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朱棣重生土木堡->章節

第二百五十二章:財閥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敢把物價漲到十倍以上的,背景全都不簡單。

既然敢漲到這麼誇張的地步,那就說明了一件事,他們根本不怕你戶部去查,因為戶部最大不過區區尚書。

戶部再牛,敢查各地商會會長嗎?

督辦官員無論怎麼選,還是要到戶部之中去選,戶部尚書金廉也就是個正二品,督辦官員就得在正二品職銜以下了。

就算是戶部左侍郎,戶部的二把手親自下去,聽說要查一地商會的會長東家,那也要直接癱軟在地。

尤其是濟寧、蘇州、杭州、南京,這些富庶地區的商會會長,哪一個不是家財萬貫,沒點底蘊和實力是根本坐不到那個位置上的。

這些人在大明發跡已經很久了,有些甚至能追朔到元朝。

這麼長的時間,上到滿朝文武下到地方官吏,乃至王族勳貴,哪一家沒受過他們的好處。

除此以外,這些豪紳家族根系也極為龐大,僅是金陵會長萬氏一家,旁系就有幾十家,有當總兵的,也有在某地幹巡撫的。

甚至還有在以前幹過六部尚書然後退下來回家養老的,這種人的關係圈子就要另算,這種家族,一般的官員敢動嗎?

放眼整個戶部,那都不夠人家看的!

說要查,傳到人家那,只能是讓他們笑掉大牙。

所以說,金廉不是不想查,是因為他心裡明白,一旦查到這種門閥家族頭上,戶部就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種級別,不是他們能動的......

就算是金廉鐵了心想跟他們槓上,卻也不知道皇帝的心思到底怎麼樣。

如果真要用皇權下去插手,是能壓制這些地頭蛇,問題是,人家這麼大的家族,傳承這麼多年,是那麼好動的嗎?

他們是不會坐以待斃的,到時候引起的動盪,可能還不是河南行折畝新法所能比的。

要是萬一朱棣實在不想招惹那些人,反手把戶部給踹了,金廉到時候的下場,那可就不僅是悽慘二字能形容的了。

區區一個戶部尚書,脫離了皇帝,實在不是那些根深蒂固世家的對手。

所以金廉現在就算是有心,也要知道皇帝的想法,所以甩手扔給錦衣衛去辦,這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皇帝真想查,錦衣衛也不會幹坐著。

聽到錦衣衛的大名,就算金陵萬氏也夠喝一壺的。

錦衣衛中,以盧忠為首的四大千戶權勢極高,現在在大明的風頭甚至已經蓋過了東廠,就算是財閥,也不願意與之為敵。

因為目前為止,景泰一朝的錦衣衛想辦誰,還沒有辦不下來的。

......

戶部的第二板斧成效還是很顯著的。

首先便是各地區,清吏司都是在規定期限內儘快統計出了當地從前三個月,各種商品及住宿情況的價格。

不上心不行,戶部是動不了那些門閥大族,去對付底下的地方官們,那還是綽綽有餘的。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句話一點兒不假。

戶部是以公文形式下發,公事也就得公辦,要是某地的清吏司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上報任務,戶部便可以依據於此撤人換人。

再不濟,也可以依據於此將其調任遠赴,那滋味也不好受。

其後,戶部便依據各地方的價目表,詳細釐定了各個物品的平價標準,下發到各地清吏司,要求依此行事。

對於京師,戶部以戶部右侍郎李賢為首,下派各級官吏是私人,成立了一個督辦小組,專事查辦京師各個石坊的物價問題。

李賢這個人,也是土木堡之變後倖存的官員之一。

其人是宣德八年的進士出身,在永樂年間就在朱棣跟前展露過頭角,只不過朱棣對他沒什麼印象。

畢竟從洪武年間到永樂年間,經歷過的官員多了,朱棣要是每個人都記住那實在也挺難的。

李賢這個人也是以正直聞名,金廉對他很是信任,舉薦他作為這次戶部的欽差督辦官員,朱棣自然沒什麼好拒絕的理由。

以李賢為首的十四人督辦小組在京師成立,詳細制定了京城各石坊街區的範圍,開始在全城範圍內進行估價普查。

第一次普查由於事發突然,很多商販都遭了殃。

但那些商販多是無權無勢的,有些更是從各地趕來做買賣,見情況不錯也就跟著漲價,李賢也知道,元兇並不是他們。

對於這些人,戶部在詳細勘定了其戶籍路引後,便記錄在桉,告戒其不能再超過評價標準,輕量處罰後放了回去。

對於漲價三倍以上的,無論其身份是不是窮困,戶部都嚴格依照公文對其進行資金上的處罰。

這還不止,罰款以後,戶部另以貪贓罪對這些人進行一段時間的說教,若來自外地,則勒令其歸家,在來年一月之前,不得再到京師。

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群體,多半是地方或京師家境有些殷實的商戶,這些人並不是因為平時生意不佳才來漲價。

對於這些人,戶部一向嚴懲。

就算其中有些小民為利趨勢,將價格漲高到了第二級處罰的標準,戶部一樣要他們自食惡果,嚴厲處罰後勒令歸家。

在京的,來年三月前則不允許以任何形式做買賣。

前幾批抓的人當真不少,戶部衙門從來沒這麼熱鬧,整天整夜都有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的官差送來貪贓枉法的商販。

這些人往往有著各種表情,大致十分驚恐,也有許多蠻橫無理,仗著自己有後臺,便對戶部官員不放在眼內的。

但他們這些後臺,多半只是一些地方的小豪強,戶部畢竟是朝廷六部,職權甚重,其中官員本身也都是外地不小的靠山。

大魚吃小魚,自然得心應手。

就是苦了戶部這些官員,平時養閒慣了,忽然因為京察大計搞出這麼多屁事兒,在不得不辦差的同時,也都叫苦連天。

這些人怨聲載道,多半是怪罪到了於謙的頭上。

如果不是于謙沒事找事把六部商量好的名單改了,哪有如今清退補錄近九百人官員這種恩科發生?

戶部忙的連軸轉,官員們個個都累得目不暇接,錦衣衛這邊,卻也迎來了第一條大魚。

負責辦理鼓樓街的是一名戶部郎中,鼓樓街的可都是世家大族“入股”的產業,一個小小郎中,實在沒辦法怎麼樣。

就算上報到督辦大臣李賢頭上,李賢也是直撓頭。

鼓樓街實在是個生人勿進的地方,戶部去了那,只能是碰一鼻子灰。

當然,大部分還是比較配合,不願意和朝廷作對,起碼面兒上給戶部的督辦組留有餘地,起碼冠冕堂皇的答應下來,但事後一點兒不改。

對此,戶部束手無策.

更因為一處涉及到蘇州大族錢氏的酒樓鬧了起來,戶部不得不前往北鎮撫司,請求錦衣衛介入。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掃明
相關推薦:我只想做一個正經的吃貨超品魔獸入侵漫威噩兆道國巨星女友,竟是我的頭號黑粉修仙,從強化萬物開始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