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燭行錄->章節

第十九章 光濟創法,自在心王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光濟於是出言道:“聽聞長老交遊廣闊,又一向樂善好施,故而特意來向長老討教一件事。”

“不知是何事?”智光長老搖頭道,“先說好,老和尚可不知道如何收服那太清靈寶符。”

“此事不勞長老費心,”光濟道出了自家所需,“不知長老可否知道地極真火這道地煞陰脈的下落?”

“地極真火?”智光長老微微皺眉,“你又不是玄門道家之人,尋此物有何用?”

光濟誠懇道:“卻是為了祭煉一樁寶物。”

“原來如此。”智光長老輕輕頷首,也不知信了沒有。

其人閉目回想一會,忽地展顏道:“是了,若那人所言無錯,我倒是知道一處地極真火的下落。”

光濟聞言一喜,連忙拱手道:“還請長老不吝告知。弟子日後必有厚報。”

“慢來,”智光長老卻是伸手一攔,微笑道,“你可知我為何要替你在那孟丫頭面前遮掩?老和尚與你非親非故,若是將你行蹤告知灕江劍派,換得豐厚報酬,豈不美哉?”

見老僧又提起先前之事,光濟呼了口氣,沉聲道:“想必是長老另有考慮,恕弟子愚鈍,不能參悟內中根由。”

現在想起來,光濟發覺智光長老所言確實不錯。

他與這老和尚非親非故,而且其人分明知道他的身份,卻又特意哄走了孟闐竹,沒有將他揭發。

也不知這老和尚究竟有何打算。

智光長老似是看破了光濟心中所想,於是娓娓道來,為他開釋其中因緣。

“老和尚先前動用金身雛形,推算未來時,其實並沒有依孟丫頭所言,去算那兩道天府真符的下落。”

智光長老修佛多年,人老成精,當孟闐竹向他請託,欲尋那長春子的時候,這老和尚心中就有所猜測。

若不是涉及到了元神級數的事物,孟闐竹根本就不必去尋那長春子動用太乙天遁陰陽鑑,直接請他出手豈不是更好?

故而老和尚後來以金身雛形推算的時候也就取了個巧,根本沒有直接去推算那灕江劍派所丟之寶的下落,而是去推算最後一個接觸過此寶的人是誰!

“果不其然,我得到了兩個結果。”智光長老一臉欣悅,似乎頗為得意,“其中一人如今位於西方,而另一人卻就站在我眼前。”

當時得了這結果出來,老和尚心中一動,下意識又算了一下光濟,誰知幾十年功力投入其中,卻是連個水花都沒濺起,只是隱隱約約心中有感,眼前這個年輕人,竟與自己未來成道有關!

聽到這裡,光濟眉頭一動,疑惑道:“弟子與長老未來成道有關?”

“正是,”智光長老依舊是一臉風輕雲淡,“我在你身上窺得了一個機緣,但究竟是何機緣,卻是推算不出。於是老和尚私心想著,與你結個善緣便是。”

至此光濟已是瞭然,難怪這老和尚要為自己迴護,原來是想從自己身上得到所謂的證道機緣。

念及此處,他於是笑道:“既是如此,想必長老也就不吝告知出家人地極真火的下落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見智光長老對自己亦有所求,光濟腰桿硬了不少,言談間恢復了出家人自稱,卻是連“弟子”都不用了。

智光長老點了點頭,伸出右手,其上一點佛光綻放,內裡一尊佛陀虛影端坐星河之中,觀測未來種種可能。

“便是在與你談話這陣,老和尚也不曾停下推算。”智光長老臉色略顯懨懨,顯然耗費不小,“你若是答應我一件事,我便告知你如何尋到地極真火。你若依言而行,當有八成可能順心遂意。”

“八成可能,倒也不小了......”光濟沉吟片刻,抬頭問道,“不知長老有何囑託?”

“你此去尋找地極真火,定然會收穫與佛門有關之物。”智光長老直視著光濟,“此物干係老和尚成道,你若是能將其贈予老和尚,那你我便算是結成約定了。”

光濟聞言笑道:“出家人此去只為尋火,若真有佛門之物入手,定然再來拜會長老,自覺將其送上。”

隨著他一言應下,光濟只覺自己周身氣息被攝了一縷去,纏繞在智光長老手中那尊金身雛形上,與冥冥中的因果報應有所糾葛。

倘若他出爾反爾,沒有按今日所說行事,那麼日後必有災劫加身,以至於無法成道。

這便是那未來星宿佛主法門的一種應用了,涉及因果業報之論,若非他修行十二因緣法門,對此道甚是敏感,恐怕也不能感應到其中隱秘。

“好!”智光長老低喝一聲,反掌收起了掌中佛光,坦承了自身方才所為,“老和尚剛剛以這尊金身雛形為證,結下了因果之約。若是你我二人中有一人毀諾,都要付出相應代價。”

光濟倒是不虞此事,畢竟他非本方世界之人,只是一個過客,屆時就算是拍拍屁股走了,這智光長老也不能拿他如何。

那所謂的因果報應更是無法尋到身處九州的他身上去。

不過如此作為,卻有違光濟為人處世的原則,故而他也沒打算行毀約之事,聞言只是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智光長老所為。

當然,若是這老和尚暗地裡動了手段又不說出來,那光濟對他的感官就要下降不少了,屆時約定達成之後,會不會坑對方一把也是說不清的事。

見光濟沒有異議,智光長老於是笑道:“既是如此,你且在此暫留幾日,剛好與那孟闐竹錯開。待我講經結束後,再與你相談。”

光濟聞言想了想,覺得其人所言倒也有些道理,又有契約加身,不必擔憂其人出爾反爾,於是笑應道:“那出家人便稍作休憩,也好在此聽長老講論佛門大法。”

“善。”

智光長老面露微笑,便喚了一名知客僧過來,命其帶光濟去客房休息。

於是隨後幾日,光濟便在這峨眉山頂的華藏寺中住了下來,每日只是遊覽峨眉山中景色,間或聽一聽智光長老講經。

不過聽了幾次下來,光濟卻是發現一件憾事,那便是此世佛門與自己所熟悉的那個佛門不同,甚少談論心境修持,更多的還是講究神通術法的妙用。

換句話來說,便是沒有佛門的普度眾生真意,反而一昧地追求個人的長生、逍遙。

哪怕光濟自己也只是一個小乘自了漢,但他還是下意識地有些不喜此世佛門作風。

“畢竟此世佛門二祖釋駝、龍迦也只是四十八件先天純陽至寶之二化形,創下佛門也只是仿照上古神魔,從玄門練氣之術中別開一脈。自一開始就不是以慈悲為懷,欲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眾生,以至彼岸。”

心頭想明白此點,光濟瞭然一笑,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是靜靜待在客房之中,參悟十二因緣妙法的同時,也在不斷揣摩那道太清靈寶符,熟悉其中功用。

......

旬日之後,客房當中。

床榻之上,光濟結跏趺坐,閉目入禪,專注一境。

而那道太清靈寶符則被他化作一盞青燈,與原本的護身法燈相合,落在僧人掌上,被他穩穩托住。

這些日子,光濟聽智光長老講經有感,結合自己十二因緣觀之中的“根塵和合,與外境觸”之分位,卻是悟出了此世佛門體系之下的一篇修行法門,經過智光長老評鑑刪改,如今已是有所成就。

這道法門共分六層,正應了佛門修行境界中的前六層,即眼、耳、鼻、舌、身、意。

再後面的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雖然是大乘唯識家的觀點,但小乘教派中亦有相似之論,不過囿於光濟自身境界,卻是沒有創出,只有一些頭緒。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十一謂:“心、意、識體雖是一,而訓詞等義類有異,謂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

此論又稱《隨實論》、《俱舍雹論》,乃是當年部派佛教中說一切有部的論師眾賢尊者,為破世親菩薩所造《阿毗達磨俱舍論》而造,取雹摧草本之含義,名曰《俱舍雹論》。

誰知世親菩薩遍覽此論之後,稱此論反而能發明我宗,因改名為《順正理論》。

乃是小乘教派的重要經典,是宣揚有部宗義之書,也是研究大乘佛學之俱舍論不可或缺之著作。

所謂集起故名心者,即相當於第八識阿賴耶識;思量故名意者,即相當於第七識末那識;而了別故名識者,即相當於前六識。

光濟這篇《自在心王法》便是從此著手,立下八識心王,一一修持,以至自在翛然、無十纏煩惱之境。

不過光濟眼下也只是創出了“了別名識”這一層,後面兩層還是他假想中的層次。

就跟乾坤大挪移的第七層一般,開創者自己也境界未到,只不過是憑著聰明,縱其想象,一通胡謅罷了。

至於與第九識庵摩羅識對應的那一層,光濟自己更是半點頭緒沒有,只能想出一個八識合一,成就根源性智本體的名頭。

而凝成金身之後,則被光濟借鑑真言密教的觀點,命名為無量識之境,同樣是只有一個名頭,沒有半點實在東西。

即便如此,因著其中諸多佛理都是此世從未出現之新語,故而當光濟請智光長老評鑑時,其人也是大吃一驚,只能在具體修行方法上指點一二,涉及到根本立意時,已是沒有資格多說。

智光長老莫名有感,若是眼前這個作俗家打扮的年輕僧人將此法門徹底完善,並仗之修成金身,恐怕他便是佛門四大聖僧之後的第五人。

哪怕是釋陀、龍迦二祖來了,也要客氣稱一句道友,而不敢壓他一頭。

畢竟光濟兩世修佛,一身佛學造詣,都是自地球、九州而來,自然不是此世佛門所能比較。

別的不說,這仙葫宇宙之中的佛門,連四諦、緣起、五蘊以及無常、無我都沒有出現,更不要說什麼三諦圓融、一念三千以及頓悟、十玄、六相、三觀等等了。

其中差距,就如研究線性泛函分析的碩士和初次接觸一元一次方程的小學生在數學領域的差距一樣,不可以道理計。

《自在心王法》草創出來之後,光濟便向智光長老告了聲罪,準備著手修行一番,待有所成就後再出海尋找地極真火。

畢竟如今不比當初,他先是招惹了灕江劍派,馬上又要遠赴海外,哪怕有太清靈寶符護身,也得想個法子提升自身戰力了。

這《自在心王法》,便是為此而創,同時,也是光濟十二因緣法更進一步的重要資糧。

十二因緣者,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

光濟修闢支佛乘,便得觀察十二因緣,進而得到證悟而解脫生死、證果。

而且他行的又是分位緣起說的三世兩重因果之道,須得三世修行才能證果,這一世的任務便是將現世三因悉數修成,等下一世承接了前世功果,先後修成“生”、“老死”之分位,便可得證闢支佛果,喚一聲缽羅翳迦佛陀。

而《自在心王法》以唯識家的八識心王為根本立意,若是光濟將其修至圓滿,勘破“事理不二”之論,悟得“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無十纏”的道理,也就相當於他將現世三因已然盡數參透,只待下一世將第九層、第十層完善,便可著手證果了。

換句話來說,便是光濟將自己日後道途劃分出了不同的具體修行階段,仿照仙葫宇宙之中的佛門修行之法創出了這麼一篇《自在心王法》。

是專為其量身定做的證道妙法,不再似以往的十二因緣說那般空泛,無法可循,是將形而上的理論與具體的修行法門相結合的成果。

只要光濟據此凝成金身,修成第十層的無量識,也就代表他功行圓滿,於十二因緣之論上走到了盡頭。

而眼下,光濟已是要將這《自在心王法》的前六層,即“了別名識”這一部分悉數修成了。

畢竟他心境高遠,這篇功法又是為他量身定做,創法時每一個細節都是他和智光長老一一討論而來,故而能一日千里,於短短一旬之間修至第六識意識,等同玄門道家修成金丹的修士。

光濟正在榻上結跏趺坐,忽然掌上青燈芯焰一跳,閉目端坐的俊秀年輕人腦後綻出一輪明光,色如圓月,皎白若雪,映照出立在門外的一道身影。

眼下尚未恢復僧人打扮的年輕人睜開雙眼,內中神光爍爍,開口道:

“依於六根,接於六塵,所生之識有六,謂之六識。識者了別之義,以能了別諸塵之故。心地持九識,修行於六識。譬從六窗觀一猿,見其縱橫來去、顯隱出沒,而覺唯有一識。”

房門自然大開,智光長老的身影出現在門外,聞言若有所思道:“是故眾生之身中唯有一識,此一識透過六根,知覺外界,而成六識?”

“然也。”光濟頷首微笑道,先前他正是感應到智光長老出現在門外,方才開口出言,以小乘教派中的六窗一猿之譬喻提點其人。

“難怪道友能將六識一併修成,他者都是次第修行,唯獨道友是同時著手,修一便是修六。”智光長老面露恍然之色,言語間已是稱光濟為道友,視為同輩。

得益於光濟為其講解九州佛理之故,這修行了數百年的老和尚如今也是大有所獲。

據其人自述,如今哪怕沒有光濟為他從海外帶回機緣,如此再過百年,他亦有凝成金身的可能性。

相關推薦:雷淵修羅怪物餐廳無盡吸收龍嘯霸九天影后有家動物園我,錦衣衛,永鎮大明一萬年浴血兵鋒雲頂唐朝好舅子明末好國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