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之學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章節

第一七零章 五年制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難怪加藤英樹這幾天都沒有動作,原來是在背後搞小動作。

也算思路清奇。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FE-C薄膜磁頭的技術屬於香港探微公司,找清華園有什麼用?

更何況,清華園也不會幫他。

據洪書記介紹,加藤英樹在魏校長那裡碰了個軟釘子。

魏校長其實是副校長,上面還有正職的校長和書記, 以及德高望重的名譽校長,不過日常的學生工作都由魏副校長分管。

魏副校長一開始以為,這個FE-C薄膜磁頭是微電子所搞出來的,後來才知道和清華園沒關係,隨即祭出一整套“不瞭解……個人行為……密切關注”的外交辭令,把加藤打發了。

加藤英樹一無所獲, 還賠上一本刊登曲軍論文的期刊。

洪書記拿出來的這本期刊, 是今天早上從圖書館借出來的, 魏副校長那本不外借。

非常放鬆的聊了聊FE-C薄膜磁頭的論文,又簡單問了一下香港探微公司的情況,曲軍推說在這家實驗室做兼職研究員,洪書記並沒有深究。

由於人才極度匱乏,整個國家都在提倡“星期天工程師”,別說學生了,清華園的很多老師也在外單位兼職,水平越高兼職越多,碩士生博士生如果學有餘力,在外單位兼職也很常見,學校一般不干涉。

像曲軍這樣的本科生,通常只能找到機械制圖一類的低端兼職,能進入外資背景的實驗室,都是難得的鍛鍊機會,學校還會報以鼓勵的態度。

“我對這個薄膜磁頭不大懂,但聽魏校長說, 這是一項很有應用價值的技術, 只可惜國內做不了,那就賣給日本人吧, 但是不能賤賣,如果有人給你施加壓力,學校給你撐腰!”

這就是有組織的好處。

八十年代的單位有一家算一家,都是超級護犢子,自己的職工哪怕把人胳膊打斷了,強勢的單位都敢直接到派出所提人,帶回去自己處理。

清華園這種培養下一代接班人的頂級學府,更不會為了一個日本公司的利益,為難自己的學生。

曲軍倍感溫暖,向洪書記致謝,

沒想到洪書記又放出一記大招。

“小曲啊,咱們清華園一向都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對你這種能力極其突出的優秀學生,學制可以靈活調整,魏校長讓我徵求你的意見,是否願意轉為本碩博連讀,學制參考第一批本碩博連讀生,也是五年……”

“哦……讓我考慮一下。”

曲軍猝不及防,突然想起在董仙河辦公室見過一次的馮宇飛馮博士。

馮宇飛就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的本碩博連讀博士,因為受到十年特殊時期的影響,學制只有五年。

那一期五年制的三清博士是絕版,以後的本碩博連讀都是七年制。

(注:八十年代初期,清華園的本碩博連讀的確是七年,不要抬槓。)

曲軍沒想到,自己也能得到“一氣化三清”的修煉機會,而且來得這麼容易。

只考慮了幾分鐘,曲軍誠懇點頭:“我願意在清華園繼續深造,只是沒有想好,碩士階段和博士階段會不會轉專業。”

有隨身圖書館的外掛,全世界的前沿科技都能隨時查到,出國留學對曲軍沒有什麼吸引力,不如留在清華園,靜下心來踏踏實實搞幾年科研。

但是,將來是否向其他研究方向跨界,曲軍倉促間無法確定,隨身圖書館的資料浩如煙海,一直限制在微電子的範圍內,有點浪費了。

“沒有想好就慢慢想,什麼時候想好了再定專業方向,你的這個本碩博連讀是有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將來該考試考試,該答辯答辯,到時候再定下一階段的專業。”

洪書記脾氣衝,嗓門大,平常在無線電子系人見人怕,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背地裡有洪包公的外號,此刻卻笑眯眯的特別好說話,對曲軍不是一般的和藹可親。

如果被其他同學看到了,肯定嚇一跳。

馮宇飛那一期本碩博連讀的三清博士,只有博士學位,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直接跳過去了,但是曲軍屬於特事特辦,學士證和碩士證可以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早在莫德爾猜想被媒體廣泛報道的時候,學校領導層就有意調整曲軍的學制,中科大連十多歲的少年班都辦起來了,曲軍再規規矩矩的上幾年本科,實在太浪費。

改成五年制的本碩博連讀,不但可以節省曲軍的時間,還可以儘可能的留住人才,如果曲軍本科畢業後,跑到國外上常春藤,魏副校長肯定比親閨女出嫁更心疼。

這件事本來已經基本敲定,和有關部門再溝通一下,就會通知曲軍。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曲軍這麼快就在電子工程專業做出成果,還是日本大公司都想買的重要成果,魏副校長隨即馬力全開,一天之內搞定了有關部門。

然後才有洪書記和曲軍這場談話。

曲軍投稿論文的時候,為了確保儘快順利發表,只選擇一家SCI入門級期刊,影響因子常年在1.0 左右徘徊,對於清華園這種頂級學府來說,其實算不了什麼。

哪怕還沒到瘋狂刷SCI的年代,清華園一般的碩士畢業生,大多都有一篇兩篇的SCI論文傍身,否則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但是,曲軍還是一個大一新生。

魏副校長看重的,是他的升值空間。

曲軍剛入校的時候,還是一個實驗室新人,這麼快就能拿出一篇硬碰硬的製備工藝論文,說明他真有成為牛頓的潛質。

術業有專攻,魏副校長也不太懂薄膜磁頭的製備工藝,但他已經請董仙河看過了,曲軍的FE-C薄膜磁頭技術,竟然大幅超過發達國家的研究進度,做到了世界第一。

填補國內空白,在這個年代很常見。

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就很難得了。

做到世界第一,卻像鳳毛麟角一樣稀有。

這樣的人才,必須要靜心呵護,除了五年制的“一氣化三清”,還要在學術研究上給與大力支持。

曲軍下次再做出什麼成果,最好掛上微電子所的單位,不能讓香港公司白撿便宜。

相關推薦:快穿美食直播間獨家佔有:萌妻,請入懷大乾執劍人巔峰大導演導演有點皮至暗時期影視劇裡的任務我在紅樓開書院風雨南洋未了情我是天才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