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之北國科技->章節

第490章 人員流動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缺管理幹部的問題,不僅僅全綵在面對,LED公司和裝置公司,也面臨相同問題。

LED公司的奉天分部,隨著大屏產能的逐漸擴大,由於其屬於勞動密集型,人數早已過兩千。一個相匹配的分部管理團隊,就是需要的。

現在這部分的管理,是由光電科儀來代管。但代管,畢竟和直屬是兩種概念。

裝置公司方面,經過了接近一年多發展,《光電科儀》終於與《科儀中心》,成功進行了分離。

《光電科儀》這一年來,把光電在冰城做的事情,也走了一遍。那就是吞併!

裝置公司註定要在光電的版圖上佔據重要地位。所以不論是在奉天和冰城,兩地的裝置公司都開始了迅速擴大的歷程。

但與冰城相比,地處奉天的《光電科儀》更具有優勢。

第一,儀器儀表,電子行業,奉天底蘊更足。

裝置公司的兼併物件,不是為了工人和產能,更重要的是設計能力。以它為目的,冰城的可選物件就不多了。

第二,則是兩地經濟形勢。

由於LED產業的緣故,冰城的各企事業單位效益,明顯比奉天要好得多。

產業都是相互依存的。隨著LED產業的興起,連帶著冰城的電子,裝置,包裝,化工,全部受益。就連機加工行業,都在受益。

一些簡單的流水線,總是需要加工的吧。就是沒有流水線,車間裡來回跑的小推車,總是需要的吧。

所以,雖然《光電裝置》本部在冰城,但慢慢的,公司的主體在奉天日漸壯大。

無論是LED公司還是裝置公司,都有外派管理團隊的需要了。

————————

這次的人員請求,工大並沒有給於足夠的回應。

它的原因不是工大對光電的態度有什麼轉變,而是學校也沒有人了!

在過去的一年裡,隨著產業園的成立,上百家企業的建立,哪怕以每間企業只需要10名核心員工來計算,學校就損失了上千名老師。

雖然不少企業的管理人員,都是教職工在兼任,但也有光電,鐳射,藍寶石,安運科技等用人大戶的存在。

而學校的教職工,一共才有多少?

所以學校也就派不出什麼人了,尤其這種大規模的派人。

如果再派,當初檢測專業遇到的問題,連教學任務都完成不了的情況,就會在全校範圍內出現了!

再說了,剩下這些人裡面,也確實不適合來企業發展。想下海的,早就下海了。

學校有自己的人員補充渠道,冰城其它高校,就有不少人員,希望能夠轉職工大。但這種補充所需要花的時間,至少是以年為單位。

也許以後學校可以對光電進行定點支援,但是像全綵這種級別的支援,一年,兩年之內是不可能了。

像光電這種瘋狂發展的企業,所有人都沒有見過。

不說資產總額,就是人數,都是以翻番,再翻番的速度在進行。而且這種發展速度,遠遠看不到盡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等93年春天,新的兩棟大型廠房一竣工,這又是4條產線,一萬名員工!

人海戰術的後果,開始顯現。需要海量的人!

————————

“那現在怎麼辦?要從現有人員裡提拔嗎?”

張燕問了一句。

光電系內部,如果講人頭,人是不缺的。別的不說,光兼併進來的大大小小的企業,哪家沒有十幾個廠級幹部?

想當官的人,不論什麼時候都是不缺的。

“不可以!”

錢得志和白學成,差不多是眾口同聲反對這個建議。

————————

兼併進來的企業,由於沒有什麼選擇,這些企業的經營狀況都不是很好。

這些工廠的廠級管理層,可以培訓後作為執行層,但絕對不可以作為管理層。

第一個原因,這些人把自己的企業搞黃了,先天就有道德缺陷。

從光電的角度,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去仔細鑑別:他們是思維方式不對?能力不行?還是乾脆就是撈得太狠?

這些人先天就帶著原罪,在光電體系內,實際上很難出頭了。

這種思維方式,在光電系內部,尤其是光電的管理層內部,已經形成了一個潛規則。

光電現在掌權這批人,大多數來自工大。像錢得志和白學成。

他們看待這些被兼併物件,也有種先天的心理優勢。出於利益的角度,讓這些原工廠的管理者上臺,也不符合大家的利益。

為什麼企業吞併之後,工人,底層管理層,以及技術人員,都可以立刻利用,但管理層被隔離開進行培訓?就是是防止原有人員抱團,造成管理困難。

————————

另外,就在這些原工廠的職工眼裡,對他們的老領導也不怎麼買賬。

企業一旦經營出了問題,內部的矛盾就開始激化。

每個工廠,多多少少都傳出了一些謠言,例如貪汙,腐化等。“員工連醫藥費都報銷不了,廠領導還能天天大吃大喝!”

也許這種吃吃喝喝,是為了跑市場,但是底層員工連飯都吃不上,哪管你什麼理由。

這些人根本就沒有重新上臺的民意。

對光電來說,這些中小型被兼併企業,最有價值的是地皮,第二位的是產業工人,第三位的是技術人員,最沒有用的就是管理團隊。

第二個原因,時間。

光電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這些被兼併進來的企業領導層,在新的職位上,最長的工作時間還沒有超過一年。大多數半年都不到。即使是以中層管理人員的角度來看,他們連試用期都沒有過呢。

更不要提,大家都會對這些人戴著有色眼鏡來仔細監督。

在這種情況下,從光電內部進行人員提拔,是非常困難的。

————————

“那現在怎麼辦?那我們到哪裡去找人?”

全綵面臨的不僅僅是第二產線的問題,很快它就會面臨第三條線,第四條線的問題。光電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在這個速度下,招聘等傳統方法,全都失效。失去了工大這個大的人力資源池,光電很快就會失去無限擴張的能力。

“要是再有一個《科儀》就好了。”

張燕找不到解決方案,只能嘆息。

“這不是廢話嘛!”

幾個人,都對這個結論表示同意。

來自科儀的人員,由於他們來自半導體行業,再加上MOCVD 以及PECVD的特殊貢獻,在光電系的地位非常高。

但大家誰也沒有注意到,《科儀》在兩年前的狀態,和現在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

————————

“那到底怎麼辦啊?小成,你倒是說句話啊!”

“方法還是有的。”

一直在思考的成永興,終於開口了。

“什麼辦法?”

“向政府求援。”

成永興提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

“向他們求援幹什麼?他們就能幫我們變出人來?”

幾位核心人員,都無法理解。在光電發展的道路上,冰城政府起到的作用,除了貸款以外,其他的事情,基本上沒有怎麼幫上忙。

“他們不是幫我們變人,而他們本身就是人!政府就是由人組成的。我們可以從工大要人,為什麼就不能向政府要人?”

在現行體制裡,最好的人才,一直在政府手裡。

有這句話,二流人才在企業,一流企業在政府。這種狀況,在東三省這種計劃體制執行比較徹底的地區更是如此。因為企業是聽政府的指令行事!

除了幹部,更重要的是工人。光電的發展速度,已經到了,連兼併企業都來不及的程度。

“可是我們怎麼出面呢?”

在座的幾個人,倒對這個建議不怎麼反對。在學校的時候,人員在政府和學校之間流動,也是很頻繁的。

一旦與冰城市政府這個大人力池之間的路線打通,光電短期內,再也不會有人力資源的問題了。

“讓學校幫我們傳話吧。這次進來的人,你們自己把關。”

成永興把任務分解了,會議也就結束了。

————————

“說起向政府求援人力的事情,我這邊還有個資訊呢。”

等兩位總經理退出去後,張燕開始向小領導介紹起她聽到的八卦。

“區政府最近也面臨人員短缺的問題了。”

“怎麼了?”

“這一年多,區裡不少人員,主動停薪留職,下海自己去做買賣去了。區裡還在研究怎麼辦才能制止這種人員流失的勢頭。”

張燕跟區政府的一幫人,走得始終比較近。

“千萬不要,如果你有渠道,把我的意見帶給他們。這些人,千萬不要挽留。”

成永興的話語,從來都是死不驚人語不休。

“為什麼?”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人為什麼要下海?”

“為什麼?還不是為了掙錢唄!”

“對啊!如果你強留這些人,讓他們無法下海去掙錢。但他們繼續留在體制內,還是想掙錢,你想想,這會是什麼結果?”

“你這個觀點有點意思。”

留在體制內怎麼掙錢?答案不言而喻了。

但張燕聽到了這個結論,只是微微一笑,也沒有把它當做一回事,畢竟它根本就不會發生。

————————

這個事情,其實遠比張燕想得複雜。

當一個系統的人員,失去了流動性,它就像一潭死水一樣,很快就會出問題了。

東三省面臨的情況,其實比這還要困難。

由於社會整體的經濟蕭條,哪怕是做生意,成功的難度都要比南方地區難得多。自己做生意就變成了一個高風險的事情。

冰城名噪一時的幾條地下服裝商業街,算是一面鏡子。它的知名度,此時遠高於南方的幾個大型批發市場,例如義烏商品城。

隨著冰城經濟失去活力,冰城服裝的品牌,不再被認同,它也就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基礎。

它的衰敗,代表著東三省的民營經濟,徹底失去了發展的空間,民間資本和人力,沒有了去處。

在這種情況下,當公屋員,反而是掙錢最安全,最容易的一種方式。

當一批抱著這種思路的人員,進到系統裡,這個系統最後的走向,就無法挽回了。

事情就是這樣相互影響。

整體經濟環境的衰敗,它導致了管理系統的失能及僵化。這種僵化又會反過來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

到最後,“窮山惡水出刁民”,就是根本無法避免的結局。

要想打破這個怪圈,必須先把社會經濟搞起來。讓想掙錢的人,專心去賺錢,大家才能各負其責。否則整個系統的資源完全是在錯位配置。

想掙錢的在機關,想升官的人在企業!

好在,一切重新開始。

1992年的下海潮,終於有了冰城一份。

相關推薦:我竟然能預知未來幽冥真仙重生之全能網紅我怎麼當上了皇帝從小怪到BOSS我穿成了極品婆婆大夏紀火影世界的幻術大宗師星際淘寶網我有千萬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