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朱棣重生土木堡->章節

第一百三十九章:其罪當誅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次日早朝。

時間來到六月,天氣轉暖,萬物復甦,百官們上朝的朝服也都陸續更換為夏季常服,只有于謙,還繼續穿著青色的冬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很多人對此指指點點,於謙自是巍然不動。

今天早朝的氣氛實在有些不對,因為根據小道消息,昨日被東廠拿入大牢的禮部右侍郎章倫,已經死在東廠的大牢裡了。

據說章倫被東廠大檔頭韋瑛捉進大牢後,立即便遭到嚴刑拷問,但他寧死不屈,就算快被打死,也沒有說出半個字。

如此氣節,令人欽佩。

無論這訊息是真是假,章倫出不來也是幾乎一定的事,東廠如此大張旗鼓的抓人,一定不會輕易放手。

但於謙卻是對章倫這個所謂的行唐之魏徵勸諫,百官稱道的名臣並不感冒。

因為章倫上奏的所謂勸諫十四疏,看似是為朝廷提意見,但是說白了,那是為辱罵皇帝,博取名聲而奏,不過是為他自己。

似章倫這種看似為國為民,實際上一肚子壞水的清流大家,于謙再瞭解不過,所以很多人都對此表達憤慨時,于謙依舊冷麵以待。

甚至對前來邀他同去章府的同僚,他是這樣回覆的:“以前本部與章侍郎沒有什麼交集,以後更不會有。”

簡單,直白。

于謙雖然是文官,但他的立場一直很奇怪。

有時候好像是跟著文官一起頂撞皇帝,有時候卻又像是突然站到皇帝那邊去了,與文官集團作對。

朱棣對於謙的反應卻一點兒不感到奇怪,于謙如果是簡單的文官,簡單的“名臣”,當年朱棣也不會如此看好這個人。

禮部一名郎中站出來說道:“啟奏陛下,左侍郎章倫無故被抓到東廠大牢,毆打致死,還請讓我等登府拜謁!”

對於章倫這件事的處理而言,朱棣好像是氣急攻心,出了下策。

這種類似於痛打落水狗的要求,正是文官們以為得計,對朱棣這個皇帝進行的追擊行為。

章府已經被明令查封,這個時候去拜謁,其心何為?

章倫因為什麼被東廠拿下的,就因為他請求恢復朱祁鎮的太上皇名位,就因為他說皇后汪氏失德,讓朱祁鎮的錢皇後主持後宮。

這禮部的郎中,話裡話外說的是替章倫鳴不平,可明擺著,這是拆下令抓人的景泰皇帝的臺。

這種事情,一般朝廷大員是做不出來的,也就是這種小小的郎中,想要搏一個晉升的時機才會鋌而走險。

已經在朝廷立足的重臣,就算要做,也一定會和章倫一樣找一個為民請命的大義,好讓他立於不敗之地。

朱棣冷笑一聲,這就是文官啊,活著的時候,他們能一紙奏疏,就連當今的皇帝也能被罵的狗血淋頭。

就算是現在死了,被抓到大牢裡去了,也能呼風喚雨,聲名上也不會吃半點虧。

只不過,事情真的會如此嗎?

既然已經把胡濙這個禮部尚書綁上了自己的賊船,朱棣就不可能讓他繼續置身事外,這個老滑頭到底有多聰明,朱棣可是心知肚明。

於是,朝一側問道:“胡愛卿,你就沒有什麼話想說嗎?”

胡濙一向老奸巨猾,他和內閣首輔王直還不一樣。

王直是完全的置身事外,兩邊都不招惹,就任內閣首輔以來,是一件實事兒也沒幹。

偶爾幫著文官喊兩聲,這就算王直目前任期內做過的大事了。

其實他的心思也很清楚,就是想把內閣首輔的任期混過去,在身後加上一個閣輔退位的好名聲,好回家養老。

現在發生的任何事,都可能對他一世的清白名譽造成影響,這也是王直把於謙推出去主持北京保衛戰的原因。

真以為這貨是個老好人呢?

只不過王直是沒想到,於謙能把北京保衛戰處理得這麼圓滿,戰後他的權勢甚至隱隱超過了自己。

說來也是,人家眼瞅著就要功德圓滿,回家享清福了,回去教教學生,繼續為士林造福,這不香嗎?

在王直看來,無論如今的岷藩桉重提,還是前不久的北京保衛戰,都是容易讓他鬧個晚節不保的破事兒。

能推就往外推,能不管就不管,最後在內閣首輔的位子上功成身退,眼瞅著就差這臨門一腳。

胡濙就不一樣,這老小子掌管禮部,禮部是幹什麼的?

這個部門一向是文官用來約束皇帝的,禮法禮法,這兩個字平日裡聽著像是溫文爾雅,可在關鍵時刻是會吃人的。

胡濙如今被朱棣綁上了船,凡事開始向新皇帝傾斜,就連禪讓大典這麼扯蛋的事也沒發表半點反對意見。

如今宗人府漸漸在皇帝的默許下,將禮部掌管宗親的權柄奪了回去,就算胡濙還待得住,禮部其他官員,朝廷其他文官,也都看不下去了。

這是幹什麼?

現在把宗親的處置權還給皇帝,以後是不是皇帝相幹什麼就能幹什麼了?

禮部尚書掌管朝廷禮法,禮法這個詞概念甚廣,祖制、法度、綱常、倫理…,全都是說出去就能掌握大義的字眼。

可是如今,禮部尚書和皇帝穿了一條褲子,不說孫氏舊臣們,別的文臣也都看不下去了。

莫說是如今這個小小郎中,就連他們眼中的大老,禮部右侍郎章倫,在胡濙眼中也不外乎是個弟弟。

胡濙出來說道:“啟奏陛下,老臣以為不可。”

“禪讓大典乃是自瓦剌發回手書讓位,陛下承應天命而為,並非是陛下要求,章倫所奏,實乃誅心之論,更是妖言惑眾。”

“若恢復太上皇名位,允准此事的太后當如何?發回手書的前太上皇又當如何?”

朱棣笑了。

老滑頭不愧是老滑頭,幾句話就把大義掰扯到自己這邊來了。

朱祁鎮的手書到底是真是假,現在尚沒有蓋棺定論,但是禪讓大典已經辦完了,朱棣還是名義上徵得了太后孫若微的支援。

當然,軟禁再去徵求意見,那也算。

要是再恢復太上皇名位,這就不是在打朱棣的臉,而是在打太后和太上皇朱祁鎮的臉,這畢竟是大明皇位,讓來讓去,成何體統?

那郎中說道:“陛下!”

朱棣笑道:“朕覺得禮部尚書這話不錯,手書是朕那皇兄親筆書寫,朝堂公卿也都見過太后,你就不要再鬧了。”

“章倫其罪當誅,已成定論,不必再議了。”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掃明
相關推薦:我只想做一個正經的吃貨超品魔獸入侵漫威噩兆道國巨星女友,竟是我的頭號黑粉修仙,從強化萬物開始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