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之香江大亨時代->章節

第208章 【搬家】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1975年1月1日。

林榮亨全家搬進了深水灣66號別墅,所謂的‘全家’一共有六人,林榮亨、安琪、安妮、林嘉華、林嘉毅、林嘉基,即一夫兩妻、三子。

林嘉華是長子,今年三歲多,是安琪所出;

林嘉毅是次子,現在八個月, 是安琪所出;

林嘉基是三子,才剛剛滿月,是安妮所出。

深水灣66號別墅外觀是歐式風格建築,樓層是三加一,即最下面是一個裙樓,裙樓設有六個停車位;每一層面積為5500平方尺, 整個別墅樓面面積為22000平方尺, 整個別墅佔地面積為18500平方尺。

別墅並不是直接靠在深水灣彎道邊,兩者之間有一條60米的彎曲私家公路, 這條私家公路兩旁有醒目的提示牌——私人重地,閒人免入,這樣能最大限度的能避免他人的打擾。大門口有一個門衛室,別墅還有單獨的保鏢、保姆建築物,是一幢兩層建築物,每層約100平方米,可供6個保鏢和6個保姆居住。

別墅正面是一個院子,種植著一些珍稀的綠植;別墅後院有一個草坪和一個泳池,後院的正前方便是深水灣,站在裙樓的陽臺上,大海的景色一覽無遺。

整個別墅的造價(包括裝修、地皮)超過1000萬港幣,很多材料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在這個人均工資只有一千多港幣的年代,如此昂貴的造價也是香江排名前幾的存在。

吃完午飯,送走了親朋好友,這次搬進66號別墅,林榮亨邀請了許世薰、郭德勝、李兆基三個朋友,還邀請了安氏一家人;林榮亨最近和李兆基走的很久, 雙方約定有機會要一起合作開發地產。

回到客廳,林榮亨坐在沙發上,臉上帶著一些微醺,顯然中午喝的不少;

安琪端來一杯茶,放在林榮亨面前,並說道:“還有一些燙!我再去拿些水果!”

林榮亨閉著眼睛點點頭,三分醉意的自己只想享受老爺般的服務。

水果還沒有到,軟香入懷,是安妮。

“孩子們都在睡覺?”

安妮將林榮亨的右手開啟,放在自己腰肢上,並依偎在林榮亨懷裡,軟綿綿的說道:“老大在玩,老二老三都睡著了!”

家裡有專門帶小孩的保姆,不需要安氏姐妹操心太多。

林榮亨‘恩’了一聲,不再言語。

安琪端著水果進來,見妹妹已經佔了個好位置,頓時狠狠盯了安妮一眼, 安妮不以為意;兩姐妹一個會伺候人, 一個會粘人,這就是林榮亨日常生活。

“老公,我給你按按,緩解一下疲勞!”

“恩,給我按按頭部!”

安琪頓時走到安妮面前,說道:“讓一下!”

安妮攝於姐姐的淫威,只得站了起來,安琪坐在沙發上,並將林榮亨的頭部放在大腿上,芊芊玉手在頭部按摩起來。

“安妮,給老公喂點水果,解解酒!”

“好的!”

享受著安氏姐妹的特殊服務,林榮亨總算清醒一些,腦子執行起來。

去年(1974年)11月初旬,世界黃金價格就已經漲至180美元每盎司,林榮亨便讓四家合作銀行開始拋售黃金,拋售期限定在了40天的時間;在還掉貸款和利息、和支付佣金之後,林榮亨收穫88億港幣的現金流;加上三月份拋售的10億港幣,在這一波行情中,林榮亨回籠資金98億港幣,賺了78億港幣。

在股災前,林榮亨在股市套現20億港幣,炒股獲利4億港幣,總計是24億港幣;其中20億拿出炒黃金,又賺了78億港幣,就相當於在1973-1974年,這兩年林榮亨手上有102億港幣的現金流。

其中,暗購九龍倉、港燈、青州英泥、中華煤氣、香港電車、和記洋行、置地公司等公司的股票,陸陸續續注入了銀河證券5億港幣;

其中,增持恆大地產、寰宇影業、現代報業,一共花了4億港幣(後續股價繼續下跌,比原計劃省下了1億港幣),已經全部完成增持;

其中,在個人抄底地產中,已經花掉了3億港幣,華人行和英美菸草公司舊址花了1.6億港幣,又購買了三幢舊廈花了1.4港幣。

其中,投資小米電子及其物業,花掉了1.3億港幣;再加上其它方面的開支差不多0.7億港幣;

全年(1974年)足足花了14億港幣,正好將大量拋售黃金前的現金流,花的乾乾淨淨。

所以說,林榮亨現在手上的現金流,僅僅剩下88億港幣了。

‘僅僅’一詞用的比較謙虛,就目前林榮亨的資金實力,在香江已經是霸主的存在;接下來,依舊是買買買、建建建。

.....

第二天,林榮亨來到恆大地產。

三劍客聯袂來到林榮亨的辦公室,幾人是來匯報工作的。

何睿開口說道:“老闆,去年(1974年)我們恆大地產的年盈利為2.8億港幣,依舊僅次於匯豐銀行!”

林榮亨笑著說道:“水分太大了!地產的純利只有7000萬港幣吧?”

何睿點點頭,說道:“確實,地產只有7000萬港幣的純利,連續兩年下跌!據說新鴻基地產在去年差不多也有這個純利,他們是連續幾年增長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何睿說的大方,畢竟策略是林榮亨制定的,和他們沒有關係。

恆大地產在1972年的地產純利最高,足足有1.3億港幣,華資地產公司連一半都達不到這個程度;1973年也有1.2億港幣的地產純利,亦是一馬當先;1974年的地產純利暴跌,僅剩下7000萬港幣;究其原因,就是林榮亨從1972年就開始減少樓盤的開工。

僅以地產純利而言,置地無疑是最厲害的了,1973年純利為1.36億港幣,1974年恐怕會達到1.7億港幣。

恆大地產雖然每年都有兩億多,甚至三億多的純利,完全是因為投資了股票、黃金的原因。

林榮亨說道:“新鴻基地產,包括恆基兆業,他們同出一脈,開發地產都是按照工廠模式來做,號稱‘樓宇工廠’;樓價下跌了,他們以少量的利潤就放出,嚴格執行貨運輪轉,所以每一年的純利都會遞加。”

除了置地、新鴻基、恆基兆業外,像長江實業、合和地產、新世界發展、鷹君等地產公司,純利都會下跌。

張若懷說道:“其實我們在1973年和1974年的地產投資比他們都大很多,我們不過是在這幾年將主要精力和資金用在收租地產上。置地每年一億多的純利,有大半都是靠收租。”

總的來說,華資地產在70年代都是以發展物業為主,修建的商業樓宇,除了公司總部大廈,其餘都是拿出來售賣居多,這樣可以快速的回籠資金。

林榮亨之所以反其道而行,自然是因為自己在資金實力上,大大超過這些地產公司;再加上商業大廈都是長期收租的寶貝,林榮亨是一幢也捨不得出售。

林榮亨接著說道:“地產將在今年停止下跌,將在明年回暖;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增加1倍的開工速度,主要還是以小型樓盤為主。與此同時,今年我們商業大廈依舊只重建兩幢,這樣一來,就只剩下四幢大廈未建。”

現在加快速度樓盤開工,到明年(1976年)正好可以銷售期房;至於中大型樓盤,自然要等到1976年才開始開工,開盤則在1977年以後。

恆大地產目前擁有400多萬平方尺的土地儲備,而且今年還會繼續購買,預計在年底達到500多萬平方尺;所以,一旦地產轉暖,就是恆大地產大肆收割的時候了。

聽見林榮亨的分析,三巨頭備受鼓舞,恆大地產終於要大肆開工新地盤了,現在是增加一倍速度,但三人知道,再過一年,恆大地產恐怕就要再次提速了。

老闆對局勢的把握非常準備,在地產低谷時就主要興建收租的商業大廈,在地產高峰時,就大肆銷售發展物業。

相關推薦:機戰風暴大叔兇猛我和女同學的荒島生涯一切從納蘭嫣然開始我的天選人生遊戲四合院:從何曉開始到香江大時代聯盟:我,峽谷新任牧場主!原神的人生交換遊戲我能製造怪物青鋒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