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朱棣重生土木堡->章節

第九十章:西苑點兵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朱棣坐在乾清宮,看著被王誠擺在御桉前的一份奏疏,面色平靜,心中卻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這份奏疏來自禮部,是身為禮部尚書的胡濙面對百官糾章彈劾不堪其擾,上疏請辭的,這也是他的明哲保身之法。

朱棣看得明白,卻並不打算就此放過他。

良久,朱棣緩緩說道:“傳朕的敕諭回禮部,胡濙為多朝老臣,此回編撰奸臣錄更是勞苦功高,不予辭官。”

當聽見王誠親自從乾清宮帶來的奏疏,在家中坐臥難安的禮部尚書胡濙,一時間愣住了。

他嘆道:“陛下這是不肯放過老臣啊。”

“想我歷事六朝,沒想到晚年時還要歷經此等禍事,陛下這是在逼我做出選擇,逼我站出來啊。”

“編撰奸臣錄,如今已經令我身敗名裂,罷了、罷了……”

王誠聽到胡濙的自言自語,一下子似乎也明白了景泰皇帝這一句敕諭的用意,他是宦官,雖然內廷鬥爭很有經驗,但是朝堂上的東西,有些他卻還是不懂的。

朱棣這一句敕諭,聽在胡濙這種久事朝堂的老臣耳中,基本就是另外兩句意思。

“差不多得了,你以為你還脫得了身嗎?”

“趕緊給朕滾回來,跟著朕一塊幹!”

胡濙對曾經太宗文皇帝的用事方式非常熟悉,這道敕諭,與之前太宗文皇帝的手筆極其相似。

現在的胡濙只有兩條路,要麼硬著頭皮繼續幹,或許過上一段時間,他的名聲就會恢復從前。

要麼就是繼續一而再、再而三的找藉口請辭,但是此後朝堂諸事與他無關,後生如何,尚未可知。

王誠左右聯想,很快也明白過來,眼見胡濙此刻是這樣一副吃了屎的表情,他遂而笑道:

“胡大人不必憂煩,皇爺自然有他老人家的計議,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只要跟著做就是了。”

胡濙看這宦官一眼,笑道:“既是如此,別無它法了,請回呈陛下,就說臣要替門生請官。”

當王誠回到乾清宮,向朱棣說完這一番話,頓時哈哈大笑:“這個老東西,還是很懂朕的意思嘛!”

“準了!”

“傳敕諭到內閣,以總編撰之功,加禮部尚書胡濙為太子太師,至於他說的這些門生故舊,照準。”

朱棣知道,王誠是在用給相關之人請官的方式,來讓自己放心。

對付胡濙這種在永樂一朝就做官的老怪物,朱棣自然是別有一套方法,既不會薄待了他們,也不會讓他們太過放肆。

......

翌日。

西苑。

一身盔甲的朱棣站在這裡,此刻眼前的,是隸屬於親軍指揮使司的府軍四衛,以及神機營、後軍都督府各京軍。

這些人馬,都是曾跟隨朱棣在不久前發動政變的有功之臣。

一直以來,朱棣都是忙於穩定局面和誅殺舊臣,對於這些從龍之臣,還未來得及封賞,今日來到西苑點兵,目的就是要告訴他們自己的想法。

“萬歲!”

“萬歲!”

“萬歲!

聽著漫天歡呼聲,朱棣彷彿在一瞬間回到上一世在西苑點兵準備出發北伐蒙古時,意氣風發浮於臉上。

朱棣抬起手,臺下頓時變得雅雀無聲。

眾多拋頭顱、灑熱血,將身家性命置於身後,跟隨朱棣發動政變的將士們,紛紛將目光投射過來。

“爾等隨朕,平定孫氏,誅殺禍亂,此等功勳朕銘記於心,日後必當一一封賞,只不過不是現在。”

“朕,對大家說一聲抱歉!”

隨後,朱棣看向臺下一人,說道:“陳懋,朕還欠你陳氏一族一個爵位,這是早晚的事,朕記著呢!”

陳懋一直以來沒有等到重新封賞的聖旨,心中不免狐疑,聽了這話,頓時上前說道:“臣之親族,願追隨陛下鞍前馬後,繼續征戰沙場!”

“朕是怕你委屈,朕是天子,這是大明天子對你的承諾!”朱棣說到這裡,轉頭對其餘人喊道:

“這也是朕這個大明天子對你們的承諾,誅殺舊臣之後,朕必定對你們的功勳一一封賞,人人都有!”

一眾將士都是舉起手中刀槍,高呼萬歲。

震撼的聲音穿透了雲霄,連半個北京城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朱棣隨即抽出佩劍,“開始吧!”

一時間,數萬名兵士開始有條不紊的舉行閱兵,規模雖然不大,也沒有什麼朝廷重臣參與,但每個人都是十分賣力。

畢竟,他們這是追隨皇帝誅殺奸佞的高義之舉,事後人人得賞,福廕全家,就在眼前了!

同一時間,風月樓。

許多的文人騷客都是聽見了隱約由城西傳來的喊殺聲,傳言也都是不脛而走,景泰皇帝今日在西苑點兵了。

西苑是在皇城之內,永樂年間敕建團城,將西苑首次擴建,朱棣五次親征蒙古之前,都曾在西苑點兵。

所以,西苑也就成為皇帝御駕親征之前的點兵場所。

如今朱棣奪取大權後,在這個微妙的時期在西苑舉行如此浩大的閱兵儀式,並且就連內閣、兵部全無通知,意圖很明顯了。

朱棣這是在向整個北京城炫耀武力,以震懾宵小,告訴他們,既然有政變一次的能力,那就有第二次。

來自其餘地方的訊息,也開始在這幾日傳進北京城。

......

自從景泰元年五月朱棣在西苑點兵之後,有心之人便是發現,各地都有大規模的調兵動作。

比如駐守在紫荊關的孫鏜,被以充實京師兵備之名調回京城,接管在政變後的五軍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駐守在居庸關的石彪則被調往紫荊關,北京保衛戰中功過相抵的劉聚,被朱棣藉口平亂調往居庸關接任。

而朱棣,則忽然在某一天敕諭內閣,要追論河間王張玉在永樂年間的靖難諸功勳,為張輗平反。

這份敕諭一到內閣,頓時激起了千層波浪。

上一次要誅殺舊臣的敕諭還沒敢發,下一個就來了,而且景泰皇帝的意思很明顯,這是在拉攏勳貴。

張輗是河間王張玉之子,定興王張輔之弟,張輔死於土木堡後,他本該襲爵,但卻被文官交章彈劾論罪,襲爵之事一拖再拖。

要是在以往,這種敕諭還是要被留中。

但是現在不同了,內閣已經不是文官集團的一言堂了,新晉入內閣的商輅就是典型的景泰黨。

在東閣大學士商輅,及輔臣王一寧和江源二人的極力推動下,重論張輗襲爵英國公的事宜,不得不被提上了日程。

而這件事主操的,是胡濙主管的禮部。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掃明
相關推薦:我只想做一個正經的吃貨超品魔獸入侵漫威噩兆道國巨星女友,竟是我的頭號黑粉修仙,從強化萬物開始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