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網遊大時代->章節

第411章 沸騰地產和沸騰科技升級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按方傑的設想,以後「雲服務」定然會取代網咖,或者說成為另外一種形式的虛擬網咖,網友們不用親身前往網咖,就能夠享受到高性能硬體所帶來的優質網際網路體驗。

這個變化是供需矛盾決定的。

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家庭電腦普及率不高,網速也提不上去,國人想要體驗更好的上網服務,只能選擇去硬體配置更好和網速更快的網咖,並為此繳納一定的上網費用,網咖由此孕育而生。

而隨著家庭電腦普及,網速也逐步提速,供需矛盾已經變成了科技更新太快與自家電腦網絡落後之間的矛盾。

那會兒使用者硬體換新速度,遠遠跟不上新技術硬體的換代升級,而一些高階遊戲,連萬把塊錢的家庭電腦都跑不動,更別說那種幾千快錢的普通配置了。

尤其是因為位元幣礦工的掃貨,導致顯示卡、內存價格飆升,普通人根本買不起好一點的電腦。

如此,虛擬網咖,或者說雲服務就有了存在的土壤。

使用者名稱在平常上網時,用自己的電腦或手機終端就行,一旦需要體驗高階服務時,就可以到虛擬網咖中租賃雲服務進行體驗。

由此帶來的影響就是,傳統網咖行業將會消失,或者升級改造成提供個性化服務、擁有一定社交屬性的高階休閒場所,上網只是其附帶的服務之一,如前世的網咖就是如此,只不過前世大多數網咖只是有名無實,還沒真正的完成升級。

所以沸騰網咖連鎖,最終的價值僅在於遍布全國的優質地產上,其原本主業網絡服務功能,將會逐步邊緣化,轉型為一種網路會所的存在,甚至直接轉行做其他的連鎖生意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夏浩提出的要擴大沸騰網咖連鎖的規模和版圖,在方傑看來是不可取的,一些犄角旮旯地段的網咖根本就沒有必要納入連鎖,長遠來看,那是一種無意義的浪費。

甚至按他的意思,沸騰網咖連鎖本質上是一家地產公司,而不是網際網路公司,將來可能是要降級歸併到沸騰地產中的,所以沸騰網咖連鎖的投資理念應該按照地產公司的思路去佈局。

至於負責網咖管理系統和無盤工作站的沸騰網管,將來則會歸併到沸騰互聯裡,轉型為雲服務提供軟硬件技術支持。

當然,這些起碼是5-10年之後的事情了,方傑在會上只是小小地透了一點口風,算是給集團內部員工在職業發展路線上,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至於具體的內容,就讓大家自己慢慢琢磨去吧。

方傑在會上提出的各種新概念、新戰略和新思路,以及沸騰集團的各個子公司、相關合作企業又是國內網際網路各方面的佼佼者,使得這次沸騰集團年會,竟是開成了一場全國網際網路大會,其意義非同凡響。

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這次大會是閉門會議,新聞媒體、採訪報道什麼的,一律謝絕,外界根本不清楚這次會議有多少猛料乾貨,又將會對未來網際網路行業帶來多大的影響。

不過年後,有些訊息還是不脛而走,至少國家層面已經有人開始提“網際網路+”這個概念了,但大家也只是對這個概念有個初步的認知,具體怎麼做還不太清楚,恐怕還得看沸騰集團先打個樣。

而沸騰集團也不負眾望,確實打個樣,只不過率先打樣的不是網際網路相關產業,而是地產行業。

年後,沸騰地產旗下的房屋中介部門,率先推出了“全景看房”功能概念。

這個功能概念,前世起碼是十年後才有的,被吹得神乎其神,但今世,被方傑提前弄出來了。

其實也不是他的功勞,而是江城理工大藝術設計學院一直就在研究這個全景技術。

他的研究生導師,在2003年就把技術搞出來了,甚至都不是導師搞出來的,而是一個從韓國留學回來,在導師下面讀博的博士生搗鼓出來的,並且運用到了沸騰引擎裡,成為了一個製作3D遊戲的子系統。

或許,這可能就是從韓國那邊抄過來的技術?

畢竟人家的遊戲製作技術確實很厲害。

反正不管怎麼說,方傑並沒有參與這項技術的研發,完全是歷史的自然發展結果。

也就是說,其實前世也同樣早在2003年就有了這項技術,只不過是十多年後才被商用,如今方傑所做的,無非就是投資這項專利技術,提前將其進行了商用。

其實全景技術的原理很簡單,無非就是以第一人稱為視點和中心點,將需要觀察的景象全方位拍好照片,然後建模一個看不見的透明球體,將這些照片貼圖到球體內測表面,最後處在這個球體中心位置的人,就能夠上下前後左右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觀察自己所處的整個場景了。

這項技術在設計專業裡只能算是一個邊角料技術,不是什麼很高深的技術,連搗鼓出這個技術的博士生,也只是將其當成了玩具。

只是這麼一個簡單如同玩具一般的技術,如果運用到合適的地方,卻能發揮很大的作用,甚至像前世一樣,居然還能被炒作成一個高大上的概念。

在一次去學校打卡的時候,方傑恰好看到了這項技術,然後立馬就意識到這個技術不光可以用來做遊戲,也可以讓使用者足不出戶,直接在網上全景看房,不僅為使用者和地產公司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成本,也大大提高了成交率。

本質上,這就是一種網際網路+的運用,即以網際網路及其相關技術為助推器,推動其他傳統行業升級發展,提高業務效率,創造更多的收益。

不過,這項技術的推出,只是順手的事,方傑並沒有在這上面耗費什麼時間精力,他也就跟相關部門負責人提了一嘴,然後下面的人就充分領會指示精神,將其正式商用了。

而之所以會提一嘴這事,還是與沸騰集團年會和沸騰產業園一期工程完工有關。

在這次年會上,方傑宣佈了集團員工住房分配方案,由沸騰地產具體負責相關分配工作。

沸騰小區一期工程,就建造了容量足足有3000戶的家庭住宅和可容納600人的單身公寓,可以想象一下,數量超過100棟的住宅樓成片地林立在產業園東南方向一帶,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壯觀場景!

這樣規模的住宅小區,按照行政區劃分的話,已經不能稱之為小區了,而是街道辦事處的編制了。

但即便如此,依然不夠。

不光住宅不夠,建設用地也不夠,所以這片住宅區只是佔據了沸騰產業園的一小片區域,也就是員工單身宿舍坐落在產業圓內,而家庭住宅樓則是在產業園外另外買了一大塊地皮安置。

至於住宅不夠,後續還有二期、三期……無限期工程,反正只要有錢,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

在住房分配和銷售上,方傑採取了多種模式供員工們選擇。

最主流的方式就是內購福利房,即價格基本上就是建造成本價,每平米售價也就1000塊錢左右,遠低於市場商品房價格,而且員工們自己出一部分錢,公司還會根據員工的職稱級別,給予相應的補貼優惠,並且還為所有員工提供相應的住房低息貸款。

但這種低成本的房子,房產證是集體性質,名義上產權歸屬集團公司,房子只對內銷售,經沸騰地產稽核批准後,允許員工內部轉賣,但禁止對外轉賣,即便員工離職了,也是如此。

這類房子適合那些短期內拿不出太多錢,但計劃長期甚至打算一輩子在沸騰集團工作的員工的剛性需求。

此外還有純市場化的商品房,產權歸員工自己,擁有自由買賣的權利,補貼也會發放,但房價是內購福利房的三倍,基本上與市價持平。

也可以租房,租金按照廉租房的標準每年繳納一次。

還有免費入駐的四室一廳員工公寓,傢俱電器一應俱全,連水電費都是免的,不過員工公寓是四人合住一間,適合剛大學畢業剛入職的年輕員工。

總而言之,整套住房方案滿足了不同階層員工的生活所需,唯一的問題就是數量太少,目前不可能滿足所有員工的住房所需。

不過住房補貼是按照工作年限來的,越晚買房,拿到的公司住房補貼就越高,當然話又說回來,房價增長的速度肯定是遠超於補貼增長速度的,所以還是越早買房越划算。

而且沸騰的員工們,也不差錢。

於是,3000多套房子,不光瞬間被一掃而空,還不夠,需要爭搶,需要找上司憶苦思甜、威逼利誘,才有可能獲得第一批入住沸騰小區的資格。

方傑雖然在大家最期待的年會福利抽獎環節中,拿出了100套房子作為獎品,但杯水車薪,依然不夠,甚至當場不少員工直接叫囂——誰稀罕你的抽獎,我們要的是實實在在拿到房子,花錢也願意啊!

房子當然到處都有,他們稀罕的房子,只是特指沸騰集團自己建造的房子。

因為沸騰的住宅小區是中建三局一起承包建造的,質量那是沒的說,建築材料都用的是環保材料,空間合理,結構紮實,可以抗九級地震,甚至據說還經高人指點過風水,住在裡頭有益於身心健康和家庭事業……

其次是有句話說的好,上班輕鬆離家近,從沸騰小區步行到沸騰創業大廈,只要10分鐘,更別說園區內部還有迴圈班車接送。

更重要的是,相關配套附屬設施也在加緊時間建設,幼兒園、醫院、餐飲、商場、公園,甚至聽說老闆還打算在附近再圈一塊地,搞一個綜合教育基地,其中包含了中學校、技術培訓學校以及專科大學!

可以說沸騰產業園,相當於是一個獨立小王國的存在了,外面有的服務設施,這裡都有,外面沒有的,這裡可能也有,而且服務質量更高,價格更便宜!

而一套沸騰小區的房子,就是進入這個小王國的資格證,別的不說,住在外面就感覺被成了圈外人,就感覺低人一等,面子上就過不去有木有?

由此,一直不被大家重視,也一直沒太大發展建樹的沸騰地產,一下子就成了香饃饃,相關負責人家裡,每天可謂是門庭若市,全都是來找關係求房子的。

以前沸騰地產就管著工大路那200米的路段,而且最早還是夏浩代管的,在沸騰集團裡純粹就是小透明的存在。

結果這一夜功夫,沸騰地產就變成了一個大胖子,是沸騰集團旗下擁有固定資產最多的子公司,一個沸騰創業大廈+沸騰小區,總投資就超過了百億,如果按照市價計算,其固定資產的價值起碼還得翻三倍!

這下,沸騰地產面子裡子都有了,發展也因此進入了快車道,迅速成立了房產投資、房產銷售、房產中介、家居設計裝修、物業管理等幾個部門。

比如全景看房就是房產中介搞出來的創新業務,並且建立了自己的房屋中介平臺。

房產投資後續在方傑的指示下,在全國重點城市重要低端,投資拍下了一些地皮,用於沸騰集團日後在這些城市建立據點之用。

至於買地皮的錢從哪來的……自然就是沸騰小區賣房子回收來的錢,別的小區房產一般要賣幾年,而沸騰小區的房子是一夜清空的,資金瞬間滿血迴流,那當然不能留在手裡,得趕緊再投出去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而家居設計裝修和物業管理,同樣是兩塊收益不錯的業務,自然不能放過。谷

房子建起來賣掉後,戶主們要入駐,首先就得裝修,這方面的開銷並不小,與其讓戶主們到處找裝修公司,還不如由沸騰地產統一安排,這樣無論是質量還是價格,都能擁有很大的優勢。

關鍵是沸騰地產也有這樣的條件,地皮是自己買的,房子是自己建的,結構是自己設計的,背靠江城理工大藝術設計學院以及沸騰數碼這樣的CG公司,也不擔心室內設計裝修人才和效果圖的問題。

然後沸騰地產還有專門負責小區的物業部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各種不負責、違規、坑爹的操作,要知道物業部門每個小區的主管,基本上都是退伍軍人來擔任,這既加強了小區的安全和管理,也為社會做出了一些貢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為了落實沸騰地產的全面升級,方傑直接把已經在中建三局做到區域經理的黎向軍給挖了過來,這樣一個有著退伍軍人、國家大型建設集團公司高管背景,並且雙方合作多年知根知底的人才,自然是主持沸騰地產大局的不二人選。

沸騰地產既然有了黎向軍坐鎮,方傑就更加放心大膽地繼續當甩手掌櫃了,簡單地安排了一番後便沒再太關注沸騰地產的這些事情,任其自行發展。

方傑目前真正關注的產業,除了雷打不動的遊戲產業,其次就是與智能手機產業息息相關的沸騰科技,以及與大資料、雲服務佈局有關的沸騰互聯。

這一點,他從51mai上市套現幾十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錢都投入了這兩個產業就可見端倪。

沸騰互聯分到了其中20億美元,目前正全面開花擴大自己的規模和版圖,不過大資料、雲服務等概念目前來說還較早,可以先緩一緩,短期內主要任務,還是以提供網際網路伺服器服務,夯實基礎建設為主。

而分到50億美元的沸騰科技,雖然已經把華為智能手機搞出來了,相關軟件產品,以及硬體生產研發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但在方傑看來,還遠遠不夠。

其他的暫且不談,就說這50億美元,1年多時間了,居然還沒花完,這就很讓他不滿意!

其他公司,運營邏輯可能是越賺錢、越省錢越好,但關於沸騰科技,方傑的邏輯就是錢花的越快越好!

因為錢花出去了,一定會換回來一些東西,比如產品,比如技術,比如人才,或是一些先進理念,哪怕是吃點虧,起碼也是吃一塹長一智。

他要的不是沸騰科技按部就班的發展,而是實現飛躍式發展,所以套路簡單粗暴——拿錢懟!

可沸騰科技居然懟不完這些錢……

世上有花不完的錢麼?

其實只要敢想敢做,是沒有花不完的錢的。

因此他覺得沸騰科技在發展理念上,還是保守了一點。

這可能是因為沸騰科技基本上是華為的任總在主導,方傑除了最開始提出了一些超前概念,後來他很少干預插手。

唯一就是在華為手機的價格定位上,堅持了自己的態度。

即華為手機只走高階品牌路線,價格奇貴,效能極佳,技術超前,對國人來說屬於奢侈品的價格定位。

其實華為手機不是不可以降低配置和價格,使其更加親民,比如至少可以保持與市場上諾基亞、摩托羅拉同等價位,擴大市場佔有率。

但是方傑堅決反對這麼做。

因為當下國人很窮,即便華為手機降價1、2000,賣個4、5000塊錢,對國人來說,還是太貴了。

窮人就得有窮人的覺悟,艱苦奮鬥、勤儉持家才是窮人們應該做的,日常接打電話用小靈通就可以了,別一山還望一山高,沒有錢卻還想著過著奢侈生活。

如果華為手機降低一些配置,然後降價到4、5000元售賣,就會給國人民一些希望,有的人可能一咬牙,省吃儉用就把手機買了。

但是買回來就會發現,手機是很優秀,可除了接打電話,其實就是個高階的掌中遊戲機,很難說物有所值,或者說有什麼很大的實用價值。

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下的華為手機,以及前世蘋果手機,其主要價值或者意義,其實並不是接打電話,而是用來裝逼的!

就像驢牌包包,賣那麼貴,其功能真的是用來裝東西的嗎?

並不是。

本質只是用來裝逼的,並美其名曰:有格調的輕奢時尚。

既然華為手機目前也是這樣的定位,就沒必要讓普通大眾為此買單,賺取他們的血汗錢。

方傑的意思甚至是,連勾引都不要勾引,直接開出6888天價,讓絕大多數國人望而生畏,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

大家賺點錢不容易,老老實實過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他不想欺負善良老實人。

這種裝逼屬性大於實用價值的奢侈手機,讓那些有錢人,或是喜歡裝逼的人買單就行了,反正他們有錢,即便沒錢的,也願意打腫臉充胖子,智商稅讓他們來交就挺好。

不過,國人們對此是很不理解的,甚至主流輿論,對他這種高價定位是持批評態度的,認為華國首富越來越向錢看了,沒有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

按照大多數買不起華為手機的國人觀點,目前華為手機的價格,明顯是虛高了,沸騰科技應該將其降價到至少與市場上主流手機同一個價位上,這樣才合理。

對此方傑就想說:你們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普通手機的製造成本和技術含量,能與智能手機相提並論麼?

光是兩者的手機螢幕配件,成本差價就接近1000元!

如果降價到諾基亞7610同一個價位,只賣5000元左右,那就是虧本在賣了!

實際上,華為手機的利潤其實很薄,已經是降價的性質了,如果不是省掉了庫存、鋪貨成本,華為手機只透過網路渠道售賣,這個價格甚至也會虧本!

當然,也有網友說你都是華國首富了,這麼有錢,虧本賣手機,惠及一下大眾,有什麼問題嘛?

嗯,這就是不講道理了。

方傑又不是做慈善的,而且科技發展和進步,也不可能只光靠理想,無利可圖的事情,誰還願意去做呢?

只有賺了錢,拿著這些錢繼續投入研發,給科研人員發獎金,提高他們的科研動力,技術才會進步,科技才會發展。

所以不理解就不理解吧,反正華為手機是不可能虧本賣的。

不光不會虧本賣,反而還要賣的更貴!

既然是用來裝逼的,越貴才越能裝逼嘛!

不過國內是不可能再高了,否則的話,連那些喜歡裝逼的人可能也會被勸退,所以方傑把主意打到了老外的頭上。

華為手機在國外的銷售價是1000美元整,即便當下RMB對美元匯率有所升值,摺合人民幣也高達7000多,接近8000元。

當然,這多出來的利潤,並沒有進沸騰科技的腰包,而是被國外那些與沸騰科技合作的渠道商拿走了。

比如STEAM遊戲平臺就是其中之一。

國產手機想要走出國門,哪怕是新一代智能手機,如果沒有國外渠道商合作,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當下老外們覺得華國的技術不行,以山寨聞名於世界,因此更是難上艱難。

所以沸騰科技採取的策略就是大幅讓利,並且以遊戲平臺這個細分領域為突破口,主打國外玩家市場。

用華為手機在STEAM平臺上打出的廣告語就是:這是一款能玩3D遊戲的手機!

即把能夠玩高階遊戲當作了這款手機的賣點,接打電話反倒成了其附屬功能,與其說是賣手機,不如說是賣一款掌上遊戲機,只不過這款遊戲機還能當手機用,所以賣的貴一點並不是不能接受。

為此,沸騰科技還購買了STEAM平臺上不少適合改編成手機遊戲的單機遊戲版權,然後交給沸騰遊戲製作。

甚至還專門建立了鴻蒙系統+沸騰引擎的開源平臺國際站,讓STEAM平臺上眾多遊戲開發商,共同參與基於鴻蒙手機系統的遊戲內容開發。

這條發展路線,與前世的華為手機完全不同。

前世華為手機在海外走的是價效比親民路線,即同等效能的手機,華為的最便宜,同等價位的手機,華為的效能最優,所以在海外賣的很好。

但那是因為安卓系統並非華為率先研發出來的,華為也不是第一個推出智能手機概念的廠商,走別人走過的路,那只好玩價效比路線了,否則就沒什麼優勢了。

今世情況完全不同,華為手機基本上就是前世蘋果手機的翻版,技術上處於領先甚至壟斷地位,所以適合走高階裝逼路線,但國際環境對華國科技產品很不友好,於是將遊戲作為突破口。

當然,這個路線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還是很困難的,單憑沸騰科技和華為一家的努力,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階段性進展,這事兒方傑覺得應該親自抓一抓。

所以2005年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就是透過遊戲,開啟華為手機的海外市場,同時也讓沸騰遊戲進一步升級海外口碑,成為全球玩家公認的知名遊戲公司。

相關推薦:重生之礦業巨頭穿成病嬌少女的甜系日常牙印重返1982重生在70年代早安,顧太太進化師:我在巨龍背上建天國極品足球經理青蓮劍仙重生之大家長