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朱棣重生土木堡->章節

第二百零六章:召還洪武年間火器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陛下,可以放開,但不至於放的這麼開吧?”禮部尚書胡濙出列道:“全部放開,邊關地方粗製濫造更甚,朝廷管控勢必艱難。”

“陛下如要管控,也很簡單,管控來源便可,正統以前,各地火器製造皆是由工部提供銀兩。”

“軍器製造的倉庫,戊字型檔、廣積庫也都是由工部管轄,戊子庫儲藏弓箭盔甲等物,廣積庫儲藏硫磺、硝石等供火器之用的原料。”

朱棣點頭,道:“這個提醒很關鍵,責成工部,下派相關官員到地方,清查戊字型檔、廣積庫這兩類的庫存,上報於京。”

“此後邊關及地方衛所如要製造火器,當向工部奏請原料及銀兩,自己製造,禁止未經輕視,擅自製造火器。”

胡濙說道:“陛下聖明。”

作為工部尚書,江淵自然是樂於見到自己手中權利加強,他站出來道:“啟奏陛下,臣有事啟奏。”

得到准許後,他才道:

“陛下,臣部清算正統年間至本朝景泰元年在京及各地匠戶,發現京籍匠戶呈歷歲減少的趨勢,地方上卻在增加。”

“正統九年工部普查全國匠籍,在京屬兵仗局、軍器司下的有三千六百六十三戶,景泰元年臣再次普查,發現只剩一千七百八十一戶。”

“民間有傳聞稱,工部軍器司製造之火器質量不如邊關衛所,臣以為,當嚴查此事,並增選派輪班匠留駐京師,以增京籍匠戶之規模。”

所謂輪班匠,是明代官府手工業中服勞役的工匠。

明初工匠分為由外地調到京師的輪班匠和在本地居住的住坐匠。

輪班匠籍隸各行省,每三年或一、兩年到京師服役三個月,輪班更替,屬工部管轄,一人服役,可免全家其他科差。

在本地的住坐匠則屬內府內官監管理,留在本府織造、織染等局的又稱存留。

有明一朝,匠籍世代承役,屬賤籍下三等,待遇很低,所以匠戶逃逸之事,在永樂年間就屢禁不止。

到了現在,更是嚴重,這已經嚴重影響到各地衛所軍器的製造規模和質量。

但朱棣也明白,凡事不能一口吃個胖子,現在主要討論的是整頓軍備,工匠問題可以後面再慢慢調整。

慢工出細活,慢慢來。

相比於各地輪班、住坐的匠戶們,永留京師並隸於軍器司的,便是所謂的鐵飯碗了,待遇和地位都屬於極高。

方才工部所說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永樂以後,朝廷對火器製造的不重視造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京兵仗局和軍器司下的匠戶,永樂以後呈現減少趨勢,並且沒有相應規定進行填補、阻止,地方衛所匠戶倒是逐漸增多,朝廷卻在正統年間嚴格禁止地方衛所自制火器。

這也就造成了,永樂年以後,火器發展幾乎處於停滯地步,這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火器發展,不能只憑幾個在京的匠師們去鑽腦筋,也需要地方群策群力,才能有長足的發展。

“準。”朱棣頷首,說道:“此事便交予戶部去辦,從今歲來京師的輪班匠中挑選善工器之人留在京師,選入軍器司。”

“將他們的家人接到京師善待,提升俸祿,減免九族科差勞役。”

工部尚書江淵點頭,隨即退入班列。

這次討論以後,基本上確定了此後大明火器的發展方向。

首先,朱棣放開了正統年間規定限制的九邊、地方衛所不可以自制火器的規定。

大明的火器製造,也從永樂年間宮局御製、地方輔助的第一階段,正統年間禁止地方,只由宮局製造的第二停滯階段,抬到了由京師宮局監管、發放資金,地方製造的第三個階段。

這種決定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這還需要時間去考證,但是有一點朱棣很明白,大明需要改變。

只由不斷的改變才能去適應現在這個二十五年後的天下,不然土木堡之變,遲早還會再發生。

不能因為怕走了錯路,就不去改變,去墨守成規,更不應該和那個不爭氣的重孫子一樣,因為害怕技術被人家學了去,就禁止地方製造。

這是掩耳盜鈴之術,實在不可取。

......

朱棣和於謙,在一些想法上,還是不謀而合。

而江淵作為于謙舉薦上來的戶部尚書,想法自然也是和這二位基本一致。

所以很多新的政策下去,群臣想要反對,首先面對的不是朱棣,而是江淵執掌的工部,還有于謙執掌的兵部。

自家長官和皇帝已經明確一個意見,工部的機器自然就是開動,開始對天下間的匠籍重新進行一次普查。

除此以外,各地衛所戊字型檔、廣積庫還有多少存貨,這也是工部需要立即搞清楚的東西。

當然,想要搞清楚這些,都需要時間。

朝廷開始從各地衛所,回收那些年久失修的火器,包括洪武年間下發的各式各樣的銃炮以及盔甲兵仗。

這些老古董留在士兵手裡,已經很難起到效用,北京保衛戰和土木堡之戰已經證明,它們既不能形成有效殺傷,也無法抵禦瓦剌騎兵的衝鋒。

碗口銃、碗口炮,作為朱元章北伐時期最為得力的主力火器之一,在全國衛所的裝配程度是很嚇人的。

這也是為什麼這種現在幾乎拿不出手的火器,卻一直都在使用的原因之一,召回再下發最新型的,實在是耗時耗力的事情。

但是這一局面在景泰二年得到改變,朝廷終於頒佈明令,將這兩種前主力火器“退役”。

除九邊衛所還保留一部分協助守城以外,其餘全國各大衛所的碗口銃、碗口炮等洪武時期的火器都被召回,由京師工部負責銷燬、更新。

除了洪武年間的老古董們以外,現在大明制式內的官軍所用火器也是繁多且雜,粗略一看就足有上百種。

從那一天起,召回的公文就開始不斷的從工部下發到地方,成批的老舊軍械被送往京師。

工部在忙活召回老舊火器的時候,新成立的天工局也開始從全國各地網羅優秀人才,聚攏到一起,將這些召回的上百種火器試驗。

留下有用的,摒棄無用的,將有限的資源用到刀刃上,這也是這次整頓武備的主要目的。

兵部的任務更加繁重,于謙開始帶領兵部和一些熟知火器的勳將,連日連夜的討論一些更適合明軍的戰法。

尤其是,如何應對瓦剌騎兵的衝鋒,讓遊牧民族的鐵騎衝鋒,此後再難以對大明軍陣造成威脅,這更是主要討論的問題。

朱棣當年在北伐期間,使用三大營馬步騎炮協同作戰的先進戰術思想深深刻在於謙腦海中。

他們要配合翰林院,將這些戰法編冊成書,下發到各地供官軍操練,這也是日後演武的科目之一。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掃明
相關推薦:我只想做一個正經的吃貨超品魔獸入侵漫威噩兆道國巨星女友,竟是我的頭號黑粉修仙,從強化萬物開始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