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之我全都要->章節

第46章 連搞幾個大新聞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聽了胡茜的提問,顧轍就已經判斷出,這記者應該是代表了那一派見不得他好的人。

問題裡面的誘導、串聯非常明顯。

好在顧轍也是老油條,當然不會中對方的招,他一板一眼地逐條分析道:

“首先,我不覺得你提到我的考試、競賽成績有波動,有什麼問題,這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難道你想說,這裡面有什麼貓膩不成?”

顧轍主動一句反問,立刻把胡茜堵得啞口無言,她也沒證據,如果由她直接說出哪怕半句這種猜測,都是有可能被纏上誹謗的。

顧轍懟住對方之後,這才侃侃而談:

“不過,作為一個去年奧賽省決的親歷者,我願意主動說一句:去年我一開始覺得自己競賽保送無望,所以專心準備高考,化學省決之前荒廢了難題的複習,最後只得省三等獎也不奇怪。

後來我才聽說那年選送國家隊的機制有所調整,我們這種外市考生也有機會拿到一個保底名額。所以競賽結束後,我非常悔恨,最後反而在高考結束後加強了化學複習,一個月後就拿了補錄加試第一。

這一切,我要感謝省裡的政策,給了我們這些外地考生繼續努力下去的信心。雖然我本人沒有從中直接受益,但我卻學到了一條人生信條: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不到最後關頭不能放棄。”

顧轍這番話說得非常漂亮,聽得代表市裡來的胡茜臉色很難看,

而代表省《教育資訊報》的陳丹,則是面露欣慰之色,心中暗忖:

“這都是省廳基教處的陳處長,去年那個新政的好處!激勵了一批有才的年輕人,重新鼓起了努力的勇氣!這一條一定要在報道裡大書特書!如果顧轍後續表現確實可以的話。”

而看到這倆人的表情反差,顧轍雖然無法知道她們具體在想什麼,但他也已然心下雪亮,知道為什麼今天會被如此重視了——

哪怕他原本沒往那個方向想過,但暑假裡胡老師找他籤邱成桐獎學金協議時,多多少少透露過,他可能成了省市基教系統博弈的樣板了。

去年省廳基教處那個“禁止單一學校和地區壟斷選送國家隊名額”的改革,受害的顯然是省城方舟市。

因為如果沒有這個政策保護,方舟二中是可以在競賽領域屠盡全省其他地區的。

這裡面的差距,絕不僅僅是數理化生每科各一個保送生名額那麼簡單,更關鍵是給外地人看到了希望,會讓外地人也繼續陪著你在競賽領域投入資源、玩下去。

這樣一來,或許省二、三等獎也會被更多外地考生瓜分。原本一家獨大的方舟二中,可能會每科少掉十幾個高考加分的人。

對於全省最頂尖的幾十個尖子生來說,差了這一塊之後,說不定對於“哪個城市的中學才是全省高考第一”的政績角逐,都會有明顯傾斜。

事實上,此後十幾年,鎮洋中學就是漸漸成長起來了,後來也得到了“面向全省提前批掐尖招生”的待遇,再往後方舟二中就在奧賽和高考領域,都對鎮洋中學沒有優勢了。

所以,這是方舟市和明州市的“誰才是中學教育全省第一”的政績之戰,顧轍只是被卷進去了,扮演了其中一個非常微不足道的小擾動因素。

省城要為了本地級市的利益,拼命證明省廳去年那個新政不好:外地人別努力競賽了,徹底認命躺平吧,卷你妹啊。

而省廳站在全省的高度,希望竭力證明去年那個政策好、讓大家都更積極努力“養蠱”、選到了英才、“野無遺賢”。

顧轍的稍微一點小舉動,都有可能被雙方背後的媒體盯上。市教育頻道的人肯定要抓他把柄,省教育報的人則要儘量給他鼓吹。

這是一柄雙刃劍,如果顧轍做得不好,他的壞處會被放大。但如果他做得好,優點也會被放大。

……

知道如何分別應對省市媒體後,顧轍的後續問答就變得愈發遊刃有餘了。

他繼續說道:“胡記者,你的第二個問題,關於獎學金的條件,我不知道您為什麼會覺得這裡面存在不公。評選條例說得很清楚,看的是綜合表現分,而不是單一的考試得分。

你來之前,有瞭解過這個綜合表現分的演算法、有哪些結分項嗎?瞭解過我個人有哪些成績嗎?我最近考試成績差,只是我對於基礎課不求甚解、觀其大略,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胡茜聽到這兒,還在醞釀和組織語句,她也不想給顧轍太多裝逼的機會。

但是沒辦法,還有一個跟她立場相反的陳丹呢,她是省教育報的,怎可可能放過這個捧哏的機會,連忙配合地追問:

“那麼,顧同學,能說說你最近有什麼其他方面的成績麼?”

顧轍對陳丹投去一個轉瞬即逝的感激目光,隨後用謙虛的語氣說道:“你們不知道也不奇怪,我最近提出了一個材料化學領域的課題,也是跟我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有關的。

但是我很快發現,在最初的行業技術短板綜述調研方面,我無法一個人駕馭,所以後來又請教了本校的鄭健鄭教授。得到了他非常多的幫助,才幫我完成了起步階段。

目前,我已經有一篇第二作者的論文,被《東海大學學報-英文A輯》的11月刊刊載了,可能你們圈外人,暫時還沒法拿到剛要發售的刊物,所以不瞭解。

另外,我還有兩篇後續論文,也在12月刊被預審透過了,目前還在走後續流程。憑這些學術成果加分,目前看來,我的綜合考評在全年級排進前5%綽綽有餘。”

那些記者顯然來之前是不知道這個訊息的,誰讓顧轍這個成績也是剛出呢——甚至院裡幫他擋了兩三天、特地拖到今天才讓他接受採訪,就是因為今天才有證據。

果不其然,顧轍剛說完“你們還拿不到期刊”,旁邊院學工處的劉處長立刻主動拿出一本新鮮出爐剛剛到手的期刊,幫顧轍說道:

“小顧沒說錯,這就是我校學報A輯的11月刊,你們可以翻到第45頁看一下。”

此言一出,胡茜也不得不服,而陳丹則是饒有興致地幫著捧哏:“是麼?劉處長,這個期刊含金量如何?我看都是英文的,除了署名我們也看不懂內容啊。”

她也不懂學術,居然用了“含金量”這種庸俗的詞彙來形容學術期刊。

不過劉處長也不介意,繼續幫著背書:

“我們《東海大學學報》的英文A輯,去年的SCI影響因子是0.35。可以這麼說,我校碩士研究生在這上面發兩篇第一作者,就可以畢業了。

當然顧轍這個只是第二作者,但即使如此,作為本科生的綜合考評,這個表現也是遠遠超過了後續邱成桐獎學金續評要求的。他的基礎課成績也不差,至少是年級前20。”

陳丹聞言,由衷地點點頭:“原來如此,顧同學,能幫我們講講你這個學術課題選題、以及與你的創業項目有什麼關聯麼?”

看得出來,她此時此刻已經不再單純是為了來之前被交代的任務、才給顧轍捧哏。她是在省教育報工作多年,確實很少遇到顧轍這樣表現卓異的大一本科新生。

哪怕沒人關照,她也覺得這個新聞值得深挖,後續顧轍要是做出更多成績,還值得跟蹤報道。

大學生能學以致用、還是用本專業的知識搞科研……真要是實現了,找些大詞往上一套,妥妥的是值得宣揚的政績啊。

多好的產學研結合樣板!多成功的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顧轍看她完全佔據了採訪的主場,也只好稍微陪著聊幾句發散的話題,但他也是儘量簡明扼要,不能說的不說。

“……我這個專案,主要是涉及到有機高分子聚合眼鏡片新材料的研發,也是跟我個人的生活痛點有關,就想著幫千千萬萬跟我一樣近視眼的學子造福……”

“……目前的樹脂鏡片和隱形眼鏡的材料痛點,主要在於剛脫模的鏡片光學精度不夠,所以無法模鑄法直接使用,還要反覆的光學研磨,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隱形眼鏡雖然不一定要靠模鑄法,還能用離心法,但離心法對曲率精度的控制更差。此外,隱形眼鏡還有鏡片含水量永續性較低……等等難點需要解決。”

“我已經有了一些努力的方向,後續您如果有興趣,可以等我做出成果了再來關注。”

顧轍只是侃侃而談,稍微聊了聊努力方向,至於怎麼努力是隻字不提,反正就是畫個大餅給外行人掃掃盲而已。

很多內容就是期刊上論文摘下來的,無非記者看不懂技術英語。

最後,顧轍雖然目前在隱形眼鏡方面還沒有專利技術可以炫耀。但他自己前面搞的那些“受化學實驗儀器啟發而發明的廚具”專利,卻也能稍微遮遮羞,顯擺一下他的創新能力。對於外行人來說,這已經很值得羨慕了。

陳丹把能記的材料統統記下。最後終於意識到這事兒不可能立刻搞定,就決定過一陣子再觀察觀察。如果上面真要跟蹤報道,再細問不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到了這一步,胡茜為代表的市教育頻道的記者,已經徹底失去了挖料的興趣。顧轍從期刊到專利,各方面都顯得那麼優秀,簡直拿三次獎學金都綽綽有餘了,

其他人對成績的質疑,簡直是小孩子過家家啊。

然而,這一切還沒算完。

就在胡茜和陳丹都沒什麼問題可問的時候,之前一直沒開口、只是默默聽默默記素材的《省法制日報》記者秦瀟,終於輪到開口了。

她恰到好處地切入,問道:“顧同學,你剛才提到的那些專利,包括兩項發明、五項實用新型。

我發現,其中有兩項實用新型,涉及今年9月底在市中院起訴、10月18日調解結案的一個專利訴訟案。所以,那些涉案標的、也是你大學生創業項目的成果之一麼?

你覺得,作為一個科技創業者,目前我省司法系統推進的智慧財產權侵權案快速調解機制,對你的創業有什麼影響或幫助嘛?”

顧轍微微一愣,立刻反應過來,這不就是一個多月前、他那起案子調解後,審判長潘筱婷提醒他、說後續可能有法制傳媒圈子裡的記者採訪他麼。

法制類的新聞不太講究時效性,喜歡等塵埃落定、沒有反轉之後再報道,拖個把月也是很正常的。

對此,顧轍當然要花花轎子人抬人,說一堆“多虧了市中院智慧財產權庭、各級相關司法機關,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幫助人民儘快維護了合法權益……”云云的話了。

而旁邊的胡茜和陳丹聽了,愈發驚訝不已:這個顧轍到底會多少東西?

怎麼前腳還在聊學術和專利、行業技術痛點,轉頭就開始大談特談專利保護法務了?

而且,雖然很多術語聽不懂。但不管是技術還是法律,顧轍說的那些話似乎都很厲害的樣子,一聽就很有條理很有氣勢。

“今天真是挖到一個大新聞了,這個顧轍身上絕對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東西,以後也不能輕易放過,沒東西寫的時候就從他身上多榨點跟蹤報道。”陳丹越想越興奮。

本书作者其他书: 國姓竊明 開局一條小漁船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重回80當大佬 學霸終結者 文娛救世主
相關推薦:大漢從接見張騫開始三國:冠軍侯復活,打造萬世大漢七零之走出大雜院再入侯門從冬木開始的光榮進化武動諸天蟲皇進化系統包法利夫人萬世不朽重生系統之無限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