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重鑄乾坤->章節

第140章 小議科舉(五更,求訂閱!)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沒想到李兄欣賞曹操。”朱厚烈笑了笑。

從魏晉到北宋,曹魏才是正統,尊曹貶劉者居多,到了南宋之後,因為南宋偏安的本性,所以整個朝廷輿論則開始尊劉貶曹。因為南宋朝廷和蜀漢有太多相似的了,都是前朝被毀,前朝皇族延續道統,而最開始提出尊劉貶曹的則是朱熹。

“那如果李兄改善科舉制度,讓其成為為國選才的主流制度該怎麼辦?”朱厚烈又問道。

“朱兄雖然不是在問為君之道,但也好像在考核小弟吧。”李世民陷入沉思,“這個問題還真難住了小弟。”

朱厚烈這樣打量著李世民,給他時間思考和組織語言。

“要想改革科舉,那要改變科舉所考的內容。像楊廣開啟的進士科,其所考的都是詩詞歌賦,那考出來的也是清貴文人,治理不了偌大的國家。”

“嗯。”朱厚烈點頭。

科舉說白了是考試,哪怕是地球歷史上科舉被廢除,但沒過幾十年,許多國家官員和公務員的選拔,不一樣是考試嗎?只不過他們所考的內容不同,以及參考人數和錄取人數的區別。

“經史子集,律法判案,治國策論,天下大勢,甚至算術統籌,都可以納入考試範圍。透過不同的考試篩選出不同的人才,畢竟沒有多少人屬於全能,管理天下各地更多是只是擅長一技之長的小官小吏。”李世民越說越順暢。

“李兄這個觀點,很不錯。”朱厚烈對於李世民的這個考核方式點頭認可。

科舉是個好東西,但能不能考出人才來還需要看你所考的內容。雖然很崇拜大乾太祖皇帝,但是對於他設立科舉只考八股文,而且教材還只能是朱熹註解的四書五經,的八股科舉非常不滿。喜歡是喜歡,看不上是看不上,朱厚烈不會因為崇拜和尊重某人而無視其缺點,不斷地為其大唱贊歌。

八股文科考出來的能有幾個大才?多的是不通實務,把腦子讀殘了的書呆子。依靠那些書呆子管理地方,地方上將會問題越來越大。科舉考八股之害,也僅次於蟎清的文字獄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世民所說科舉只涉及文事,而沒有武科,這不是他故意疏漏,而是認為沒有必要。

武舉的開創者是武則天,朱厚烈不否認武則天這個女帝王的厲害,但是在軍事方面,武則天她真的不懂。一個合格的將軍並不是考出來的,除了少數的軍事天才,大多數武將和名將都是在軍隊裡磨鍊出來的。

不經歷實戰,充其量也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而且從武舉出來的武將如果空降到一支軍隊當指揮,未必能夠將這一支軍隊管理和統帥好。歷史上諸多名將,真正屬於武舉出身的名將也郭子儀一人,而他即使出身武舉但也在軍隊裡摸爬滾打幾十年。

比起武舉,朱厚烈倒是認為建立一個武學院更加有益,一個直屬於中央的武校武學院,可比武舉更能為國家培養人才。

“還有呢?”朱厚烈又問道。

“這……”剛剛還滔滔不絕地李世民卻卡殼了。

“怎麼,難道李兄沒有這個氣量嗎?”朱厚烈嘴角露出一絲譏諷,特意激將道。

“婉晶,你和我去隔壁的包間。”祝玉妍突然起身道,“這裡交給他們兩人了。”

“我……”單婉晶看了一眼陷入猶豫中的李世民,點了點頭。

伊人已走,香味仍存,朱厚烈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再次問道:“人已經走了,世民兄還不敢說嗎?”

“要想改善科舉制度,讓其成為真正的國家掄才大典制度,最重要的一條當是允許士子投牒自試,廢除天下名士的推薦之權,不然不管考什麼都無濟於事!”李世民心一橫,將心中的想法吐了出來。

但是這一點卻是和天下所有門閥戰鬥,作為一個門閥的一份子,李世民當然知道這些門閥的恐怖。像獨佔嶺南的土皇帝宋閥,雖然他們仍在養望觀勢,但是只要宋缺出山城,那麼不說別的,除了巴蜀之外的南方都要落入宋家之手。到了哪個時候,很容易又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

可是,如果不廢除這些門閥的特權,那麼整個天下都會固化,即使是再好的制度也回被他們玩壞,九品中正制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當時因為察舉制的緣故,地方門閥相互推薦,讓察舉名存實亡,而九品中正制,是把給人評品選才的權利收到中央,由中央派人去選才。

可當這些為朝廷選才的中正官被高門大閥把持,甚至選才的標準也按照他們所想之後,這一選才制度變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任何制度都是要人來執行的,一旦那些人出了問題,那麼什麼問題都要出來了。

“希望李兄記得你自己說的話。”朱厚烈笑道,“楊堅父子能得天下全賴高門大閥支援,所以他們也不會去限制那些門閥,更不會這方面去想。”

最多也是在關隴、山東、江南三大士族裡面玩平衡,打一派拉一派。在開國初,或許皇帝還會有很大的權利,可當等時間一久,皇帝開始昏庸,那呵呵了。

“但如果這些特權不被廢除,你應該明白五胡亂華的原因是什麼。”朱厚烈又問道。

五胡亂華,雖然名義上是北方人口變少的緣故,但實際在八王之亂前,西晉人口有三千多萬,不要看這人口很少,秦始皇一統天下時也才兩千萬人口。如果不是八王之亂,那些北方也不會被打成空虛,讓那些異族看到了可乘之機,以至於神州陸沉。

而八王之亂除了是因為出了個白痴皇帝外,和那時的大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司馬諸王都有兵權,而九品中正制那時已經被玩壞,西晉整個上層階級都被固化,掌握國家資源的高士因為沒有危機感,所以一個個閒著無聊談玄吃藥,上層腐朽,而下層的有能力的寒門普通老百姓又上不去。

那時還沒有投靠異族胡人施展心中抱負的概念,所以想要出頭的寒門子弟,不管有才還是無才都跑到各個藩王手下鼓動那些王爺起兵、造反,以求一個從龍之功,改變自己的環境。

結果,一個不小心,讓整個國家都陷入了巨大危機,甚至滅絕的危險。

“朱兄,你說的我都明白。”李世民苦笑道,“但我可不是大唐的太子啊。”

“別告訴我,你沒有一顆帝王的心。”朱厚烈直言不諱道,“你可不是無欲無求的聖人!”

相關推薦:死亡格鬥盤古弟子逍遙錄女總裁的絕命殺手提瓦特之我在至冬做臥底至尊魔妃:廢材小姐有點狂超級打工者棄女很狂:邪王請自重沒有來生[清穿]太子他哥的悠閒生活青山依舊笑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