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朱棣重生土木堡->章節

第五十八掌:十團營(求追讀!)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陛下,臣於謙,有本上奏!”

朱棣剛坐在龍椅上,于謙便是站了出來。

“講。”

于謙大聲說道:“保衛戰獲勝後,京師尚有兵二十萬,這是算上了親軍衛、三大營禁軍和城防軍的總量。”

“目下京師兵多且雜,有歸於三大營禁軍的,也有歸於親軍衛的,臣以為,當挑選精銳組建十個團營,將他們重新建制起來。”

“十團營精銳可以留在京師,將他們的家人接到京師,好生安頓,那些被淘汰的老弱,則可以發給路費,允其還鄉。”

于謙的話,引起了滿朝文武的激烈討論。

站在文官順序最前方的五個閣老,都是眉頭緊鎖,這個提議他們也都是各有考慮,但問題是,他們都很不滿。

不滿的沒有別的,就是于謙事先沒有跟他們任何一個人商量。

身為內閣次輔的陳循第一個站出來,說道:“啟奏陛下,臣覺得兵部尚書於謙所言,甚為荒謬!”

“既然二十萬軍隊都是奉詔進京勤王,戰後也都加以賞賜,現在就該讓他們各自回鄉。”

“我朝舊有京營禁軍、錦衣親軍、城防軍之制,組建團營豈不畫蛇添足!”

陳循反對組建團營沒別的原因,既不是為個人利益,也不是故意個文官集團擰著幹,只有一個,於謙太過放肆了!

如此重大的軍事改革,于謙作為兵部尚書,竟然事先連內閣都不知會一聲,便直接在朝會上提出。

政出內閣,天下大事都是他們五位閣老商量著來,豈容你一個兵部尚書說什麼就是什麼?

于謙也毫不示弱,道:“陛下,臣以為組建團營勢在必行!”

“如今若以舊制劃分,僅京營就有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軍,每軍還各有四司。”

“親軍上直有十二衛,各有指揮,二十萬京軍,怎麼分?”

“陳閣老不懂軍事,就不要品頭論足了!”

陳循一愣,沒想到這個于謙在朝會上,如此不給自己這個堂堂的次輔首輔面子,怒道:“于謙,你說什麼!”

“這是朝堂,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行了行了。”朱棣擺手,說道:“你們二位都是此戰的大功臣,怎麼居然在這個時候罵起來了。”

見於謙和陳循瞪著眼站了回去,朱棣於是問道:“諸位卿家覺得,組建團營之議該當如何啊。”

說完,朱棣注意著朝臣們的眼神。

每一個眼簾中的細微動作,都是盡收眼底。

“臣等無異議。”

當然不會有異議,因為這正是他們樂於看見的。

朱棣心裡明白,組建十團營,這既不是于謙個人的意見,也絕非是自己所能阻擋的洪流。

文官,是要藉此搶奪兵權,和孫氏一門瓜分。

朱棣短期不想碰兵權,得先把宮內捯飭捯飭,倒是樂得坐山觀虎鬥,看著他們互相狗咬狗。

“既然如此,那便定下了。”

“從明日起,在京軍中挑選精銳,組建十團營,于謙、石亨。”

二人紛紛站出來,同聲道:“臣在。”

“于謙你是兵部尚書,十團營參贊機務之職非你莫屬,石亨,你是北京總兵官,十團營就交給你帶。”

兩人對視一眼,紛紛遵旨。

朝會上說的大事就這一個,散朝會後,朱棣回到乾清宮,眼見四下無人,臉上維持了許久的平靜終於被打破。

“十團營,說得好聽,還不是想要奪朕的權!”

“大孫子,看看你做的好事兒吧!要是太爺爺有機會見到你,真是想問問你,你是怎麼把大明禍禍成這個樣子的?”

聽到皇帝震怒,汪皇后連忙趕來,在身後死死抱住了朱棣。

“陛下,這是怎麼了啊。”

“哼,你去問那幫我大明的好臣子去吧!”朱棣出氣一會兒後,也是突然覺得自己有些過分,嘆道:

“你鬆開朕,朕沒事了。”

汪皇后仍然死死抱著,道:“臣妾不鬆開陛下,除非陛下答應臣妾,以後不要再這樣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氣大傷身,臣妾沒了陛下,臣妾又該怎麼活。”

朱棣被這句話有所觸動,轉身主動抱住了汪氏,抱著她坐在臥榻上,說道:“近日你要多去仁壽宮走動,探聽孫若微的訊息。”

“還有,光祿寺做的東西,盡量少吃。”

“朕會叫王誠去民間挑選大廚,進宮做飯。”

汪氏疑惑道:“這是為什麼?”

朱棣正要直說,話到嘴邊卻道:“多的你不要問,現在宮中兇險,身邊的人,除了王誠,哪個都不要信。”

汪氏愣住了,梨花帶雨道:“陛下,宮中如此兇險,您萬望要保重身體,不然臣妾……”

“放心吧,朕不會被他們打倒的。”朱棣緊緊抱著汪氏,道:“朕會把這些年來,我朱家失去的東西,一一奪回來。”

“想要奪朕的權,他們還不到那個火候!”

......

兵部定下的十團營規制正如其名,分為十個營。

每營設都督一,號頭官一,都指揮一,把總十,領隊一百,管隊二百,除總督十團營的石亨外,另於三大營都督中推一人為提督。

這個提督,目前還沒有人選。

幾天後。

乾清宮。

王誠與前來報政的內閣文書官擦肩而過,他身後的司禮監太監捧著一沓紅本,準備恭請皇帝御覽。

“爺,這是內閣、六部會議定下的補缺人數。”

土木堡之變以後,大批在朝官員和五軍都督府軍職空缺,如今景泰元年,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給這新朝開了個好頭。

一切都方興未艾,內閣和六部整日議論個不停,為彼此利益爭吵不已,現在總算是定下了補缺的人選。

“放那兒吧。”

朱棣坐在臥榻上,一頁頁翻著書看,隨口問道:“對這次內閣的意思,太后那兒怎麼說?”

王誠回道:“皇爺,後宮的意思是,如今驅逐了瓦剌,當儘早商議迎回太上皇之事,其它的都不重要。”

“迎他回來…”

朱棣手上動作頓了頓,輕聲道:“內閣的意思呢?”

王誠笑道:“內閣的閣老們均以新朝初立為由,駁了回去,科道也都將此議封駁,眼下時節,無人想當這個替罪羊。”

朱棣點頭。

看來孫若微死心不改,現在是剛剛改元,朝廷需要大換血,所以沒人想在這個時候提出來要迎回那個蠢孫子。

可再過上個一年半載的呢,到時候可就說不準了。

難道要把那個重孫子迎回來,讓他做自己的兄長?

朱棣心底冷笑一聲,看起來也要為此準備一下了。

這種事絕對不能發生,必須要在這個討論被人提出來之前做足準備,不然到時候只有等死。

上次內閣和後宮的爭鬥還不夠,看起來已經風平浪靜了,朱棣決定去一趟仁壽宮,加把火。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掃明
相關推薦:我只想做一個正經的吃貨超品魔獸入侵漫威噩兆道國巨星女友,竟是我的頭號黑粉修仙,從強化萬物開始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