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爺->章節

第324章:談何容易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小李,不要大言聳聽,也不要故弄玄虛。我要的是客觀。”

在李憲的第二句話說出來之前,就得到了孫衛民的警告。

李憲還真就是想賣個關子的,現在被孫衛民呵斥了一句,他不免有些尷尬,索性將一些廢話省略,直接進入了主題:“孫書記,這個不看好,分怎麼說。”

“那你就詳細說說。”孫衛民點了點桌子。

“嗯、”李憲撓了撓頭,“這說跟您說吧,我看好龍江的短期形勢,但是不看好此龍江的長期形勢。”

在孫衛民詢問的目光下,李憲攤開手掌,從目前的市場經濟改革紅利,說到了龍江省目前的產業結構,再說到地緣環境因素桎梏,最後說了到老工業基地在沿海工業帶興起之後位置旁落的事實。

可是最重要的一點他沒說,就是東北在這一輪改革之下的滯後。

不過這件事情現在說出來,就顯得有些驚悚了——那是十年之後才能看出來的事情。

哪怕它正在發生。

聽完了李憲一條條的分析和論述,孫衛民的臉色沉了下來。

“孫書記,孫書記?”

沉默了好久,孫衛民才被李憲叫回了魂。

“啊。”他將皺成了川字的眉頭略微舒緩,看著面前這個年輕的企業家,試探性的問道:“就沒有什麼辦法嗎?”

可是問完,他就後悔了。

自己竟然把想法打到一個只有二十多歲的小年輕身上,屬實是病急亂投醫。

“有!”

他卻沒想到,李憲快速的給了肯定的答案,而且非常堅決。

“哦?”孫衛民意外,“你倒是說出來聽聽,怎麼整。”

李憲幾乎是沒有猶豫,伸出了三根手指:“從現在開始,興工業,投科技,留人才。”

在沒有回到這個時代之前,李憲經常混跡於各種社群和貼吧,對於家鄉經濟,在那個時候有相當的鍵盤俠和貨真價實的經濟學大能討論。雖然各有各的討論方向,不過最終彙集到一起,基本就是這三個路子。

“咱們龍江沒有的自然環境惡劣,冬季時間長,農業肯定是不用考慮的,就算是經濟作物種的再多,也沒辦法超越溫暖且日照時間長的南方。”

“那你的意思是,放棄發展農業?”明顯,這第一個說法,孫衛民就能不同意。

“當然不是!”李憲立刻否認,“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不論什麼時候都必須抓。可是縱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援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

這一番話下來,孫衛民微微坐正了身子。

李憲更進一步,“舉個例子,就比如我手下的這個山特產開發公司。不就是以製藥工業,保健品產品來帶動了林區的林下資源開發嗎?”

“孫書記,您要清楚一點,農業是根基,但是農業絕對不是出路。拿最簡單的來說,咱們東北地區,一年有將近五個月的冰封期。在這段時間,絕大部分的農民都無事可做。只有同時發展其他產業,找到經濟的突破口才能帶動地區的發展。

可是您說,咱們龍江能發展什麼產業?房地產,或許可行,可是咱們的地緣放在這裡,遠離經濟中心,自然環境還不好,同樣受到冬季冰封期不能施工的影響,房地產較南方回款慢,產業肯定是發展不起來。

可是工業不一樣啊,生產線一開,只要供水供電,那可是春夏秋冬都能生產。工業規模大了,才可以創造足夠的工作崗位,才可以留住人才,才可以提供更多的利稅來發展地區。”

聽完了李憲的分析,孫衛民暗暗點頭。

可同時又嘆了口氣。

之所以詢問李憲這個青年企業家對龍江省經濟的感受,是因為臨時調控處那邊兒委託國家統計局對省國營企業的一個摸底報告出來了。

按照這個對龍江省900多家國企的調查報告顯示,到93年十月份,這些企業的總資產為1041億,可是負債卻達到了1007億。企業負債率平均高達百分之七十七,與十年之前相比,資產增長了4倍,可是負債卻增長了8.6倍。很多老國企每天還在生產,但是製造出來的產品往往從生產線上搬下來,就直接拉到了倉庫之中。按照這份報告顯示,省內鄉級以上工業企業的庫存產品總價值已經達到了五千多將近六千個億。

連年虧損,效率低下,產品難賣,資金緊張。

這就是省內工業的情況。

現在臨時調控處那邊又在干預地方改革程序,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興工業?

談何容易。

孫衛民擺了擺手,將案頭一份報告中的一頁抽了出來,放在了李憲面前,“你看看吧,但是只可以看,不可以對外說。”

哎呀?

看著那藍色封皮的資料夾,李憲吞了口唾沫。他還以為是什麼絕密。

可是當翻開資料夾,看到臨時調控處的檔案抬頭,再看到裡面那一組組慘不忍睹的資料時,他的臉僵住了。

原來就是這個東西、

這些資訊,談不上什麼保密不保密。也就是政府當這種東西是個秘密,覺得這種集體企業的大敗局是一件丟人丟到了姥姥家的事情。

可是殊不知,在民間幾乎是個人都已經知道了國營企業不好過的事實。數以百萬千萬的國企職工,早就像是百萬千萬的傳聲筒,將各自單位的情況在民間傳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那些帶著血肉筋骨的口口相傳,可是比這冷冰冰的資料還要聳人聽聞。

“你剛才說的那些,跟我一個小輩的論調相似,紙上談兵罷了。你們這些年輕人總是想當然的地方太多,太理想化。”

聽到孫衛民的評價,李憲心裡不服。

他其實還沒說完。

報告上面的說的其實並非是龍江省一省工業存在的問題,而是計劃經濟時代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

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在93年應該還沒有什麼好辦法。但是在三年之後,一個叫吳敬璉的人,會在《改革》雜誌上提出一個著名的理論——抓大放小。

也就是重點扶持有潛力的大型國有企業,而放活小型國企,以達到迅速和市場經濟接軌的目的。

不過這個方法,他沒敢說。

因為這個理論,將直接導致幾千萬的國企職工失去他們現有的崗位。

對於經濟環境來說,這是一劑良藥。可是對於那些活在資料之外的老百姓來說,太苦。

這個方法說出來,自己怕是會被無數人罵上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

........

本书作者其他书: 高齡巨星 舌尖上的修仙 治癒系天王 汽車黑科技
相關推薦:與仙女同居的日子飼養反穿公子皇女飼養計劃虛擬巨星飼養日記英雄聯盟之最皮主播我師兄都是冠軍打野這就是單身型打野嗎?未來戀愛遊戲死神之銀白色的微笑城堡爭霸:我的魔物兵種可以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