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朱棣重生土木堡->章節

第二百章:加耗歸公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于謙卻是搖頭,道:“早已經不是了,支運法弊端極大。”

自己搞的漕法,弊端極大?

朱棣有點兒不樂意聽了,臉色澹下來,問道:“朕也確實覺得支運法不符合眼下,可你說弊端極大,朕倒是好奇了。”

“永樂年漕法行支運法,你剛才也說了,民運只佔了四成,各地農戶參加運糧即免納當年稅糧,納當年稅糧則免除運糧,其運費計算在支運糧內。”

“這麼好的政策,對百姓幾乎毫無加徵,到底怎麼個弊端極大法兒?”

于謙也明顯注意到皇帝語氣有了些許變化,似乎是有些不開心,但也沒想太多,他解釋道:

“行支運法在賦稅上的確對百姓沒有攤派和加徵,這是太宗皇帝愛民之德,但下放施行以來,朝廷每年為了完成運糧任務,前前後後需要動員多達十二萬的軍人,連年勞苦啊!”

於謙說著,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朝廷雖然對參與運糧的伕役和官軍沒有加徵和攤派,卻有十分嚴格的期限。”

“江南地區遠離京城,該地的農戶為了順利將糧食運往臨清、淮安、徐州等地的官倉,一個往返就需要一年時間。”

“如此之長的運糧週期,已經嚴重耽誤百姓正常農作,以至於蘇松本是富庶的地區,在宣德年間幾乎成為漕糧的窮地!”

聽到這裡,朱棣雖然臉上還不樂意承認,但心裡已經知道,又讓這小子給說著了。

“此外,湖廣、江西、浙江以及蘇州、松江、安慶等的衛軍,為了運糧回衛,每年也都需要駕著空船到淮安運糧,一去一回,又要浪費多少人力和財力?”

眼見于謙還要再說,朱棣連忙伸出手,道:“得得得!朕明白了,算你說的都對了,接下來呢?”

“宣德年間行的新漕法,又是什麼?”

“什麼叫就算臣說的對了?”于謙十分傲嬌的清了清嗓子,眼見皇帝白了白眼,遂道:“宣德四年,行兌運法。”

“所謂兌運,便是各地漕糧運至淮安和瓜州兩地,兌與專門運送漕糧的運軍轉運,運軍由地方衛所派出的漕運士卒組成。”

“河南於大名府兌與運軍,山東則於濟寧兌與運軍,但相比於支運法,兌運法中運軍的運輸費用,都要攤派給農民承擔,不足的就要加徵。”

“宣德五年,始定漕糧‘加耗則例’,即按地區的遠近計算運費,隨正糧加耗徵收,由各地糧長徵收,於兌糧時交給官軍。”

“兌運法行至如今,大明上下兩京一十三省大部皆已施行,但仍有相當地區是支運法與兌運法並行。”

“正統一朝,並未對漕法有任何改動,也沒有對各地區到底行支運法還是兌運法有過明確規定,所以地方的漕運,眼下實在是混亂不堪!”

于謙說完這些,不住的搖頭嘆息。

看來問題很嚴重啊!

朱棣全聽完,大致已經明白從自己上一世駕崩到現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大明漕法的變化歷程。

說實話,聽得很鬧心。

得虧這不是在天上,不然自己要恨不得馬上投胎下來幫大明少走彎路,還好,老天給了這次機會。

支運法弊端甚大,儘管朱棣很不樂意承認,但事實就是如此。

于謙提到了要害,支運法雖然不攤派百姓,但卻讓百姓和運軍每年來回走兩趟,江南地區的,一來一回就要一年多。

至於兌運法,朱棣聽著,也覺得問題不小。

宣德年間好聖孫施行的兌運法的好處,是讓江南一帶的老百姓直接將糧食交給負責各地區的糧長,再由糧長交給衛所,由衛所派出運軍,全程運送到北京。

這樣一來老百姓再也不用承擔轉運任務,不會因此而耽誤農時,他們只需要根據里程付費就行了,如此一來軍民雙方都會感到方便。

但問題恰恰出在這裡,也是如今河南的問題,有“加耗”的權利,也就導致地方一些本來地位不高的基層小吏,現在權利非常的大。

比如那些第一步負責徵收漕糧的各地糧長,星羅棋佈的遍布全國,這些人的官職非常低,甚至沒有品級,但卻掌控著數里之地的漕糧徵收。

徵多少,加多少,還不全是他們說了算?

從這些糧長,到地方河道衙門,甚至是京城中樞內的朝堂要員,一整條利益鏈的人都吃了這加耗的紅利,那就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畢竟,賺錢嗎,誰還嫌棄賺的少?

現在到底要行什麼新漕法,朱棣一時之間也想不到,這需要朝廷大臣們群策群力,提出一整套新的規定。

目前看來兌運法已經是比較合適的了,只能先辦下去了。

朱棣想到這裡,說道:“你聽聽朕的想法,如果你覺得不對,你要和朕提,朕不一定會不聽。”

“第一,朝廷要立即確定新漕法,支運法和兌運法並行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要完全廢除支運法,全部採取兌運法。”

“第二,提升各地運軍士卒的待遇,為避免地方糧長有司濫加攤派,朕想要免除宣德五年的加耗則例。”

“也就是說,此後每年運軍從各地衛所來往運輸漕糧的費用,全部由朝廷承擔,從根本上杜絕加徵加派。”

于謙聽完,點頭說道:“陛下說的這些,臣沒有意見,但是如今河南河道衙門已罷,朝廷需要一個人到河南去主持大局。”

朱棣一聽,就知道他已經有人選,於是道:“你有話就說。”

于謙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說道:“臣舉薦鎮遠候顧興祖,這個人,陛下應該也熟悉,他在景泰元年時因北京保衛戰加封過。”

朱棣頷首,思忖不已。

顧興祖是景泰元年始封的十一名新勳將中比較特殊的一位,因為他爺爺顧成是洪武皇帝朱元章的帳前親兵,深得信任、戰功卓著。

這個人早在永樂年間就已經帶兵打仗,跟隨朱棣左右,朱棣也比較熟悉,知道他的品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顧興祖是如今極少數祖上是開國大將,自己又因為景泰元年保衛北京的戰功而加封的勳貴。

他兼淮西勳貴集團、靖難功臣集團、景泰勳將集團三個身份於一身,如今在勳貴中的地位不低。

要他去,一是考慮到漕運總督這個職位也並不打算常設,二是現在除了他以外,其餘那些新封的勳將威望都不高。

漕運,聽起來像是管運糧的,但卻涉及地方州縣乃至河南至京軍的諸衛所,水池子深得很,要不然也不會單單一個河南河道衙門,就養著幾萬的閒差。

這些人還只是記在賬面上的,暗地裡有多少見不得人的勾當,這些朱棣心裡都有數。

這種活兒單憑文官是幹不好的,得派有戰功的武將,以文官輔助,這樣才能鎮得住場子。

于謙的想法,和朱棣不謀而合。

派別的人到河南,不一定鎮得住場子,顧興祖從永樂年間一直到現在屹立不倒,是有他背後勢力支援的。

這樣的人,無論江南蘇松地區的富庶衛所,還是破產累賠的京軍衛所,或者河南地方衛所,他都是能鎮得住。

朱棣也不再猶豫,道:“準了。”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掃明
相關推薦:我只想做一個正經的吃貨超品魔獸入侵漫威噩兆道國巨星女友,竟是我的頭號黑粉修仙,從強化萬物開始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