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重整河山之南北朝->章節

第223章:建立新秩序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趙開看著郭淮遞過來的一張紙,上面密密麻麻的寫了好多名字。

後面是每個人的履歷、特長、性格等等。

趙開不住的點頭,郭淮辦事向來穩妥,這一點趙開深信不疑。

而且對於郭淮名單上的所提之人,趙開都多少有些瞭解。

就這樣把各省的主要官員迅速的確定了下來以後,第二天趙開頒佈了任命。

郭淮分別找了這些人到內閣進行談話,隨後這些人便各自帶隊敢奔所任職的省份。

第二天一整天趙啟都在想著一個問題,就是此次戰役俘虜的東晉的人員究竟該怎麼處理!

這些俘虜的人員中,包括幾部分人員。

第一部分就是那些東晉的皇族以及各大門閥世族成員,該如何處置?難道都殺了嗎?也不太可能!

第二部分人員就是俘虜的那些士兵,究竟該怎麼安置?放回去讓他們去耕地,當農民。

好像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而且把他們放回去將會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之一。

而且目前東晉區域剛剛平定,百廢待興,需要眾多的勞動力。

要修路,要興修水利,還要疏通河道,甚至趙啟想到了是不是先將後世的的京杭大運河江南部分先幹起來!

想到這裡時,趙啟忽然有了主意,與其將這些人放回去形成不安定的社會因素,倒不如將這些人單獨成立一支軍隊。

就這麼辦,單獨成立一支工程兵部隊,負責各地的工程修築和維修。

想到這裡,趙啟對門外喊道:“通訊員!”

通訊員馬上跑進來敬禮道:“少帥,有什麼吩咐?”

你去給第四軍、第七軍、第五軍、第八軍各部發電報詢問一下,目前在整個清剿過程中,收押了多少人員?

以及在整個戰役中各自收押的俘虜有多少人?

“是!”通訊員答應一聲,跑了出去。

這時趙啟又想到,對於這些門閥世族還是不能存有太多的仁慈之心。

作為一名穿越者,趙啟是太清楚整個華夏歷史的程序中,這些門閥世族所扮演的角色。

任何一次改朝換代,都是到了這個朝代後期,大規模的土地兼併,造成農民去實在活不下去!

而這些門閥士族卻掌握著大量的財產,但卻不向國家繳納稅費!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封建社會一直以人頭稅作為主要的計稅方法。

這種收稅辦法在一個王朝剛開始時還能維持社會的繁榮。

但是等到這個王朝的中後期,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大量的土地都集中在少數的門閥大族手中。

普通勞動的百姓辛苦一年,交完稅費之後,已經所剩無幾,一旦遇到災荒年景便餓殍遍野!

而這些門閥世族卻可以從中左右政治,逃避各種稅費、壟斷教育和人才資源。

每到歷史上到了關鍵時刻,不得不改變的時候才產生了一系列著名的變法。

但每一次變法都充滿了血腥,因為歷次變法都想讓社會進步,就必然會衝擊那些門閥貴族的利益,這些門閥貴族的反抗是非常勐烈的。

商鞅變法奠定了秦一統六合的基礎,但是商鞅到最後不免落得車裂的下場。

明朝時,張居正得到皇帝支援,推行一條鞭法,最後張居正死後,他的後人慘遭迫害。

清朝時,雍正皇帝推行攤丁入畝,歷時十三年才艱難的推廣開,最後落得身後全是罵名。

自己穿越到這個時代,從一開始起家變摒棄了門閥士族的支援。

整個疆土都是靠鐵血手段打下來的,藉此機會,也將困擾歷代歷史的門閥士族徹底剷除乾淨!

重新確立一種制度,讓普通民眾能夠正常的生活。

因此計稅方式一定要以土地為基準,而且土地永遠都不許買賣。

也永遠不能給門閥氏族死灰復燃的機會,即使身後留下罵名,要抓住眼前的機會,改變過去的制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想到這裡時,趙啟的眼神中變得更加堅定。

這時,通訊員跑回來報告道:“少帥各方面統計數字已經出來了!”

“哦?拿來我看!”趙啟伸手接過通訊員手中的電報。

只見電文中第一行寫道:各部隊在清剿各處地點時遭遇東晉皇族以及門閥士族的劇烈反抗!

因此,在部隊清剿過程中,將這些反抗者已經全部剷除!

趙啟點了點頭,暗想:看來自己這些領兵的將領之間都通了氣,已經把自己覺得很難處置的這些人清理乾淨了。

電文的第二條中,記錄在整個戰役中俘虜東晉的軍隊,各級官府人員和各門閥士族的隨從人員、家丁等等共計二十餘萬人。

趙啟點了點頭,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天,在趙開召集的內閣日常立會過程中,趙啟提出了對整個剿滅東晉戰役中俘虜人員的處置方法。

第一:將俘虜中各軍的軍官以及平時作惡多端的一些人員,分配到趙系的各個礦山勞動改造。

勞動改造期限要使個人表現而定,最少要五年以上。

第二:對於俘虜中陶侃所部的軍官,要集中進行思想改造,改造後適合選拔標準的選拔到各個地方任用。

沒有達到選拔標準的則分配到各處生產建設兵團,作為普通戰士使用。

第三,對於在此次戰役中俘虜的普通士兵和罪過較輕的各級官府人員,門閥士族的隨從人員、家丁等等共計十五萬人,將成立工程兵建設部隊。

由各個部門以及建設專業抽調人員組成這支部隊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由政工委員會抽調部分政工人員,組成這支部隊的政治工作人員。

整支部隊劃分成三十個團,每個團五千人。

由各個科研院根據各個部隊所要面對的工程,設計相應的各種工具,配備到部隊當中。

這支部隊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調第一團到第十團,負責疏通湘水和灕水河道,拓寬靈渠,使長江流域到珠江流域水上運輸暢通無阻。

第十一團到第二十團負責餘杭到長江段的人工運河的開鑿,為後期開通南北大運河,先將江南段開鑿出來。

我隨後會給出具體路線圖,讓工程人員去實地測量。

第二十一到第三十團負責整個東晉區域內艱苦地區的道路修建問題。

會上,參會的人員全數透過趙啟的建議。

在那個時代,這二十萬勞動力是非常可觀的。

有了這二十萬人的勞動力,新建的八個省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進展就會很快。

而且有了這五萬人分配給各個礦山,也會對各個礦山勞動力不足是一個大的補充。

而且對著對於這些有著罪惡的人,使用起來也不用為他們考慮太多。

一個月以後,各地紛紛傳來訊息,各級政府部門已經相繼組建完成,開始了正常的工作。

各個地區的生產建設兵團也已經組建完成,並劃定了大致的駐防生產區域。

各地的土地改革已經進入尾聲。

按著新一次的實際統計戶口,將土地除了留夠生產建設兵團和公共用地之外,其餘全部平均分配給農民。

各地農民不但分配到了土地,還分配到了生產資料和糧食豐收之前的口糧,大家無不歡呼雀躍。

此時,趙啟已經整理出新建的八個省軍區的劃分問題。

趙啟將原第五軍區改為中央軍區,第五軍改為中央軍區衛戍部隊。

將江淮西省劃分到中央軍區管轄。

將江淮東省劃分到第四軍區管轄。

將閩江省和澤南省劃分到第七軍區管轄。

錢塘省、豫章省、南京特別市、澤北省劃分為第五軍區,並組建第五軍。

從目前各參戰的(除第十軍和海軍)部隊中抽調適合海軍的人員三萬人,組建六個海軍團。

第七軍區保留兩個師的兵力,第四軍區也保留兩個師的兵力,第六軍區補充一個師也成為兩個師的兵力,第五軍區組建兩個師的兵力。

目前的兵力就全部的安置妥當,包括武鵬率領的兩萬人也被拆分後,分散到各個參戰部隊當中。

趙啟任命楚懷南任第六軍區是總指揮兼第六軍軍長,陳柄輝任第六軍區兼第六軍政委。

郭政淳調任第七軍區兼第七軍政委。

常明仁調任第五軍區總指揮兼第五軍軍長,李松林任第五軍區兼第五軍政委,武鵬、夏天啟任第五軍副軍長。

第八軍區的三個團調回第八軍區。

中央軍區的總指揮依然是周海,張崇提升為軍區政委,其他人員職位不變。

趙明的海軍一下擴充了六個團,也就是兩個師的兵力。

趙啟同時下令,在長江入海口附近(即後世魔都附近)選擇合適區域建設海軍造船廠和海軍駐地。

在泰山省半島南部沿海再建設一處海軍造船廠和駐軍基地。

趙明也將新組建的海軍六個團的士兵就在長江沿岸先展開了集訓。

隨著天氣的漸暖,大江南北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農民們開始在田間忙碌起來。

在大江南北新分的土地的農民格外興奮,他們秉承了歷代中國農民勤勞的本色。

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勞作的身影,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眼神中閃現出了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這片土地上展現出了勃勃生機,人們漸漸地澹忘前些時日的戰爭,彷佛做夢一般跨進了一個新時代!

相關推薦:這個劇組有鬼第一戰場分析師!空間:手握農科院的我在古代暴富皇上,娘娘她不想出冷宮我去異界轉了轉無盡海上的大巫師大巫傳人大唐我的網紅養成遊戲我在四合院有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