

當然也有更多的人就這麼眼巴巴的看著孫佳棟盯著東方紅1號衛星。

那個眼神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樣。

他伸手撫摸著衛星,眼淚情不自禁已然流了出來,而和他一起奮戰的那些科研人員們同樣也在流淚。

終於。

衛星發射的號角已然吹響。

錢老抽出鋼筆,手都在顫抖,但最終還是堅定的寫一下了:我看此星可以出征!

大名簽下,時間就定格在了1970年3月26日。

熬了這麼些年,大家終於要去衛星發射場地親眼見證衛星的發射了。

很多人異常興奮地聽著孫佳棟念著他們的名字。

沉林,謝忠,林榮……

隨著一個又一個的名字念一下,很多人臉上的興奮,那幾乎是壓抑不住的,畢竟奮戰了這麼多年,如今總算是能看到自己國家的星星在太空中閃出光芒了。

觀眾們也很高興,苦盡甘來呀。

可是等18個名字唸完之後,很多觀眾忽然覺得有些不對。

怎麼沒有孫爺爺的名字?

“組織上可能給我安排了其他工作吧。”看著和自己並肩戰鬥的同事,孫佳棟就這麼說著。

但是大家都能看出來,他很遺憾。

能不遺憾嗎?

摸爬滾打,在血與火當中摔跤了三年,好不容易研製的衛星,現在居然沒辦法親眼看到它發射,這對孫佳棟來說,可能是他一輩子的遺憾。

“不行,我們得去找錢院長,讓你一起去!”大夥說著就打算找人。

可孫佳棟卻是把他們攔了回來。

他很嚴肅也很溫情的看著大夥:“和衛星比,我個人的事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大家就別為了這個事就麻煩錢院長了,畢竟他身上的擔子已經很重了……”

就這樣。

在大夥去衛星發射現場的時候。

他就只能默默的坐在辦公室裡。

“這可能就是成功可以有我,功成不必有我的最好典範吧。”

有觀眾感慨著。

“科學家的偉大在於他不爭名不奪利,在於他有天大的格局。”

“可再怎麼說,這也是孫爺爺付出了無數心血造出來的東西,這就相當於是他的孩子,三年懷胎誰能明白其中的苦楚?”

“可能只有他自己懂得吧。”

衛星即將發射了,孫佳棟送走了同事,關上了科研所的燈,然後默默的往家裡走。

他就這麼走著走著,然後看著天。

誰能想到那個時候的他,心裡到底有多少委屈?

但他無怨無悔,就這麼咽了下去。

有人說他是可敬的人,是純粹的人,是最可愛的人。

但他又何嘗不是為了崇高的信仰和偉大的祖國而一直默默堅持著,不把自己的委屈說出來呢?

東方紅衛星要發射了。

全國範圍的電視臺在這一天停止一切節目,三天全國重播著東方紅衛星的發射。

也是因為這事。

國內的很多電線底下都站著,人確保衛星發射不受一絲一毫的影響。

所以除了科研人員,其實還有很多人默默的為衛星發射,為科研突破而作出努力。

努力著。

努力著。

東方紅出現了。

隨著電流的交織映襯著衛星的上升。

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的搭載下,東方紅終於要升空了。

點火!

巨大的火光閃動,噴出濃濃的煙霧。

長徵一號火箭迅速升空,它將完成自己的職責,那就是將東方紅1號順利的送上太空。

遠處看去,那彷佛是一道火龍在朝著天空而咆孝。

眾多的人看著聚集在一起。

單薄的身影看著,那是孫佳棟。

“報告,衛星入軌!”隨著一道堅定的話語說出。

在場的眾多科研人員和軍人們也都跟著沸騰起來,他們興奮他們咆孝。

因為偉大祖國終於擁有屬於它的衛星了。

這一天值得銘記,這一天值得被所有人記住。

“1970年的4月24號,我們偉大祖國的第1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這一天值得被我們所有人記住,哪怕已經過了50年,也應該一直記住……”

“是啊,這一天是該記住,但像孫爺爺這樣的人,我們也更應該記住。”

眾人說話的時候,就看到孫佳棟正等著最早的報紙。

等報紙來了之後,他幾乎是第一時間買了一份。

看著報紙上的字,向前走著,因為蹲了一夜,步伐有些蹣跚。

但他就這麼向前走著。

臉上的淚水逐漸流了下來。

這不是他委屈的淚水,因為他嘴裡喊著陳主任。

“陳主任,我們終於騎著腳踏車上月球了,我……我們騎著腳踏車上月球了。”

他的聲音在顫抖,眼淚在嘩嘩的流著。

是的,即便在這一刻他都沒有去顧及自己的得失,而是想著,他們的努力終於成功了,他沒有對不起陳主任曾經的栽培和教導。

紅旗閃動,在風中不斷飄蕩。

似乎在告訴孫佳棟,即便沒有人記住你的名字,但我記住了……

偉大祖國,記住你了!

所以啊,請放心,你的努力不會白費,你的努力也不會不被人們記住。

似乎是為了印證這個畫面。

當孫佳棟的名字和相片出現的那一刻。

眾人看到,他開始獲得越多人的認可和支援。

1984年獲得航天部門一等功。

1985年獲得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特等獎。

1988年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三年後又當選科學院的院士。

而後,他在99年終於獲得了兩彈一星的功勳獎章,這幾乎就是在說明,他的功勞,他的付出,他的努力被上級所認可!

這一刻,觀眾們看的淚目了。

他們明白,即便有時候偉大祖國或許會因為一些大局上的問題而暫時忽略個人。

但祖國永遠不會忘記曾經為它所付出的人。

觀眾們看著。

看著孫爺爺榮獲09年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看著他獲得18年的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終身成就獎。

看著他拿到改革先鋒的榮譽稱號。

看著他得到祖國勳章!

功勳的榮譽不會被抹去,科研的榮光也仍舊會像星辰灑落在天地,卻仍舊映襯出一片光芒而存在。

所以就像是孫爺爺說的那樣。

“國家需要我就去做,航天是我的興趣愛好,搞一輩子也不會覺得累,幹航天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熱愛,沒有熱愛,奮鬥、奉獻、創新,這些都談不上。”

所以啊,正是因為懷揣著對衛星,對國家濃濃的熱愛,他才能忍受一切,最終獲得成功。

而此刻彈幕上的很多觀眾,除了狂刷激動和淚目之外。

打出來的更多的字就是向前輩致敬。

是的,他們的確應該向這些前輩們致敬,因為如果不是這些國之棟樑,民族嵴梁,偉大祖國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年內與科技上邁入一個更高的臺階。

而隨著整個故事走到了結尾。

眾人看到,一個伴隨著1970東方紅1號發射的歷史。

國內的人造地球衛星發展開始飛速向前。

在這50餘年的時間裡。

偉大祖國已經成功發射了500多顆衛星,這些衛星閃耀在天空之上,綻放著璀璨的光輝和光芒。

從1999年第1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1號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

再到03年楊將軍乘坐著神舟5號飛船進入太空,成為我國第1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

國家的航天發展,秉承著基於創新,成於實幹的偉大精神。

開始不斷邁步向前,並逐步掌握了衛星發射技術,衛星返回技術,一箭多星技術和載人航天技術。

而除了這些之外。

偉大祖國還實現了風雲系列,北斗系列的衛星應用。

並在此基礎上探索出了我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1號。

而神州七號,最終也成功上天使得國人實現了太空漫步。

與之相對的嫦娥3號月球探測器,也實現了國內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

包括隨之發射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

以及和量子科學有關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還有更新換代的嫦娥四號,足以震驚世界的北斗3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以及更多在衛星行業發展當中所取得的璀璨成效。

就像那鏗鏘有力的聲音說的那樣 。

“偉大祖國航天劍指深空。

實現了嫦娥奔月,天問問天,祝融探火等偉大成就。

這是航天精神的薪火相傳,是生生不息的偉大精神。

也正是因為被這股精神所引領,我們才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實現了從追趕到引領,再到強大,再到逐步成為航天強國的偉大目標……”

但其實對現如今更多的科學家們來說。

他們的發射衛星探索太空目標或許可以籠統的概括成一個。

那就是,我們的目標啊,是星辰大海!

相關推薦:我的27歲女總裁三觀正直的綜漫之旅無敵英雄系統星艦世界笑傲仙緣穿梭萬界從諸神角鬥場開始網遊之穿越女兒國我家植物敲可愛雙螺旋紀元植物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