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之學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章節

第四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開撕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長者呼,應勿緩,第二天下午放學後,曲軍來到外語學院沈榮的辦公室。

“數學家來了,喏,那些都是借給你的,小心別搞壞了,研究數學的業餘時間可以聽聽,對你有好處。”沈榮心裡帶氣,話裡帶刺。

茶几上放著一臺收錄機,一紙箱的日語、英語和西班牙語聽力磁帶。

沈榮當初曾經試過曲軍的口語,發現他是啞巴外語,一直耿耿於懷記在心裡,想辦法從外語學院借了全套的收錄機和磁帶,希望幫他補上這塊短板。

“謝謝,英語磁帶和西班牙語磁帶我拿走,日語磁帶不要。”曲軍不會日語,也沒有刷到日語類的教材,英語和西班牙語倒是真的需要練練口語。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學外語必須要張嘴說,國內沒有西班牙語的語言環境,不說不練慢慢就忘掉了,唉,三十歲以前是學外語搞研究的黃金時期,你本來可以做出更大的成就,偏偏分心去搞別的東西,現在每浪費一個月,將來要用一年的時間彌補……”

沈榮上次被曲軍拒絕後,並沒有立刻放棄,而是透過家長和學校反覆勸他,雖然一再碰壁,仍然認為曲軍只是年輕浮躁,心志不定,早晚還會投入外語事業的懷抱,這次見面雖然忍不住嘮叨教訓,殷殷之情卻溢於言表。

曲軍十分感動,安慰道:“沈教授你放心,我有過目不忘的特異功能,外語水平不會退步。”

“奧?那我倒要見識見識,這有一篇評論文章,你能不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

沈榮拿起一張報紙,讓曲軍看三版的一篇文章,只看標題,就嗅到一股濃濃的火藥味。

《經典不容曲解——請某些翻譯工作者注意國際影響。》

這是一篇文學批評,矛頭直指《譯海泛舟》剛剛發表的《禮拜二午睡時刻》,洋洋灑灑兩千餘字,把曲軍的譯本批得體無完膚,指責曲軍肆意曲解馬爾克斯的原著,按照自己的臆想橫加聯絡和暗示,嚴重誤導讀者。

文中還用很長的篇幅痛批曲軍的《譯者按》,列出一二三四五的學術性“錯誤”和常識性“錯誤”,只差指著鼻子罵他不學無術,又指責曲軍過度解讀馬爾克斯,沒有具體分析拉美國家的具體國情和宗教信仰,挑撥拉美第三世界和漂亮國的敵對情緒,挑撥拉美各個種族之間的矛盾,馬爾克斯是全世界公認的大文豪,如果引起他的關注和反感,將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嚴重後果,抹黑國人形象云云。

“感覺怎麼樣?”

“背不下來,太長了,我的過目不忘是有條件的……”

“沒問你這個,我問你這篇文章寫得怎麼樣?”

“潑婦罵街罷了,都是胡攪蠻纏,一駁就倒,等我寫一篇文章罵回去。”曲軍指著作者名字問道:“這個龐全友是何方神聖?怎麼像踩到他的尾巴一樣,跳得這麼兇?”

“龐全友大概是郭先紀的弟子,或者是他弟子的弟子,我也記不清了,郭老是西語翻譯界的前輩,上次給你看的那篇《禮拜二午睡時刻》是他幾年前翻譯的舊作,你的譯本和郭老的譯本差別太大,龐全友可能接受不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翻譯界在一代代的傳承中,形成了複雜的門戶派系,除了畢業院校和學術觀點不同,大而化之的可以分成洋派和土派。

土派顧名思義,就是國內土生土長的翻譯家,主要來自各個外語類大學或者外語類專業的科班畢業生,比如沈榮當年就在北大西方語言文學系上的本科,由於各種原因,土派翻譯家和國外接觸較少,資訊來源相對落後,在翻譯創作中有明顯的短板。

洋派翻譯家基本都有國外留學的經歷,或者乾脆就是歸國學者,他們的師承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比如翻譯《天演論》的嚴復曾經在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留學,建國後的翻譯大家傅雷是法國巴黎大學的留學生等等。

他們對國外的生活有直觀感受,翻譯創作往往更貼近原著,總的來說比土派翻譯家的水平高一些,但也存在挾洋自重,或者水土不服的問題。

沈榮所說的郭先紀,是洋派西語翻譯家的一方大佬,沈榮在他面前也得尊稱一聲前輩,此公早年曾經翻譯發表《禮拜二午睡時刻》,雖然只是一個短篇,卻是備受推崇的得意之作,現在被曲軍的譯本比了下去,他的徒子徒孫覺得面子受損,才會反應如此激烈。

“這篇《請某些翻譯工作者注意國際影響》的確有很多錯誤,可能是龐全友自己炮製的,郭老並不知情,我看不用理他,和這種小人糾纏不清沒什麼意思,懂行的自然知道你的譯本更好。”

沈榮是老派的知識分子,面對非議習慣用作品說話,重量級的《百年孤獨》即將在下一期雜誌發表,到時自然諸邪避易,不敢再隨意中傷曲軍。

“我可沒有那麼好的涵養,他既然寫文章罵我,我就要罵回去,否則念頭不通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曲軍興致勃勃,龐全友的姿勢太帥,情不自禁就想踹他一腳。

“那好吧,你可以寫文章和他辯論,但要做到有理有據有節,不要……唉,算了,隨你吧,”沈榮說到一半,突然覺得自己有點太囉嗦,其實讓他們兩個小輩對罵一場也不錯。

曲軍一定要反駁龐全友,說明對《禮拜二午睡時刻》這篇作品很重視,對翻譯圈的口碑名聲也很重視,雙方來回罵戰的過程中,肯定要查資料寫文章,等於在做拉美文化和拉美文學的專業研究……只要不當什麼狗屁數學家,把郭老賊的徒子徒孫罵一頓也值得。

反正那小子也該罵。

“沈教授,借你紙筆一用。”

曲軍鋪開稿紙,寫下反駁文章的標題——《震驚!知名翻譯家竟然做出這種事》。

“你要在這裡寫文章?不要著急,這種文章一定要嚴謹,不能犯一點錯,否則被人抓住把柄就會很被動,還是回去好好準備一下,查清資料再動筆。”

沈榮雖然不喜歡罵戰,也是風吹浪打一路走過來的,深知罵戰一開,如同武林高手的捨命相撲,一著不慎被對方抓住破綻,搞不好就是身敗名裂的下場,萬萬不可大意。

“報仇不隔夜嘛,資料都在我的腦子裡,不會出錯。”

這種罵戰型的反駁文章其實不難寫,只要找出有力的證據,逐條駁倒對方的論點就可以,曲軍刷了那麼多拉美歷史和拉美文化的書,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沒有明確證據表明,馬爾克斯在影射1928年的香蕉園大屠殺……”

證據太多了,只是你眼瞎。

馬爾克斯出生在哥倫比亞北部的小鎮阿拉卡塔卡,那裡有一個名叫“馬孔多”的香蕉種植園,馬孔多在非裔黑人使用的班圖語裡就是香蕉的意思,馬爾克斯在他的自傳《活著是為了講述》裡說過,在香蕉慘案的紀念會上,大家默哀一分鐘,紀念犧牲在機槍掃射下的3000名遇難者……

歷史書裡有明確的記載,漂亮國的聯合果品公司,做的是殺人放火的生意。

“小說中母親的形象代表審判者,不是神父……”

西班牙語不過關呀,你再看看原文,母親穿的是“sotana”,不是法官穿的法袍,而是神父穿的教士服。

曲軍可以用到的書籍文獻已經不少了,但他還是覺得份量不夠,又點開隨身APP,用200經驗值刷了一本《禮拜二午睡時刻鑑賞分析》。

這本書屬於小眾冷門,所以很便宜,曲軍現在已經攢了一萬多點的經驗值,200經驗值毫無壓力,把這本書飛快的看了一遍,刻在腦海裡,越發的下筆如有神,沈榮在旁邊看得心醉神馳,彷彿夢迴千年,親眼見證曹植七步成詩。

“你不應該選理工科,應該選文科,數學家對你不合適……文章寫得很好,就是這個標題不正經……算了,反正也不是什麼正經文章,隨你便吧。”

沈榮拿起筆來,在幾處地方修改潤色了一遍,曲軍筆力有限,文中的轉和承接略顯生硬,沈榮以為他是時間倉促,沒有注意這些細節,順手幫他改掉。

“放在我這裡吧,回頭找個合適的雜誌幫你發表出去,不用再修改潤色了,這和打架一樣要留三分餘力,等他再發文章,你們還有的吵。”

自古就有“文無第一”的說法,龐全友如果不認輸,繼續和曲軍罵戰,到時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也是很有迷惑性的。

“吵就吵,吵完了神清氣爽,吵到高考我都陪著他。”

一言不合就開撕的快樂,只有撕過才知道。

“嗯!好啊!年輕人就是應該有銳氣,有這種不服輸的勁頭。”

沈榮越發覺得今天這步棋走對了,暗搓搓的又幫曲軍拱了一把火。

曲軍如果和那個龐全友罵出了火氣,不但會查資料寫文章,還可能再開一本翻譯作品的新坑來證明自己,各種的分心浪費時間,影響他的學習成績。

最後高考失誤,只能乖乖的來上乾陽外語學院,再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

相關推薦:快穿美食直播間獨家佔有:萌妻,請入懷大乾執劍人巔峰大導演導演有點皮至暗時期影視劇裡的任務我在紅樓開書院風雨南洋未了情我是天才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