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朱棣重生土木堡->章節

第一百二十八章:朱瞻墡的處世之道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可以說,朱瞻墡是在此之前大明所有皇子中,腦子從頭到尾都保持清醒的一個。

朱瞻墡有過四次登上皇位的機會,雖然不能說是百分之百成功,但根據當時的呼聲來看,只要他站出來,風頭就會瞬間逆轉。

一次,是明仁宗朱高熾駕崩以後。

朱高熾即位以後,即令朱瞻基以皇太子身份往守南京,可稱監國或稱居守。

大臣們向來都是不會讓皇帝獨斷專行的,所以依先例請命親王及重臣往守,但以往慈和的朱高熾那次卻堅持讓皇太子去南京。

言是朱瞻基此去南京也是彷舊例,而這個舊例,自然是朱棣屢次北伐以朱高熾監國南京的舊例。

大臣們沒了話說,朱瞻基也因此得以順利前往南京開始與江南的宗室藩王們打交道,建立他自己的根基。

不過,朱高熾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就駕崩了。

朱瞻基身為皇太子,本該北返回京繼位,但時值仁宣更替之際,政局動盪的因素一觸即發。

時漢、趙二王,朱高煦和朱高燧蠢蠢欲動,多方聯絡,密謀造反奪位。

為防意外,張太皇太后下令封鎖朱高熾之死訊,一面秘密迎接朱瞻基北上即位,一面密令襄王朱瞻墡監國,由時任戶部尚書夏原吉輔左。

於是,當時南北兩京有兩位監國。

這是朱瞻墡的第一次機會。

要知道,北京在朱棣和朱高熾兩代人的經營下,已經是全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加上朱瞻墡也是張氏的嫡子,本來她就非常喜愛這個五兒子。

在北京擔任監國的朱瞻墡可以說是佔據天時地利,奪取皇位的機會甚至比朱高煦和朱高燧兩個叔叔更大。

但朱瞻墡卻毫無爭當皇帝的野心,或者說,他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想過要當皇帝。

他的做法是盡力穩定局勢,等待大哥朱瞻基返回北京登基繼位。

後來朱瞻基成功返京即位,年號宣德,是為明宣宗,局勢因此漸漸穩定,但是野心難平的漢王朱高煦卻選擇起兵造反。

當時朱瞻基剛剛繼位,人心不穩,為振奮軍心,選擇親自帶兵去平定叛亂。

皇帝親征,必須要在京師留下一個監國,毫無疑問,這個監國還是朱瞻墡,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因為當時在朝中,監國一次的朱瞻墡能力大臣們有目共睹,在宗室中人品也不錯,呼聲相當高。

這是朱瞻墡的第二次機會。

如果換成別人,或許會鋌而走險一試,但是朱瞻墡的選擇和第一次一樣,沒有絲毫的改變。

他還是兢兢業業的當好一個監國,只是一個監國而已。

朱瞻墡沒有在北京培植任何自己的勢力,甚至沒有拉攏一個黨羽,他就是要讓大哥知道,自己無意與他爭奪皇位。

結果證明朱瞻墡的選擇沒錯,漢王的造反只是一場鬧劇,朱瞻基順利平定叛亂,穩定了人心和軍心。

然後,朱瞻墡也沒被秋後算賬,到長沙做了一個藩王。

那時的朱瞻墡本以為自己能就此做一個逍遙王爺,整日只管吃喝玩樂就行,但誰成想,朱瞻基也沒多活幾年。

朱瞻基繼位十年後英年早逝,下一任皇帝人選又成了難題。

當時朝中很多重臣都覺得皇太子朱祁鎮年紀太小,不適合繼位,所以擁護德高望重且兩度監國,政績有目共睹的襄王朱瞻墡登基為帝。

這時候朱瞻墡不僅在地位上貴為皇叔,得到了不少人的擁戴,皇太子朱祁鎮也十分年幼,就連太皇太后張氏也默許了朝臣的這一決定。

這樣的機會,可以說是千載難逢,幾乎只要他點頭,皇位他就能坐上去。

但是,朱瞻墡第三次放棄了這樣的機會。

面對那些讓自己當皇帝的聲音,他力排眾議,堅定不移地擁護年僅九歲的侄子朱祁鎮登基,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

命運,依舊沒有放棄朱瞻墡。

瓦剌發生叛亂,大軍直逼北京,面對來勢洶洶的瓦剌大軍,朱祁鎮想要效彷明宣宗朱瞻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御駕親征,但是結果卻截然相反。

朱棣面對自己侄子的削藩,成功靖難奪位,朱瞻基面對自己叔叔的反叛,御駕親征大獲全勝,而朱祁鎮則是吃了一個亙古未有的大敗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土木堡之戰,明軍一敗塗地,就連朱祁鎮自己都被瓦剌大軍俘虜。

一國之君戰敗被俘,全國上下為之震動,這時候的皇太子朱見深,比十四年前當時朱祁鎮的年紀還小,只有一歲多。

這樣一來,皇帝的位子又空了出來。

為了穩定局面,也是為了她孫氏一族的榮辱,時為太后的孫若微提議讓她的小叔子,也就是襄王朱瞻墡繼位為皇帝,帶領全國軍民抵抗瓦剌大軍。

但與此同時,另一個聲音也開始出現,便是橫空出世的民族英雄于謙了,他的意見是襄王在長沙就藩,藩地於京師甚遠,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玉為帝。

這是朱瞻墡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機會。

無論當時的朱祁玉,還是皇太子朱見深,都沒有辦法與德高望重的襄王朱瞻墡相抗衡,也是一句話的事兒。

命運,再一次將皇權的橄欖枝拋向了同一個人。

命運,從未如此卷顧過一個人。

面對這第四次機會,朱瞻墡依然拒絕。

他認為自古以來,權力交接一般都是父死子繼或者兄終弟及,他作為皇叔上位,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同時,朱瞻墡也看出了時為太后的孫若微的狼子野心,他以言辭犀利地回書回敬了孫若微,稱當立時為郕王的朱祁玉為監國。

當然,還沒等這份回書從長沙遠路入京,北京的大局就全盤被於謙接管,朱祁玉成功監國,率領軍民抵抗瓦剌。

後來發生的,便是朱棣在瓦剌圍城之際重生魂附朱祁玉的事兒了。

朱瞻墡是不知道這些的,他只是知道,這是命運對他的第五次捉弄,現在他攜帶妻兒抵京,態度一如往常。

這三十年過來,朱瞻墡的腰圍胖了三圈,但是腦子依舊機靈,他從一開始就知道,皇帝不是那麼好當的。

一個閒散王爺,反倒快樂得多。

大明的藩王按照祖制是無詔不得擅自入京,朱棣這一份聖旨過來,當時朱瞻墡就猜到原因了,所以連妻子和世子也一起帶來了。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掃明
相關推薦:我只想做一個正經的吃貨超品魔獸入侵漫威噩兆道國巨星女友,竟是我的頭號黑粉修仙,從強化萬物開始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