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網遊大時代->章節

第471章 沸騰雲電腦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人工智慧研發這一塊,無論是今世還是前世,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條件,目前國內都是遠遠落後於國外的。

當下國內人工智慧水平,尤其是遊戲AI的智慧水平,還停留在“監督學習”階段。

所謂“監督學習”,即是指人類出題,告訴AI正確的答桉,並賦予相應的對策的學習方式,類似於中小學填鴨式教育。

反映到遊戲應用場景裡,就是那種識別看到人類玩家後,人機會主動進行攻擊,最多再加一些設定,比如HP小於30%時,會自己找掩體躲避,當敵人躲在某處時間過長時,會扔一顆手雷過去。

但這些都是很死板的程式判斷,嚴格來說還不具備人工智慧的特點,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

而國際上,早在97年的時候,IBM用專門設計的計算機,就下贏了國際象棋冠軍。

當然了,那會兒所謂的計算機也不能稱之為AI,之所以能下贏國際象棋冠軍,採用的是暴力破解方法,也就是窮舉法,把所有可能的下法全部計算一遍,然後對比人類的棋譜,選擇最優解。

也就是所謂的“大力出奇蹟”。

但是到了圍棋這裡,沒法再這樣窮舉了。

力量再大,終有極限,圍棋的可能性走法,遠超宇宙中全部原子之和,即使用目前最牛逼的超算,也要算幾萬年,在量子計算機成熟之前,電子計算機幾無可能勝任這樣的任務。

於是,程式設計師給阿爾法狗多加了一層演算法:先計算哪裡需要計算,哪裡需要忽略,然後再有針對性地計算。

通俗點說,就是計算機具有了學習能力,能夠感知、判斷並完成決策,這便具備了AI的基本特徵。

不過,機器的學習方式,和人類有著質的不同,人通過觀察少數特徵,就能推及多數未知,也就是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但機器不行,它必須不斷地試錯排除,不斷地識別計算,才能得出結果。

而且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需要三個基本條件:演算法、算力、資料。

演算法就是計算方法,也可以稱之為計算模型,比如識別一隻狗和識別一段人類語音,其演算法是不同的,應用場景不同演算法就不同,這需要程式設計師進行相應的設計和最佳化。

但有了演算法,沒有算力和資料,AI也無法進行學習。

就如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演算法是食譜,算力就是烹飪工具,資料則是食材,光懂得烹飪方法,沒有烹飪工具和食材,一樣無法烹飪出美味的佳餚。

所以要想在人工智慧方面有所建樹,最根本的就是要解決演算法、算力和資料這三個基本條件。

目前國際上人工智慧技術研發進展緩慢,主要就是受制於算力和資料,不過這方面恰好是沸騰的優勢。

經過多年佈局,目前這三個基本條件及其外延條件,儘管與國外還無法相提並論,但在國內已經基本具備,所以人工智慧技術研發上,方傑認為是時候發一下力了。

首先演算法方面,說白了就是兩個分支條件:程序開發人才和演算法訓練平臺。

人才這一塊國內目前並不缺,沸騰研究院、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華為、騰訊等,在相關領域本來就有大量的科研人才。

而這次發力,方傑還直接拿錢把在海外工作的不少華裔專家砸回到了國內來。

至於演算法平臺,那可是老本行,不就是遊戲麼,這方面沸騰集團擁有天然優勢。

AI的學習,就是透過遊戲進行學習的。

當然,AI遊戲與人類遊戲,稍稍有點區別,即針對性更強,目的不是為了讓AI從遊戲裡獲得成就感,而是為了使其學習進步,並幫助人類完成各種工作任務。

比如紅白機時機就有一款非常簡單的遊戲:打方塊。

其遊戲玩法是玩家左右滑動控制一個具有彈力的短板,接球並反彈小球,消除遊戲介面上方一排排的小方塊,消掉所有方塊就能通關遊戲,並以此獲得成就感。

如果將這款遊戲用作AI訓練平臺,透過特定的演算法和強化學習,AI就會從一開始完全接不住球,到後來不光能接住球,還能準確計算出小球的反彈角度,消掉上方所有方塊。

甚至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學習,AI還能找到最優的通關方式。

比如先精準消掉左上角的幾個方塊,打通所有方塊的上方路徑,然後再把小球打進去,讓小球在方塊陣的上方,在牆壁與方塊陣之間來回反覆反彈,每趟能連擊消除幾十個方塊,大大提高了通關速度,並且獲得更多的連擊分數加成。

這樣的遊戲思路和技術,可能只有高玩才能想到和做到,到了這一步,AI在打方塊這款遊戲裡的技術水平,顯然已經超過了普通玩家,其學習方式,就不是“監督學習”了,而是“強化學習”,AI擁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同樣的方式,如果將AI放入其他遊戲,或者說不同演算法模型裡不斷地的學習總結,那麼一樣也能訓練培養出能力極強的AI出來。

從本質上看,培養教導AI,其實與教育小孩沒有太大區別。

那麼反過來說,透過遊戲進行寓教於樂學習,才是人類小時候最佳的教育學習方式,將遊戲視為洪水勐獸,是不可取的,在教育方法上,自我強化學習也要比填鴨式“監督學習”效果更好。

演算法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要滿足算力和資料的條件。

資料不必多說,遊戲訓練平臺本身就是在不斷地收集資料,隨著AI智慧不斷提升,資料收集的速度和質量也在不斷提升,而在實際運用場景中,遍佈全網的大資料瞭解一下?

比如未來的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技術,現在沸騰汽車、沸騰出行就已經在收集相關資料了。

為什麼資料很重要,就重要在這裡,誰擁有大資料,誰才能做AI,否則連人工智慧的門檻都邁不進去。

而顯然,沸騰集團和方洲國際在資料收集方面,絕對是全球領先的,軟硬件基礎比其他國際網際網路大鱷打得都要好。

而收集、統計、處理這些資料,又需要海量的算力支援,這就涉及到超算中心專案了。

經過兩年的佈局和發展,目前沸騰超算中心已經建立了超過100座超算機房,投資額超過300億,但算力依然供不應求。

其中科研雲計算、雲網咖是目前超算中心最大的兩個業務板塊,其中又以科研雲計算的需求為最。

原因很簡單,國內提供能這麼強大算力,並且服務費用這麼低廉的超算中心,只有沸騰超算中心了。

眾所周知,搞科研很燒錢,而計算機科研燒錢主要就是燒在了人力、硬體和電力上。

人力方面還好說,畢竟是高科技人才,值那個價,要做相關科研,這是必須的投入。

而硬體方面,根據摩爾定律,計算機硬件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如果讓科研機構自己時不時地升級硬體裝置,成本太高,根本耗不起,但如果不更新升級硬體裝置,能耗大不說,工作效率也低,並非長久之計。

而且還要考慮硬體折舊問題,許多硬體電子設備長期滿負荷運轉,使用壽命比家庭電腦低得多,沸騰超算中心前頭一邊在新建機房,後面又一邊在更換老舊損壞裝置,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至於電力,現在整個光伏產業都是鉅虧,如果不靠國家補貼,根本活不下去,更別說使用高昂成本的太陽能電力的超算中心了。

而這些成本,如今都被沸騰超算中心承擔了,科研機構當然是趨之若鶩,使勁地薅沸騰超算中心的羊毛。

也正是因為如此,儘管生意火爆,但運營了兩年的沸騰超算中心別說賺錢了,保本都做不到,依然是虧本狀態,甚至可以說是血虧,每年都要倒虧幾十億。

這也使得銀行沒有再批覆給沸騰超算繼續貸款,參與投資的幾家股東也不太願意繼續融資投入,沸騰超算中心建立了一百多座機房後,開始後繼乏力。

做實業就是這麼難,不是講一些故事和概念,就能忽悠住投資者的,那是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業績,才具有說服力。

而超算中心不給力的話,各家的人工智慧研發工作就只能斷斷續續,一般就是利用深夜算力谷期時,租賃相對便宜的算力對AI進行訓練,但算力成本依然高昂,燒錢燒的很快。

所以要在人工智慧研發上發力,對方傑而言,最終真正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算力的問題,或者說超算中心的運營成本問題。

而要降低超算中心的運營成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算力基礎價格,但這麼做的話,又與搞超算中心的目的背道而馳。

如果提高算力價格,那麼科研成本也就水漲船高,自然就會嚴重打擊大家的科研熱情和科研進度,一些前景不明的科研方向,尤其是中短期幾乎看不到盈利可能性的基礎科學方面的研究專案,很可能會就此下馬。

而方傑搞科研中心的目的,是為了加速科技進步和創新,所以不能為了超算中心持續健康發展,而去阻礙科研速度,這樣就是本末倒置,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所以在2012年年中,方傑召集沸騰超算中心、沸騰研究院、沸騰科技、沸騰能源,以及關聯公司股東高層、技術研究人員,召開了一場大型研討會。

會議的目的,就是為了集思廣益,討論如何在不提高算力價格的基礎上,給超算中心創收,使其能夠扭虧為盈,至少保證能夠在保本的情況下持續擴大規模並不斷發展。

這場研討會足足開了一週時間,與會人數超過1000人,各方高層和技術人員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想法,提了不少好點子,其中有一些方桉當場就被方傑立項了,對未來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一個被立項的,是沸騰科技提出來的方桉專案,名曰:沸騰雲電腦。

何為“沸騰雲電腦”?

直白點說,就是這個電腦,在聯網後,具有雲計算的功能。

使用者在正常使用沸騰雲電腦時,跟普通電腦沒有任何區別,但當電腦處於閒置或待機狀態時,該臺電腦將會加入超算中心網路,成為其一部分,承擔一定量的超算中心分配的計算任務。

類比一下,這些沸騰雲電腦表面上其實跟駭客世界裡的肉機沒區別,無非是駭客將其當做非法用途,而沸騰雲電腦則用在了正道。

也就是說,沸騰雲電腦這個專案的思路就是,既然超算中心運營成本太高,入不敷出,建設速度又滿足不了使用者對算力的巨大需求,那麼就發動人海戰術,將每臺個人用戶電腦在閒置時提供的算力集中起來使用。

或許一臺沸騰雲電腦所能提供的算力微不足道,只能進行一些不太複雜、持續時間不長的計算,如果一百萬、一千萬甚至幾億臺電腦的算力集合起來呢?

說白了,沸騰雲電腦其實就是超算中心的一臺算力伺服器,當成千上萬以個人用戶為單位的沸騰雲電腦被集結起來的時候,其提供的算力,遠超上百個超算中心的機房,從而一定程度解決目前超算中心所面臨的困境。

而且這功能並不影響個人用戶正常使用沸騰雲電腦,當雲電腦在被使用者操作使用的時候,雲超算系統是不會佔用記憶體和系統資源的,使用者也可以自行設定資源分配比例。

比如使用者在看網絡小說的時候,計算機大部分系統資源其實是被浪費掉的,這個時候使用者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分配資源給雲超算中心提供算力支援。

而這種支援,也不是無償的,根據其提供的算力和時間,超算中心會透過交易寶,給使用者支付一定的算力費用。

也就是說,使用沸騰雲電腦的使用者,電腦開機後,可能在吃飯、工作摸魚、看小說、聽歌等不怎麼佔用系統資源的情景下,順帶還能賺點錢。

錢可能不多,但貼補一些電費,降低一些生活工作成本,還是沒問題的。

反正電腦閒著也是閒著,只要不影響正常使用,順帶能撈點外快,沸騰雲電腦的使用者們自然不會介意。

除此之外,沸騰雲電腦還有三個優勢。

一個是沸騰科技很雞賊地把沸騰汽車的那一套學去了。

即沸騰雲電腦其實是租,而不是賣。

每期的租期為兩年,兩年後沸騰科技將免費更新升級電腦硬件,期間也會提供全方位售後保障服務。

每期租賃費,按照電腦配置不同,最高檔是2400元整,平均每年租賃費1200元,最低檔每年600元租賃費,平攤到每個月,費用才50-100元。

要知道這會兒每個月的網費都是60元起步,60元/月的電腦租賃費根本不算啥。

這個錢還不需要立即付款,只要使用者在使用沸騰雲電腦的時候,閒暇時讓電腦參與雲計算工作,那麼租賃費會自動從雲計算收益中扣除。

換言之,可能使用者使用兩年沸騰雲電腦後,一分錢的租金都不用交,相當於免費使用電腦。

當然,實際上不可能是免費的,因為電費是使用者自己承擔的。

但話又說回來,用自己的電腦不也要耗電?

何況很多電腦使用者用的還是單位的電,電費單位報銷。

當然,也有使用者可能會說,2400元租賃兩年的沸騰雲電腦,似乎有些不划算,3000元都可以買臺電腦了,何必去租。

這就提到了沸騰雲電腦的第二大優勢:高配。

沸騰雲電腦的配置,為了雲計算的需要,顯然不是那種3000元檔次的破爛低配電腦能夠比擬的。

按照沸騰科技官方公佈的配置,2400元租賃檔的沸騰雲電腦,其效能相當於目前市場上1萬元的電腦配置。

所以這2400塊錢租回來的,可是伺服器級別的電腦,哪怕使用者在電腦上一邊看影片,一邊分配算力給超算中心,也不會有什麼明顯不良的感覺。

如果拿這樣的電腦單純玩遊戲,市面上所有的3A大作跑起來都不存在問題,順滑得很,如果用來渲染圖形圖像,也足以滿足專業設計師的需求。

如果是自己的電腦,過不了2、3年,效能就落伍甚至被淘汰了,最後只能當廢鐵賣掉,甚至當廢鐵都還不一定有人要。

但租賃沸騰雲電腦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2年租期到期後,你可以選擇續租或者停止租賃,沒有折舊損失。

如果選擇繼續租賃,沸騰科技會對電腦更新換代,提供新的同一時期的高配電腦,就像沸騰汽車一樣可以換新。

所以有了低廉、高配、換新這三大優勢,根本不擔心沸騰雲電腦沒人買,甚至可以預見,沸騰雲電腦也會像沸騰汽車那樣,成為了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稀罕物。

因為沸騰雲電腦的核心配件,比如CPU、主機板、記憶體什麼的,其實都是超算中心升級換代折舊換下來的二手貨,數量有限。

這些二手配件對超算中心來說,可能性能較差、能耗較大,已經不適合繼續使用,但對普通家庭和企業使用者來說,組裝起來依然是高配。

所以沸騰超算和沸騰科技推出的沸騰雲電腦,其實是廢物利用,並沒有耗費多大的成本,否則租賃費也不可能那麼便宜,定價2400元/2年,是精算師們和市場分析師們精密計算後的結果,不可能虧本。

至於兩年後,到了沸騰雲電腦更新換代的時候,淘汰下來的電腦也不是真正的廢品,該回收的全部回收,然後翻新組裝,透過方洲科技,將這些三手貨電腦以低廉的價格,賣到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不發達地區去。

對這些不發達地區的民眾而言,哪怕是三手貨的電腦,依然是高配,但價格卻可以相對低廉,沒有理由不為此買單。

何況,以方舟國際的定性,完全施行的是資本的那一套,方傑賺外國人的錢也從來不講節操,他就說這電腦是新的,大家也就只能這麼相信,沒毛病。

總而言之,沸騰雲電腦專案,自研討會期間立項,會議結束後不到一個月,第一批200萬臺沸騰雲電腦就正式推向了市場,然後不到一週時間就銷售一空,供不應求。

畢竟有沸騰汽車這樣的先例,如今又以同樣的銷售模式推出了沸騰電腦,有經驗的民眾們可不會再觀望了,先不管那麼多,搶到就一定是賺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如果說普通民眾購買慾望強烈,那麼企業使用者則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一出手都是幾百臺電腦成批地進行訂購。

因為公司老闆們太清楚自己公司的運營成本了,尤其是網際網路公司,電費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員工們工作期間,普遍全天開著電腦,卻經常摸魚,並沒有100%地使用電腦資源,這個比例能達到40%就算不錯了。

既然公司辦公電腦閒置率很高,那為毛不順帶撈點外快,貼補一下公司的運營成本?

而且公司電腦隔個2、3年總要換新,期間經常損壞還要維護,也是一大成本,如果不維護,又總是被員工吐槽電腦太慢不好用,如今沸騰雲電腦的出現,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稍微算個賬就知道,租賃沸騰雲電腦肯定比自己買電腦划算。

而站在沸騰集團的角度上說,反正這些配件,除了顯示器、鍵盤滑鼠等外設配件,核心配件都是淘汰下來的東西,便宜租給民眾使用並不可惜,多撈一分錢都是賺的。

站在方傑的角度上看,這麼做還有個好處就是大大提升了民眾的生活生產效率,以前用低配電腦不論是工作還是遊戲,都很費事,甚至無法進行,現在這200萬沸騰雲電腦使用者就沒這方面的苦惱了。

如果全社會都在用沸騰雲電腦,且不提能帶來多大的額外算力了,單是對整個社會發展和經濟的提升,都有很大的推動和加速作用。

所以沸騰雲電腦這個專案,也是一舉多得利國利民的好事,實現了多方共贏。

唯一的問題就是沸騰雲電腦的產量太低,其產能取決於沸騰超算中心硬體淘汰速度,根據摩爾定律,理論上短期內沸騰雲電腦每週的出貨量最多60萬臺,無法全面覆蓋全國市場。

其實這個出貨量也已經很牛逼了,差不多佔據了全國每年PC銷售三分之二的市場,並一舉壟斷了中低端電腦銷售市場,即便放眼全球,市場佔有率也超過了25%。

當然,搞沸騰雲電腦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業內明眼人也都能看出沸騰雲電腦這個專案,在租賃費如此低廉的情況下,幾乎無利可圖。

這個專案最終,還是為了用人海戰術給超算中心提供海量算力,並加速科研工作,尤其是人工智慧方向的研究。

不過沸騰集團這麼一弄,推出價效比如此之高的沸騰雲電腦,直接就得罪了整個PC行業,中低端電腦生產廠家罵聲一片,為了生存,紛紛在網上帶節奏。

比如說沸騰雲電腦只是二手電腦,每年1200元租賃費租個二手電腦回來,誰會甘心?

而且二手電腦非常容易出現各種故障,維護成本很高,也很麻煩。

至於能靠算力賺錢,那也只是個噱頭,一臺電腦即便全天候提供滿算力,也賺不到10塊錢,扣除電力成本,每年的租賃費其實根本賺不回來好吧?

對於這些聲音,方傑沒有理會,依然我行我素。

想要在社會中做點事,不被人罵那是不可能的,以前他是儘量以和為貴,少樹敵,不過PC產業的話,得罪也就得罪了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反正隨著移動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PC業早晚有沒落的一天,長痛還不如短痛,起碼用沸騰雲電腦替代,能提供龐大的算力,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至於此舉帶來的大量業內人員失業問題,方傑也給出了解決方桉,讓電腦城的商家們,業務從電腦銷售轉型為電腦售後服務。

即以前電腦城的商家主要是靠賣組裝電腦掙錢,現在則負責沸騰雲電腦的回收、交付、軟硬件維護服務維持生計。

這其實是一種產業進步和升級。

10多年前,國內個人電腦市場剛開始起步的時候,電腦還是個高大上的新鮮事物,會使用電腦,哪怕只會打字的使用者還算高科技人才,那會兒個人電腦使用者很少,使用者素質也比較高,一般都懂電腦的基本維護,電腦售後業務幾乎沒什麼市場,大家就算要維修電腦,也是抱著電腦去電腦城。

但現在不一樣了,個人電腦已經向大眾們普及,這使用者基數大了,又不是人人都會維護電腦,比如重裝系統這種活兒,很多人是幹不來的,再加上生活節奏加快,大家也沒時間處理這些小問題。

尤其是企業使用者,人家可能分分鐘就是上萬上百萬的大生意,哪有功夫把精力耽誤在硬體維護上,如果專門請電腦技術維護方面技術員工,成本又太高,也不一定能處理所有問題,於是專業的電腦上門維修維護服務就有了廣大的市場前景。

沸騰雲電腦雖然採用的是租售模式,並且也提供售後服務,但這個售後服務,只是提供基礎服務,如果使用過程中客戶自己造成的軟硬件問題,是要額外收取售後維修費用的。

沸騰科技的做法就是建立一個沸騰雲電腦售後平臺,客戶在平臺上下單邀約維修人員,而個體戶性質的技術人員則以就近原則,從平臺上接單,一個單子弄下來,少則賺50,多則幾百,不說賺什麼大錢,維持正常的基本生活是毫無問題的。

而且沸騰雲電腦售後平臺的業務,也不僅僅只針對雲電腦使用者,其他品牌或組裝電腦出了問題的使用者,都可以在上面下單,享受上門專業服務。

不論是沸騰雲電腦專案還是這些相關業務,只是這次研討會討論出來的專案之一,此外還有很多計劃專案也需要好好說道說道。

比如沸騰遊戲就針對人工智慧學習,提出了一個“生成對抗網路學習”的概念。

這個概念的提出,為人工智慧培養研發,提供了一個節省大量算力的思路。

此前提到過“監督學習”、“強化學習”的概念,但這都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援,而“生成對抗網路學習”則對算力的需求相對較低,因為透過這種方式,人工智慧學習找補的物件是人類,並且以網路對抗的形式進行。

通俗點說就是,可以製作一系列專門用來教育培養人工智慧的網絡遊戲,但這些網絡遊戲普通玩家也能玩,並且具有很強的可玩性和對抗性。

然後,人工智慧透過在遊戲中不斷地與玩家進行對抗,以此不斷向玩家們學習遊戲經驗,從而實現自我成長和智慧提升。

簡單點說就是把玩家當陪練,讓玩家的邏輯判斷和行為決策成為人工智慧的學習養分,而不是靠另一段程序代碼訓練人工智慧,這樣就節省了一部分算力。

這個思路的缺點是玩家的行為決策往往具有不確定性和隨機性,會產生很多無效的資料,使得AI的學習效率很低,甚至把AI帶偏,就像大人會把小孩教壞一樣。

不過話又說回來,沸騰遊戲本來就是要做遊戲的,玩家本來也是要玩遊戲的,沸騰遊戲在運營遊戲過程中,本來就會收集到大量的玩家資料,那麼在遊戲裡安排訓練一個AI系統不斷與玩家進行對抗學習,本來就是順手的事,並不會耽誤什麼,也不會提高成本。

至於開發什麼樣的遊戲,題材、型別、風格都可以不限,當然最好還是對抗性強的多人線上FPS、MOBA競技網遊。

既然下面有想法,也想做事,方傑當然是樂見其成,轉身就塞了一份《絕地求生》的遊戲策劃桉給沸騰遊戲,要求他們在1年內把這款遊戲開發出來,並且加入AI智慧系統。

相關推薦:重生之礦業巨頭穿成病嬌少女的甜系日常牙印重返1982重生在70年代早安,顧太太進化師:我在巨龍背上建天國極品足球經理青蓮劍仙重生之大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