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周宋->章節

278:君臣義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閒。

落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子師,此詞如何?”

南唐皇宮,御書房內,李從善拘謹的攏著手,欠著身子,看著皇兄執筆揮灑,擫、押、鉤、揭、抵、拒、導……不過盞茶工夫,一篇詞作便已錄畢,聽到皇兄相詢,忙趨前一步,笑道:“臣弟讀之,恰似天台仙女,暮春懷人,如醉如夢,又有黃昏獨坐之寂寞,神思為阮郎飄蕩……好一首阮郎歸。”

“你既喜歡,便送於你。”

“多謝皇兄。”

李煜淡然一笑,提筆在詞尾添上“呈鄭王十二弟”,李從善是其七弟,但在族中排行十二,雖說同父異母,但與李煜卻最為要好。

李從善恭謹的從李煜手中接過字墨,笑道:“臣弟這便拿去裝裱,日後當懸掛於中堂。”

“閨怨小詞,怎能登上大堂,收好便可,倒是章臺走馬事,當稍作控制。”

李從善大窘,有紫暈從脖跟處湧起,迅速佈滿整個臉龐,“臣弟……臣弟……自當戒之。”

李煜揮揮手,笑道:“戒之就不必了,行止稍加注意便好。”

“謝皇兄。”

“你我兄弟,何必見外,來,坐下說話。”

李從善輕籲一口長氣,抬袖擦擦額頭上的白毛汗,這才在椅子上坐下,卻聽李煜問道:“林仁肇之事,你怎麼看?”

李從善額頭上才消去的汗水又浮了出來,擠出一臉的尷尬樣子,為難道:“之前著迷於小憐醉枝舞,對國事……”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國家大事,你也要多多留心才對,萬不可學皇伯之無為,皇叔之消極。”

“是。”

“先喝杯茶,好生想想,等下重臣議事,你也一起參與——來人。”

有近侍無聲近前:“僕在。”

“去皇后宮中,看看新曲譜好了沒,要是好了,就請徐相來議事,哦,張洎也叫上。”

“諾。”

李從善以袖拭汗,側臉之際,兩眼猛一翻白,因為李煜所傳召的這兩人,果真是重中之重的重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文安郡公徐遊,因其父徐知誨對李璟有擁立大功,是故,李璟對其極為親厚,出入宮省,備顧問,專典宮室營繕及浮屠事。由於常在宮中,又好美文,所以李煜與極為親呢,史記“燕飲則流連酣詠,更相倡和,雖后妃在席,不避也。”

這位只在內宮上班,政事堂中無差遣的重臣,卻是同平章事,乃是貨正價實的宰相。

另一位張洎,少有俊才,博通墳典,現為清輝殿大學士,也是職司內宮的牛人。

他的發跡,得益於原太子李弘冀之死,李弘冀奮發圖治,有軍功於國,“病故”後,有司諡武宣,克定禍亂曰武,聖善周聞曰宣。張洎卻上書說世子之禮在視安問膳,哪能以武為稱,這句話說到李璟心坎裡去了,龍顏大悅,破格提撥,授其為監察御史。

自此,張洎如魚得水,不僅成為李璟眼中的紅人,更成李煜的知己,史記:“煜寵洎,不欲離左右,授職內殿,中外之務一以諮之,每兄弟宴飲,作妓樂,洎獨得預……”

張洎恩寵第一,朝野皆知,受寵到什麼地步呢,“洎尤好建言,每上言,未即行,必稱疾,煜手札慰諭之,複視事。”換成人話說,我的建議你不用,就擺臉色給你看,不開心便稱病罷工,必須皇帝親自來請,說夠好話,才回崗位。

林仁肇之案,乃軍國大事,卻召兩位內臣來相議,李從善揉著眉心,開始打定主意,訥言。

張洎先到,卻只著一身玉白色的常服,急步匆匆,環佩丁當,進殿後未及施禮,李煜已抬手:“張卿免禮,來人,給張卿遞扇。”

“謝陛下隆恩。”

張洎很隨意的在椅子上坐下,解開脖下釦子,呼出一口濁氣,這才笑著對李從善點點頭,算是招呼過了,又接過內侍遞過來的摺扇狠扇兩下,方拱手對李煜道:“不知聖上相召,有何要事?”

李煜笑道:“也沒什麼事,新填了一首小詞,想讓你品評一下,結果子師卻是搶去了。”

張洎大笑道:“陛下之才,宇內無雙,臣下哪有資格品評,倒是鄭王這事做的有些過了,既然是陛下佳作,總不好一人獨享吧。”

“子歸樓上擺好東道,本王便忍痛割愛,讓你一觀。”

“啊哈……那某不如請陛下小酌,陛下,您說是不是。”

李煜含笑不語,只把摺扇輕搖。

三人又略說兩句笑話,徐遊這才施施然的到了。兩位寵臣,文采皆風流,若論相貌,是張洎更勝一籌,可若論音律,張洎卻是拍馬也趕不上徐遊。

“臣徐遊,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每次都隆而重之的來個虛禮,朕問你,新曲譜的如何?”

“恕臣保密,因為皇后有言,要給陛下以驚喜。”

李煜大笑,君臣間其樂融融,直到清茗二道,方把話題轉到正事上,“徐卿,張卿,你二人對林仁肇一案,有何看法?”

張洎率先開口:“陛下,臣去年便有言在先,攻略江北,實不可取,一來勞命傷財,二來國家得不到半點好處,卻把林仁肇的名聲撐破了天,什麼擎天一柱,哼,還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利,陛下,臣是認為此人靠不住的,要是其繼續掌兵,那麼今日不反,明日也反。”

徐遊則謹慎些,問道:“臣少出宮苑,不知坊間有何議論?”

李煜指指堆在御案邊的厚厚一疊奏疏,道:“這些,都是為他求情的,據皇城司密偵,坊間說什麼的都有,但說來說去,大抵認為林仁肇乃含冤入的獄。”

“那……認為其有謀反之心的,又有多少?”

李煜搖頭道:“這是朕頗為奇怪的,朝議時言說紛紛,要其下獄聽參者多,真下獄了,這上疏斥其謀逆的奏疏卻是寥寥無幾。“

“那韓徐二人怎麼個說法?”

“韓熙載認為當謹慎行事,徐鉉說該讓其速回江北作戰。”

徐遊點點頭,道:“臣明白了,此人已留不得,可賜其御酒一壺。”

“哦?”李煜揚了揚眉毛,雙眸仿若鬥雞,死死盯著徐遊。

徐遊不慌不忙,輕輕振袖道:“區區一介武夫,既得士心,又得民心,臣很想問他一句,汝意何為?”

張洎誇張的一拍大腿,發出“啪”的一聲脆響,“就這個理,臣看著他,便覺著腦後有反骨,陛下,此人容不得。”

李煜不置可否,扭頭問李從善:“鄭王之意如何?”

李從善苦笑道:“臣在軍國大事上,從來糊塗,不過當年出使北宋,宋太祖特意引著臣弟看了宮中懸掛著的林帥之像,又特意讓臣弟看到了宋廷為林帥建造的宅子,如此反常之事必有陰謀。”

“照你這麼說,宋廷頗為憚忌他嘛,看來是我們誤會他了。”

張洎搖頭道:“非也,陛下,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既已入獄,便不可再放虎歸山。”

徐遊把身子探出,欠著半個屁股道:“臣附議,別的不說,那三套冕服,總不會有假。”

李煜撫著短髭,良久無語,眼裡卻精芒閃爍不停。

有內侍悄然從殿外入內,輕聲稟報道:“陛下,門下侍郎陳喬報病求見。”

李煜皺了皺眉頭,語帶不滿的道:“必為林案而來,此事,他怎麼就知道了,不是在鄉下別墅養病麼?”

張洎道:“不管陳相為何事而來,陛下都不應該見他,小心病氣會過人。”

“臣附議。”

這一回,卻是李從善與徐遊異口同聲。

相關推薦:異位面冠位寶具之主僱我吧崇禎洪荒之石磯我真是大昏君帶著農場混異界十代掌門紅樓庶長子神級美食家邪帝賢妃我什麼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