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網遊大時代->章節

第449章 《舞林宗師》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明天要帶孩子去醫院做康復治療,無法更新,因一些原因本書無法保證穩定更新,但一定會寫完)

若要問韓流現象在國內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或者說到底是透過哪些方面颳起了韓流,總體來看,無非是遊戲、韓劇韓綜、偶像明星。

除此之外,可能還有韓版現代服飾、韓國化妝品、韓國捏臉術,其他就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了。

不過韓版服飾、化妝品、整容技術也是透過韓劇和偶像明星才推廣開來的,所以追根朔源,如果要治韓流病,最終還是得在遊戲、韓劇韓綜、偶像明星這三個方面對症下藥。

因此要搞事情,自然要盯準這三個方向,用老調重彈的一句話說就是:這是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決了這三個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就沒有了,那麼韓流問題自然就不構成威脅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遊戲方面,今世如果不是方傑的亂入,國內大部分網遊估計會像前世一樣,依然都是韓國遊戲公司製作的。

而如今的遊戲產業,至少在華國這一畝三分地裡,有沸騰遊戲坐鎮,基本上沒有韓國遊戲公司什麼事了。

遊戲產業是方傑的基本盤,最強的就是這個產業,甚至已經具備了反攻的實力,《東海三國志》就是武器之一,反向輸入到韓國那邊,日後還會有其他的遊戲專案上馬。

韓劇方面,不再廢話,目前佈局的差不多了。

所以接下來就是搞綜藝節目。

此前好幾個大火的韓綜,其實都是方傑親手搬運策劃的,不過當時的目的是為了掙錢,也是為了確立和鞏固自己在JYP娛樂不可動搖的大老地位。

資本們,尤其是國外資本們,並沒有多少家國情懷,誰幫他們賺錢了,誰才是他們的親爹,否則就是六親不認。

既然方傑能夠一直幫他們掙錢,總能“慧眼識珠”淘到N多有潛力的藝人明星和大火劇本,那麼在他摔跟頭之前,其他資本股東們自然是以其馬首是瞻,否則僅靠在JYP娛樂裡的那點股份,是不可能取得如今這麼大的話語權的。

而如今有了話語權,那麼搞綜藝節目就是為了文化戰略。

但既然主題是“加強中韓文化交流”,自然不能只搞韓綜,而應該是合作弄一檔跨國綜藝節目。

在綜藝節目的型別選擇上,方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舞蹈真人秀類。

這其中的私人原因是,李晴的專業就是舞蹈,目前已經取得了上戲舞蹈專業的研究生學位。

他非常清楚李晴對舞蹈有多愛。

李晴為了幫他,逐步放棄了舞蹈家的夢想,轉而把大部分時間精力放在了沸騰娛樂的運營管理上,但每週還是會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健身和舞蹈練習。

既然老婆大人為了他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心中有數的他也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能把這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如今恰逢其會,有了這麼個機會,當然要圓對方一個夢。

戰略上的原因則是,其他型別的綜藝都不太合適用來搞事情。

比如《running man》、《極限挑戰》這樣的綜藝,遊戲娛樂權重過大,用作閤家歡可以,但搞“文化交流”就很難達到目的。

同理,《我們結婚了》、《我們戀愛了》的這種戀愛綜藝,也意義不大。

至於《偶像練習生》、《101》這類的偶像團綜,那是更不可取的。

華國這邊若單論唱歌或跳舞,並不輸於韓國,但如果是唱跳結合,韓流明星偶像以及團體具有明顯優勢,華國這邊目前估計會是被吊打的局面。

方傑又不傻,總不能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滅自己威風漲他人志氣吧?

如果把音樂真人秀單獨拎出來倒是可以,可問題在於,雙方的語言不通,本國觀眾們只能聽得懂本國歌曲,這樣就很難引發共鳴,也很難制定評判標準。

而舞蹈如果單獨拿出來搞真人秀就沒問題,這種肢體藝術不用說話,觀眾們基本上都能看得懂,也能大致判斷出好壞,且中韓雙方各有優勢,能形成某種平衡,而不是一面倒的局面。

當然了,真要只比拼舞蹈的話,華國這邊其實是佔據著絕對的優勢,韓國那邊除了數量有限的古典韓舞,以及現代近似街舞的韓舞,其實就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只不過棒子們可能未必會這麼認為,他們覺得單憑如今已經是大勢的現代韓舞齊舞,就足以碾壓一切了,所以在入坑之前,對自己也還是很有信心的。

這就挺好,是騾子是馬,都拉出來熘熘,到時候讓兩國觀眾以及全世界的觀眾來評判,到底誰牛逼。

而為了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最終取得文化戰略上的勝利,方傑除了把節目內容定為了舞蹈,在節目形式上,也是煞費苦心。

前世舞蹈類的綜藝節目倒是有不少,比如《舞林爭霸》、《舞蹈風暴》、《蒙面舞王》、《這就是街舞》等,如果偷懶的話,完全可以直接搬運過來。

但這些節目在方傑看來,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形式大於內容,表演大於創作。

比如《舞林爭霸》是一群成名的明星,經過短期集訓,上臺秀一下自己的舞姿,且不說舞跳的怎麼樣,哪怕跳的再好,出名的是他們自己,跟幕後編舞創作人員沒什麼關係。

《蒙面舞王》也是如此,出名的是舞王,不是幕後編舞團隊。

《舞蹈風暴》好一點,參賽的都是國內各大舞團的首席、國內外獲獎舞者以及民間知名高手和團體,部分舞蹈是自己編排的,但節目評委的評判側重點,更多的是放在了舞者的基本功、現場表現力方面,而對藝術創作有些忽略。

至於《這就是街舞》……嗯,除了極少數舞蹈,比如《喜》,絕大多數舞蹈的藝術創造性就更少了,其更關注的是動作技巧、絕活、節奏、整齊度等,編舞牛逼的舞者,往往不是跳的最好的舞者,儘管每個戰隊對其求賢若渴,可最後拿冠軍出名的卻不是他們。

這些,便是形式大於內容,表演大於創作。

今世,出於文化戰略上的考量,方傑決定扭轉這一點。

其戰略思想簡而言之就是四個字:內容為王。

一個跳舞跳的好的舞者,跟一個唱歌唱的好的歌者,或是跟一個演戲演的好的演員,本質上沒啥區別。

這樣的舞者、歌者、演員,國內外其實有很多,要說他們多有天賦多努力,才取得了如今的名氣地位,其實是偷換概念,和他們一樣有天賦一樣很努力的人還有很多,實力也不差,只是命運不同,運氣不好,缺少了機會或是代表作,才不為人知。

在方傑看來,這些沒有內容創作能力的人,哪怕再有名,也都只是工具人,頂多算是藝術工作者,而絕稱不上是藝術家。

就像遊戲設計一樣,電腦製圖美工和程式碼農,都是工具人,遊戲策劃才是最具創造價值的。

一款遊戲好不好玩,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遊戲策劃,美術和程式是次要的。

後世遊戲數量暴增,畫面精美,但幾乎沒什麼可玩性,就是因為顛倒了主次,很多遊戲甚至沒有策劃,就只是換個皮膚就上線了。

後世娛樂圈,其實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問題,成名賺大錢的是歌星影星,而不是搞內容創作的詞曲家、編劇,於是溫飽都難以保障之下,搞創作的人就更少了。

於是歌壇就只能懷舊搞翻唱,遊戲只能換皮,影視劇幾年出不了一部好劇,只能靠流量小生撐著。

不過方傑重生前,這種情況漸漸有些好轉,在歌壇想要出名,唱作能力幾乎成了標配,影視劇、國漫開始背靠網文改編打底,也出過一些好劇。

唯獨遊戲……唔,除了還在開發的《黑悟空神話》似乎像點樣子,其他的遊戲不提也罷,好在那些換湯不換藥的遊戲,國內玩家雖然不買賬,但出國去坑老外還是暫時沒問題的。

總而言之,文娛行業如果沒有好的內容,只是一幫工具人上躥下跳獨佔了天大的好處,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對華夏的文化崛起是非常不利的。

今世這檔舞蹈真人秀綜藝,方傑便是要提高創作者,即編舞師的地位,把他們捧成家喻戶曉的大明星,至於舞者們,哪怕是大牌,在這檔節目裡,也只能老實當個工具人。

當然了,所謂演而優則導,一名優秀的舞者,往往也會成為一名優秀的編舞師,如果自己能跳也能編,那就更好,方傑自然也不會介意,反倒會大力支持和鼓勵。

李晴恰恰就是編舞能力不亞於舞蹈能力,甚至超過,所以與六年前《超級女聲》不一樣,這次可以期待一下她的專業表現。

這也是方傑存著的一點小心思,捧紅別人,還不如先捧紅自己的老婆,沒毛病!

既然這檔綜藝節目的主角是編舞師,且節目內容、形式都與前世的舞蹈類綜藝不一樣,那麼顯而易見,這完全是方傑原創的綜藝節目。

而節目名稱,自然也是新創:《舞林宗師》!

只看節目名,就知道這檔綜藝絕不是什麼小打小鬧,絕不是一幫偶像練習生小屁孩在那過家家。

何為舞林宗師?

類比“武林宗師”則更容易理解,學了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的張無忌還不夠格,只有張三丰這樣自創太極武學的才稱得上是武林宗師,那麼“舞林宗師”亦是同理。

因此透過節目出道的“舞林宗師”,絕不可能走偶像成團路線,方傑的目標是要將其打造成全民公認的舞蹈藝術家!

不過話又說回來,節目雖然打造的是舞蹈藝術家,但在這個過程中,編出來的舞蹈還需要專業舞者和舞團在舞臺上完美展現出來,所以未必只有編舞師才能出名,舞者和舞團也能出名。

比如韓國的那些偶像團體,哪怕已經成名,只要能在這麼大的舞臺上露下臉,也絕不會介意過來當一下工具人,如果自認為編舞能力很強,也可以以編舞師的身份參賽。

而評委部分,除了觀眾評委,專業評委方面,除了邀請業內權威專家之外,也包括各大高校相關專業的帶頭人、各大歌舞劇團的負責人、娛樂公司和藝人經紀公司的高層,表現好的舞者、編舞師被挖掘後,可以進入高校任教,或是走歌舞團、偶像團體、影視演員的出道路線。

所以這是一個雅俗共賞的綜藝節目,也是可以讓舞者、編舞師共同參與並出人頭地的舞臺,更是能幫助業內挖掘人才,提升商業價值,實現互利共贏的好專案。

《舞林宗師》專案策劃書自然是獲得了沸騰娛樂和JYP娛樂高層們的一致透過。

從會後第二天開始,韓國那邊不斷有其他的娛樂公司透過各種渠道聯絡《舞林宗師》項目組,表示也想參與進來,推一推自己旗下的偶像藝人,這其中也包含韓國另外兩大娛樂公司SM娛樂和YG娛樂。

JYP娛樂、SM娛樂、YG娛樂,目前已經是韓國娛樂圈“三大”。

但嚴格來說,只有JYP娛樂、SM娛樂這兩大,YG娛樂只是因為他家的偶像團體BIGBANG在去年出道,而後大火,成為了大勢,民眾為了“湊三”就把YG娛樂湊數了進去。

這三大韓國娛樂公司,在韓國那邊是競爭對手,算是彼此不對付,但因為一些利益訴求,也經常在一些方面有合作。

比如這次的《舞林宗師》專案,SM娛樂和YG娛樂就不得不放下身段,有求於JYP娛樂。

因為業內幾乎所有人都知道,JYP娛樂與沸騰娛樂算是穿一條褲子的,且背後還都靠著韓國李氏財閥和華國沸騰集團這兩棵參天大樹。

一個是李氏財閥長房和“私生女”控股的韓國娛樂公司,一個是李氏財閥“私生女”直接掌控的華國娛樂公司,且這位“私生女”還是沸騰集團老闆的嬌妻……

其他兩家在韓國那邊還能打,而一旦涉及到旗下藝人在華國這邊搞活動,就必然繞不開JYP娛樂,或者說繞不開沸騰娛樂及其控股母公司沸騰集團。

對此,方傑當然是來者不拒,既然搞文化戰略,節目的影響力越大越好,朋友必須多多的,哪怕讓出一部分經濟利益也無所謂。

再說了,就算韓國三大娛樂公司聯合起來,至少在《舞林宗師》這個專案上,也肯定不是華國的對手,只能算是個很好的踏腳石和陪練罷了,沒啥好擔心。

由於李晴要親自參加這檔節目,那麼沸騰娛樂的日常運營管理就沒時間精力打理了,所以方傑將廖順彬從方舟娛樂臨時借調了回來,主持日常事務,並具體負責《舞林宗師》綜藝專案。

搞事情嘛,當然要請個喜歡不走尋常路的“鯰魚”回來,沒毛病。

而到崗的廖順彬,在充分領悟了方傑的戰略意圖後,便很快開始了各種騷操作。

首先,全國所有專業院校那裡,他都親自跑了一圈。

畢竟國情不一樣,國內現在沒有男團女團這樣的優勢資源,所以國內的工具人,直接找各大專業院校舞蹈專業的大學生好了,至於編舞師也簡單,讓高校裡的專業大拿擔任編舞師,或者直接以該校舞蹈學院整體的名義申報編舞參賽。

而那些特別優秀有天賦的本科生,或已經是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也可以自己作為編舞師參賽,同時自行召集自己的工具人舞團上臺表演。

同樣的思路,廖順彬又與全國知名的各大歌舞劇團聯絡了一圈,讓這些歌舞劇團以集體或個人的名義,帶著自己的舞團參加《舞林宗師》大會。

這還不夠,同時沸騰娛樂透過各種宣傳渠道,在民間釋出了《舞林宗師》召集令,號召各路民間高手來報名參賽。

至於參賽的舞種,就兩個字:不限。

不管你是跳古典舞還是現代舞,不管是民族舞還是街舞,不管是芭蕾還是爵士,都行。

但有一個核心標準:這檔節目看重的是編舞師的編舞能力、創作理念和文化底蘊,具體表現為舞蹈的藝術性、故事性、思想性或創新性,而不是旗下舞者或舞團跳的好,基本功紮實就一定能獲勝。

不過這個核心標準,一開始大家並沒有太放在心上,畢竟形式大於內容的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大多數人認為編舞固然重要,但舞者們在舞臺表現才是取勝的關鍵。

華國這邊多渠道招兵買馬之際,韓國那邊則稍顯得有些波瀾不驚。

跳舞而已,誰不會似的?

咱們大韓民國別的沒有,會跳舞的愛豆那是一抓一大把,那麼多娛樂公司,不算已經出道的男團女團,哪家還沒養著幾個甚至幾十個舞蹈練習生?

在棒子們看來,每家娛樂公司哪怕只挑出2-3名舞蹈功底較強的練習生,那也能隨隨便便湊齊上百人的大部隊,完全可以碾壓華國對手,所以不需要搞的太緊張。

這倒不是什麼狂妄自大,韓國娛樂公司們確實有這樣的底氣。

他們的舞蹈練習生當中,不少人是從小就開始學跳舞的,舞齡少則2、3年,多則7、8年甚至10年以上,其中有高中參加舞蹈社團的,也有大學就是舞蹈專業的學生。

他們會的舞種可不只是現代韓舞,其他各種舞種或多或少也會一些,只是不怎麼精細,平常也沒什麼機會表現。

不過韓國娛樂公司們似乎忽略了一件事。

偶像團體練習生們真正拿得出手的,也就是現代韓舞,尤其是齊舞,而對有舞蹈功底的舞者來說,現代韓舞只要強化集訓很短時間,就能夠完全掌握,也就是說華國這邊的專業舞者,上手現代韓舞根本不在話下。

而反過來,讓愛豆們來跳個華國的民族舞、宮廷舞,沒有基本功那就不是短期能搞定的了,或者頂多做到形似,而很難跳出其神韻。

更關鍵的是,憑愛豆們的文化底蘊和見識,即便能跳,也編不出現代韓舞風格以外的其他舞蹈。

他們參賽報名的編舞師,除了極個別特別優秀作為公司重點培養的練習生之外,大部分舞團的編舞師,都是以自家經紀公司的名義整體報名的。

顯而易見,這事兒如果沒有韓國相關文化教育行業的專家和真正的專業舞者出面,這批參賽者頂多就是曇花一現,最終肯定不是華國舞者們的對手。

不過,在這檔綜藝節目面世前,除了方傑、李晴和廖順彬,其他所有參與者或公司,就沒太往兩國舞蹈大比拼方面去想。

這只是沸騰娛樂與韓國娛樂公司之間的合作共贏舞臺,目的是為了讓旗下藝人、練習生、好苗子們露露臉,看能不能脫穎而出捧紅一些工具人,好日後為自己圈更多的錢。

至於舞蹈比拼的想法,或許有那麼一點點,但雙方都很自信,而且為了規避可能會產生的民族情緒和矛盾,節目也並非是兩國舞團之間的對壘,而是編舞師之間的較量,所以考驗的是個人才能,而不是團體實力。

如果真發生了爭議,那也是資本從自身利益的角度上考慮,為了增加噱頭看點,提高收視率和節目影響力,故意製造出來的。

當然從方傑的角度上看,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節目表面上的宗旨是內容為王,把編舞師推到臺前,可具體表現形式畢竟還是舞臺上的舞蹈,如果華國這邊的舞蹈明顯表現出高大尚的氣勢和深厚的氣韻,觀眾們心中就不會不自覺地進行一番比較。

然後他們就會感嘆,天朝上國不愧是天朝上國,文化博大精深,氣質、底蘊、風範果然與眾不同。

再回頭去看韓國現代舞,以前還覺得很有觀賞性,現在對比了天朝上國的各種牛逼舞蹈之後,就會覺得有些單一,有些千篇一律,也沒啥底蘊,看多了就會審美疲勞,遠沒有天朝上國的舞蹈豐富精彩。

不過,這些都只是方傑的預判和設想,將來能不能達到這個目的,還得看節目放出來之後的具體情況如何。

時間進入5月份,《舞林宗師》這檔大型舞蹈真人秀綜藝,在中韓兩國民間展開了第一階段的大規模的預熱宣傳活動,引起了廣泛熱議。

有著豐富的經驗,深得大老闆套路精髓的廖順彬,在這個階段打出的噱頭賣點,不是舞蹈真人秀,也不是跨國綜藝,而是將他的大老闆方傑,當做了最大的賣點。

方傑當下的身份地位就不廢話了,不論他幹什麼事,那都是新聞熱點,這點毫無疑問。

關鍵是,國內這邊的觀眾們,還記得現象級綜藝《超級女聲》,就是方傑親手策劃的。

而第一季《超級女聲》,時隔六年,依然是觀眾們心目中永恆的經典,後面幾屆超女和超男與其完全沒有可比性。

因為這屆《超女》的別名就是《方傑秀》,是一直表現的很低調很神秘的方傑,第一次走到臺前大秀了一把,讓大眾充分見識了這位年輕大老的人格魅力。

同時大家還記得那年五十首經典歌曲,每週一張單曲釋出,對整個華語樂壇帶來的地動山搖,也順帶捧紅了一大批歌手,這些歌手現在全都是家喻戶曉的歌星,五十首歌曲直到現在依然是公認的經典,被眾多歌手反覆翻唱。

至於在其影響下,吸引了大批人才進入樂壇,而後沸騰音樂的成立,解決了音樂版權問題,使得華語樂壇蓬勃發展,進入了良性循環,這些功績那就更不用說。

總之在華語樂壇、綜藝節目這個行當裡,方傑雖然隱退江湖多年,但江湖上依然到處都是他的傳說。

如今聽說方傑居然又要做綜藝了,這絕對是喜大普奔啊有木有!

同時韓國那邊,同樣也是如此。

因為那邊不少現象級綜藝節目都是方傑策劃的。

儘管這事兒他沒有親自出面承認,但綜藝節目裡的主持人、JYP高層以及旗下藝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或是在節目中閒聊時,同樣與有榮焉地把他的名字當做了噱頭,表示能參與大老闆親自策劃的綜藝很榮幸,然後一通馬屁奉上。

再加上方傑本來也是國際上的知名富豪,在韓國那邊知道他的人也不少,尤其是很多後來出名的韓星也拐彎抹角地瞭解到,當初名不見經傳的自己,之所以能參演那些大火的影視劇,且能不斷拿到參加綜藝節目的資源,其實是因為被方傑欽點。

於是投桃報李之下,或是狐假虎威之下,也經常在不同的場合把方傑的名字掛在嘴邊。

這次聽說節目是方傑策劃的,一眾歌星影星愛豆出於各種目的,便集體出來大唱贊歌,為節目站臺,《X-MAN》、《情書》、《SIXTEAN》等綜藝節目的粉絲們自然也是喜大普奔。

這樣的大勢環境下,節目名稱什麼的不重要,內容形式也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方傑的這個名頭,如果拿來做宣傳,比什麼都好使。

於是,《舞林宗師》這檔綜藝節目,還在籌備階段,甚至流程、規則、播出日期都還沒定下來的情況下,就已經家喻戶曉了。

相關推薦:重生之礦業巨頭穿成病嬌少女的甜系日常牙印重返1982重生在70年代早安,顧太太進化師:我在巨龍背上建天國極品足球經理青蓮劍仙重生之大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