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重生朱棣之子->章節

第三百九十二章:《皇明親王藩國志》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鄭和,你編著的《皇明親王藩國志》寫到哪一年了?”

朱高煦將軍報遞給太子朱瞻域之後,看向已至古稀之年的鄭和,溫聲問道。

“回陛下,臣編著的《藩國志》只編寫到去年上半年,去年下半年各親王藩國發生的事情,臣還未收集齊全,目前還差遼、谷二藩的材料。”

鄭和躬身恭聲道。

原先鄭和編著《皇明親王藩國志》只是興趣使然,朱高煦得知此事後覺得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鄭和是大名鼎鼎的三寶太監,他開了個太監編著圖書的好頭,後世大太監效法他編書,至少比爭權奪利強。

編著是在整理已有文字材料的基礎上有所發揮,與專著和編纂皆有不同。

鄭和編著《皇明親王藩國志》所需文字材料,有七成來自大明國史院,兩成來自大明皇家史館,僅有一成來自其他渠道。

這個其他渠道包括海外趣聞、道聽途說等等,只能算是對官方材料的補充,屬於邊角料。

至於國史院、皇家史館,當然是在朱高煦推行乾熙新政時期設定的史官機構。

《皇明親王藩國志》與地方上的縣誌有點像,但又不完全相同。

縣誌是記載一個縣的歷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等的專書。

縣誌屬於地方誌的一種,而地方誌是“一方之全史”,詳載了一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政治經濟、文化人物,是一方歷史及現狀的綜錄,有著“資政、教化、存史”三大功用。

故而,古有“治天下者以史為鑑,治郡國者以志為鑑”,“為天子明目達聰之助,以扶大一統之治”之說,因此志書是資政之書。

鄭和編著的藩國志,嚴格上來說,算是地方誌的一種,畢竟藩國地位等同大明一省。

大明禁止私人修史,所以鄭和最初編著的藩國志,只不過是介紹各個藩國的來歷,以及當地風俗、文教、物產等的地理書。

後來朱高煦決定以官方的名義,按照地方誌的標準去編著各個親王藩國的歷史,於是命令鄭和總理此事。

明朝初年雖然彷照宋朝的史學編纂專案,設定了一些修史機構和相應的史官,但並未完全遵照實行,比如說起居官不是常設的官職,而是時置時廢。

朱元章在位時,魏觀、宋廉等人被任命為起居官,後罷廢。

永樂年間,朱棣命右春坊右庶子兼任起居官,復修起居注,可是不久又被廢止。

對此,諸多大臣頗有微詞,紛紛上書言此事,但朱棣不以為意。

歷史上,明代史館是隸屬於翰林院並由內閣決策的常設而非恆開的修史機構。

從明初到明後期,修史任務都是由翰林院負責,翰林院下設的史館是承擔史書編纂的主要機構,所以翰林院又被稱作“史館”和“史局”。

鑑於此,朱高煦才在推行乾熙新政時,設定了專門的修史機構,如國史院、皇家史館、起居值所等。

“朕讓王振做你編書的副手,他此時可在殿外候著?”

朱高煦問道。

“回陛下,剛才正是王少監陪臣一同過來的。”

鄭和答道。

“王振?”

朱高煦大聲向殿外喊了一聲。

隨後,只見一個年近五旬的宦官,躬身走進了武英殿。

“奴婢拜見陛下。”

王振跪地行禮道。

朱高煦吩咐道:“王振,三寶太監年事已高,行動多有不便,你親自走一趟,去將他編著的《皇明親王藩國志》原本給朕取來。”

當年鄭和率領船隊完成繞地航行一圈,帶回各種海外作物之後,朱棣為了表彰鄭和之功,特地賜予其“三寶太監”之名號,品秩俸祿等同於一等侯爵。

也就是說,“三寶太監”之名號,相當於太監的一種終身爵。

朱高煦用“三寶太監”稱呼鄭和,相當於用“國公”稱呼張輔,乃是一種尊稱。

“奴婢領旨。”

王振領命道。

待王振離開後,鄭和躬身向朱高煦作揖行禮道:“老臣謝陛下體諒。”

“大明開國至今已有七十餘載,得‘三寶太監’之名號,被文武百官尊一聲‘大監’者,唯有你鄭和與王景弘、慶耀三人爾。你們是大明的功臣,朕自然要多體諒你們。”

朱高煦說完這番肺腑之言後,話鋒一轉道:“西洋水師八百裡加急來報,孔雀半島上的遼王與谷王為爭奪地盤打了起來。你剛才說去年下半年的材料還差遼、谷二藩,原因便在此處。”

鄭和與朱瞻域都不笨,聽朱高煦這麼說,馬上就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了。

去年朝廷對扶南大舉用兵,西洋水師大部被作為預備兵力抽調,一時無暇顧及孔雀半島,這才讓遼、谷二藩鑽了縫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們堅定的認為朝廷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滅掉黎氏越國,自然也就無暇顧及其他,所以會對他們的爭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遼、谷二王小看了朱高煦,更小看了大明朝廷。

且不說無孔不入的錦衣衛密探,就說谷王朱橞的鄰居湘王朱柏,便一直派人盯著谷王國的動靜。

由於朱高煦同意了朱柏更換王號的請求,所以後文湘王一係指朱柏一脈。

朱高煦是什麼人,他能看不出朱柏給他寫密信背後的意思?

即便朱柏沒有在信中直言,但讓王世子來送信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事實也是如此。

當湘王世子朱久燴被康平領著來到武英殿之後,便道出了遼王與谷王大打出手的來龍去脈。

本來谷王國佔據著孔雀半島南部的富饒之地,與遼王國相距六、七百裡有餘,理論上來說雙方三、五十年內都不會發生爭端,畢竟各自都有大片土地需要開發。

可是在十五年前,谷王國向北往孔雀半島內陸擴充套件的時候,發現了一處土地肥沃的山谷。

遼王收到訊息後,認為那處山谷距離他的王都更近,應該算他遼王國的地盤,便派人前往谷王國交涉。

谷王寸步不讓,堅持說山谷歸他所有。

當時遼王不敢動武,只好暫時作罷。

次年,當谷王派人在那處山谷屯田大獲豐收後,遼王坐不住了,決定花錢從谷王手裡購買那塊土地。

因為價格始終談不攏,所以一直到十年前,也就是乾熙八年遼王朱植薨逝之前,那處山谷依然在谷王手中。

初代遼王朱植薨逝後,遼王世子朱貴烚嗣位。

朱貴烚對那處山谷也是念念不忘,一直尋思著要把那處山谷給奪走。

谷王朱橞認為朱植不是他的對手,更看不上朱貴烚。

就這樣,遼、谷雙方厲兵秣馬,都想著找機會讓對方吃點苦頭,彰顯武力。

近幾年朝廷對扶南用兵,讓遼、谷二王看到了耍小動作的機會,所以才會大打出手。

相關推薦:機械軍團縱橫修真世界大修真世界聖女幫我模擬修仙重生之吳霸春秋網遊之無限血族洪荒:我養的寵物都成聖了木葉:我體內有個卡卡羅特無限之精神力控制者女魔頭和她的廢柴太子次元追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