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章節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產業鏈初步形成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被遮蔽了,感覺裡面沒有任何違規的內容,為什麼總有人舉報呢?真是奇怪?更改後已經發到了作品相關,給大家的閱讀帶來麻煩,實在是對不住)

現在北方工業集團的產業鏈已經逐漸成型了,最上層是劉琅的北方工業集團,負責製造、下達計劃等,下面是機械工程建設集團等一干國家企業,負責為北方工業集團提供成品材料,然後就是那些設在阜城的改制企業,他們會為國企提供最初的半成品零部件。

只要這個產業鏈能夠完全整合在一起,那麼一個產品就會被完整的製造出來,其中的關鍵就是劉琅的北方工業集團,這一家企業決定的一條產業鏈,決定著數十家企業,甚至以後這個數目還要增加,就如同風田公司那樣,數百家企業依附在他身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劉琅有壓力嗎?說沒有是假的,但他有信心,而且他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

首先北方工業集團要製造出一大批不同種類的機械零部件,刀具、軸承、輪軸以及機床所用的主要零部件,這些零部件全部是進口產品,國內無法自主生產,只要北方工業集團製造出來基本上就會在國內實現壟斷,畢竟成本有著巨大優勢。

這些產品可以讓其他企業生存下來,帶動他們逐漸發展,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緊接著北方工業集團就要向數控機床發起挑戰,要在最短時間內攻克這個難關,把機床給造出來,如果是北方工業集團自己研發,那麼至少得兩三年的時間,好在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這幾年始終在研製相關技術,很多技術已經得到了解決,核心技術還沒有完全解決,但是劉琅帶著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可以在半年內搞定。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控制系統,這需要工程晶片來支援,劉琅已經認命林海成為工程晶片研發部的負責人,他倆和中芯科技合作研製工程晶片。

林海在島國學的就是半導體應用,對工程晶片有著很深的造詣,這時間可能要長一些,但是難度應該不是太大,幾年前中芯科技連電腦芯片都製造出來了,工程晶片要簡單的多,相信不出兩年時間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劉琅設定的時間是三年,也就是到九五年,北方工業集團掌握自主研發的數控機床,當然,這所謂的數控機床達不到世界一流水平,但二流水平沒有問題,這個水平就應該達到八十年代初期美國先進國家的製造水平,也就是說到那時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製造水平有十五六年的差距。

十五六年的差距還是不小,可要知道,在七年前,劉琅還在華夏大學時熊教授等專家認為那時的國家和西方發達國家有著五十年的差距,把五十年的差距縮小到十五六年,而且只用了七年時間,這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當然,差距的縮小嚴格來說是北方工業集團的成果,國家的平均實力還是很遠的,這是市場經濟的規矩,少數企業必然掌握著這個國家最頂尖的技術,即使是美國也是如此,不過北方工業集團可以帶動其他國企共同提高,把整個國家的製造能力提升上來。

而且中國也不是僅有北方工業集團一家,劉琅相信還會有很多有本領的人走出來,建立其他工業企業,比如魯冠軍的萬合集團,他們的製造的萬向節已經小有成就,佔有南方拖拉機市場萬向節需求的三成市場。

還有中南省的徐功拖拉機製造廠,拖拉機都買到的東南亞,而這家企業未來會成為世界前幾名的工程車輛製造企業,即便這一世有劉琅這個“妖孽”存在,依舊掩蓋不住這些企業的光芒,而且劉琅和這些企業的關係很好,產品也是具有互補性,有劉琅的幫忙,這些企業自然會比前世好得多,有他們的助力,劉琅的信心更足了。

劉琅要想在九五年實現目標,關鍵的問題不在於北方工業集團,而是在於遼北機械工程建設集團這些企業是否能夠跟上北方工業集團的步伐,技術上劉琅可以給他們,但是員工的水平不是憑空得到的。

遼北機械工程建設集團的員工有一千多人,算是六家企業最優秀的員工,要知道之前這六家企業加起來的員工數量超過了四千人,最後“精挑細選”留下了一千多些,其他工人只能被分流到其他企業。

遼北機械工程建設集團雖然還是國企,但是經過改革後還是具有了某種私企特性,比如員工實行實行基本工資加職稱工資加績效考核的收入制度,基本工資數目很少,只有每個月一百五十塊錢,沈城同類企業的基本工資都超過了二百五十塊錢,顯然遼北機械工程建設集團的員工在這方面是吃虧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職稱工資也是按照國家規定,跟其他同類企業一樣,沒有分別,關鍵是看績效工資,這都要取決於企業的利潤,利潤高,他們的績效工資就高。

而且每年績效工資的百分之三將作為基數放入到基本工資當中,這筆錢會在工人退休後作為退休金發放,畢竟退休金的主要構成是基本工資,這與以後國家實行的年金制度很像。

由此可見遼北機械工程建設集團的工人的工資主要取決於績效工資,績效工資高,他們的收入就高,退休金也會水漲船高,績效工資少那就什麼都少。

這就意味著風險,同當年北方工業集團在阜城挑選工人一樣,工人們面臨選擇,那些年紀大的工人自然不會冒險,最後留下的都是三四十多歲的青壯年工人,他們有魄力有時間,大多數人都有職稱,更關鍵的是劉琅將會是他們的頂頭上司。

北方工業集團的實力這些人都曾領教過,這些年每次全國技能大賽,只要有北方工業集團的員工參加,那其他人只能排在他們後面,這幫人的技術簡直就是匪夷所思,其他企業最厲害的能手都差了老遠,技術工國家最高的是八級工,這幫人的水平早就超過八級水平了,十級都不止。

所以這次員工選擇留下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六千多人留下了一千多人都超出不少人的預料。

當然,這一千多一點的工人中有一些是“走後門”上來的,雖然不多,但至少也有幾十個,他們都是有些背景的,比如某個副廠長的家人,某位主管科長的兒子等等,這些人知道的多一些,在他們看來遼北機械工程建設集團一定會成功,不會失敗,所以員工們的福利待遇早晚會超過其他企業的員工,就是時間問題,而且時間也不會廠。

相關推薦:三國之呂布天下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江戶旅人奮鬥在瓦羅蘭奮鬥在新明朝重生之超級學生超級學生穿越時空之抗日獵人我能魔改黑科技呢喃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