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網遊大時代->章節

第443章 我不是來搞事情的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沒什麼心情,寫多少算多少吧)

《方舟:航海世紀》上市之際,方傑當然也懷著興奮的心情,進遊戲體驗了一番。

之所以興奮,是因為和以往他所策劃的網遊不同,這款遊戲,遊戲玩法和具體內容更多的是來源於一幫骨灰級老外策劃們的創意,除了最初的專案會議和遊戲的基本框架,其他的內容,包括遊戲片頭動畫、遊戲內測這些具體工作,他並沒有參與。

另一方面,遊戲上市當天,核心伺服器就又當著全世界的面扔進了海里,想修改資料也不可能。

因此,這是一款能讓他有機會進入心流狀態的遊戲,能夠正常地體驗遊戲所帶來的快樂。

有一說一,《方舟:航海世紀》3D版本做的還是很不錯的,不光是畫質什麼,遊戲性其實也做的挺好。

如果拋開方舟世界的陸地板塊,將《方舟:航海世紀》單獨作為一款海洋貿易或海戰類的3D網遊,同樣堪稱一款經典網遊大作。

至少方傑進入遊戲體驗一番後,認為當前市面上,除了已經運營了好幾年的《魔獸世界》和《EVE》,在遊戲性上,沒有哪款3D遊戲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這也是因為圈圈遊戲方舟世界的遊戲性被全球玩家詬病,方舟遊戲在策劃這款升級版遊戲時,特意有針對性地在玩法和功能上進行了創新升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比如玩家出生時,如果選擇了海洋地理坐標位置,一開始依然會被投放到一個類似新手村的海島副本裡,然後進行一些新手指導教學。

這個海島上有各種基本的少量資源,諸如淡水、野果,保證玩家即便沒有掌握任何生存技能,在遊戲裡的6個月時間內,也就是現實3天時間內餓不死。

在這期間,會有新手教程指導玩家如何生存並採集資源,然後如何將採集的資源建造一艘船離開這個新手村。

當然,所謂的船,其實只是帶桅杆風帆的簡易木筏,是《航海世紀》海船裡最低級別的單人船隻,用來掌握基本的航行和控帆技巧已經足夠,而想要製造更高階的船隻,那就不是自己一個人能辦到的了。

待到玩家駕駛著自己的簡易木筏,成功跨越新手海域時,才會正式進入《航海世紀》的真實海洋地圖,而一旦進入真實地圖,才會迎來真正的生存挑戰,運氣不好撞上暴風雨甚至海龍卷,即便運氣好,也就是找個小島過著類似於魯兵遜漂流記般的生活。

方傑體驗《航海世紀》時,最開始就是選擇了在海洋區域出生,結果發現跟玩單機差不多,實在太無聊了,趕緊跳海自殺重新復活。

最穩妥的出生方式,還是從2D版本的陸地海開始發展,沿著海岸線探索海洋世界,不過這樣的話,結局一般要麼被資本勢力收編,要麼被海盜沉船或是加入海盜,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當然,遊戲版本升級之初,海盜玩家們也才開始起步,海上貿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尤其地中海這邊,一開始大家都是蕩著木筏做起了海洋貿易。

至於海戰,暫時是不存在的,老外也懂和氣生財,有工夫駕駛著木筏打海戰,還不如多跑幾趟運輸,囤積各種物資,搶先製造出先進大船再制霸海洋。

方傑也是這麼個思路,於是復活後,把出生地選在了華國泉州一帶,這裡自古就是無比繁華的對外貿易大港口,最適合搞海洋貿易或是發展海洋勢力。

不過,盯上這裡的不止是方傑和少數國人玩家,大批島國和棒子國玩家早已在這裡扎了根。

反正這裡是遊戲世界的無主之地,他們才不管這裡現實中是哪國的領土,或者說現實中他們也不是沒有覬覦過,遊戲裡既然沒有相關規則約束,自然要搶佔先機,達成他們先輩們沒有做到的夢想。

對此,國人玩家們當然非常不爽,自方舟世界上市以來,尤其是版本更新後,在沿海地區與這兩國玩家鬥了個天昏地暗,但並沒有成功將他們趕出國境,反倒讓這兩國的玩家漸漸有了氣候。

這其實是沒辦法的事情,玩家只要有錢,可以不限地域地無限復活,這從根本上就排除了國人玩家將棒子國和島國玩家趕出去的可能性。

其次,要比有錢,這兩國的玩家比國人玩家有錢得多,人家死一次耗費0.1美元不算多大事,華國這邊死一次差不多就扔出去了7毛多,一場勢均力敵的消耗戰打下來,一名國人玩家隨隨便便十幾塊錢就沒了,多來幾次根本耗不起。

何況,國內對方舟世界的態度是不鼓勵、不提倡、不反對,方舟世界本身的遊戲性也不符合國人玩家的口味,版本升級後對國人玩家更是相當不友好,使得進入方舟世界的國人玩家少之又少。

這其中還涉及到2D版本轉3D版本的戰術平衡問題。

以2D版本進入海戰模式,就是圈圈打圈圈,被動等待系統時不時發出的文字播報,沒法對戰鬥細節進行微操,也無法根據戰場情況隨機應變調整戰術。

如果己方是在3D模式下,對方是2D模式,自己相當於就是在3D海戰場景裡,與只會站樁不懂變通的電腦NPC對戰,只要不是腦殘,透過微操和戰術控制,很容易取得戰場上的絕對優勢,以弱勝強是常態。

而很顯然,電腦硬件配置上,國人玩家要比海外玩家低1、2個層次,普遍都會選擇2D模式遊戲,出門跟海外玩家打海戰純粹是送菜。

還有一個原因:當下能耐住性子待在方舟世界裡的國人玩家,大部分都是投機分子,以賺錢博傻為目的,為了掙錢,這幫人可沒什麼節操,以帶路黨居多,某種程度上他們更希望“睦鄰友好”,畢竟和氣生財嘛。

所以造成遊戲裡的華國港口被“外國侵略者”佔據,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實別說亞洲這邊了,歐洲那邊同樣是亂作一團,比如遊戲裡的德國玩家就集體把法國的巴黎盆地給霸佔了,而俄國玩家成功霸佔了波蘭一半的遊戲國土,地中海經濟圈有一大半被花旗國資本勢力玩家控制了。

總之在方舟世界這款遊戲裡談什麼國界、邊境線,根本就沒有意義,漸漸的玩家們也不談這些了,甚至有的人覺得這樣也不錯,說不定方舟世界裡最終能建立一個統一的地球聯邦啥的,完成現實中無法達成的事情。

方傑倒沒有這種國際主義精神,但對於港口被棒子和鬼子霸佔的事實,也不反對。

確切地說,他覺得這是好事,因為當下只是華國玩家還沒有開始發力罷了,讓這幫鬼子和棒子佔據了又如何,以後一旦華國玩家大舉入駐方舟世界,這幫人的勞動成果遲早是要給華國玩家做嫁衣的。

既然如此,那不如……

方傑又跳海自殺了,然後把出生地換到了島國的大阪港。

大阪港自古就是京都的海上門戶,有“水都”之稱。

不過方舟世界裡,這裡卻荒無人煙,畢竟已經佔據了泉州港這樣讓人夢寐以求的大陸良港,島國玩家又何必捨近求遠回到島上發展呢?

既然島國玩家不稀罕這裡,那咱就拿來發展好了,到時候來個釜底抽薪,讓那幫鬼子丟了西瓜也丟了芝麻無家可歸,那可就太有意思了……

當然了,方傑知道憑自己一個人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所以他把《EVE》國際服裡的華人軍團玩家,全部喊了過來。

《EVE》那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去年年中就基本上結束了,又經過一年的小打小鬧,徹底消停了下來。

沒了敵對玩家軍團的打壓,華人玩家軍團自己也漸漸玩的沒意思了,現在大家都有些無所事事,也不怎麼上《EVE》了,讓他們來方舟世界裡搞發展搞海洋霸權,正好可以找點新刺激。

一聽說老大又要搞事情,而且是在方舟世界裡搞島國的事情,大家自然是一呼百應、摩拳擦掌。

“我們不是來搞事情的。”

方傑第一時間糾正了一件事:“我是來這裡玩的,沒其他的目的,而且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我雖然是方洲國際的創始合夥人,但改不了伺服器的資料,咱們一切都得慢慢發展從頭開始。”

不過這話大家根本不信。

你要是不想搞事情,為毛跑到島國這邊作為出生地?

為什麼還專門成立了一家名為「方舟亞太經貿」公司?

為什麼招聘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和顧問,而這些人,不少是來自江城理工大學合併前三校之一的江城船舶工程大學?

就算你真不是來搞事情的,起碼也是來賺錢的吧?否則至於搞出這麼大的排場麼?

既然有利可圖,而且是老大你帶著大家賺錢,管你是不是要搞事情,跟著混準沒錯啊!

不過很快,這幫人就發現自己好像是想多了,方傑的確只是來玩遊戲搞發展的。

給軍團下達的主要任務只有兩項:1、造船,兩班倒採集資源,不斷地爆船,瘋狂提升造船技能點亮相關科技;2、挖礦,掘地三尺,把島國這邊豐富的銀礦儘可能挖空,然後拖到大陸那邊賣掉,換取各種科技文明所需的資源。

至於初期生存問題,這個根本不必廢話,一幫打過國際服《EVE》星戰的硬核高玩,要是連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那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值得一提的是,方舟世界的技能樹和文明樹並不是線性的,玩家可以直接越過某一級技能或科技,點亮啟用下一級技能,透過線上時長所積累的科技點,只對生產效率有加成作用,限制技能或文明的不是科技點,而是材料。

比如伐木這項工作,玩家可以用石斧砍,也可以用電鋸,即便沒有掌握石斧技能,只要有一把電鋸,依然能伐木,前提是玩家能製造出電鋸,而製造出電鋸也不是科技點決定的,而是由電鋸的各個零部件以及電能、電池的製造材料所決定的。

科技點的作用就是在加點到相關技能後,比如「電鋸」科技,那麼使用電鋸伐木的效率或者說採集量會有提升加成。

這種設定更真實,也讓後來的玩家有奔頭,並不會覺得與老玩家之間有什麼差距,比如貝爾擁有100級的「鑽木取火」技能,後來的玩家只要買上一盒火柴或者一個打火機,取火效率依然遠超于貝爾。

這也是方舟世界持續有大量玩家加入的主要原因,如果是一般的網遊,大家恐怕都會因沒有先發優勢棄坑,或者等新服再進入,方舟世界裡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

所以哪怕方傑這幫人在版本升級後才進入方舟世界,其實並不會被老玩家拉開多大的差距,也就一開始辛苦一點,用石鎬挖一船銀礦,運到泉州港互通有無,換回來一批最新的科技文明產物,生產力便瞬間與世界同步了。

甚至後來者如果有更加專業的知識,稍微組織一下,超過老玩家取得發展優勢也很正常。

比如「方舟亞太經貿」在一幫專業造船者的搗鼓下,研發生產出來的木質三桅海船很快就獲得了市場的好評,簡直就是供不應求,每次交易往往是連貨帶船一起賣了出去,然後很多商人等不及,還專門跑到大阪找方傑收購大量的“先進”海船。

這個事情隨後又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現實中很多造船廠的工人、技術人員眼看這事有利可圖,紛紛辭職加入了方舟世界,開辦了自己的造船廠。

然後現實中的造船廠老闆們一看,也坐不住了,趕緊成立相關部門,在方舟世界裡大量收購虛擬資源,投資做起了虛擬造船生意,同時也自動成為了方洲國際的合夥人,或者說這款金融遊戲的參與者。

於是越來越先進的船舶被製造了出來,而在製造的過程中,也加速了內部經濟和物資的流轉。

造船業如此,現實中各行各業同樣如此,但凡與方舟世界經濟掛上鉤的專業公司,也紛紛加入其中,加速推進方舟世界文明發展的同時,也涉及到了更多下游產業的加入。

無數產業和實業的加入,處於自身利益訴求,更多的人開始唱多方舟世界,又給方舟世界帶來了更多的玩家使用者和更大的體量,整個虛擬社會經濟體系也愈發牢固,虛擬世界裡的人類文明發展程序也隨之加快。

結果這雪球,越滾越大,速度越來越快……

而且根本停不下來。

於是很快的,方舟世界裡的海洋上就看不到木筏了,而是成片成片的船隊。

一開始都是玩家商船,和氣生財,但漸漸的,由於海洋貿易過於活躍,大量物資堆積港口,導致物價暴跌,遠洋運輸利潤被攤薄,於是海盜艦隊就孕育而生了。

畢竟當海盜只需要半路打劫,甚至只用在家門口打劫,然後轉手就能把貨物傾銷賣出去,幾乎沒什麼成本,簡直就是無本買***搞遠洋貿易更來錢,更省時省心省力。

海盜的出現讓大家不得不對自己的艦船改裝,提升戰鬥力和防禦力,或者直接請武裝艦船護衛,海盜們同樣也有這樣的需求,於是為了加強戰力,火炮便孕育而生了。

恰好,大量的鳥糞島嶼又給方舟世界裡的人類提供了充足而廉價的火藥。

最終,就像遊戲片頭動畫裡那樣,人類不可避免地暴發了世界級的大海戰。

與此同時,陸地上的城邦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和平發展,漸漸互相拉開了差距,勾起了各方勢力的野心,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下,爭端再起,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亂戰。

看到方舟世界終於又亂起來了,而且是火器時代的亂戰,偏安一隅蹲在大阪港搞發展的方傑,心裡樂開花,想必這一波又能割掉不少韭菜了……

相關推薦:重生之礦業巨頭穿成病嬌少女的甜系日常牙印重返1982重生在70年代早安,顧太太進化師:我在巨龍背上建天國極品足球經理青蓮劍仙重生之大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