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諸天旅行從地下交通站開始->章節

第二百四十四章 各方算計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漠北,肯特山下斡難河畔。

河道中,大塊大塊的碎冰隨著河水漂盪,大地上零零散散的鋪著些許半融化的積雪,頑強的野草頂著寒風抽出了芽,一頂頂連成片帳篷裡走出數不清的牧民,趁著大地回暖,騎上駿馬,把牛羊驅趕到草地上吃草。

聚居地的正中心,一頂碩大的豪華金邊帳篷外樹立著巨大的旗杆,旗杆上面掛著一幅狼頭大纛,在春風中飄蕩。

這是蒙古人的王庭,大汗答裡巴的王帳。

答裡巴汗乃是本雅失裡的兒子,明軍上次北伐,阿魯臺慘敗,本雅失裡逃竄至妹夫馬哈木處求得庇護,可馬哈木不講武德,反手便弄死了本雅失裡,擁立本雅失裡的兒子答裡巴為汗。

自然,答裡巴汗乃是太師馬哈木的傀儡。

不過,阿魯臺那邊確實不承認答裡巴乃是蒙古可汗的,本雅失裡一死,阿魯臺反手便擁立了阿岱為汗,蒙古一時出現東西大汗並立的局面;雖然同樣是傀儡,阿岱比答裡巴強了不少,阿岱手裡還有個科爾沁部的,能拉出幾千騎兵。

王帳中,年幼的答裡巴端坐主位,一言不發,帳中的各部落首領們也沒搭理他,紛紛看向坐在次位的太師馬哈木。

馬哈木剛回到瓦剌不過月餘,他拿著漢王的關防,成功渡過長江,一路晝伏夜出,用了近兩月才回到部族。

與他經歷相同的還有孫子也先,瓦剌細作事件暴露後,作為使者,脫歡和也先並未受到刁難,不過是周圍盯防的眼線多了而已。

為了不被一網打盡,又捨不得朝貢的賞賜,脫歡作為正使,自己留了下來,索性便讓也先返回了瓦剌,且帶著大明大皇帝命令瓦剌部共討阿魯臺的旨意。

也先不過比馬哈木晚半月回來,將大明皇帝的旨意交給了馬哈木,馬哈木看後大喜,便召集了五萬瓦剌勇士,連帶十萬牧民,驅趕著牛羊作為糧草,一路往東遷徙,這才來到了肯特山下,斡難河畔——這裡已經算得上瓦剌韃靼交界地帶了。

“阿魯臺這個狗崽子,他比草原上的獨狼還要狡猾!竟然禍水西引,將明軍引了過來!”一名長相粗獷的部落首領氣憤的叫嚷著。

明軍北徵,一路行軍,馬哈木也早就收到了訊息,並派了斥候晝夜打探,尤其是阿魯臺所部的動向。

本來馬哈木計劃的好好的,讓阿魯臺與明軍先打上幾個月,等入了秋,雙方疲憊之時,自己再引兵加入,可以趁著韃靼虛弱之際,一舉擊潰阿魯臺所部,收編了韃靼的部族,一統草原指日可待。

可沒成想,阿魯臺那個狼崽子,一點都沒有草原漢子的勇氣,戰都未戰,竟望風而逃?

逃就逃吧,他還帶著部族,往瓦剌的地盤跑?

就剛剛,阿魯臺再次派遣了使者找上了馬哈木,這次連條件都不提了,話裡話外就一個意思:

你馬哈木要是不發兵幫我打明軍,我就投降明軍合夥揍你!你也別想著跑,明軍不熟悉漠北,我阿魯臺部熟悉!大家都別想好!

相當簡單的陽謀,不過卻相當實用,也相當噁心!

“阿魯臺部現在到哪兒了?”

馬哈木一臉嚴肅,並未被氣憤的手下所影響。作為瓦剌的實際控制人,他早已練就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

“東南方向百里處,已經停駐了三天了。”負責斥候的另一名首領站出來:“不光有阿魯臺的軍隊,還攜帶了大量的牧民!不過,牧民已經驅趕著牛羊轉向正北方前進,哼!這個狼崽子,對咱們有所求,還防著咱們!另外,明軍的動向也摸清楚了,他們在阿魯臺部東南兩百餘里處,大約萬餘騎兵,應該是那幫叛逆的雜碎,叫三千營的,剩下的,全是步兵!”

阿魯臺倒也不傻,不會將牧民遷移到瓦剌王庭,若不然,等戰後,這些牧民屬於韃靼還是瓦剌那就難說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步兵也不好對付!”馬哈木悠悠嘆了口氣:“明軍鎧甲精良,結成戰陣,又有神機營壓陣,咱們的騎兵衝不破。”

“太師,您是要幫阿魯臺抵禦明軍嗎?咱們不是已經與明軍約定了共同討伐韃靼人嗎?”

“此一時,彼一時啊!”馬哈木站起來,從身後侍衛手裡接過珍貴的地圖來,這地圖還是大元時期傳下來的呢!

“阿魯臺都跑到咱們王帳邊上了,放任阿魯臺被明軍消滅,難保明軍不會順勢出擊,連咱們一起打!那可是朱棣!”

“不過,阿魯臺想要我瓦剌的幫助,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也先!去把阿魯臺的使者叫進來!”

正當馬哈木與阿魯臺討價還價商量著聯合作戰只是,距離阿魯臺所部東南兩百餘里一處彎曲的河道旁,明軍的營寨依水而建,綿延數十裡。

漢家行軍紮營,可不僅僅是撐個帳篷就完事了的,有營寨柵欄,拒馬,瞭望臺,箭樓,陷馬坑……而且要分前後左右等駐紮,不止佈置一個營地。

為了防止敵軍偷襲,大營周邊還有騎兵不斷地巡邏,更外圍,更有精銳的偵騎夜不收打探情報,並負責清剿敵軍的斥候。

中軍大營內,皇帝的龍帳中。

眾將聚集,討論著眼下的戰事。

大軍自大寧一路北上,驅趕著阿魯臺主力,耗時一月餘,終於進入漠北。

阿魯臺不再北逃,於前方河畔安營紮寨,明軍哨騎早已經探明了情況。

瓦剌大軍停留在阿魯臺後方,兩部似有聯合起來的意圖。

朱棣毫不在意。

韃靼是現在的敵人,瓦剌是將來的敵人,而且這些年瓦剌發展的過快,已經一統漠北,馬哈木狼子野心,似有吞併韃靼,一統蒙古之意。

那就打!

應天城中早就商量好的共擊韃靼之議,就當沒說!

韃靼有兵三萬,瓦剌馬哈木徵調部族勇士五萬,兩部加起來八萬大軍,還全是騎兵!

相反,明軍雖然號稱五十萬,但真正能作戰的部隊不過十萬,還要抽調兩萬後軍保護二十萬運糧民夫,保障糧道暢通。

雙方兵力基本上算是一比一,且還是以步兵對騎兵。

朱棣卻一點都不慌!

現在的北元騎兵,早就不是當年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了,他手裡的精銳京營,也不是那弱宋的孱弱步兵!

京營精銳,雖是步兵,但個個武裝到了牙齒!鎧甲精良,武器鋒利,戰鬥意志頑強,結成戰陣,又有神機營新式火槍火炮壓陣,對上那些以皮甲,彎刀為主的蒙古騎兵,重現當年一漢當五胡的盛況倒也不難。

漢家征伐,憑藉的從來都不是個人勇勐,而是戰陣、指揮等等,以及絕對領先胡虜的鋒利兵器與堅固鎧甲!

當年的蒙古鐵騎之所以縱橫天下,其主要原因也是得到了大批的漢人工匠。

可現如今,北元倉皇北遁,這麼多年下來,祖輩留下來的鎧甲,戰刀早就殘破不堪了,已經恢復到了早先遊牧民族的狀態。

既然瓦剌暴露了意圖,朱棣便率先提出了破壞協定,連同馬哈木一起打的提議。

“爹,要我說,打韃靼是打,打瓦剌也是打,他們都是狼子野心,沒什麼區別!”

“就是,爹!乾脆!管他什麼韃靼瓦剌的,這次咱就一塊兒收拾了!北邊至少能安寧十年!”

漢王與趙王帶頭,眾將紛紛贊同,一時間出言獻策,熱烈討論著如何擊破北元之策。

不過,此次作戰終究採用何種戰術,朱棣向來乾綱獨斷。

李煜站在角落裡,神遊物外。

對於朱棣以及眾將官,這場戰爭明軍雖然佔據優勢,但也要小心應對,謹防翻車;但對於李煜來說,這場戰爭的結果,是早就確定了的。

母庸置疑,明軍肯定會勝利!

萬一阿魯臺和馬哈木成功耍詐,明軍陷入作戰不利即將失敗的境地,李煜就會掀桌子,將大衛克羅掏出來,三百米內誰也別想好,所謂輻射之下,眾生平等!

但,能不用還是儘量不用的好!

這是征伐蒙元,嚴格來說,屬於內戰。

北方淪入異族統治數百年,為了統合北方,太祖建國後承認前元,並繼承其法統,這一點,不少蒙古人是認可的,否則就不會有許多蒙古人為大明而戰了,明軍之中便有不少蒙古人出身的將領,三千營的萬餘騎兵,裡面八成也都是蒙古人。

那麼嚴格意義上說,北方草原,乃是繼承前元法統的大明朝的國土!只不過是暫時沒有拿回來而已!阿魯臺受封和寧王,馬哈木受封順寧王,明軍與韃靼瓦剌之間的戰爭,確實屬於內戰。

大軍一路北上,前鋒所俘虜的來不及逃跑的蒙古小部落不知凡幾,朱棣並未下令殺戮,反而是安排這些小部落南下,將他們安置在長城外圍定居。

不多時,議事結束,朱棣閉目沉思,揮手讓眾將官退下,李煜下意識的便跟著“頂頭上司”都督劉江往外走,卻被二叔趕上來一把拽住。

這一路北上,為了鍛鍊第一次上戰場的千名幼軍的能力,李煜自請為前鋒,因此連同麾下的千名幼軍被安置在前軍帳中,跟著都督劉江、朱榮所部,為大軍前驅。

朱高煦皮笑肉不笑:“大侄子,這馬上要打仗了,你爺爺心疼你,來之前就說了,讓你就待在中軍。”

這是老爺子的好意,李煜上前謝過,正好自己也捨不得幼軍有大的損傷,畢竟是自己的嫡系嘛。

翌日,大軍繼續拔營北上,每日行軍四十裡,穩紮穩打,步步推進,未時便安營紮寨。

而阿魯臺部主力,一直待在原地未動,倒是那馬哈木,提兵三萬南下,駐紮在了阿魯臺部正北三十裡處。

“哼!三十裡,騎兵半個時辰便能發起突襲,馬哈木與阿魯臺卻都按兵不動?馬哈木他想幹什麼?啊!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朱棣在龍帳中大發雷霆。

連續五日行軍,大軍在阿魯臺部三十裡外安營紮寨,前鋒的哨騎都頂到阿魯臺鼻子上了。剛剛收到訊息,馬哈木竟派遣了使者,至明軍大營,要共商合擊阿魯臺之策!

阿魯臺被前後堵截反而不跑,馬哈木派使者,這是湖弄鬼呢!

“回去告訴馬哈木,”朱棣一指跪在帳中兩股戰戰的瓦剌使者:“要戰便戰,莫要耍些鬼蜮伎倆,滾!”

朱高煦手握刀柄:“爹!讓我殺了他!”

“大明的威嚴還不必從一個區區使者身上找回!讓他滾吧!”

翌日。

兩軍對壘。

明軍浩浩蕩蕩出了營寨,兩萬前軍前進二十裡,以朱高煦統領三千營五千騎兵護住兩翼,列成軍陣,緩緩推進;朱棣親率中軍緊隨其後,以應不測。

阿魯臺緊急出動一萬輕騎,背靠山坡,正面堵住明軍推進路線。

山坡上,阿魯臺眯著眼睛,看著對面的明軍連綿成火紅的一片,心中略感急躁。

馬哈木終於答應了自己的求援,不過,他也不是好相與的,提出的條件,乃是阿魯臺部必須正面頂住明軍的進攻,他馬哈木將親率鐵騎,衝擊明軍的後軍。

保存實力嘛!阿魯臺答應了下來,不過,他卻也不會拿自己的本部勇士做這種炮灰之舉。

山坡上這一萬輕騎,皆是那些中小部族的勇士,最大的一股,Ian是阿岱汗手裡的科爾沁勇士了。

阿魯臺本部的兩萬勇士,不過來了一千而已。

榔頭大燾下,年輕的阿岱汗第一次見到如此壯觀的兩軍對壘,激動地手心沁出汗水。

忽然,他的視線被明軍站陣前一名金甲將領吸引。

“太師,你瞧那邊,那穿金甲的,莫非是明朝的大皇帝嗎?他竟然親臨前線?”

“金甲?”阿魯臺一怔,戰場上穿得如此顯眼,絕對是作死行為,他抓起整個韃靼所部唯一一根千里眼,仔細一瞧,頓時搖了搖頭。

“不是朱棣,是個年輕人。不過,能穿金甲,難不成是他的孫子?等下要儘量活捉此人,不惜傷亡!或許我們可以拿他威脅明軍退兵!”

阿魯臺覺得自己看到了擊退明軍的曙光。

而兩人口中的金甲小將,正是李煜,此刻他正騎著白馬,在站陣前來回巡視。

就如阿魯臺所想的那樣,實際上,亮閃閃的金甲不過是禮儀用甲,真正作戰沒人會傻到穿這種顏色上戰場的。戰陣上穿的如此騷包,只會引來對方的大量弓箭,打起來先死的便是這樣的。

而李煜確實故意這麼穿的,為了還就是吸引關注——不僅僅是敵人的關注!

相關推薦:幕後邪徒幕後主神我才是幕後大佬幕後恐懼地球最後一名長生者上古邪神絕寵妖后網遊之邪神逆天邪神變邪神竟是我重塑人生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