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之香江大亨時代->章節

第187章 【何去何從】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現代通訊社自1月份成立以來,香江的不少報紙紛紛尋求合作,現代通訊社自然將這些報紙拉入自己的陣營,並為他們提供了第一手的國際新聞素材。

不僅如此,無線電視臺、麗的電視臺、香江商業廣播亦和現代通訊社簽訂了合作備忘錄。

一時間,現代報業的影響力直線上升,並開始甩開星島報社, 成為香江的第一傳媒集團。

本來,星島報社和現代報業鬥的旗鼓相當,胡仙也知道自己沒法阻止現代報業的崛起,也就沒有採取新的商業動作;但是現代報業旗下的現代通訊社一成立,胡仙就知道星島報社要遭。

在香江,若是論海外記者的數量,現代報業當之無愧的排第一,星島報社緊隨其後;正是因為如此, 隨著香江的經濟爆發, 人們對海外的新聞需求也增加,這就讓《現代日報》和《星島日報》的銷量在這一年多裡開始暴漲,其中《現代日報》在香江的銷量已經突破了15萬份,而《星島日報》也突破了12萬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今現代通訊社成立並投入使用,拉攏一些中小報紙加入自己的陣營,並且自己的實力隨之增強,可見日後兩家報社的差距將會被拉大。

胡仙叫來一眾高層商量對策,大家紛紛表示有些束手無策。

“老闆,若是在股災前,你決定成立星島通訊社, 未必沒有機會和現代通訊社同場競技!我們都知道,現代通訊社經過幾個月的重組、籌備,耗費的資金高達數千萬港幣,他們利用股市的泵水資金,大力發展先進的裝置、增加大量的海外記者人數、辦事處。本來若是沒有股災, 我們星島報社利用股市集資, 不會泵水5000萬港幣, 就是泵水3000萬港幣,也能成立一家規模不錯的通訊社。但是現在,我們根本拿不出龐大的資金來籌備通訊社。”

既然叫做通訊社,自然就要做到全球大多數地方都有辦事處、記者,這樣才可以採集到龐大的新聞數量;以及擁有一個新聞處理中心,去處理全球各地發回的新聞素材;還要一個實力強勁的通聯部門,去和各個媒體談合作,進行售賣新聞。

說白了,就是拿錢去砸!

星島報業年盈利能力不過在1200萬港幣,如果不透過股市集資,很難去搭建一個初期投資就高達數千萬港幣的通訊社。

胡仙眉頭皺了起來,這名高管說的有道理,但是她不甘心就此落後現代報業;但若是透過貸款、集資(少量)等綜合渠道,去籌得資金,胡仙又擔心投資虧損,以及自己的股份進一步攤薄。

“那你們說怎麼辦?如果我們維持現狀,那《星島日報》的未來只會停滯不前,被《現代日報》遠遠的拉開距離!”

綜合起來,作為女人的胡仙此時還是沒有足夠的魄力,但又小氣現代報社這個後來者超過星島報社。

一名高管建議道:“據說現代通訊社和現代報業是獨立執行的,而現代通訊社也向我們發出了橄欖枝,我們何不加入。”

胡仙立馬說道:“你知道一旦加入現代通訊社意味著什麼嘛?就意味著我們以後在國際新聞上,漸漸的對現代通訊社形成依賴,而自身就很難發展起來。”

高管解釋道:“我們的報紙本來就不擅長新聞,更何況是國際新聞;我們的《星島日報》在證券、地產等領域,才是優勢,我們有固定的讀者群,很難去發展成大眾報。”

胡仙又說道:“我們確實擁有固定的讀者群,但現代報社的《經濟日報》目前已經強勢崛起,這次他們在證券和地產大膽的預測股市和地產因為炒風過熱,而有崩塌的危險,從而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訂閱。銷量也一舉突破9萬份以上,眼見就要追趕上我們的《星島日報》。”

一眾高管很想說,就現代報社的老闆的那種魄力,你拍馬也趕不上;現代報社在股災前透過股市集資就有1億港幣,而星島報社僅3000萬港幣。

一眾高管見胡仙已經陷入和那位商業奇才的鬥爭噩夢中,不僅有些為胡仙感到悲哀,這位女性報業大亨剛剛達到榮譽之巔,位列國際新聞協會的主席時,現代報業就抄了星島報社的老巢,就連海外的巢穴也被攻破。

如今,《星島日報》的海外銷量減少了20%左右,要知道按照道理應該是逐年上升的,可見《現代日報》搶了《星島日報》多少市場份額。

一高管見狀,變勸告為鼓勵:“老闆既然不甘落後,那麼星島報社成立星島通訊社,所需資金透過貸款和股市集資來完成!”

反正星島報社的股份基本都在胡仙手上,這些高管又沒有持股,就算虧了又和自己有什麼關係;而且,這也是老闆的意思,自己不過是順勢而為。

見有人支援自己,胡仙又猶豫了,她對自己在星島報社的股份極為看中,以至於她到現在還持有86%的星島報社股份;上市的時候,她只是拿出了412.5萬股進行股票上市,她本人的股份從上市前的97%,到現在還剩下86.7%(香江證券市場並不是全部規定拿出25%股份用於公眾持股,才可以上市)。

而胡仙也擔心失敗,讓星島報社背上債務,影響公司的運轉,從而讓已經死去的父親失望。

“先加入現代通訊社吧!小小的港島,容不下兩家通訊社。我們雖然加入現代通訊社,卻不能全靠他們的新聞素材,還是要繼續增加海外記者人數...”

最終,作為女性老闆,胡仙還是缺少了魄力,選擇了妥協。

......

和《星島日報》的待遇不同,現代通訊社壓根兒沒有考慮《東方日報》,畢竟《現代日報》曾公然說《東方日報》是白粉報。

馬家兄弟此時也沒有以前的囂張,反而擔心林榮亨直接對付他們;別看他們有地下司令的稱號,如果林榮亨要是對付他們,遠比他們對付林榮亨的手段高明和容易多了。林榮亨的電話可以直通港督辦公室,這就是個先天優勢。

好在,林榮亨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反而在商業上對《東方日報》大肆打壓,這讓馬氏兄弟松了一口氣。

雖然現代報社打壓《東方日報》,但《東方日報》畢竟走的是大眾報紙路線,再加上還有點實力,銷量目前也增長到5萬份,成為了一家中型報紙。

當然了,比起原歷史,還是差了一半不止!

《明報》也選擇加入現代通訊社,畢竟不合作就意味著以後落後其它報紙,合作了至少能保證在新聞素材上,有一個實力的增加。

最讓金庸佩服的還是,現代通訊社的投資成本,據說投資了近5000萬港幣;如此龐大的投資,在亞洲恐怕也是獨一份,就連日本的報業都比不上。

相關推薦:機戰風暴大叔兇猛我和女同學的荒島生涯一切從納蘭嫣然開始我的天選人生遊戲四合院:從何曉開始到香江大時代聯盟:我,峽谷新任牧場主!原神的人生交換遊戲我能製造怪物青鋒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