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塑導演人生->章節

211 3D電影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第二天,鞏麗就開始在專業威壓操作人員的看護下,進行適應威壓訓練。

這次真的不是平常經常用的那種威壓,而是陳默根據前世的經驗,重新進行設計的。

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在平常的環境下,拍出來演員最真實的失重狀態。

他為此設計了12條鋼絲系統,每一條,都會有獨立的馬達和絞盤。

然後一邊3條固定在演員身體的兩側,剩下的6條,則固定在演員的臀部兩側,這樣以來,就能把人懸掛在空中,而不產生鐘擺效應。

而演員,則只需要花點兒時間,去適應如何控制身體就行了。

在這方面,鞏麗還是有點兒優勢的。

一方面她早就接觸過威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這會兒三十大幾的年齡,身體素質也足以支撐她完成這樣的拍攝過程。

再說了,陳默在對於演員的防護上,也都是從不吝嗇的,綁在演員身上的一切防護墊什麼的,都是最好的。

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演員受到傷害,也能減少演員因為長時間吊威亞,而形成的疲勞和損耗。

當然了,和鞏麗一塊訓練的,還有小羅伯特唐尼。

不得不說,戒除了粉癮的小羅伯特,現在的日子還是過的很滋潤的。

《鋼鐵俠2》的片酬,漫威影業給他開出了1500萬美元的價碼,而下一部《鋼鐵俠3》,則指定會一步跨入2000萬俱樂部。

這就是妥妥的超一線巨星待遇了。

三部電影就達成,就是這麼簡單,和陳默當初給他的承諾一模一樣,再往後面拍續集,那差不多就能有分紅權了。

這是必然的事兒。

因此,這時候的小羅伯特,還是很有敬業精神的,經歷過挫折的人,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

而對於陳默,那就是由衷的感激了。

人類有時候在感情上,是有很多共同點的,或許思維觀念和文化認知上存在差異,但是在人性和最基本的良知上,還是相當一致的。

你對我好,我也能對你好,就是這種最樸實的感情。

所以,即使是客串性質,陳默也沒有虧待他,他自然也投桃報李,儘可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給展現出來。

這就是他的邏輯。

……

另一邊,則是陳默帶著艾曼努爾、黎耀輝、特效組等劇組人員,開始安排拍攝計劃。

當然了,這裡有個前提,那就是先得熟悉好這裡的裝置。

光盒、機械臂、威壓、其它常規劇組裝置,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那臺IMAX攝影機以及最新款的索尼3D高畫質攝影機。

IMAX是單鏡頭的攝影機,現在它還玩不了3D攝影機。

倒是索尼的3D高畫質攝影機,在陳默的推動下,很快就率先進入了模塊化階段。

不要覺得3D電影有多麼高階,其實它出現的時間是很早的,早在1922年黑白電影時代,就已經進入商業化應用了。

然後1952年的《非洲歷險記》,海報上的宣傳語,就是“獅子坐在你腿上,女郎躺在你懷裡”。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3D電影遭到了外界質疑和批評的原因之一了。

因為大多數3D電影,拍的都是驚悚、恐怖、情色電影,而偏偏又因為技術到了一個瓶頸期再無法突破。

這才導致3D電影陷入了短暫的沉寂。

再後來,那個卡車司機就開始迷上3D了。

他在1996年,就曾為《終結者2》製作過一部迷你版的3D續集,只有12分鐘,耗資6000萬美金,被用在了環球影城的主題公園裡播放。

那時候的攝影機是什麼樣子的呢?

說白了,就是兩臺攝影機連在一起,能用倒是能用,卻跟洗衣機一樣笨重,重達450磅,操作難度局限性太大。

但即使這樣,卡車司機還是依靠一套電纜系統,完成了革命性的動態鏡頭。

2000年,他又聯合攝影師文斯·佩斯,一起研發新型的3D攝影機,並應用在了第二年的3D紀錄片《深海幽靈》上。

不僅如此,他還把該立體攝影系統用於攝製另一部IMAX版3D紀錄片《深海異形》。

只是這項技術當時尚處於萌芽中,並沒有給電影產業帶來更多的改變。

但伴隨著數字攝影技術和IMAX放映系統的發展,3D電影其實已經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在陳默的印象中,明年華納的動畫大片《極地快車》,就是一個新的開始。

而且這部動畫片,同步發行了IMAX 3D版,在全球80多家IMAX影院裡,取得了6000多萬美金的票房。

然後迪士尼就採用杜比2D轉3D技術,推出了《四眼天雞》3D版。

但轉換技術畢竟不是真3D,所以也因為其粗糙的畫質,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但3D電影,卻也因此而再一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2007年的《哈利波特5》,是IMAX 2D+3D。

2008年的3D電影《地心歷險記》,在內地僅有的86塊3D螢幕上,拿下了6800萬票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2009年的3D電影《飛屋環遊記》,在內地拿下了9000多萬。

同年,卡車司機的《阿凡達》橫空出世,直接以席捲之勢,登上了世界之巔,在上面一坐就是十年。

所以後來才有人說,2009年的《阿凡達》上映,才是真正開啟3D電影元年的標誌。

陳默也認可這個說法,但是同時,他也想在這一世稍微改變一下這一程序。

畢竟實話實說,當前的條件,也不是不可以讓3D電影提前引發轟動的。

這也是他最大的優勢。

包括之前提前推出的數字放映機和放映系統,當然也包括這一次的3D攝影系統。

不過,前者是未來控股用景北研發中心的技術和索尼聯合研發的,而後者,則多了一個參與方,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卡車司機團隊。

而原有歷史上,就是索尼和卡車司機在2006年研發出來的3D攝影系統,使用了8臺索尼的HDC-F950和8臺索尼e AIta F23數字電影攝像機。

當然了,HDC-F950倒是在今年出來了,但是e AIta F23數字電影攝像機,這會兒卻還沒有研發出來,需要用其它型號的代替。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不過問題並不是很大,或許轉製成IMAX放映時,可以看出來一丟丟的瑕疵,但是放在普通銀幕上,尤其是3D銀幕上,其實是很難看出來的。

這就是先行者即使有缺陷,也很容易被人理解和原諒的原因所在了。

探路嘛,沒成為先驅,都算是難能可貴了。

而且因為大家沒有見識過,所以享受到的新鮮感和衝擊力,就會是無與倫比的。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在某些地方存在不足,絕大多數人也發現不了。

這就是先人一步的優厚待遇了……

艾曼努爾和黎耀輝兩個人,就對這套3D攝影系統看的眼熱不已,恨不得馬上就能拍幾個鏡頭試一下效果。

只是這會兒肯定是不合適的。

至於另一臺IMAX攝影機,倒是算不上新鮮了,或許黎耀輝接觸的不多,但對於艾曼努爾來說,就沒什麼太多感慨了。

無非就是把35mm膠片換成了70mm膠片,解析度高一點,感光效果好一點,拍攝效果強一點……

嗯,還有啥?

好像別的也不需要了!

但對於一個攝影師而言,艾曼努爾還是更青睞3D攝影機一些的,新的領域,新的拍攝手法,新的拍攝技術……

簡直太有誘惑力了。

不是他真的就看不上IMAX攝影機,但那玩意兒到現在為止,在全球也不過230家影院而已,還分佈於34個國家。

而且大約有一半,是屬於博物館等教育機構,剩下的一半,才是商業電影院。

市場太小,能形成的影響力,自然也就會變得很有局限性。

這和普通的商業院線,差距也太大了。

所以,未來如何他還看不到,但最起碼就先在而言,或許3D電影,才是站在風口上的那個。

而如果在這個風口的開啟上,會有他的身影,那無疑就更加圓滿了!

相關推薦:快穿之末世掙命日常輪迴天盤:同時活在無限次元藏情婚姻:老婆別耍賴跨越時空的婚姻婚姻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